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电影命名形态分析

2015-04-11 12:10王璐官巍
视听 2015年9期
关键词:研究

□ 王璐 官巍

一、什么是新媒体?

从传播学角度而言,人类传播阶段分为四个阶段,口口相传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根据传播载体的不同,纸质、广播、电视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媒体,网络媒体称为“第四媒体”,也叫数字媒体、新媒体,是依托于网络技术,融合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通信网络,以计算机、电视、移动终端为载体,以文字、图片、多媒体为表现形式的数字化传播媒介。由此可见,新旧之分依据的是时间顺序,而非具体指涉的理论概念。

从媒体产品基本概念出发,新媒体产品是依托于网络,以计算机、电视、移动终端为载体,以文字、图片、多媒体为表现形式,供应人们文化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各类媒体产品的总称。产品形式有网站、搜索引擎、微博、微信、博客、游戏、视频等。其中,电影在新媒体产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各大视频门户网站及视频播放软件产品层出不穷,且营销方式从纯粹的产业链下游(网络播放平台)向产业链上游(自制剧、原创影片)转型,网络电影、微电影、新媒体电影等概念渐入学术视野,与之展开的理论研究也众说纷纭,难分伯仲。

二、新媒体电影研究现状

新媒体电影是在新媒体诞生的基础上,使电影在制作方式、影像美学、传播特点、文化特征、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出现新特质而产生的一种电影现象。有关这一电影现象的研究,业界、学术界专家学者命名形态多样,如“新媒体电影”、“新媒体短片”、“网络电影”、“微电影”、“手机电影”、“短影视”、“视频短片”等,尽管命名不同,但研究对象却一致。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将“短、平、快”、“网络传播”、“草根”、“个性”、“碎片化”等作为研究这一电影现象的关键词,单有关这一电影现象称谓和概念界定,迄今尚没有系统、全面的专论,一些提法也散佚在诸多具体问题阐释与分析当中,与之相关的命名形态与理论研究仍是电影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且尚未被系统化的课题。这一电影现象概念如何界定?研究范围是什么?诞生与发展是否有科学依据?是否有统一的艺术规律?与传统电影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如此诸多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笔者查阅研究资料发现,国外并无“新媒体电影”一词,而针对新媒体电影研究也较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大多有关电影与网络、电影与新媒体技术的论文,研究指向多集中在技术层面,如“交互式电影”(Interactive movie)、“体验电影”(The movie experience),重点在于探讨新媒体技术对电影制作层面的影响,以及新媒体技术发展对观众的观影体验有何改变,从视觉层面给予新的设想与可能性。如美国三一大学Rachel E.Rodgers在2012年4月20日发表的题为《Film for theWeb》一文中,就指出:“首先接触到网络研究的核心属性。网络媒体独立特性就可以被应用到电影理论,它将开始通过定义web作为自己的媒介,然后使用交互式电影理论为基础,形成一个成功创作模型。”二、根据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的成功模式,很多理论家研究视频分享与社交模式的构建,如《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Short Video Sharing:YouTube as a Case Study》《Knowing Funny:Genre Perception and Categorization in SocialVideoSharing》。三、有关新媒体为电影音频、视频存储带来新的技术革新,如《Emerald Article:Digital preservation of audio, video and film》。从内容上看,国外对于新媒体与电影的关联研究有如下特点:技术研究要大于艺术研究,产业研究大于美学研究。从方法上看,西方较重视实证性研究和比较研究,这与西方研究的一贯风格相吻合。从成果上看,西方尚没有同中国类似的电影现象,与传统电影有所区别的视频短片,依然以网友组成的非专业创作人员为主,视频内容包罗万象,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电影。因而,类似研究题目少之又少。

与西方相比,国内学者对新媒体与电影的研究较少从技术层面谈及,而是在新媒体播出平台对电影艺术形态所产生的变化作为切入点的,研究层面多集中于美学、传播学、艺术学、电影产业等领域,但共同特征是——对此电影现象的基本概念没有做清晰的界定。

