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与交际扩张

2015-04-12 05:26:58佟福奇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有钱人流行语任性

佟福奇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或者说是出现在网络交际中的人的自然语言”[1],网络新词语则是网络语言中最鲜活的部分,处在日新月异的不断变化当中,其更新和使用速度非常之快。如此快速更新的新词语,是不是都毫无规律,昙花一现的呢?本文将依据句法学、形式语义学、语用学理论,以“有钱就是任性”和“我也是醉了”为例,从语言形式的句法特征、语义内涵入手分析其句法操作过程和语义生成机制,进而考察这两个新词语的语用交际扩张情况。

一、句法特征

先看看百度百科对这两个网络流行语的解释,首先,“有钱就是任性”是网友调侃一件诈骗事件而引用的网络流行语,并在各大网络平台渐火。本意是对于有钱人的做事风格具有嘲讽语义,而现今多出于好友间或者微博空间论坛上调侃用语。“有钱、任性”,“我有钱,我任性”,“有钱就是任性”,“有钱就是这么任性”成为2014年最新流行起来的网络用语。用来调侃有钱人令网友大跌眼镜的做事风格,并被衍生出类似用语,如“成绩好就是任性”“年轻就是任性”“携氧从不降价,效果好就是任性”等等[2]。其次,“我也是醉了”,网络用语。它是一种对无奈、郁闷、无语情绪的轻微表达方式。通常表示对人物或事物,无法理喻、无法交流和无力吐槽。多可与“无语”、“无法理解”、“无力吐槽”换用。“我也是醉了”最初源自武汉地区,网络出处为东来东往EP同名主打歌《我也是醉了》[3]。

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有钱就是任性”和“我也是醉了”都是以词组的形式进入网络交际的,随着使用范围和时间的扩大还衍生出“有钱、任性”、“我有钱,我任性”,“醉了”等变异形式。两者在句法上都是高度概括的,并进一步产生紧缩形式“有钱、任性”,“也是醉了”,直至“任性”和“醉了”,由词组紧缩为词,语言形式尽最大可能简化。这体现了网络流行语短小精干的特点,反映了网络交际经济简洁的基本要求。

二、语义内涵及生成机制

“有钱就是任性”和“我也是醉了”的具体语义都有特定的来源,并在使用中有所抽象化和类推化,对各自的语义生成机制可以做出形式描写。

(一)语义内涵

1.“有钱就是任性”

这句流行语的语义相对简单,核心语义是对于有钱人的做事风格的嘲讽,进而用于好友间或者微博空间论坛上调侃用语,把有钱人令网友大跌眼镜的做事风格突显出来。随着不断使用,主要用于对自我或他人做事风格和行为的调侃,语义进一步抽象化和类推化,即指称对象上由调侃有钱人到调侃普通人,人称指示上由第三人称转向第一和第二人称。

2.“我也是醉了”

百度百科“我也是醉了”词条解释了该条流行语的6种语义:

1)假借醉了不清醒的状态,不能理解对方的想法,实则表示对方的不可理喻和自己轻微的不满。用于第二人称时,亦有类似效果。

2)对事物、状态或行为的无力吐槽,表达一种无奈、无语和无法交流的心理感受。

3)对人物或事物的轻蔑和鄙视,不屑于对其进行回应和反击。

4)真的“醉了”,非常非常少数人这样使用,属于个人习惯问题。

5)发现自己没有看明白或者是掩饰自己已经无法再去交流。大意为表示无奈,郁闷,无语。

6)我也是醉了,没奥默酒盾。意思是喝酒没有带奥默酒盾,无法醒酒,太无奈了[4]。

对上述两则流行语的语义进行归纳,可以精简出一些基本的语义内涵,这些语义由核心向边缘引申,由原始义向派生义蔓延,如表1:

