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观察

2015-04-12 01:33:26韩增雷张玉英曹庆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冠脉

韩增雷,张玉英,曹庆博

(1.山东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心内科,266100;2.青岛市城阳区流亭医院)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快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恢复再灌注的最有效方法。然而部分患者,即使开通IRA,仍有约5% ~25%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可出现左室扩大、心功能下降和恶性心律失常,最终增加猝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1-2]。研究发现,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有助于减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后无复流、慢复流现象发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使早期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明显受益[3]。本研究旨在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脉血流、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以及用药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治疗的STEMI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48例;年龄54~86岁,平均(66.2±5.8)岁。入选患者均符合 STEMI的诊断标准[4],均无近期外伤手术、感染、肝肾功能不全、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瓣膜性心脏病及心肌病等病史,排除心肌梗死合并机械并发症和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全部入选对象按随机分配表法分为试验组(PCI术+替罗非班)和对照组(PCI术)两组,每组各5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心肌梗死部位、伴随疾病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经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治疗方法 全部入选对象均于急诊室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各300 mg,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术中给予普通肝素(辰欣药业)8 000~10 000 u,试验组在冠脉造影后、应用替罗非班(武汉远大制药)10μg/kg,原药稀释1倍后通过指引导管于冠状动脉内给药,2 min注射完毕,并以0.15 μg·kg-1·min-1静脉维持泵入 24 ~36 h,对照组不应用替罗非班。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他汀类、ACEI/ARB类和β受体阻断剂。

1.3 观察指标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成功后,梗死相关血管的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校正的 TIMI计帧数(CTFC)。术后 24 h血清hs-CRP,术后4周,左室LVEF等心脏超声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

1.4 检测方法 应用飞利浦FD20大平板血管造影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采集速度15帧/s,按照Gibson等[5]提出的TFC来计数帧数。思创图像处理工作站进行CTFC测定,回放速度为15帧/s,获得帧数按30帧/s进行校正,前降支的帧数除以1.7得到校正帧数。CTFC<40为TIMI 3级血流。hs-CRP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试剂盒由加拿大BioCheck公司提供。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操作。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最终造影结果 两组TIMI 3级血流获得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8%∶79.2%,P <0.01),TIMI计帧数显示试验组(23.1 ±5.9)帧血流快于对照组(32.4 ±4.8)帧,P <0.01,见表 1。

2.2 两组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 对照组及试验组均无死亡、靶血管重建及脑卒中病例,对照组有2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及1例室颤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5.4%∶0.0%,P <0.05)。两组各有 1 例桡动脉穿刺局部血肿,试验组消化道出血1例,两组均无颅脑出血等严重出血病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0%,P >0.05)。

3 讨论

急诊PCI能很快恢复冠状动脉灌注,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但常发生心肌灌注不良和再灌注损伤,增加血栓脱落和远端微循环栓塞的可能性,导致冠状动脉血流或组织水平灌注不能恢复,造成无复流或慢复流现象,进而影响PCI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预后[6-7]。

血小板表面的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是血栓形成的最后途径。替罗非班为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止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可阻断血小板交联和血小板聚集,减少病变部位血栓负荷[8]。研究发现,替罗非班起效快,其半衰期仅2h,应用后5min即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且在输注期间能够始终维持很低的血小板聚集率,使其特别适合应用于AMI急诊PCI患者。替罗非班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能进一步改善冠脉循环及心肌缺血,继而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9]。替罗非班还能抑制血小板激活过程中缩血管和炎性物质的释放,减少PCI过程中微血栓脱落和微栓塞的发生,并显著增加NO合成酶活性,提高NO浓度,从而降低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的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表1 两组患者的最终造影结果

研究发现替罗非班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的抗血小板药物,对PCI术中血栓形成和血栓碎裂导致的血管远端栓塞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对于急性STEMI行PCI术应用替罗非班后,能够有效地改善冠脉血流及临床预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10-13]。本研究发现,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提高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 3级血流比率,TIMI计帧数显示替罗非班组血流快于单纯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比较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左室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术后24 h血清hs-CRP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试验组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冠脉循环。

本研究表明,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经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TIMI血流分级及冠脉流速,明显改善近期心脏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同时不增加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1] Hong YJ,Jeong MH,Choi YH,et al.Predictors of no-reflow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culprit lesion with plaque rupture in infarct-related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Cardiol,2009,54(1):36-44.

[2] Yip HK,Chen MC,Chang HW,et al.Angiographic morpho1ogic features of infarct related arteries and timely reperfusion in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predictors of alow flow and no reflow phenomenon[J].Chest,2002,122(4):1322-1332.

[3] Elliott MA,Marc C,Peter JLMB,et al.The TIMI risk score for unstable angina/non-ST elevation MI:A method for prognostication and the rapeutic decision making[J].JAMA,2000,284(8):835.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710.

[5] Gibson CM,Cannon CP,Daley WL,et al.TIMI frame count:a quantitive method of assessing coronary artery flow[J].Circulation,1996,93(5):879-888.

[6] 胡艳,吕安林,温俊娜,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3):234-235.

[7] 陈跃梅,陈金国,胡小玲.高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意外事件的预测价值[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5):497-498.

[8] Elliott MA,Marc C,Peter JLMB,et al.The TIMI risk score for unstable angina/non-ST elevation MI:A method for prognostication and the rapeutic decision making[J].JAMA,2000,284(8):835.

[9] Heitzer T,Othmann I,Kcke K,et al.Platelet glycoproteinⅡb/Ⅲa receptor blockade improves vascular nitric oxide bioavailabiliy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irculation,2003,108(5):536-541.

[10]贾晓刚.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2009,20(2):29-30.

[11]陈芳,马红梅,唐世琪.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1):25-27.

[12]Erare A,Ucer E,Yesilcimen K,eta1.Impactofearly timflban administration myocardial salvage in patients with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infarct-related artery stenting[J].Cardiology,2006,106(4):264-265.

[13]高航,孔敬博,黄广勇,等.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J].山东医药,2008,48(26):54-55.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冠脉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中的应用
淮海医药(2015年2期)2016-01-12 04:33:33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内与外周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