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子弟学校公益办学模式探析
——以北京M学校为例

2015-04-11 10:04席婷婷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子弟学校社工流动

席婷婷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海淀100081)

打工子弟学校公益办学模式探析
——以北京M学校为例

席婷婷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海淀100081)

近年来,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立学校资源有限性催生了一大批私人老板办学,然而这些学校很少能够获得合法的办学资质,难以保障教学质量。打工子弟学校生存呈现多样化形态,其中一种形态是打工子弟学校与社会资源合作探索公益办学教育模式,学校的非营利性保证了社会公益资源的进入与参与,创造了公益办学的新模式。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北京M学校的公益办学模式,此模式实现了办学理念、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的有机结合。探索公益办学模式中社会资源发挥的作用,并发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

流动儿童;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激励;驻校社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促进了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首次超过50%。城市化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流动儿童教育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截止2013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人数达1277万,其中有80%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不容忽视的是,仍有200多万的流动儿童无法享受正常的义务教育权利。如此庞大的教育需求,催生了一批打工子弟学校的成长。

打工子弟学校集中在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大中城市,不同地区因人口政策、教育政策的不同,打工子弟学校呈多样化的发展状态。北京作为首都,实施严格的控制人口政策,近年来的打工子弟学校一直处于被关闭,缩减的情况。城市的人口承载量的增加越来越加剧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海已基本实现了将打工子弟学校纳入政府管理的模式,对学校以每学年每生5000元的的标准给予生均补贴。广州的打工子弟学校走的是市场化办学的模式,多由企业办学,硬件上和公办学校无异,但是由于缺少政府的资源支持,教师待遇不稳定,学生没有生均补贴,学校的运营基本来自学费。大多数学校学费水平在1500—4500元/学期。[1]截止到2014年6月,北京共有130个打工子弟学校校区,在校生总数约9.5万人,其中大多数学校的学费水平在1000元——2000元/学期之间。其中67个校区有办学许可证,在校生约5万人。另有63个校区没有办学许可证,在校生超过4万人。[2]

北京的打工子弟学校大多在五六环以外的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密集。在北京一所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同样呈现不同的样态。有的办学者是私人老板,将办学校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不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学校基本教学条件不完善,学生的受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少部分的办学者在进入打工子弟教育领域内,开始摸索办学经验,但受制于政府对打工子弟学校的压制,自身难以得到很好发展。在无法触动大环境的情况下,有不少的学校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尤其在北京,高校资源、社会组织、公益项目等比较丰富,这些资源的进入给学校在不同程度上带来了变化。经过几年的探索,有些学校已形成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发展比较稳定。北京M学校便是其中一例,本文从办学理念、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等角度分析学校中的社会资源状况,其产生的效果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

1 M学校的办学理念

为了改善流动儿童的受教育质量,北京M学校与D基金会合作探索新的流动儿童办学模式。希望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流动儿童能够健康成长为祖国的花朵。把学生培育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公民。

M学校属于民办非营利性学校,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体现全新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民办学校管理体制,其非营利性保证社会公益资源参与,创造了社会资源参与的新模式。D基金会希望探索出一条社会捐资、公民参与、民办公助的办学新路子,为更多的企业和公众参与农民工子女/流动儿童教育提供借鉴。[3]

进入M学校的社会资源包括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驻校社工服务,以老师为对象的园丁奖、小额教师基金、教学技能培训等项目支持,对学校硬件设施等的支持。以上的项目支持有较强的持续性,可以视为常规的学校管理。

2 教师层面

2.1 教师基本情况

M学校中,一共26名教职工。从年龄结构看,以中青年教师员工为主,40岁以下的教师员工占到了80%。其中30岁以下有10人,占38%;31岁至40岁有11人,占42%;40岁以上1人;50岁以上3人。从教育背景看,61%的教师拥有大专学历,15%的教师取得本科学历,其他按所占百分比由多到少依次为中专、高中、初中、中师,基本符合教师素质要求,但比起公办学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从教职工户籍情况看,来自河南和河北户籍的教职工达到58%,少数来自吉林、江西、甘肃、山东、山西,仅有两名教师有北京户籍。这和北京流动人口的大局势是吻合的,大多数来京务工者来自河南、河北两个省份,且在京的流动儿童学校办学者多为河南籍人士。从从教年限来看,由于青年教师居多,大部分的在京从业年限都在10年以内,且在京从业年限与职业从教年限整体相当,缺乏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