表1 两例网络流行语语义内涵

(二)语义生成机制

基于上面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对两则流行语的语义生成机制做出预测和描写,这里所说的语义生成机制主要侧重于从原始义到派生义的语义生发路径,也就是说采取怎样的方式和手段使语义上升到语言表达层面的问题。以“有钱就是任性”为例,最初是网友调侃诈骗事件,原始义是对于有钱人的做事风格予以嘲讽,然后迅速在网络蹿红,其基本动因是网络交际驱动,也就是网络交际主体通过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何谓主观赋义呢?这里是指交际主体即流行语的使用者对特定流行语形式做出新的解释,通过使用赋予其新的语义,这是从网友的个别使用开始的波形扩散过程,类似王士元的词汇扩散理论所说的那样,先有个别网友做个案使用,然后逐步扩散[5]。那么何又谓语境定制呢?这也是交际主体的积极加工行为,也就是说交际主体即流行语的使用者对特定流行语形式进行语境选择,从而使主观赋义得以实现,或者说通过语境选择使主观赋义得以落实。这两个过程是相伴和辩证统一的,经过这两个过程才使得该流行语获得一个新的流行义,而这一语义又是在原始事件的基础上经过类推和抽象而获得的。所谓类推是说交际主体在主观赋义时不会偏离太远,一定会在原始事件的基础上做语义驱动加工,其结果是语境定制为某一原始义,如“有钱就是任性”的原始义为“嘲讽有钱人的做事风格”,“我也是醉了”的原始义为“无奈,郁闷,无语”之类。也就是说这些流行语最初的使用其情境和所指对象与原始事件十分类似,这往往是网络驱动的第一步和初级阶段。

随着最初的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所确立的原始义的不断使用,流行语的语义被不断扩散,而扩散的趋势有两种可能:第一,该流行语形式的使用频率在数量是呈现递减趋势,直至逐渐被淡化,甚至最终消失,例如屌丝,只是用来指称没钱、没实力、没相貌的草根,并未出现语义引申,其使用频率也逐渐降低;第二,出现语义的引申和派生现象,例如“有钱就是任性”由最初的“对于有钱人的做事风格予以嘲讽”到“对自我或他人做事风格和行为的调侃”,并伴随出现了人称的转指,即原来的单指第三人称向第一和第二人称均可以指称。“我也是醉了”从“无奈、无语、郁闷和无法交流”到“不可理喻、轻微的不满和无力吐槽”的引申和派生也是类似的过程。

流行语语义出现引申和派生是语义生成的重要过程和路径,可以将其定义为流行语语义的生成机制,这里试着对该机制做出形式化描写,如图1:

图1 语义生成机制示意图

这个流程图是网络流行语语义形成的大致过程,其中的原始事件也可以是某个微博或听吧里受追捧的话语形式,然后作为初始应用确立出原始义。波形扩散会产生使用频度的骤增,进而出现相对稳定的运用。而派生义的产生是一个新的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因具体运用的不同可能而出现过程拷贝,这也有两种可能:一是辐射式拷贝,即由原始义平行衍生出多个引申义如派生义1,派生义2,派生义3等;二是链条式拷贝,即也由原始义传递式衍生出多个引申义如派生义1→派生义2→派生义3等。

例如“有钱就是任性”的原始义为“嘲讽有钱人的做事风格”,先作为个案在网络上初始应用,然后是波形扩散阶段,使用频率骤增,进入相对稳定的运用阶段。随着原始义的不断被使用,交际主体出现再次的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过程,引申出对自我或他人做事风格和行为的调侃,从而出现新的波形扩散、频率骤增、新的稳定运用,确立出派生义。随后语义进一步抽象化和类推化,即指称对象上由调侃有钱人到调侃普通人,人称指示上由第三人称转向第一和第二人称。这些过程都是新的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的过程拷贝。其拷贝过程略显复杂,具体为原始义→派生义1→派生义2→派生义3,先是原始义“嘲讽有钱人的做事风格”,然后产生派生义1“对自我或他人做事风格和行为的调侃”,进而产生“调侃普通人”,再到“调侃自己或听话人”,这里还出现了人称的置换。同理,“我也是醉了”的原始义为“无奈,郁闷,无语”,也是先在网络上出现初始应用的个案,然后经历波形扩散、频率骤增、相对稳定的运用阶段,然后原始义出现新的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的过程拷贝,引申出“不可理喻、轻微的不满和无力吐槽”等新的派生义,从语义地位上可以推知“不可理喻”、“轻微的不满”和“无力吐槽”之间是辐射式拷贝过程的结果。

