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节目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

2015-04-11 12:10耿玺刚
视听 2015年9期
关键词:类节目卫视亲子

□ 耿玺刚

一、亲子节目现状

亲子节目,顾名思义就是父母亲和孩子共同参与的电视节目。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播出引发了公众对“亲子”话题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其实《爸爸去哪儿》并不是第一个国内亲子节目,较早期的亲子类电视节目应该是深圳卫视的《饭没了秀》,该节目于2003年年末正式开播,虽并不在黄金时期播出,且并未“火”起来,但仍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有一定的关注度。而自从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引发了收视热潮之后,国内亲子节目便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且大同小异。

这些亲子类电视节目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明星父母和子女参与的真人秀。最具代表性自然是《爸爸去哪儿》,节目先是以明星父母来吸引观众,随后又以小孩在镜头下真实、童趣的表现来留住观众,并且广受赞誉。其后有浙江卫视的《人生第一次》《爸爸回来了》等也是明星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参加的真人秀节目,这些节目虽然在形式上有所改变,但是本质仍然没有变化。《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之后又推出了第二季,虽然也是收视与口碑并获,但仍然不如第一季。

普通父母和孩子参与的电视节目。这类型的代表有央视一套的《宝宝来啦》、安徽卫视的《加油好baby》、青海卫视的《老爸老妈看我的》等。这些亲子节目的参与者都是普通家庭的父母和孩子,节目准入门槛低,将目光转向普通大众和孩子。这类亲子节目虽然更“接地气”,但是收视和关注明显不如明星父母和子女参与的真人秀节目。

以上两类都是偏重于娱乐性的亲子节目,还有一种是偏重孩子教育的亲子节目。这类代表有江苏卫视的《改造熊孩子》,这档节目源于英国《保姆119》,是一类帮助父母解决孩子管理教育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的节目。此外,陕西卫视《好爸爸坏爸爸》关注则是青少年和父辈之间的代沟,致力于寻找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父子”,帮助他们解决在交流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还有亲子类节目如《人生第一次》,是一档纪实节目,全程跟拍孩子的第一次大冒险任务。青海卫视的《爸爸请回答》是通过对小学二、三年级的各学科知识和社会常识问题进行全盘梳理,以父亲现场回答100道题目闯关的形式来编排的一档节目。浙江卫视《星星知我心》则是未婚明星充当陌生小孩的临时父母,明星与小孩组成临时父子、母子组合,让没有育儿经验的明星亲身经历,学习如何照顾孩子。

亲子类电视节目一时在各大电视台蜂拥而起,有的节目的确引发了短暂的收视热潮和关注,但是都不长久,且各档亲子节目口碑参差不齐,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综观目前国内的亲子类节目,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一、节目数量多,但好节目不多,总体质量不高;二、节目类型化,特点不突出,没有形成品牌;三、原创性不够,好的节目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版权,缺乏自己的特色。

二、造成国内亲子节目现状的原因

造成目前国内亲子类节目现状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出以下两点:

(一)盲目跟风,追求短期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可谓矛盾透顶。一方面,它是工业化的——其商品的生产与销售,通过受利润驱动的产业进行,而该产业只遵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又为大众所有,而大众的利益并不是产业的利益——正如数量浩繁的电影、唱片或其他产品所表明的,大众让这些产品变成昂贵的‘失败’。一种商品要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就必须包含大众的利益。”①电视节目既具有文化性,需要承担一定的文化传播责任,同时,它又具有商业性,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所以,一档亲子类节目(例如《爸爸去哪儿》)赢得了收视率,且广告收入丰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其他电视台便搭载这辆顺风车,在短期内“复制”或者“新建”出大量类似亲子节目,不顾节目的质量,盲目跟风,盲目追逐利益。