美学层面有:赵斌在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出版社“博士论坛”中发表的题为《“保守主义”视野中的新媒体与电影美学》,指出新媒体技术带来了电影语言的革新,从而颠覆了传统的美学观念。在对待电影新媒体与经典电影美学关系这个问题上,他基本上持保守的态度,主张以新媒体为内容,推进经典审美问题的深入。该文中谈论的“电影”依然属于传统电影范畴。2012年第6期《当代电影》中王一川等人探讨的题为《名人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微电影发展之路》,微电影概念的界定是从影像时长、影像美学与影像传播层面定义的。2012年,陈宇在《电影理论》发表了题为《网络时代的自由表达──网络电影的美学特征及其价值意义》,对网络电影的定义是:其一,传统电影在新媒体上进行二次传播。其二,专为适应新媒体的媒介特性而制作的“电影”。

传播学层面有:王琰、余秀才在2008年第1期《电影艺术》中发表了题为《多元与重构——论新媒体短片的影像传播》一文,指出新媒体短片呈现多元传播态势。其中对“新媒体短片”定义为:新媒体短片是依托新媒体技术,以影像为主要表现内容,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不长于30分钟的影像短片。这一定义有些过于简单化,有关短片的长度限制缺乏有力依据。苏岩在南京邮电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网络传播视角下的微电影生存状况研究》(2012)中指出,微电影就是支持在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视频短片,具有完整策划、系统制作和完整故事情节,片长一般在30~3000秒之间。但并未明确非专业视频拍摄与专业电影制作的概念,恶搞与原创的界限,微电影与广告的区别。

艺术学层面:王丽君在《新媒体艺术对当代电影创作的影响》一文中,分析了新媒体对电影艺术在影像风格、视听语言方面产生的影响,但这里所探讨的还是传统电影怎样吸收新媒体艺术概念带来的新的艺术经验和文化逻辑。与我们这里所研究的针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环境的新媒体电影还是有区别的。

产业方面:一种是新媒体网络营销对传统电影营销的补充,即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电影营销新观念与新手段,如钟乙华在《当代电影》中发表的文章《新媒体环境下的电影营销》、姚睿在《当代电影》中发表的文章《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营销——论微薄与电影营销的互动实践》,这里的电影产业,依然是传统电影产业链的延伸部分。

另有观点认为新媒体电影本身是一种新电影形态且自成体系,形成电影网络产业链条。如杨晓茹在《当代电影》中发表的题为《网络电影产业探析》中所指出的,新媒体电影在制片、发行、放映三个环节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电影的产业格局,形成了由内容生产商、内容运营商和终端用户三方组成的新的网络电影产业链条。这里的网络电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而是指专门针对网络环境而生产的电影,亦即这里要研究的新媒体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媒体与电影——从观念到实践》一文中,蒲剑将新媒体电影与传统电影、电视电影相比较,认为新媒体同影院、电视一样,都是一种传播媒介,但由于传播媒介的改变,影响到传播内容的改变,即院线电影、电视电影、新媒体电影之间,从创作、制作到发行放映,都有着各自的生产体系,特别是在影片创作中要注意不同媒体间的差异化表达。同时他认为新媒体出现后,除了在线播放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电视剧,针对新媒体传播特点带来了重新界定电影的可能性。

三、新媒体电影概念兴起原因

笔者首先对该电影产品形态变化做以梳理。

首先,观看方式的改变。网络环境优化以及大量网民的增加,使得网络迅速成为电影传播的重要载体。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对观众观影方式调查显示,选择网络环境观影的人数占比为50.8%,超过了影碟(40.4%)和电视(23.6%)的比例。由此可见,传统的观影模式已发生巨大改变,走入电影院的观众与点播网络视频的观众拥有各自的观赏需求。大片时代的到来以及3D电影的出现,给予了电影院特有的观影体验,宏大的叙事背景,技术精湛的后期特效画面,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刺激观众们走入影院买票观赏,满足感官体验的需求。然而,新媒体电影因其特有的传播平台属性、电影时长及电影规模,和院线影片相较来看,走的是“以小见大”之路。

