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晶1 王 浩
(1.哈尔滨商业大学2.哈尔滨广厦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00)
高校毕业生持续就业压力大,与高校持续扩招有一定关系,但高校就业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高校在学生就业缺乏有效的制度文化管理,个别高校认为学生就业是社会问题,但现实情况,我国很多企业需要的高级人才,我们高校没有培养出来,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用人的要求。要想真正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高校深层次就业管理方面进行改革,用来提高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要在绿色管理理念下研究高校就业管理,理念是方向,方向正确能从根源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在绿色管理理念指导下,科学地、创新地去实践,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途径之一。
理念改革是改变思想,学校要建设与完善就业制度文化的修养。绿色管理理念是科学的管理理念,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明方向,绿色管理理念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学校与学生中开展绿色理念的思想,思想改革是比较困难的,一些传统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但要将高校的就业管理纳入体系化的监督中,进行一些合理化的改革,改善传统就业管理的弊端,提高高校就业管理的效率,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供了科学保障方式。
理念改变是解决问题方式之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有正确的理念作为指导。“无污染”就是尽可能地不让高校的就业管理工作出现人为的主观问题,进而影响到相关学生的就业问题。健全高校就业管理体制,科学地进行管理,在绿色管理理念指导下,首先应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其次则应提升相关领导人员的管理责任心,使其能够全心全意地对待就业管理工作,进而达到学生就业管理过程中无污染就业管理理念的实现。就业问题是高校发展的永恒问题,是高校的重要问题,现在很多高校提出以就业促进招生,招生是高校生命线,就业就是高校生存线,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是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我国发展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在高校就业问题上,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意愿,正确地引导学生就业,不用单纯追求就业率,忽视学生实际需要解决问题,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在绿色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高校建设就业管理文化制度,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就业率,没有学生的主观参与,我们的就业管理很难实现其价值。每一个学生都会因为自身实际情况的不同,而造成就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同,所以相关的管理者应该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给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意见,帮助学生充分地解决自身所遇到的问题。重视高校毕业就业管理问题,要根据学生就业出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人才培养上,要积极探索改革,培养出企业认可的实用型高级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质量,让学生心中充满就业的幸福指数。
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但其毕业学生就业的幸福指数不是很高。现在很多高校都是理论上非常重视学生就业率,实际上很多高校学生就业管理负责人都认为,学生就业是学生与国家问题,不是高校自身问题,就业管理负责人责任心不强,很多高校没有专门就业负责人,很多都是招生与就业是同一个负责人,由于其负责人精力有限,其工作重点都在招生,促使其责任心不强,这与高校领导重视有关。
我国高校学生就业管理基本都采用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学校有一个就业指导办公室,基本设在招生就业处。二级学院管理学生就业负责人基本就是辅导员是主体。这样的管理体制促使就业指导部门与实际负责学生就业负责人脱节,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就业,就业信息发放与交流存在一定问题,这也成为高校学生就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问题,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办公室与学生就业负责人进行有效联系,为学生就业搭建一个良好平台。
高校就业制度管理缺乏规范性,国家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文件进行高校学生就业管理指导。部分高等院校的就业管理部门当中,人们仍然保持着出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的态度,不去主动追寻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也是态度十分的暧昧,缺乏一个标准化的工作标准。就业问题没有建立一个规范,是主观态度不强,领导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就业问题对高校影响是隐性的,不如招生影响立刻体现出来,因此很多人重视程度不够。除此之外,一些高校的管理决策者在对待学生就业问题的时候往往考虑工作不是十分的完备,没有想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这些考虑并不是十分完备的决策命令就这样执行了下去。在决策命令的执行阶段,还会出现执行者的消极工作,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学生就业管理的效率。要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管理的效率,要建立科学的制度进行有效地指导,要重视高校学生就业率问题,提升学生就业的质量,完善学生就业制度的标准化,成为高校学生就业的行动指南。
高校毕业生最终要走向社会,但我国高校就业部门对社会需求信息掌握不全,往往就是通过召开一些院校的供需见面会,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方式之一,要完全解决大学生就业是不现实的。因此,高校就业负责人掌握社会需求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要及时反馈给学校领导,在以后开设新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变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高校教学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出相关的合格毕业生。
构建体系化绿色就业管理系统,让学生就业管理的负责人和学生信息的负责人一起合作,共同解决高等院校的就业问题,而构建体系化绿色就业管理系统一个最为重要的体系就是校—院合作制。管理体系构建要有校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任何事情没有领导重视,开展都不会很顺利,就业指导部门积极参与校级管理体系建立。但是,真正去指导学生就业指导的是院级就业部门负责人,其了解学生就业动态,学生遇到相应问题等,都需要及时解决,因此要构建院级管理体系,这是直接参与指导的管理体系,要在“以人为本”基础上,完善就业管理体系,让其为学生就业起到指导作用,提高学生就业率。
就业不是一个孤立问题,要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高校其它方面也需要进行改革,确保学生就业率提升。
3.2.1 招生工作。招生与就业始终是一体的,就业能促进招生,招生质量能提高就业。招生工作是高校的重要工作,领导都非常重视招生工作,招生需要一定数量,但要提高招生的质量,保障学生源头没有“污染”。具体开展就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学生就业的岗位需求数量、就业岗位的性质、就业岗位所需要的学生技能以及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的就业政策等都是高等院校就业管理部门所应该考虑到的内容,只有充分解决了这些问题,学校的就业管理工作才能够不断地提升效率,进而满足“绿色管理”的管理理念。招生与就业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在领导高度重视下,健全和完善招生与就业管理制度,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3.2.2 市场调研,调整专业设置。现阶段高校开设专业,必须根据市场需要开设,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级人才。大学生就业难,有很多因素组成,有些专业社会上早已过剩,各个学校还在继续招生,比如法律专业,就业率在专业中倒数,这类专业就业率提高可能性不大。专业开设的课程要根据企业需要开设,需要整合的整合,需要更新的更新,完全按企业需要进行教学,高校培养学生目标就是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级人才,高校就是为社会输送高级人才。
在高校要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现阶段高校都有就业指导课程,上课的形式多种多样,但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正确开展就业指导教育,让学生感觉到自身价值,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了解当今行业的就业形势,让学生心理有承受能力,对积极就业提供信息,让学生充满自信,保持良好心态进行就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最近几年高校开设的课程,但高校这方面师资缺乏,高校没有这样的专业教师,很多高校都是学生管理工作者讲授就业指导课程,导致教师就业指导能力不强。加强高校教师的就业指导能力,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提高教师就业指导能力主要方法,其一是引进就业指导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二是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其自身业务水平,能满足新形势下指导学生就业能力。
[1]周敏丹.对高校创业教育有效途径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9).
[2]康敬群.大力加强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