上面解释了网络流行语语义的生成路径,描写了语义的具体生成过程,不难发现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过程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下面对这一核心操作过程作进一步的形式刻画。这里的形式刻画侧重解释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的心理过程和操作机制,也就是解释流行语的话语形式如何被赋予新的语义和用法。

对于某一特定的流行语而言,其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但就整个流行语的使用来看,其心理过程和操作机制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交际主体的主观认知加工和语用策略的结果。先看主观赋义,是指交际主体对某个特定的话语形式进行重新赋值,使其获得新义Y(区别于原义X),这个Y往往依赖于某个特定网络事件、微博或者贴吧中的意外爆红和追捧等常见形式,致使某一话语形式迅速以Y语义为全新形式波形扩散,由少数网络时尚的引领而迅速窜红全网。再说语境定制,其实是与主观赋义相辅相成的另一个侧面,是对新语义Y的语境赋值操作,具体说就是从新语义Y的原初使用开始,为承载Y语义的流行语话语形式选择匹配的语境的操作过程,这一过程随着Y语义的首次使用及不断扩张而得到巩固,因之新义Y的扩散和窜红过程就是语境定制及巩固的过程。随着原始义的不断运用,交际主体出现再次的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过程,前述的语义赋值和语境定制的过程被拷贝操作,新义Y1,Y2……被匹配新的语境并不断得到加强。例如“有钱就是任性”以特定的网络事件为基点,主观赋义为“嘲讽有钱人的做事风格”,相应地进行匹配的语境定制操作,用以调侃有钱人的做事风格的匹配语境随着使用被不断加强。引申出派生义为对自我或他人做事风格和行为的调侃,是进一步的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操作过程。语义进一步抽象化和类推化,指称对象上由调侃有钱人到调侃普通人,人称指示上由第三人称转向第一和第二人称则是进一步的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的过程拷贝。“我也是醉了”的原始义为“无奈,郁闷,无语”,也是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的结果,以个案形式在网络上出现,语义赋值后相匹配的语境被不断加强,然后引申出派生义,新的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的过程被拷贝操作,引申出“不可理喻、轻微的不满和无力吐槽”等新的派生义。这些过程和机制可以用图2来描述:

图2 语义派生过程与机制示意图

上面的流程图既是网络流行语的语义生成的核心过程和操作机制,可以解释流行语语义的大致来源,就某个特定流行语而言,其语义的流行虽有偶然与随机特征,但背后有着深层的共性,揭示这一核心过程和操作机制可以更好地解释与认知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及具体应用。

三、交际扩张考察

这里所说的交际扩张是指从流行语从原始义产生到新的派生义的引申出现的内在动因,包括交际主体的认知加工和客观语言环境的综合作用,是主客观的合力作用使得网络流行语产生新义并出现交际扩张。

(一)交际主体

交际主体包括说话人(发话人)和听话人(受话人),对流行语的语义建构起积极的主观促动作用[6]。作为交际主体的网络流行语使用者人群倾向为中学生、大学生及其他年龄近似的网络活跃者,这一人群的突出特点是追求新颖刺激、充满个性和时尚张扬的表达方式,所以在语言表达上坚决不重复旧有的语言形式,而是略带刻意地选择新颖独特甚至颇有些另类的语言形式,网络流行语正是这一需求的切合者,二者一拍即合。因之,交际主体是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者和实时更新者。

(二)客观语境

客观语境是网络流行语的实际应用土壤,是其语义得以实现和传播的客观依据,离开这一环境流行语的语言形式就失去了新义,而只具备原始义,具体例证是自然语言中的非流行义的使用,例如:

甲:老王家的女儿真任性,那么大了还不懂事!

