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生岐,刘 宁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西安 710064)
一部驱动我国人力资源由大臻强的教育社会学力作
——《当代教育热点问题专题研究:教育社会问题研究卷》意蕴钩玄
戴生岐,刘 宁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西安 710064)
《当代教育热点问题专题研究——教育社会问题研究卷》饱含对中国教育全息性问题系统性忧思:在思维方法上豁显着天地互文、内外联通的“实语”理路;在研究立场上显示出找回社会、倚重社会的场域归属;在研究导向上突出了殷忧淑世、兴教强国的问题意识;在研究心态上揭橥了“能近取譬”“得大自在”的文化自觉意识。
教育热点;教育社会学;人力资源
网络时代所营造出的“三屏”(即大屏电视,中屏电脑,小屏手机)生活氛围,已让“碎片化”的学习成了生活的“新常态”。面对由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杜学元教授牵头研究、集众多学者智慧的煌煌261.3万字的《当代教育热点问题专题研究:教育社会问题研究卷》上下册(以下简称《当》一书)[1],笔者心存敬畏。因为这是一部为解决中国教育问题而量身打造的教育社会学专著,其最大特色是在承接地气中对中国教育全息性问题的系统性忧思。现就氤氲于《当》一书中的主要意蕴钩玄如下。
“实语”在此专指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之实事求是认识论路线所豁显出来的话语风格。“天地互文”是指把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名篇中所开发的“思在辩证关系原理”为其指导。基于这一原理的“观照”,我们把“从地上升到天上”[2]30的“地”对“天”的决定作用置于优先地位。相对于大地之“在”对九天之“思”的决定性作用而言,“从天上降到地上”[2]30的九天之“思”对大地之“在”的反作用,始终处在第二位上。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说法,语言从它的产生起就注定要受到物质的纠缠[2]35。从社会哲学维度审视,语言方式的选择和设置,就是对社会互动者的限制,即设置“语境”之物质条件对交往各主体互动符号方式的规制。同时,选择和设置什么样的语言方式,往往显示出研究者不同的思想方法和归属场域。回眸新近几十年,包括教育学和社会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学话语方式的并不多见。这就造成了研究者的“单向度”和他们不同的人生面相:一是眼中只有“庙堂”,坚持“从上往下看”的立场不动摇,揣摩上意的意识很“自觉”,我们把这种沉迷于“官语拜物教”中,围绕在领导身边的人称之为奏折型学者。二是眼中只有“洋人”,坚持“从外向内看”的立场不动摇,拾西方学人牙慧很“自觉”,我们把这种沉迷于“译语拜物教”中,躲在象牙塔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人称之为商贩型学者。二者殊途而同归,都表现了疏离脚下的大地和民众痛痒的倾向。我们发现,杜学元教授主编的《当》书,在克服上述“视域”(Horizon)中臻至到一种“大我”和“全息式”的“共呈”(Appresentation)的境界。“大我”,指的是关学鼻祖张载所恪守的“立立既开”的人生境界。我们以为杜学元教授主持的课题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由此凸显出来的人生境界就有这么点味道。“全息”,指的是杜学元教授学术团队研究视野的恢弘开阔和信息量的整全杂多。“共呈”,专指杜教授及其团队基于实事求是的复杂思维方法论和“实语”风格,在上下贯通和内外互联中所豁显出来的扬弃“角度”,力臻“众声喧哗”,进而全景式透视课题对象的能力与素质。譬如就信息采撷讲,他们的眼界就是全方位和系统性的,既有对来自国际社会的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理论观点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框架的筛选和应用,如对西方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涂尔干、帕森斯、库利、霍曼斯、布劳、英格尔斯、罗斯、苏霍姆林斯基、弗洛姆等大家既有学术观点的把握和应用,也有在继承我国古代和近现代思想先贤的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对当代国内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诸如费孝通、郑杭生、雷洁琼、钱理群、陆学艺、曹锦清等众多方家如恒河沙数的学术研究的知识信息的借鉴,还有对来自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相关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文献信息的借鉴,也有对我国教育部门,统计部门等政府职能部门和妇联、工会、共青团、少年儿童等社会组织和工作部门大量有关教育事业历史发展和逻辑规律研究的教育年鉴、教育文献、课程标准、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各种决定、若干意见、教育发展统计资料汇编、教育政策和法规汇编等方面的政策信息的掌握。更为重要是的是,杜学元团队还对我国几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进行了跟踪和研究,譬如对毛泽东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借鉴,对华国锋的职业教育观念的吸收,对邓小平“三个面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等思想的采纳,对江泽民的知识经济理论的阐扬,对胡锦涛的“文化育人”思想的吸收等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不管是“从上往下看”还是“从外向内看”,在杜学元团队看来,其目的都是为了“从下往上”的提升和“从内向外”的推广。也就是说,立足当下,扎根在中华大地之上,优化自己所涉身的“身体场”的教育事业的结构性存在和变迁过程,使之向着人力资源强国的理想境界迈进,才是研究问题的根本立场。为此,杜学元团队的基本着眼点就是“贴地而行”而非“长空高蹈”。我们仅仅从他主持的五大类(即文化视角与比较视角中的教育;教师问题研究;课程教材研究;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研究)四十二个专题看,就有三分之一,即十四个专题是以脚下的土地直接“起兴”的。这些土地产生的“地方”既有西部欠发达地区,如对包头公立中学教师薪酬,南充市老年教育状况和失地农民社区教育,彝族地区幼儿气质,对仪陇留守儿童,陕西关中蔡家坡城镇成人教育,等;也有对东中部发达地区,如对山东菏泽市老年教育,对福州市老年教育,对赣南地区校本文化,对江西上饶市普通中学课程设置历史流变跟踪,山东省职业教育,淄博市中学生关爱价值观念等研究。