2.2 教学方面

首先在教材的选用上。M学校采用了全国比较普及的人教版教材,这点考虑了学生未来升学的衔接性。现行的全国范围内有很多种教材版本,包括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浙教版、西师大版、长春版、湘教版、北京版、科教版等等。像M学校这样的打工子弟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鉴于在北京有的区不能参加中考、所有区都不能参加高考的现行政策,学校和教师从对学生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思考,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比较普及的教材版本:人教版。

其次在教学态度上。教学态度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学活动由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但往往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良好的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关系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对知识的渴求程度、甚至是对自身正确积极的认识。概括而言,教学态度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这种心理反应倾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联系、交往、接触而有效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能力,使教师的思想与行为在学生中产生心理效应,而学生的这种心理效应的产生就是教师影响力作用的直接结果。[4]在北京很多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人办学打工子弟学校里,从校长到主任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负面消极,一种这群孩子无可救药的态度,任其放任自流。而且家长和学校有互相推脱责任的表现,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在家长看来在校期间一切责任都是学校的,与自己不相关。笔者在与一位老师的访谈中发现,有的学校中,课间活动时间是不属于学校的管理范围的。这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在M学校中,这种消极负面的情绪基本不存在,习惯养成教育通过老师传达给学生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态度。

习惯养成教育培养了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教师重视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备课、教育学生方面都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学生对老师是一种尊敬的态度。将师生的关系扩大,体现的是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学校的重视对全校良好氛围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学校通过严谨的管理制度呈现出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通过社会的支持为教师提供培训、发展的空间等,让教师体会到了职业的幸福感,从而从内心就有积极的心态,体现在教学中,就是正确的教学态度。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老师们基本都能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教师培训活动,积极主动提升教学水平。

2.3 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上

上文提到了学校对教师的培训等就属于对教师的激励措施,激励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园丁奖、小额教师基金、教师紧急救助基金、日常生活补贴。

园丁奖是D基金会资金支持的一个公益项目,M学校参与其中。项目面向全国的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旨在激发教师的责任感,让打工子弟教师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们的坚守与奉献,呼唤全社会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支持他们在自己的教学事业中能够更坚强地走下去。这个奖项的设置在实际实施中,的确达到了最初的初衷。获奖老师们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天真的面孔在疲惫的时候给了自己更多的动力;即使是没有获奖的老师,同样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他们不再是自己一个人苦苦坚持;无论获奖与否,都代表着社会对他们的肯定,更加激励着他们的教学热情燃烧。

小额教师基金是为了支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而苦于没有资金无法实现,而很多时候所需资金的额度并不是很大。北京很多的打工子弟学校硬件设施严重短缺,教师缺乏基本的教学用具,孩子们只能在老师的描述中体会量杯如何使用、酒精灯该注意什么……小额教师基金申请简单、批复快速,真正做到了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及时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小问题,让教学工作更加顺畅,学生们能够更清楚直观地理解和接受抽象的知识。

以上的园丁奖侧重精神鼓励、小额教师基金侧重教师教学方法的提升,而教师紧急救助基金则是希望教师在遇到特殊困难时,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解决燃眉之急,或者通过紧急救助基金的平台呼吁更多的大众一起帮助老师渡过难关。日常生活补贴是基于北京的这一教师群体待遇普遍比较低的现状而设置的,旨在减轻教师们生活上的一些重担,可以使原本为生存忧虑的精力发挥的更加有价值。

3 学生层面

M校引入了驻校社工制度,实现了“一校一社工”,这在内地的中小学中走在了前面。驻校社工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一种表现形式,专业性很强,要求驻校社工具备专业的知识、价值观和伦理守则。简单的说,驻校社工可以定位为“老师的帮手、学生的朋友”。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在内地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社会认可度和接受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驻校社工的发展还没有覆盖到很大的范围,M学校在这一点很具有前瞻性。

驻校社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我们共同的城市”项目中。“我们共同的城市”至今已形成了包括城市共融、志愿精神培育、家庭教育、社工专业成长小组等内容在内的多元的、综合性社工服务体系,为流动儿童创造了更为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发展机会。经过近六年的发展,驻校社工服务逐步形成了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目标、以资源动员为重要措施的特点,并始终坚持“服务学生、配合德育、促进教学”的定位,在服务中贯彻“尊重、接纳、平等、赋权”的理念。①

