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籍印度裔作家奈保尔复杂情感探微

2015-04-11 10:39何善秀
关键词:身份情感

〇何善秀 李 宗

(华东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英籍印度裔作家奈保尔复杂情感探微

〇何善秀李宗

(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二十世纪西方文坛中活跃着一批印裔流散作家,其借助文学载体以西方殖民者“养子”身份理性揭露批判印度传统文明。然而他们本身深受印度文明熏染,吸收西方中心文明教化,经历了从边缘地带走向文明中心过程,因此在其作品中有着浓厚的情感色彩。文章通过分析印裔作家奈保尔的作品,探寻其作品中幽微的复杂情感,以期窥测其自主选择流散迷失民族身份之谜。

关键词:奈保尔; 流散; 情感; 身份

The British-Indian Writer Naipaul’s Complex Emotion in His Works

HE Shan-xiu,LI Zo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China)

Abstract:In the 20th century, a number of dynamic Indian diaspora writers rationally criticized the traditional Indian civ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stern colonists’ “adopted son”. However, influenced by Indian culture and absorbing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going through the process─from edge to center of civilization, these diaspora writers showed a strong emotion in their work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British-Indian writer Naipaul’s works, this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author’s complex emotions reflected in his works, and to explore his choice of diaspora identity.

Key words:Naipaul; diaspora; emotion; identity

一、引言

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文坛上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即获得本国文坛最高成绩甚至是世界文坛最高成就的往往是印裔英籍作家,诸如V.S.奈保尔、阿·克·纳拉扬、拉伽·拉奥,以及萨尔曼·拉什迪等。奈保尔获得过英国文坛的布克奖,并凭借《河湾》荣获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作品有《米古埃尔街》(1959年获毛姆奖),《斯通先生与骑士伴侣》(1963年获霍桑登奖)、《效颦者》(1967年W.H.史密斯奖)、《在一个自由国家里》(1971年获布克奖)。萨尔曼·拉什迪也曾于1981年因小说《午夜的孩子》获得英国布克奖。这些印度裔英籍作家文学成就斐然,然而其代表后殖民时代的文学作品内容也颇受争议,拉什迪曾因讽刺穆斯林的《撒旦诗篇》而被伊朗穆斯林最高领袖霍梅尼判处死刑,他们在这些融杂东西方元素的作品中更多的倾注了私人情感,并对其原籍国家进行全面深入的评判式思考。本文试图探究其文学作品中的多股复杂情愫。

二、英籍印裔作家奈保尔的复杂情感

(一)对母国印度的情感

从奈保尔的生平经历来看,其幼年时期曾在印度家庭环境中生活过,即便没有在印度这个国境里成长,也是深受印度式家庭氛围熏陶而成长,其身上带有浓重的印度气息,这也是后来他的作品皆以印度的社会、文化、习俗等内容作为永恒主题的缘故。据陆建德在《河湾》译序中写道奈保尔的成长环境:“特立尼达的印度移民后裔有自己的社区,他们保存了印度的风俗习惯与文化传统。奈保尔曾对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改编的罗摩戏难忘,以至于其在作品《黑暗地带》说道‘印度对他来说从来就不是一个有形的世界,因而从来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它远离特立尼达,是个存在于虚空之中,没有具体历史的国度’”(奈保尔,2002a:2)。后来奈保尔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三次访问印度,出版了三部关于印度的游记,即《黑暗地带》(1964)、《印度:受伤的文明》(1977)和《印度:现今的无数叛乱》(1990)。在这历经近三十年的对印度现代文明的考察过程中,奈保尔对印度国父甘地标榜的传统农业文明毫无好感,对尼赫鲁信誓旦旦的国家社会大变革,建立强大的工业文明失望至极,对英吉拉·甘地的“紧急状态”阻碍民主进程,操控国大党,玩弄民众大肆鞭挞,而这些仅仅是反应在政治上的。在社会生活中,奈保尔对印度延续几千年的“种姓”制度在新的国家仍旧延续悲愤痛心,对“种姓”制度造就的社会结构板结,民众严重分层对立,国家民主自由社会迟迟不能建立焦躁不安。这些内在的情绪凝结在作品中传达出来的即是奈保尔对印度这个原殖民地的复杂感情。

