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电视公开课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启示

2015-04-11 12:10:50刘华
视听 2015年9期
关键词:政治课政治思想

□刘华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党总支副书记、讲师)

《开讲啦》与其说是一档电视节目,还不如说是一堂电视公开课,它利用了电视强大的有力资源,由广大青年非常喜爱的主持人——撒贝宁主持,他在年轻人心中就是正能量的代表——勤奋、智慧、幽默、阳光。节目每期邀请一名具有榜样作用的嘉宾作为主讲人,现身说法,以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去领悟人生,认识成功,树立梦想。撒贝宁机智幽默,在主讲人讲述和分享的过程中穿针引线,使节目的教育实效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不露痕迹地达成。节目还设置了互动环节,主讲人讲完后,青少年代表可以直接与嘉宾互动、提问,他们给出的问题也代表了广大青年的好奇与疑惑。嘉宾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年轻人一起切磋,寻找答案和共鸣。300位大学生作为现场观众,他们对人生有思考,对未来有疑问,他们思想新锐,观点先锋,是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开讲啦》开播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特别是受广大青年学生追捧,是一堂思想的盛宴,成为2012年“年度上星频道新栏目十强”。《开讲啦》作为中国首档电视公开课,从2012年8月开播至今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众多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开讲啦》能够坚守电视节目最基本的教育引导功能是难能可贵的。

这档节目的成功不是偶然,它抓住了观众的心理,代表了主流,弘扬了正能量,激发斗志,对我国当下高校乏力的思想政治课给出了参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课堂创新改革视角。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效性制约因素

(一)当前我国正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打开国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西方国家一些外来思潮也对我国文化、思想等领域产生了剧烈的的冲击,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多元性,市场经济下衍化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也不断显现。西方国家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非常厉害,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意识形态领域的争斗既复杂又激烈,加之现在网络信息发达,各种舆论观点鱼龙混杂,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我们要使思想政治课实实在在取得实效,遇到了更大的挑战。

(二)内部环境方面。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轻素质的教育倾向,虽然近几年各高校做了努力和调整,但是收效甚微。很多学校为了表示重视,在科研上进行倾斜,排课上优先排课时间,但是各个系部对学生的到堂情况往往只抓专业课,对思想政治课的空席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教师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导,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把控者和执行人。不少教师把思想政治课看成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课,把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当成是辅导员老师的事,不重视教学形式的创新。加之学生对该门课程普遍不重视,课堂上基本上是老师“有意”,学生“无情”,使思想政治课堂有些沉闷。另外,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各种教学督察、检查及交叉听课等等,占用了老师很多的时间,使得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来钻研教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因受社会浮躁之风的影响,急功近利的思想进一步蔓延,他们认为这门功课只要在考前临场磨枪就能应付,不需要花什么精力;加之学生受实用主义的影响,领悟力相对缺乏,认为学习这些知识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价值,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力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堂需要贴近生活

高校思想政治课不要一味地梳理理论,讲大道理,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一旦脱离了生活,会使学生觉得遥远和陌生,难以形成共鸣,甚至觉得抵触。《开讲啦》节目的过人之处,不仅仅是因为邀请的嘉宾有企业家精英,有著名学者教授,有文体明星等,形成了名人效应,更是因为他们脚踏实地的人生分享。节目在告诉观众,即便是像传奇一样的名人,他们也是把成功建立在扎扎实实的付出之上。最好的教育就是现身说法。这些嘉宾没有高谈阔论,他们只是在或幽默、或忧伤、或激情地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高校思想政治课正是要树立贴近生活、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课程模块理念。

三、高校思想政治课堂需要投入真情实感

嘉宾李立群在节目中曾说:“电视剧在我心目中,我说过很多次,它就像是自来水一样,强迫地输入到每一个家庭,你说它重要吗,它就是自来水。你说它不重要吗,没有自来水怎么行。所以再大腕的演员,再小腕的演员,也不过就是努力地把那些水质搞好了服务大家,不要把水搞浊了污染大家,我们所做的事就是这样。”李昌钰还说:“大学教育好像买一个火车月台票,只是给你有机会进月台,但是上哪班车,去哪个方向,到哪一站下车,那完全就要靠你自己。”年轻人非常喜欢的男明星陈坤在节目中也曾很低调地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你们觉得我了不起或者我认为我自己了不起,我跟你们没有先后脚,我们是五十步跟一百步。在我们身边永远充满着非常多的聪明人,我愿意选择最笨的方式,笨一点,慢一点,二一点,傻一点。”这些话都说得非常地带有真情实感,能一下抓紧观众的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也要特别注意在课堂上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抓紧学生的心,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才能高质量地开展下去。

四、高校思想政治课堂需要幽默和时尚

在我们的政治课堂上,我们老师可以把自己变成主持人,熟练掌握语言的艺术之美。幽默睿智的语言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头脑在老师的引导下保持清醒的思考。激发和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授课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授课教师平时要注意了解幽默,了解时尚。幽默手段的利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在发笑中思考。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很多时候幽默比言辞激昂更有力量。比如嘉宾黄西在参加节目时,谈到关于完美的时候曾说,不完美没什么大不了,也许人生就是要有缺陷美,他说他至今也没看见有一个完美的人,但是他幽默地说他的太太除外。如果人人都等到自己成为一个理想里边完美的人以后再享受生活的话,这一辈子可能都会不快乐。其实追求完美是一个人的本能,但过分追求完美容易让你失去兴趣。他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不失时机地幽默了一把。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上也应该如此,掌握必要的语言艺术技巧,要把课堂变得有趣和生动。

五、高校思想政治课堂需要理性和责任

《开讲啦》节目曾经邀请航天英雄杨利伟作为嘉宾。杨利伟是航天英雄代表,他说:“我从领到领章帽徽这一天就体验了军人的责任,当遭遇飞机空中遇险,体验到的是职业的责任,当真正理解了自己的这份责任,自己才变得无限热爱,甚至于去仰视我们自己的职业。”杨利伟深情“与责任对话”,用自己的现身说法生动地诠释了理性责任的内涵。“很多人讲大哥你是SUPER MAN(超人),我不是SUPER MAN(超人),但是我只是肯拍,对我自己、对电影、对观众负责。”家喻户晓的成龙大哥是这样理解责任的。高校思想政治课从来就不仅仅是单一的传授知识,更担负着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更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学生具有为社会、人民、国家贡献力量的崇高使命感。现在有人常说,我们在大学教育里,在做幼儿园老师要做的事情。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思想教育的实效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内化成一种习惯。青年学子将来就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是社会的主流,我们的教育对象就是一个民族的未来,要求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有使命感。

总之,如果教师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实效性,需要贴近生活,更应该投入真情实感,熟练掌握语言技巧,既能幽默风趣,又能把握时尚脉搏,用理性的光芒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深深地植入年轻学生的内心,使他们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

1.王黎芳.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效性问题探究[M].忻州师范院学报,2010(06)

2.苏力.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的情商教育[M].教育评论,2010(10)

猜你喜欢
政治课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0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