其中的城市共融项目是核心子项目,主要由社工在学校开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达到让流动儿童更好融入城市生活的目的,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建立起人们之间相互信任的纽带;志愿精神培育的意义在于,培育流动儿童的志愿服务精神,树立起城市小主人翁的意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给小志愿者们接触社区、了解社区、服务社区的机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仅仅是学校,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而在城市打工的父母是一个多少有些特殊的家长群体,很多家长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工作赚钱养家上,还有很多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意识和教育孩子的能力,所以营造好的家庭环境和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不能实现。家庭教育子项目的设置就是为了弥补家长这一方面的欠缺,培养家长应该重视孩子教育的意识,通过讲座等形式传授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从家长角度为流动儿童提供全面健康的成长环境;社工专业成长子项目考虑了流动儿童特殊的心理需求,很多孩子在年幼阶段跟随父母一起奔波,难免产生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应。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和城市生活,专业的社工提供个性化、深入的服务,以解决学生在学习动机、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自我认识等方面遭遇的问题,以期流动儿童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本文着重介绍一下城市共融子项目中社工和学生是如何互动的。项目一般以学期为单位,每一学期会有一个主题。M学校的学生在放学后由带队的老师负责送回家,考虑到小学生在路上应该注意交通安全,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社工通过与班主任的接触,了解到学生们获取课外知识的渠道有限的事实。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社工选择了交通安全主题。以四至六年级学生为服务对象,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展开活动。

在与学校教导主任协调好时间后,定于每周下午进行主题班会活动。在周五之前,社工会先与班主任了解班级的情况,包括班级人数、男女比例、学生特点、家庭情况、班主任信息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班会方案。

然后会在课间尽量多和学生接触,一方面让学生对“社工哥哥姐姐”慢慢熟悉,另一方面,社工自己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会观察到很多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在学期末根据校内学生班会课的情况,策划了一次校外探访活动,校外探访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实际使用北京不同的交通工具,参观有历史、有背景特色的人文景观,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了解所居城市的风貌与文化;二是传播“城市共融”的和谐理念与思想,帮助流动儿童建立在城市生活的心理归属感,增进对城市生活与建设的理解,树立学生对城市的主人翁意识,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之中;三是加强学生与社工及志愿者的交流与联谊。

一个学期的活动,成效非常显著。对于学生来说,在轻松有趣的主题班会课上,掌握了很多交通知识。通过和学生们的交谈也能了解到,他们非常喜欢接受多姿多彩的课外知识。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没有足够多的信息渠道去获取应该掌握的生存、生活知识,社工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让他们掌握是流动儿童非常需要的。在校外探访活动后,很多参加活动的学生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今天我学到了好多交通规则”、“志愿者哥哥姐姐对我们很关心,提醒我们坐地铁时小心脚下的缝隙”、“刚开始时我不敢去问陌生人怎么坐车,但社工姐姐告诉我们不要灰心,人们之间的关系都是通过交谈建立的,加油!我鼓起勇气去问路,终于知道怎么坐车了,好开心”、“今天我们小组每一个人都找陌生的叔叔阿姨问路了,只有我一次也没有问,如果还有下一次活动,我一定不这样了”、“长大后要像社工姐姐一样,关心爱护他人”……一次小小的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很多细节方面都可以得到成长。

活动之余,作为参与的社工,也做了反思。活动涉及的毕竟是一部分学生,而这样的机会是所有学生都需要的。考虑到学校教学时间的安排、学生外出人身安全等因素,活动的规模受到限制。

4 思考

4.1 M学校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4.1.1 公益教育模式普遍化困难大

虽然有一些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不可否认的是,M学校的确取得了很大成功。积极为流动儿童的有学上、上好学的问题在努力。M学校与希望工程不同,希望工程只是投入硬件,只要资金充足,是可以快速复制并扩大的。M学校不仅仅是在硬件上的投入,重心是在后期的学校管理与师资发展方面的投入,需要资金持续地支持,需要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普遍化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4.1.2 项目制机制较多,持续性受影响

对教师的培训、奖励措施,对学生的驻校社工活动等都是由社会资金支持下的项目组成。项目会有资金与周期的限制,易受到资金波动影响项目的持续性。而且很多程序性的工作不免有目的异化的可能,服务的目的让位给项目完成的目的。

4.1.3 学生作为对象的活动繁多

除去学校常规的活动,社会上、高校中等会有不少的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到学校中。丰富流动儿童的课外活动与视野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但需要有一个度,合理安排学生的在校时间,毕竟小学阶段是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学习始终是重中之重。

