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生 韦建军
电视气象节目发展的新思路
□黄宇生 韦建军
电视气象节目是气象科学与电视制作技术、通讯传播技术等结合的产物。它以电视这种现代信息传播媒介为载体,为人民大众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气象信息。从1993年3月1日第一位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在电视荧屏上闪亮登场至今,电视气象节目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并以其科学性、权威性、时效性、服务性等优点培养了大批忠实观众。长久以来,在央视《新闻联播》后的19:30准时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每天必做的“功课”之一。但是,随着以电脑、智能手机等为媒介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观众的收视习惯改变了,传统的气象节目受到了严峻挑战。新媒体时代,电视气象节目如何生存和发展,是值得每一个电视气象人深思的课题。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交互式的传播方向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向是单向性的、不可逆的,受众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没有反馈。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交互式的,信息的发布者和受众可以互动。这种交互性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赋予他们能推动或决定某个事态发展的权利。例如,在以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等为代表的娱乐选秀节目中,公众可以通过短信等投票的方式决定某位选手的晋级或被淘汰。
(二)移动性的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固定的,受众只能在固定的时段、地点收看固定播出的节目。而移动性是新媒体的最大特点。人们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碎片,要由可移动性的媒体来补偿。由于具有移动性和便携性,在大街小巷出现了一群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置周围环境于不顾的人们,社会上戏称为“低头族”。
(三)实时化的传播速度
传统媒体的传播流程,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而E媒体信息发布流程短、时效性强,受制约因素少,也不需要复杂、烦琐的后期制作,尤其是在报道突发性的新闻事件中,更加凸显出“新鲜”价值。
(四)个性化的传播行为
传统媒体是大众化的,受众只能观看毫无差别的内容。而新媒体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更加细分的受众,还可以让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媒体的信息服务更加个性化,人们可以定制“气象短信”,亦可以通过博客的RSS功能订阅自己感兴趣的资讯。每个人接受到的信息组合内容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不难看出,新媒体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它的服务性、便捷性、互动性和开放性,它充分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性,实现了一对一传播的模式,让受众在这种互动体验中获得更深刻的品牌认知。因此,结合电视媒体的特点,对现有的气象节目进行改革、创新,同时联合全媒体的力量,扩大自身的传播能力、影响力和覆盖面,是现阶段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找准节目定位,走进百姓生活
1.突出主题
新媒体之所以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它能提供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服务。而气象节目也是利用传媒向公众提供天气预报、预警等信息的服务。2014年11月中国气象局在《第六次全国气象服务会议》上明确指出“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要始终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紧紧把握公共气象服务这个核心,努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效益”。很明显,电视气象节目的核心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提高民众安全意识,提高全社会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二是要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气象节目的定位要突出为公众服务这一主题,注重提高节目的服务性,通过精心策划、严格选题,以公众关心的气象信息作为主线,传递气象为公众服务的理念。
2.贴近民生
电视气象节目归根到底是给普通老百姓看的,所以应该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叫好不叫座的气象节目,就算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是观众理解不了、不爱看,也是一种遗憾。因此,气象节目应选择一些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题材。同时,如果能在原本枯燥的天气预报中加入鲜活的生活资讯,节目自然地就具有了亲和力,增加观众对气象信息的接受度。例如:2015年春,在全国各地雾霾严重之时,广西的天气预报节目策划了“解读雾霾”“防雾霾误区与正解”系列话题;并在南宁市增设千辆公共自行车期间讲解绿色出行与减缓气候变化等。这些策划都选择了贴近民生、服务百姓的题材,既体现出节目具备较高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人文关怀,还能使观众在愉悦的心情下接受天气信息,可谓是一举两得,值得提倡。
3.通俗易懂
人们关心天气预报,并不是想要研究气象科学,而是有预知天气的渴望。有观众反映,他们对气象节目“不感冒”的原因之一是节目没能“接地气”:节目语言专业性太强,主持人不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开展气象服务,导致服务与现实生活相脱节。一位资深的主持人曾提到:某气象节目解说词上出现了“本月中下旬,本周中前期,桂南及沿海部分地区局部”的说法,让观众不知所云。事实上,换成老百姓都能听懂的说法,就是:“这周一到周三,广西的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气象节目有时用了可能过于专业、严谨的表达方式,但这拉大了与观众的距离,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气象节目应使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把天气信息讲解得可信且便于记忆,这样才能提高节目的服务性。