与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产生的本土作家的文学作品类似的是,这些英籍印裔作家对其母国的情感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与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反映出来的中国国民劣根性有着本质上的一致。印度民众在历经甘地时代、尼赫鲁时代之后,其数千年的陋习依旧存在,恰似于中国民众历经辛亥革命之后的奴性依然。在《自由国度》中桑托什叫普利亚“老爷”一样,这个词本身即具奴性,在《河湾》中那些政府公务员绝对不会为普通服务生甚至一般民众倒杯开水,这即是印度传统的“种姓”、“贱民”制度的遗留结果。

奈保尔对印度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文化考察后发现印度社会的种种弊端,社会动乱不安,民众生活未能改善,民主政治进程受阻,以至于奈保尔对印度失望至极,对印度文明悲观绝望。在《后殖民:印英文学之间》一书中有关奈保尔文学作品关于“黑暗地带”意象解析,即是奈保尔本身记忆中关于印度本来就无多少亮色,在其对印度真真切切的“旅行”之后,他心目中的印度在现实之中变得更加“黑暗”,他无法摆脱“黑暗”的感觉,“黑暗”不仅成为其观察的对象,而且变成了他“观察和思考印度的方式”。正如奈保尔所说:“这是生活于偏僻地带的感觉,它生发于要被偏僻本身吞没掉的恐惧,是偏僻地带生活着的人们的恐惧,这种恐惧一直伴随着我”(石海军,2008:58)。

(二)对移入国英国的情感

奈保尔在把印度文明阐述为世界文明中心的偏僻地带的同时,其所认为的文明中心地带应当在欧洲、在北美,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英国。事实上奈保尔在其小说中对英国的赞美向往有着过于繁多的笔墨,以至于令读者生发出对作者献媚于英国而产生不屑之态。如《河湾》中主人公萨林姆对欧洲的评价:“……如果没有了欧洲人,我们的过去就会被冲刷掉,就好像镇外那片沙滩上渔人的印记一样”(奈保尔,2002a:12)。奈保尔甚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次演讲中将英国的文明等同于普世的文明,他说,从特立尼达到英格兰意味着从边缘到中心,这旅程是在同一种普世的文明中完成的(奈保尔,2002a:3)。这一话语毫不掩盖一个印裔作家对英国文明的欣喜和赞赏。结合奈保尔的人生经历,我们亦可以窥见其对英国文明的歆羡,少年留学英国,后与英国本土姑娘组建家庭,再后来以英语进行文学创作,等等,可见奈保尔的英国文明中心论的根深蒂固。

奈保尔作为一个印裔作家,其经历从偏僻地带走向中心文明必定有着诸多的坎坷,从一个边缘地带的亚裔人走向中心文明的欧洲必然有着艰难的融合之苦。他渴望融入新的社会文化之中,但母国文化在他们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以至于这个磨合过程异常艰难(石海军,2008:96)。在其作品《自由国度》中桑托什跟随其恩主到达美国后即被一个哈布舍胖女人引诱,以至于其在浴缸里泡了又泡,洗了再洗,甚至于想用柠檬祛除身上的气味,赤身裸体地在浴室和起居室地上翻滚,嚎叫,泪水夺眶而出(奈保尔,2008b:41)。事情发展到最后,桑托什“逃避”恩主,来到一个印度同乡处专心做起了大厨。在“告诉我,杀了谁”一章中,主人公“我”在伦敦开了一家烤肉店即遇到各种麻烦,先是昂贵的租金、水电、装修和原料,然后又遇到偏见和制度的麻烦。这儿他们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那些穿花呢和法兰绒的年轻人带着各种表格来到店里,这些人生性多疑,严格审查小店的方方面面,不给我片刻安宁(奈保尔,2008b:102)。其实作品中主人翁的遭遇也正是奈保尔这类外来移民入居英国所遭受的困境。