乙:谁说不是呢!

这种交际状态下的“任性”不是流行语用法,是其普通用法。可见,网络流行语必须依赖于它使用的网络环境,或者被网络流行语的交际主体扩张到日常交际,例如:

甲:中午吃什么?

乙:麻辣烫!

甲:任性!

这一语境下的“任性”则是流行义,是交际主体的主观驱动结果。所以,承载流行语的语言形式是否能表达流行义,语境突显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种突显离不开交际主体的主观驱动。

(三)网络的作用

刚刚说到客观语境是网络流行语的实际应用土壤,而网络则是这一土壤存在的直接现实。流行语语义的生成直接依托于主观赋义和语境定制,这是主体的操作程序,而网络则为这一操作提供直接的现实场所,创新求异的网络流行语使用者在这里尽情创造和遨游。而且,依据波形理论和词汇扩散的理论,流行语的语义相类似,也是往往从一个点扩散开去,速度骤变,急剧飙升,这全要依赖网络的渲染和传播,这是非网络的线下交际难以匹敌的独有方式和资源,因之一个流行语可以在一夜间蹿红全网,而口耳相授的传统交际方式对一个语言形式重新主观赋义则需要显然更长的时间,其效果还未可知。

(四)合力的驱动

图3 综合驱动示意图

我们主张用一种整体主义的研究视角来观察语言现象,特别是审视语义问题,所以提出网络流行语产生新义是主客观合力作用的结果的观点,这种观点可以更合理地解释网络流行语语义的交际扩张。不妨也用图示来说明,如上图3。

其中的双向箭头表示交互过程,整个新义的产生显然需要多种要素的合力作用,交际主体、客观语言环境和网络背景是这种合力的主要作用者。

四、结语

本文对网络流行语的语义生成机制和核心操作过程做出描写,对语义的交际扩张做出分析和解释,综观视角为整体主义视角,旨在提供一种新的网络流行语语义研究范式,期间参考了当代话语意义理论、波形理论和词汇扩散理论,还受到了形式语言学的些许启发和指导,水平之限错误和粗疏概由本人负责,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1]吕明臣,李伟大,曹佳,刘海洋.网络语言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21.

[2]引自百度百科“有钱就是任性”词条[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SeOTwS8 sec1rvPLrVmuzZvIZRbcRiLkm3s13OchuJjKYkFp8Vi Fw9ePDOX5s759XDetEuoOU8jiynzu92jFwffymrzFlg9 rP3elhZ6nRR7zbR2LHkBR6vE_7X6DBsKjbohqGOU PXfJO17sMZ14eoK.

[3]引自百度百科“我也是醉了”词条[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iqgsmYjtfrm T8sOGqhs2AyfFZqeCT9Wbu9O8sTj2W3zaMtgblya hygZlLFZQr3qf7jKo1x1DIiDwLEMsTsBk-p9O9M7Z_Bpk9EAz2xdNZ3#2.

[4]引自百度百科“我也是醉了”词条[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iqgsmYjtfrmT 8sOGqhs2AyfFZqeCT9Wbu9O8sTj2W3zaMtgblya hygZlLFZQr3qf7jKo1x1DIiDwLEMsTsBk-p9O9M7Z_Bpk9EAz2xdNZ3#2.

[5]麦耘.从粤语的产生和发展看汉语方言形成的模式[J].方言,2009(3).

[6]吕明臣.话语意义的建构[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有钱人流行语任性
流行语大盘点
幽默大师(2020年12期)2021-01-04 00:35:42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学生天地(2020年12期)2020-08-25 09:16:44
『有钱人』迷惑行为大赏
大学流行语考察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38
千万别任性
青年歌声(2019年7期)2019-07-26 08:35:00
巧借 流行语
快乐语文(2018年25期)2018-10-24 05:38:42
为什么日本有钱人开的都是很一般的车
任性者的搞笑
有钱人
有才任性党
火花(2015年1期)2015-02-27 07: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