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炜 潘秀婷 李杰兰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性激素减少或波动导致的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包括月经紊乱、情绪不稳定、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等症状[1-4]。该病临床上多采用对症治疗,但疗效并不满意。近年来,激素替代疗法是预防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临床方法[5]。本实验研究了小剂量倍美力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7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诊断标准[6]:(1)年龄约在40~55岁的妇女;(2)月经停闭3个月~1年或月经紊乱3个月以上;(3)有血管舒缩的症状如出汗、潮热等,突然发生持续数秒或30 min不等,由胸部冲向头部的上半身发热,症状消失前经常会畏寒或大量出汗,轻者数日会发作1次,重者则日夜发作高达几十次;(4)自主神经失调症状:心悸、头晕、失眠等;(5)血清生殖激素的水平检测均符合围绝经期的改变规律。排除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未控制、血栓性疾病、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妇科恶性肿瘤、可疑患有乳腺癌的患者。实验组患者年龄41~55岁,平均(49.5±4.2)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1.7±0.4)年,曾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有4例,绝经者有1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5~57岁,平均(50.3±4.6)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1.9±0.4)年,其中曾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5例,绝经者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症状、子宫存留情况及月经状况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前测定患者的血E2、FSH水平,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如消化系统症状明显者服用西沙必利、山莨菪碱等药物,心悸明显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烦躁不安者应用宁心安神药物等,失眠严重者睡前应用地西泮等[7]。对照组应用口服谷维素(国药准字H14020763,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治疗方法,每次给药30 mg,3次/d。实验组给予小剂量雌激素的治疗,口服倍美力(国药准字J20050119,爱尔兰惠氏药厂),依据患者的月经情况酌情调整用药,绝经者给药0.625 mg/d,连续应用22 d,随后停用6 d,28 d作为1个周期;未绝经者从月经的第6天开始给药,0.625 mg/d,使用到第28天。有子宫者于周期后10天补充地屈孕酮10 mg/d,无子宫者单用雌激素,连续治疗6个周期[8]。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尽量使患者认识到围绝经期是妇女的正常生理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体征可能发生的一系列相关变化,帮助患者消除对围绝经期发生的各种变化的恐惧、担忧心理,做好思想准备[9]。加强日常生活锻炼并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造成的负担,在此基础上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效果最佳。结束疗程后测定两组患者血E2、FSH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悸、潮热、出汗、烦躁、失眠等临床症状,比较治疗的效果。
1.3 疗效标准 治愈:围经绝期综合征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对工作生活无任何影响;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对工作生活无显著影响;好转:临床症状有减轻,对工作生活有一定影响;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10]。有效=治愈+显效。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E2、FSH水平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E2、FS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E2、FSH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围绝经期指的是妇女们从生育能力正常旺盛且性功能正常逐步衰弱到老年时期的一个过渡阶段。研究表明,大约超过2/3的妇女在围经绝期会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地影响着该时期妇女的身心健康与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围绝经期综合征可表现为潮热、多汗、心悸、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易骨折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等,严重者甚至诱发器质性疾病[11]。围绝经期综合征与患者卵巢的功能快速衰退有关,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是其主要原因,甚至会伴有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器官功能的失调,如乳腺肿瘤、甲状腺的功能变化等[12]。临床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多采用对症治疗,但由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雌激素水平降低造成的,对症治疗大多难以取得较为持久的疗效,并且症状的缓解率低,极易出现复发的状况。近年来,临床上逐渐开始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法,疗效显著,也不增加乳腺肿瘤及妇科肿瘤等疾病的发病风险[1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E2、FSH水平比较(x-±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了解围绝经期妇女体内激素的变化机理是给予激素替代疗法的必要前提和用药依据。在绝经前4~5年可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原因是卵巢内始基卵泡储备减少,每周期发育的窦状卵泡群数目减少,影响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之间激素交流的平衡[14]。卵巢对FSH的反应性不定,FSH升高和INH降低更甚,周期长度变异增大,排卵障碍。排卵周期中血E2水平可升高或不变,无排卵周期或长排卵周期中卵泡期E2水平降低。不规则的排卵周期和长排卵周期的黄体期血孕酮水平降低。随着时间进展,卵巢内存留卵泡进一步减少,或对FSH刺激不应性增加,卵泡间断地发育或发育不成熟,月经周期后延,lNH、P降低,FSH、LH升高,E2下降,最终卵泡耗竭。因此整个绝经过渡期雌激素水平并非逐步下降,而是先出现波动,卵泡耗竭后才迅速下降。
HRT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是通过外源补充激素缓解因激素不足而造成的绝经期症状,小剂量雌激素即能使围绝经期妇女的绝大多数绝经期症状缓解或消失,且明显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15-16]。HRT的用药原则是以小剂量进行生理性的补充,使围绝经期的妇女维持健康的生理状况,绝经后,HRT的用药剂量应该为最小的有效量。对患者的治疗应采取个体化原则,对不同症状、不同年龄、不同需要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的疗效和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17-18]。