但在英国落定之后,奈保尔察觉所谓的西方文明中心于他而言并没有想象的那般美好,英国的中心文明是建立在对全球各个殖民地的奴役和掠夺之上的。以至于奈保尔在其作品中多次揭露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文化的破坏效应:不相信自我的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异化(陌生)感,同时对“自由”的西方文化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石海军,2008:59)。在奈保尔看来,如今的世界,旧有的国际社会制度依旧存在,传统的道德价值崩溃了,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信条即是西方文明的核心本质,其不再相信西方殖民者,更对西方文明的梦想破灭了。

对母国的悲观失望,对宗主国文明的深度怀疑造成了奈保尔的孤独行者身份,其无法再对自己身份进行新的定义,也无法对其身份作最终的认同,他把自己称之为流散的“世界公民”。他与拉什迪等流散作家一道构建出一个“第三空间”,充当西方文明中心与印度边缘文明沟通的桥梁,且试图以西方中心文明改造传统粗陋的印度文明。奈保尔的文学创作含沙射影式的摧毁着封闭的、线性的文化“身份”说,打破殖民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实现着开放的“文化”认同的流散政治理想,借以试图化解其失却了民族身份的困惑和悲哀。

以奈保尔为代表的英籍印裔流散作家的情感历程可大致梳理为:对母国悲切、失望,对宗主国文明中心向往走向对英国中心文明的深深怀疑,对欧洲文明幻灭走向流亡,以中心文明传播者身份改造母国的边缘文明,迷失民族的身份。

三、复杂情感在奈保尔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在奈保尔代表作品《河湾》中主人公萨林姆这个角色本身即带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萨林姆从小就接受了海岸那块英国殖民地的英式教育,并且持有英国护照,他对欧洲文化和本地文化差异性极其敏感,并且坚定的站在西方中心文明的角度来批判伊斯兰文明。诸如“……看着这个虔诚的女人掩在自己的墙后,我突然发现她对铜瓶的关注是多么的琐屑。粉刷成白色的墙是多么单薄,比沙滩上奴隶围场的墙还要单薄,能给她提供的保护实在是少的可怜。她太脆弱——她的为人,她的宗教,她的风俗,她的生活方式,全是脆弱的。”(奈保尔,2002a:19)这段话语虽然否定的是萨林姆的婶婶,然则深层之意是奈保尔对整个印度文明的否定。

在《河湾》中,奈保尔借萨林姆之口表达其对西方文明的崇拜之情。在萨林姆与菲尔迪南讨论新的科技产品时,其对西方人有这样一段叙述:“他们是公正的,高高在上,端坐云端,如同造福的神明。我们盼着得到他们的赐福,有了他们的赐福就四处炫耀——比如我向菲尔迪南炫耀廉价的双筒望远镜和高级相机——仿佛这些东西的设计发明也有我们一份功劳。”(奈保尔,2002a:44)以西方技术上的优势即对整个西方文明的赞赏和歆羡,着实有些以偏概全,然而这是奈保尔年轻时期对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文明最为本性的认识。

作品中还有以总统为代表的民族运动之后新兴的国家建设情节。在起初的革命胜利初期,以本土部落总统为代表的上层人士极力建设一个新兴的非洲国家,为此他们建立了一个新社区,并努力向欧洲文明看齐,“非洲人也可以成为现代化的人了,也可以造出水泥和玻璃组成的大厦,也可以坐到有仿天鹅绒椅套的椅子。惠斯曼斯神父说过:非洲式的非洲将要退让,欧洲的移植将取得成功。这语言仿佛歪打正着地应验了。”(奈保尔,2002a:104)这段话语中,奈保尔借非洲之名叙述印度之事,1947年印度独立后,以尼赫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确实努力尝试带领民众走向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新社会,然而这一切很快即因旧有的国际关系格局而失败。在作品中奈保尔借总统这个形象,来阐述其移植西方文明未果之事。总统的头像越来越大,且覆盖了其他政府官员全身照;非洲丛林中建有圣母像,且让整个国民前去祭拜;再到后来军队和警察又横行肆虐,各种反叛势力重新崛起……,这些都是印度独立后几十年间发生的事件,奈保尔把其移植到非洲丛林,且对这混乱的局势失望痛恨。