作为院线及电视媒体之外的电影制作播出平台,新媒体电影大多题材广泛、时长较短、情节紧凑、人物关系简单,时间由几分钟到一小时不等。传统的观影模式强调向观众提供梦幻感般的感受,当电影开始,四周暗淡下来,宽大的银幕与立体声音响营造出脱离现实生活的梦境,使得观众在特殊的环境下进入电影,通过视听感受催眠自己,这种沉浸式的人体体验一直是传统院线电影的魅力,无怪乎经典好莱坞时期影片被业界称作是“造梦工厂的产品”。随着新世纪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以及电影硬件技术不断革新,电影院屏幕越变越大,宽银幕、IMAX3D/4D遍地都是,强烈感官刺激的观影形式将电影创作人带到大片时代。新媒体电影受制于屏幕大小,特别是手机电影,更不擅长通过视听感官刺激去吸引观众,那么观众到底要看什么?或者说新媒体电影受到网民追捧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作为与院线大片的极端对比,新媒体电影将更多重点放在对当代生活,对当下个体生存状况的关注上。可以看到《老男孩》通过讲述两个年轻人追寻偶像、模仿偶像的青春历程,并终于在中年时期完成了少年时的梦想故事,勾起众多观众对已逝青春的追忆、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对身处凡世的种种辛酸与无奈。如果说去影院看大片为的是自我麻醉、逃避现实、享受短暂快感,新媒体电影则要带给观众勇敢、走进现实生活,重整疲惫的心灵平和地接受一切。

其次,剧本构思的转变。当屏幕变得越来越小,观影方式越加开放和便捷的时候,电影终于慢慢靠近它最初诞生的样貌,即回归以叙事为本的法则,用情节将观众带入情境,感同身受,以情制人。电影与小说、戏剧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们都是叙事性艺术,从电影诞生之初到如今斑斓多姿的表现形态,小说和戏剧对电影的影响始终未曾间断,由小说和戏剧改编成的电影更是不胜枚举。尽管大片时代来临间接影响了观众对电影的审美趣味,将重点放在影像视听效果的完美展现上,但对电影叙事性的要求并未因此降低,观众在体验极致梦幻影像之余,对影片所传递出来的意义和价值有着更高要求。

第三,电影制作团队多元化。从各大网站推出的网络电影计划可以看出,参与电影创作的人员队伍较庞杂,基本分为以下几类:

1.媒体从业者 他们熟知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见识过新媒体的新玩法,待转身成为电影的从业者,更是努力改良原有模式,成为产业变革的推动者。

2.演员 例如,搜狐视频与中影集团联合启动的“7电影计划”,投入数千万元,由七位一线男明星跨界执导的七部影片。

3.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 例如,优酷推出的《幸福59厘米》电影计划,邀请张亚东、苗炜、罗永浩等名人跨界执导,他们分别是来自音乐、教育、媒体领域的名人,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并对现实生活有着诸多个性化的思考,客观上积累了一定的电影素材,加之名人效应,也有利于电影的宣传与营销。

4.从事电影制作的年轻人 对于一些接受过电影教育的专业人员,因为年纪轻,资历浅,而找不到机会展示自我才华的群体,新媒体电影无疑为他们敞开了大门。由于门槛低,传播效应大,也更容易获得成功。例如,《老男孩》的导演肖央就是借助网络平台脱颖而出。

四、新媒体电影理论概念及其界定

结合以上论述及观点,新媒体电影从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以及传播形式上都与传统电影有着较大的区别与联系。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新媒体有其自身独特的产品特质,明晰其产品形态、产品特征、产品属性都是必要的。

(一)新媒体电影与微电影

在多个场合及大量研究文献中,“微电影”是目前业界的高频词,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上来看,与新媒体电影的理论指向大致相同,但笔者认为,从概念命名和理论界定上来看,“微电影”这一名词尚不够准确,主要集中在对于“微”字的理解。首先,对于“微”字在时间上的理解。大量学者在定义微电影时都对时间有一个模糊的规范,且指的是影片的放映时间,然而到底将时间规范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之内才叫微电影,目前为止尚无明确且有理论依据的观点。其次,在故事结构上的理解。由于对影片的时间限定,微电影的故事结构多设定为片段式、小品式,结构简单,节奏紧凑,矛盾突出,然而传统电影同样可以有类似的结构设计,不足以体现出新媒体电影的特性。第三,在影片形态上的理解。很多研究者将带有故事情节的短广告也归为微电影一类中来显然是不合适的,电影与广告本就属于视频中的不同产品,不能因为广告中带有故事情节,就认定其是电影属性。