本研究采用的激素是孕马雌酮,商品名倍美力,通常称为结合型雌激素,是从孕马尿中提取出来的水溶性的天然结合型雌激素,能够有效弥补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不足,调节至正常的内分泌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实验中,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血E2水平(48.37±17.01)pg/mL比治疗前(28.53±18.55)pg/mL显著升高,治疗后血FSH水平(13.01±10.74)IU/L比治疗前(31.02±16.57)IU/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治疗后血E2水平有所升高,血FSH水平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说明激素替代疗法能有效调整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激素水平,使之趋于稳定,调节至正常的内分泌功能从而相应地改善由于激素水平不正常造成的一系列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临床症状。实验组有效例数为33例(治愈19例,显效14例),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有效例数为24例(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率为63.1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说明,实验组患者的心悸、出汗、潮热等血管舒缩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雌激素可有效保护女性的心血管系统,通过对脂代谢的良性作用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并改善心血管的功能,从而降低患者心肌梗死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尤其是对已经患有冠心病的女性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19]。此外,激素替代治疗可以减少骨质丢失,减缓骨的吸收,增加骨密度,可延缓并有效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实验组患者烦躁、失眠等精神症状也明显减少,激素替代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内分泌紊乱,有效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激素替代治疗方法能使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血的E2水平显著增加、FSH水平显著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方友琴.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症状改善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74.
[2] Nijland E A,Weijmar Schultz W C,Nathorst-Boos J,et al.Tibolone and transdermal E2/NETA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 in naturally menopausal women:results of a randomizedactive-controlled trial[J].J Sex Med,2008,5(3):646-656.
[3] Utian W H,Archer D F,Bachmann G A,et al.Estrogen and progestogenus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uly 2008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North American[J].Menopause,2008,15(4):584-602.
[4]李岩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4,38(1):63-64.
[5]李日兰.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机制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1,26(8):194-195.
[6]万佩玲,王新.更年期妇女激素的替代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18-120.
[7]游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小剂量雌、孕激素治疗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12-13.
[8]尚红梅.围绝经期综合征激素替代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106-108.
[9]杨长群,汪向红,刘妮英,等.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Kupperma评分、HAMD评分及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8):1481-1483.
[10]罗俊芳.激素替代治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191-192.
[11]黄秀霞,陈丽珍.性激素替代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10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5):51-52.
[12] Silverman B G,Kokia E S.Use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1998-2007:sustained impact of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findings[J].Ann Pharmacother,2009,43(2):251-258.
[13]张淑华,邱海平,梁洁平.健康管理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1,11(5):98.
[14]高苒.激素替代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258-259.
[15] Kailas N A,Sifakis S,Koumantakis E.Contraception during perimenopause[J].Eur J Contracept Reprod Health Care,2005,10(1):19.
[16] Kohama T,Negami M.Effect of low–dose French maritime pine bark extract on climacteric syndrome in 170 perimenopausal women: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ail[J].J Reprod Med,2013,58(1-2):39-46.
[17]胡丽君,高凤春.综合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雌激素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2994-2996.
[18]张立.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疗法的研究现状[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8):131-132.
[19] Burger H G,Hale G E,Dennerstein L,et al.Cycle and hormone changes during perimenopause:the key role of ovarian function[J].Menopause,2008,15(4 Pt 1):60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