萨林姆很快乘机去了欧洲,并且和凯瑞莎订婚了,且见识到了伦敦街头各种形形色色的欧洲人,然则所见所闻渐渐颠覆了其对欧洲文明的美好憧憬。其在初抵欧洲时道:“在我年幼时,欧洲统治着我的世界。它打败了非洲的阿拉伯人,控制了非洲内陆……是这个欧洲给了我们那些丰富多彩的邮票,让我们从中了解到自己多姿多彩的一面。是这个欧洲给了我们新的语言。”(奈保尔,2002a:243)然则在伦敦待了六个星期,萨林姆即产生了“用伦敦来比照非洲,或是用非洲来比照伦敦,结果二者都是虚幻化了”,“回家、离开、别的地方——多少年来,这些想法何尝不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只是形势有所不同罢了……在伦敦,在旅馆的房间里,这些想法让我彻夜难眠。它是幻觉,我现在才发现,这些想法表面上能给人以慰藉,实际上让人疲软,让人毁灭”(奈保尔,2002a:255,259)。萨林姆在文明中心的欧洲感到无所适从,然而回到非洲回到出生地的欲望虽然强烈又让人毁灭,这注定其只能选择流散之路,而这亦是奈保尔所选择的。

在《河湾》中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意象,即“水葫芦”,萨林姆说道:“我讨厌黄褐色的河流上面依旧漂浮着一簇簇水葫芦,淡紫色的花朵,强韧的绿色枝茎,在河流上一直漂着,不分昼夜的漂着”。借用陆建德先生分析即“在河道上制造生态灾难的外来物种与在河岸上制造社会灾难的复杂因素都是所谓的‘新东西’”(奈保尔,2002a:10)。若把这些“水葫芦”看作是西方文明对非洲大陆的入侵,我们即可得知奈保尔后期对欧洲文明的质疑之强,以至于其憎恶曾经深爱的梦幻般的所谓的中心文明。奈保尔最终的选择是走向流散,成为世界公民,这与两种文明的碰撞无不关联。

在《印度:受伤的文明》一书中,奈保尔把印度文明划分为八个章节进行叙述,着重书写的是印度独立之后移植西方文明过程中的诸多困境,以及旧有的文化陋习对新印度社会构建的严重阻碍。诸如在“旧有的平衡”中,原先封建王朝的王公在新的社会中依旧拥有权势,依然奴役着那些从属于他的佃户,只不过其头衔从王公换成了富商。这恰似中国辛亥革命之后,社会格局依旧,旧有的人际关系依然生效,民众仍是最底层的苦难者。

在“土崩瓦解的世界”一章中,印度也曾对自身几十年的发展之路进行反思,其清楚自身的处境,奈保尔写道:“伴随独立与发展,混乱与信仰缺失,印度正清醒意识到常常隐蔽于稳定表象下的苦悲和残酷,以及它就能这样继续下去的能力”(奈保尔,2003c:51)。虽然印度上层施政者无不在努力进行国家变革,然而其改革措施无不有失偏颇。诸如建立摩天大楼与分间出租的宿舍,给偏远农村通电电价高的离奇,给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灌溉计划以期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牛车提高工作效率等。这些看似美好的改革得益的依旧是富人,措施饱受民众诟病,甚至民众纷纷揭竿而起,这就有了土匪、不法之徒、草寇,也就有了犯罪社区等不安定因素。在关乎国家发展、民主政治进程、民生改善的旧有观念上,印度却并未付诸行动。毁了印度的甘地主义余孽巴韦等仍受到政府高层的礼遇,尼赫鲁的自由国家主义昙花一现,奈保尔深恶痛绝的“种姓”、“贱民”、“德法”观念未能根除,且愈加渗透到社会结构的构建中,这些促使印度走向了一个未知的迷途中。奈保尔对印度的前景甚为担忧,其在作品最后一章“复兴还是继续”中即表达出其对印度的未来做了设想:“印度的危急并不是政治性的:那只是德里方面的看法。独裁或军人同志不会改变任何事情。危急也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所有这些不过是从不同方面反映着更大的危急。一个衰败中的文明的危急,其惟一的希望就在于更迅速地衰败。对于我来说是个更加黑暗的年代”(奈保尔,2003c:213)。奈保尔对印度文明的悲观绝望可见一斑,其边缘文明在不断地发展中只能走向更为黑暗的地带。