(二)强化内容优势,提高节目品质
1.体现权威性
新媒体虽然能提供海量的资讯,但不可避免地夹杂了一些无效信息,而传统媒体内容的原创性和专业性是非专业人士所达不到的。因此,气象节目只有强化内容优势,体
现权威性,才能赢得观众。美国天气频道于1982年开播以来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影响力,这与其权威性和专业性是分不开的。例如遇到灾害天气,节目就在第一时间专门报道;连灾害过后产生的如城市内涝、道路积雪等各种影响,都会加以着重报道,要是有人员伤亡,报道就更加突出。这些专业的、内容丰富的气象信息也只有在专业的气象节目中才能看到,无形中体现了节目在观众心中的权威性,同时也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
2.寻求差异化
气象节目内容大多千篇一律,没能重视已经分化的受众需求,提供的还是已经重复过的气象信息,导致同质化严重。举例来说,在天气晴好时,几乎所有的气象节目都出现诸如“天气晴朗,是有利于出游的好天气”之类的信息。诚然,对城市观众来说,这样的预报是不错的信息;但对于那些田地里急需雨水的农民,却是令人沮丧的消息。相反,让城市观众头疼的造成交通阻塞的雨雪天气,在农村观众看来则可能是“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气象节目虽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但是还要在规律之中寻求节目的个性,展示节目独有的风格。因此,要针对不同收视群体,注重节目服务内容的差异化,确保信息到达的准确率,然后量体裁衣,制作出有所差异的气象节目。
3.注重精细化
精细化程度是反映服务类节目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但目前,许多气象节目服务精细化不够,通常是套用城市气象预报产品或稍加改动,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信息比较少。新媒体时代,观众需要的是那种“一站式”的服务。例如:在CNN新闻频道中,仅是关于航空出行的天气资讯就一应俱全,具体到国际各大城市机场的实时天气情况,甚至还有因遇恶劣天气航班延误的机场名单等等。借鉴国外同行做法,2014年汛期期间,广西气象服务中心根据公众对灾害天气的关注,响应差异化需求,对节目内容进行精细化的策划和编排;随后还在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推出“东盟旅游气象服务系列专题”,每期节目介绍一个东盟国家的气候状况、旅游资讯等。这些以精细化服务来提高气象节目质量的新举措很快就收到了效果:一些观众在我们官方网站留言,最近的天气预报越来越贴心了。
(三)突破传统形式,吸引观众眼球
1.提高可视性
新媒体时代,人们需要能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信息的媒介。如果气象节目总以固定样式去呈现天气的形势,或者一概是主持人站在地图前比划、报个刮风下雨了事,很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久而久之,就造成大量固定收视人群的流失。“克隆”节目不仅是对媒体资源的浪费,也削弱了传播效果和观众的收视热情。提高可视性不仅是换个片头或背景,而是对节目的编排、结构、制作与包装等整体风格做出准确的把握。要多利用一些简明直观的图像,如雷达回波图、卫星云图等;还应把气象数据转化为便于观众理解的图形或图表。例如:提到“多少毫米的降雨”,可以贴出如矿泉水瓶等图片作为换算成单位容积的降水量;或者提到“降温幅度大”,可以制作折线图表现温差强烈的对比,让人即刻联想到寒潮来袭,以此吸引观众的眼球。
2.增加娱乐性
人们坐在家里看电视,无非是为了放松情绪,以及获得必要的信息,这大概是时下泛娱乐化节目非常流行的心理基础。如果气象节目既枯燥无味,又不能提供亟需的气象信息,观众自然没有选择它的理由。在气象节目中,主持人的服装、说话的方式方法、与观众的交流方式,直接影响观众的收视热情。如果仅仅是帅哥美女,一律用比较严肃、古板的主持风格,用冷峻的语言、形式化地朗读气象科普知识,就会让观众感到疏远和陌生,同时也会使观众觉得枯燥、失去看下去的兴趣。如果在节目里加入其他的表现形式,增强节目的娱乐性和形象性,就能把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面来。例如,一些发达省市的气象节目里就出现了如歌舞、快板甚至“二人转”等表现形式,很好地诠释了气象节目寓教于乐的特点。
3.增强互动性
新媒体受众以年轻人为主,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调查,我国网民中20到29岁的所占比例高达31.5%。因此,电视气象节目也要多创作那些让观众参与的、“互动式”的节目形式,可以通过策划气象主题活动,吸引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关注。2014年春运期间,广西气象服务中心利用广西气象官方微博、微信开展了“2014年广西大型春运民生微访谈”活动,使天气话题成为网友们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此外,还与广西电台联办气象情景剧节目“气象麻辣课堂”、“百科微说”,在网站和微博推出“城镇化与气象减灾”等专题节目。这些精心策划的气象主题活动和专题节目,将天气形势、生活信息、新闻热点、趣味信息巧妙地融合起来,增进与观众的交流感和参与感,使电视气象节目有了人际传播的特点,也扩大了气象部门和媒体的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对于各种气象信息的需求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如果电视气象节目能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借鉴新媒体的力量创新发展,就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
1.韩建钢.关于气象节目的思考[A].气象影视技术论文集(二).气象出版社,2004
2.柳斌杰.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传媒,2006 (12)
3.罗桂湘.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创新与发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S2)
4.王岩,傅易等.由《上海早晨·天气连线》看天气预报直播节目的发展[A].气象影视技术论文集(七).气象出版社,2011
5.刘爱萍.气象影视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05)
项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能力与条件建设项目“壮族地区气候变化科普工作新模式研究”(合同编号:桂科能14123004-1-2)。
(作者单位:广西气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