(二)亲子节目缺乏原创性,根本原因是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不成熟。国内的亲子节目收视好、口碑好的《爸爸去哪儿》是从韩国引进的,次之的《爸爸回来了》则是《爸爸去哪儿》的“翻版”。事实上,缺乏原创性是国内很多较火的电视节目的普遍特点。早期的《超级女声》,后来的《中国好声音》,再到《我是歌手》,甚至近期大火的《奔跑吧兄弟》,这些电视节目都是引发过收视热潮的节目,但都不是国内电视台的原创,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节目短暂的热闹过后,不禁让人深思:难道我们不能制作出属于自己本土的节目吗?而缺乏原创性的深层原因则又是因为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还不成熟。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兴起较晚,目前尚处于发展之中,很多地方都还不完善,专业性人才缺乏。因此,很难制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节目,其中自然包括亲子类节目。

此外,亲子节目泛滥容易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尤其是那些“粗而不精”的亲子节目甚至可能引发一部分受众的反感,因此,在短暂的昙花一现之后,便不再吸引人了。

三、长远发展对策

虽然目前亲子节目仍然占据了不少观众的眼球,但是有一部分观众是被迫的,因为打开电视,在差不多时间的不同电视台,几乎都在播放着大同小异的亲子节目,或者是让人哈哈大笑,或者是煽情不断。那么如何解决这种“困境”,让观众真心实意地来观看电视台播放的亲子节目呢?“根据最新的回应,就是要有潜力地开发更有区域性的节目。这一措施可被看作是面对全球性竞争的加剧,试图维系视众的终成。”②什么是“区域性”的节目?即符合广泛观众口味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节目。因此,这也就给了亲子节目长期发展一个启示:制作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亲子节目。目前亲子类节目存在类型化的不足,不具有特色,没有形成典型化,因此,想要规避这种类型化的缺陷,就要制作出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亲子节目,也就是说要加强亲子节目的原创性。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便有很多关于教育孩子的经验、经典,譬如说“孟母三迁”的故事。当然,这只是汉民族的育儿典故,想必其他民族也有许多的关于育儿的典故。因此,在制作亲子节目时,不妨考虑加入更多的民族文化元素,让观众在收看时产生一种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这样才能更长久地抓住观众的眼球。

另外,亲子节目作为一种“文化商品”,也就具有商品的特性,需要产生出经济效益,否则,也不可能长远发展。而“文化商品想要流行,就必须满足相互抵牾的需要。一方面存在着金融经济的中心化、同质化的需要。任何一种产品,它赢得的消费者越多,它在文化工厂现有的流程中被再生产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它得到的经济回馈也越高。因此它必须诉诸大众的共同之处,并否认社会差异。”③这给我们提供的另一个启示就是制作符合大众品味的亲子节目,也就是说要制作出更多的让观众喜欢的亲子节目。那么,怎么样的节目才是观众喜欢的节目呢?一是要娱乐性与文化性兼备,二是要真实、不做作,三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观众的共鸣。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一档节目如果过分严肃,不能让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一种放松的感受,这种节目自然不会有太多的观众接受。另外,电视观众的素质越来越高,如果一档节目只是纯粹的娱乐,不具备一点点文化价值,显然也不会有太多的观众。因此,在制作亲子节目时不仅要考虑节目的娱乐性,还要考虑节目的文化性。孩子的世界永远是真实而纯粹的,他们天生就具备吸引人的特性,他们的童言无忌、偶尔的调皮任性这些都是能够为绝大多数人们所接受的。所以,亲子节目在做到真实这一点上是有优势的。同样,我们可以看到近期较火的亲子节目都与“爸爸”有关,因为传统的家庭大多是女性更多地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而亲子节目选中“爸爸”这个角色无疑能让更多的女性产生共鸣,引起她们的关注。此外,老年人应该是电视观众的主体,如果亲子节目能多加入一些老年人喜爱的、感兴趣的元素,想必也能俘获更多老年电视观众。

当然,好的电视节目自然离不开优秀的节目制作者。“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④因此,要想制作出优秀的亲子节目,便要吸引更多优秀的电视节目制作人才。这样,亲子节目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才能有长久的收益。

注释:

①②[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③[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商务印书馆,2001

④陈疆平.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创新思路[J].科技风,2014(18)

猜你喜欢
类节目卫视亲子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