在《自由国度》之“孤独的人”这一章中我们已经认识主人公桑托什,其在华盛顿见闻美国的种种文明之后,明白其所处之境,有这样一段自述:“我明白自己是个囚徒,我接受这个事实,同时注意调整好自己。我学会了在寓所内过日子,甚至还挺心安理得”(奈保尔,2008b:33)。其实这也反映了以奈保尔为代表的那些从边缘文明到所谓的中心文明后所处的境遇,即无所适从,对西方文明战战兢兢,又不能快速接受,只能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甚至在桑托什与美国那个哈布舍女人结婚之后取得了合法的美国公民身份之后,依旧认定自己是这个国度的陌生人,“我在这儿的优势是:我是个陌生人。我的心、我的头脑已对英语关闭,我不看报纸,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去关注墙上哈布舍赛跑者、拳击手和音乐家的肖像。我不想再了解什么,学习什么”(奈保尔,2008b:65)。这一时期的桑托什已经不再是西方中心文明的崇拜者,而是一个历经了两种文明涮洗之后纯粹独立的思考者,其对西方文明的深度质疑,重新思考代表的正是奈保尔、拉什迪等流散作家的态度。

四、奈保尔复杂情感生发之原因

奈保尔对母国产生悲观失望以至于难以真正认同、融入印度文化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印度作为一个英国殖民了一百五十余年的老牌殖民地独立后并未走向民主、繁荣、富强、和谐,而且其社会发展现状甚至不如英国殖民时期。这使得奈保尔历经三次文明考察之后,对印度的前景愈发堪忧,断定印度于他而言是一个永恒的“黑暗地带”,是一个远离文明中心的偏僻地带。但是奈保尔以一个汲取了英国文明的“养子”姿态重新审视印度文明时发现其小说中的诸多事实,却未能探寻造成印度极其落后的真正原因,即英国一百五十余年的殖民统治和战后仍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政治关系的格局,这两点奠定了独立后的印度依旧要历经一段漫长的无序、迷茫的黑暗时期。

奈保尔把印度的贫瘠落后归结为:“印度的危机不只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更大的危机在于一个受伤的古老文明最终承认了它的缺陷,却又没有前进的智识途径”(奈保尔,2003c:213)。具体而言是:印度甘于停滞、破败,安于颓废贫穷的根源在于印度教旧有的平衡思想,它使得印度人在危机四伏的时刻找到神与信仰作为逃避的手段,退缩到古代回避现实;第二,他认为甘地视贫穷为神圣的思想、非暴力主张、过度自我专注的世界观,苦行静修的印度教存在方式,在独立后的印度已经成为产生颓败、落后、停滞的精神因素;第三,他发现整个印度上下智识贫乏无力,现代科技与古代的文明结合成了不伦不类的东西(李岩,2010:94)。最终他认定印度是一个无法被拯救的黑暗地带,而他也注定融入不了如此未经开化的印度文明。

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注定只能是宗主国英国政治上的从属、经济上的附庸、文化上的依存以及社会结构的松散状态。在西方的工业文明传入印度之后,在机器轰鸣声中,印度传统的农耕文明被严重冲击,其旧有基于农耕文明而结成的社会结构也被一百多年的西式文明的侵蚀解体了,印度被英国拖进西方工业文明的社会大潮中,其整个国家、社会的状态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印度由于其尴尬的殖民地位,注定只能是英国的附庸,英国断然不会使得印度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发展其独立的完整的社会结构,传承其数千年的文化以接轨于工业文明。最终在印度独立后,这些根基上的弊端在宗主国撤离印度之后统统显现出来,且演变成混乱、无序、贫穷等社会问题。再加上二战后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格局依旧压榨着第三世界诸多国家,其通过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优势不断扩大与先前殖民地的差距,最终也造成了印度处在独立后的漫长黑暗地带。