(二)新媒体电影与网络电影

网络电影也是业内学者的一种称谓,笔者认为也有不妥。首先,网络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是一种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它有物理含义,有数学含义,是一种计算机系统。用一个很宽泛的名词去定义电影形态,会造成研究对象的模糊以及研究范围的不确定性。其次,网络电影就其通俗概念来理解,大多指涉的是在视频网站上看到的电影,这里网络依然被更多的理解为是一种播出平台,大量传统电影被拿来放映,网络电影涵盖了一部分传统电影以及原创短片,并不是对电影新形态的理论注解。

(三)新媒体电影与手机电影

手机电影指明了在电影传播载体和放映方式上与传统电影的区别,体现出了新媒体的独特性,但其命名的理论范围太过狭窄。首先,电子类产品形态将越来越多元化。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手机从通讯工具变成了一种全新的多媒体工具,将广电网络、互联网、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手机已经不仅仅指的是一部电话,未来手机形态还将有更多元化的发展,手机的概念在不断扩大和变更。其次,手机也是新兴媒介的一种。手机媒体是新媒体的组成部分,电影可以被理解为是新媒体电影的一部分。

(四)新媒体电影的概念及其界定

笔者以为,所谓新媒体电影,是指利用新媒体技术下的媒体形态,由专业影视团队制作出适应网络传播环境,具有网络文化特征,符合当代生活习惯,表现当代人生活情感与精神风貌的,在镜语风格上有鲜明特色,影像及声音叙事完整,形成在网络环境下的生产、制作与发行为一体的新型电影形态。

对于以上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首先,所谓新媒体电影,对于媒体种类的指涉主要是在数字技术及互联网环境下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新型传播媒介,以点对点传播方式进行传播活动,影片发行与放映均在新媒体环境下完成。

其次,所谓新媒体电影中的专业应是团队,指从事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的行业内专业人才,这就与草根恶搞短片、网友原创DV、个人影像记录等视频内容区分开来,明确了新媒体电影的研究对象。

第三,与传统电影相比较,从影片主题到影像风格上都符合新型媒介的收看方式,影像风格具有鲜明特征,具有一定网络文化特征(个体叙事、解构风格、黑色幽默等),以现代人的思想观念解读传统、解读当下,贴近日常生活。

综上所述,新媒体电影是一种新型电影形态,它发轫于网络视频网站,又有别于其他形态的网络视频,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新媒体电影的命名是有理论依据的,无论在制作、发行、放映,还是影片本身的影像风格上都与传统电影有着较大区别,我们应以新的眼光建构新的理论系统,对新媒体电影进行准确且合理的解读,期望本篇能对此研究有所裨益。

1.Cheng,X.Dale,C.And Liu,J.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Short Video Sharing.YouTube as a Case Study[EB/OL].http://w ebdialogues.net,2009-04-23

2.Jude Yew,David A.Shamma,Elizabeth F.Churchill [EB/OL].http://dl.acm.org/citation.cfm

3.王一川,胡克,吴冠平,沙丹,叶航,云飞扬.名人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微电影发展之路当代电影[J].当代电影,2012 (06)

4.苏岩.网络传播视角下的微电影生存状况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

5.钟乙华.新媒体环境下的电影营销[J].当代电影,2010 (04)

6.姚睿.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营销——论微薄与电影营销的互动实践[J].当代电影,2011(06)

7.杨晓茹.网络电影产业探析[J].当代电影,2011(07)

8.蒲剑.新媒体与电影——从观念到实践[J].当代电影, 2010(04)

9.王丽君.新媒体艺术对当代电影创作的影响[J].当代电影,2007(02)

10.刘瑞红,梁锐.影视领域中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分析[J].电影文学,2012(12)

11.娄世民,袁丁月.新时期网络新媒体电影评论分析[J].电影文学,2013(12)

12.王长武.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与市场前景展望[J].中国电影市场,2011(11)

13.梁振华.媒介革命与影像盛宴——新媒体电影面面观[J].艺术评论2012(03)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