4.1.4 教师的付出与回报比例失衡

这一点存在于北京所有的打工子弟学校中,教师们的平均工资在1000-2000元之间,大部分学校的教师没有社会保险,工资是唯一的收入,而在学校却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有的学校实行包班制,一个老师负责教一个班的主课,音体美等课程则全部交给志愿者,一个学校甚至只有两名英语老师。M学校的情况有所改善,学校为全部教职工都上了社会保险,让老师能更安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但是工资水平仍然很低,教师的工作量仍然很大。很多老师选择在M学校工作的一个很大的因素,是认为这个学校“正规”。支持老师在这一岗位上一直走下去的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一位老师说,“我完全可以找到比当老师挣得多的工作,但是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4.2 针对问题的建议

4.2.1 合理安排学生的在校时间

M学校中,有针对学生群体的如习惯养成教育、驻校社工制度等很多项目。每一个项目个体目的都是希望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变化,能接受到更多的知识,学习到更多的本领,更好地融入这个城市,更健康、优秀地成长。然而,我们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与消化吸收的能力,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在清楚现阶段学生的需求层次的基础上,选择可以实现最大价值的项目。避免名目繁多的活动不仅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产生让学生对学习分心、对课外活动感到疲倦等负面影响。

4.2.2 教师需要更多的专业提升

教师在M学校中有很多课堂教学上培训的机会,这一点很多北京的打工子弟学校无法企及。但是,在M学校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学生由于转学等原因,学习跟不上的问题;家庭原因给学生造成的心理阴影的问题……在访谈中,大部分老师都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处理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很想改善学生的现状,却没有专业有效的方法。现有的对老师的专业支持集中在教学提升上,在如何与学生形成更良性的关系上的支持比较少。

学生在学校适应良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教学质量提升是一方面,关注学生的内心同样不容忽视,往往后者的改善会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障碍。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自身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采取灵活的方式,如定期的培训、提供多主题的信息以使老师根据班级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探讨与分析等,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4.2.3 亟需大环境的改善

M学校探索的公益教育模式本质上属于民间力量为流动儿童做的努力,点滴的成绩都承载了无数的艰辛。一方面我们看到了这种教育模式下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这些孩子走出校门,仍然无法在北京参加中考、高考,人生的选择依旧受限。所以,流动儿童是否能够真正拥有一个正常的童年、能不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自由地选择人生,本质上依赖于国家的大环境是否会改善。流动儿童学校教师现在艰难而尴尬的处境,同样是因为这些教师没有纳入民办教育体系,享受不到与劳动付出相当的待遇。他们游走在城市边缘,苦苦为流动儿童撑起一片蓝天。政府应该持续支持扶持打工子弟学校的发展,将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纳入民办教育管理体系,积极改善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现状。同时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减少户籍过度限制一个人发展的附带条件。

注释:

①《我们共同的城市活动展》(源自实习资料).

[1][2]中国流动儿童数据报告--2014[E B/O L].ht tp://vdis k. weibo.com/s/cU A q w R k-ow3o.[2015-1-20].

[3]基金会中心网“新公民计划简介”[E B/O L].ht tp://news. foundationcenter.org.cn/html/2010-11/11501.html[2015-1-20].

[4]曹春贵.浅谈教师的教学态度及其影响力[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1).

AnalysisofPublic BenefitSchools forM igrantChildren --Ta k e M school in B ei j ing for E x ample

X I Tingting
(M in z uUniversityof C hina,H aiding B ei j ing,100081)

The educational issue of migrant chi ldren has gain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recent years.A large number of schools star ted by individuals are on account of the l imited resources in publ ic schools.L ac k of legitimate identity couldn't ensure the educational q ual ity of these schools.S chools for migrant children emerge as diversi f ied forms.O ne of these forms is publ ic benefit school which combines the school with social resources.I t's the nature of non-profit that ensures the par ticipation of publ ic resource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ducational pat tern of B ei j ing M S chool,achieving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concept,teachers,and students.I t e x plores the social resources'function in this newmodel,and f inds out some problems.A t last,this paper t ries toprovideadvices.

M igrant C hi ldren;S chools for M igrant C hi ldren;I ncentive F actors to Teachers;S ocial Wor k er in S chool

F522.7

A

1672-2094(2015)03-0076-05

责任编辑:邓荣华

2015-2-25

席婷婷(1987-),女,山西临汾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4级民族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工作,生态环境问题。

猜你喜欢
子弟学校社工流动
青春社工
三线建设时期的子弟教育需求与师资供给
流动的光
社工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与其家庭教育关系的调查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红山外来工子弟学校为例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的生存状况浅析
玉环县保障外来民工子女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