在奈保尔积极走向欧洲,积极融入其所认为的文明中心的英国时,亦发现了西方文明的诸多弊端,且对西方文明产生深深的质疑。其自己漫长的融合之路本身就是对这些从边缘地带对文明中心神往的人来说即是个打击,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他们难以融入英国,另外西方世界的种族歧视依旧盛行,对于以奈保尔为代表的这类外来边缘地带的人带有审查、偏见、苛求。当他深入考察欧洲文明之后即发觉其根基是建立在对亚非拉等广大殖民地、次殖民地的剥削上的,这使得奈保尔对西方文明不得不重新审视。

布鲁斯·布尔在“文明与奈保尔”一文中很敏锐地指出,奈保尔在文明中心所遭处的困境:“在奈保尔作品的深处有一股强烈的讽刺意味!是西方的殖民主义提供了他首次的侮辱和被剥削的体会,而且在他内心深处埋下了一种毕生的倒置感和一种在他灵魂深处继续燃烧的忿怒感!但他同时也清晰地看到‘在当今的社会中’最应当谴责的不公正行为是那些联合起来反对西方的力量所犯下的错误’,而事实上西方是世界上人权得到最彻底保护‘人类天赋得到最一致的奖赏’‘人类生命得到最真诚的重视’人类潜能得到最充分实现的地方!”。

然而奈保尔未能像拉什迪那般成为一个文化骑墙者,拉什迪1982年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一定意义上,我既身在印度与英国文化之内,又身处两种文化之外。在很多方面我不再是印度人,同样我也从未成为英国人。我仍然讲印度语言。在印度我有回家的感觉,在伦敦我也完全感到闲适自如”(Michael Reder,2000:98)。其主动选择流亡,即为实现其所追求的价值、事业,借助流放以获得一种超然的疏远感,从而打破政治和立场的限制,为公共话语提供真知灼见(王贵明,2004:88)。这对于奈保尔而言是一个最为合适的视角以观察欧洲文明与印度文明,并可借助其文化桥梁的身份传播西方文明,积极改造印度文明中不合时宜的那一部分。

五、结束语

在奈保尔看来,并非所有的西方文明内容都是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的,诸如在文化领域,西方的很多元素都是值得印度去借鉴的。诸如其古典音乐、歌剧戏剧、基督教,等等,奈保尔以“流亡者”身份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以繁荣印度本国文明,促进印度在精神状态上为之一新。他通过英语书写来介绍印度的政治、经济、习俗、社会等诸多主题,向外界展示了一个全方位的现代印度,并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实现了西方文明对印度文明的某种认同和接纳。另在《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一书中,把一个经济良性发展、民众生活显著提高、民智全然开启、政治民主进程切实有效、科技迅猛发展的印度再次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的眼前,这正是奈保尔以“流散”视角期待的结果。

总体来说,奈保尔作品中的多股复杂感情都是基于两种文明的碰撞、冲突而生的。通过对其作品做简要梳理,即可感知其复杂感情,而这亦对我们探究这些印度裔流散作家有所补益。

参考文献:

[1]李岩,陈瑶.试析奈保尔印度三部曲的“东方主义”[J].辽宁教育政治行政学院学报,2010,(11):94.

[2]奈保尔.河湾[M].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a.

[3]奈保尔.自由国度[M].刘新民,施荣根,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b.

[4]奈保尔.印度:受伤的文明[M].宋念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c.

[5]石海军.印度:印英文学之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8.

[6]王贵明,韩伟斌.一位现代知识分子流亡者-从后殖民主义视野解读奈保尔的《抵达之谜》[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8.

[7]Michael Reder(ed.).Conversations with Salman Rushdie[M].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00:98.

作者简介:何善秀(1967—),女,江西宁都人,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超越族裔的英国殖民作家作品研究”(11WX201)

收稿日期:* 2014-08-12

中图分类号:I76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12(2015)01—0115—06

猜你喜欢
身份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台上
关于“take”的其中身份
情感小语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