为什么要“找回社会”呢?社会本来就具有不以人的好恶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性,但社会结构在现阶段已经被严重遮蔽了。现在已经到了亟待“重新发现”[3]的地步!本来,以家庭、市民社会和生活其间的社会公民在社区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灵生活过程,其作为政治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天然的基础”,是和生产方式这个“人为的基础”一道,构成了“社会存在”的两根支柱,并成为支撑政治国家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观念上层建筑的两个基本构件。[4]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讲,是“任性”之自发的力量,家庭和市民社会把自己变成政治国家。由于后发型国家一直面临的主权危机和领土危机不能缓解[5],我们别无选择地走上了一条重国家富强而轻社会建设的路径,影响所及造成了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的“行政化”。
社会结构至少包括如下子结构:社会唯名论视阈下“现实个人”的价值结构(即心灵结构),初级社会群体维度下的家庭结构、民族结构和社区结构,生产方式维度下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部门(包括行业结构)结构和区域结构,基于生产力动态变迁维度的社会流动结构,以职业分层为轴心的社会分层结构,等。由杜学元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就保持了教育社会学倚重“社会结构”的研究立场、视角和价值取向。
我们在2010年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基于中国170多年现代化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逻辑,当下的中国社会在“社会价值”上,存在着幸福、公正、自由、利他等四大价值元素。[6]结合习近平同志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精神,似还应该加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中氤氲的博爱价值元素。从历时性的角度追溯,将会发现五大建设之一的社会建设,其基本价值就是要贯彻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所阐述的积极人道主义精神,其基本精髓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博爱”。[7]在当下,中国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社会生活的这个基础结构面临解组。该课题研究最为重要的专题当属对当代大学生功利性追求的社会学反思。这一专题的最大亮点就是坚持了实证主义方法论,通过取样调查对现阶段大学生追求功利的现状进行了科学分析,指出大学生的功利追求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即这种追求既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也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但确实存在就业压力过大所导致的部分大学生择业观的扭曲。主要表现就是利益神经过于发达,职业生涯规划过于现实,这就带来人文素养缺乏和诚信友爱的流失。问题是如何放大追求功利的正向效应而规避或者降低其负向效应。鉴此,课题人员认为,必须教育大学生把追求“人类幸福和自我完善”作为平抑利益至上带来的人际关系紧张的根本伦理原则。为了探究大学生利益思维定势的来龙去脉,杜学元团队又把研究的触角伸到了中学。这就是对山东淄博市中学生关爱价值观的研究专题。进而,杜学元教授团队又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小学。他们锁定济南市的小学,把实施赏识教育作为研究重点。诚然,我国的基础教育太需要在加进赏识、关爱、承认、尊严等元素中消弭社会戾气。
家庭、社区、民族是社会初级群体的“连续统”,既然要彰显研究教育热点问题的社会结构视阈,就应该在这些方面下工夫。杜学元团队在研究欠发达地区父母教养方式和小城镇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和方式优化方面倾注了热情和精力。城乡结构也是社会结构的应有之义。该团队着眼于新老社区一体化和城乡共同繁荣进步的理路,并且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的方法,又把纳入新市民在其中的社区教育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结构作为支撑政治国家的“天然基础”,历来和生产方式的“人为基础”具有相互嵌入与渗透的特点,但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显著差异的,因为生产和交换(包括流通),往往具有利奥塔所说的“宏大叙事”的特征,而分配,尤其是居民以家庭为单元的个人消费,则往往具有后现代“小型叙事”的特征。后发型国家的执政者,由于迫于“赶超型“现代化任务的压力,往往对“大呼隆”“人海战”,以及依赖道德性的社会激励机制进行社会动员,借以襄举社会运动的社会运行的方式颇为在行,于是在“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消费,先积累,后“潇洒”,只管做大蛋糕,不管分配蛋糕中就对社会财富的公正分配和市民社会的消费生活多有忽视。杜学元团队在纠拨上述偏差方面也做出了努力。这就是对小学阶段城乡家庭教育消费的研究,对农村代课教师收入窘境的研究和对包头市区公立中学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对于纠拨既往国家治理能力的道德化倾向和回归公平正义和“给人民以应得”的善治立场不无裨益。
该书体现城乡结构视阈的研究成果,当推对农村教育的关注。仅以农村中小学为研究对象的就有五个专题。这些课题关涉到农村小学专业发展,农村小学教师职业语言优化,农村初中教师心理和行为失范及其社会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农村转移人员城市化等多个方面。这对纯洁和优化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和净化教学语言环境,纾解留守儿童失学问题,帮助新市民顺利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以及在重塑乡村教师“灵魂工程师”形象中完善和重振以“天地国亲师”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式社会信仰系统都将产生积极作用。基于区域结构视阈,杜学元团队不啻局限西部地区,而是在重点关注西部的同时,将眼光投射到了中东部。如对江西、福建、山东有关市区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究悉讨。
我们认为,社会流动结构表征着社会流动方式之间的关系、联系和比例。在社会急剧变迁和转型的现阶段,“再也不能这样活”几乎成了时代的呼声。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生产力动态结构新陈代谢的加剧,一代人却要活过几辈子人的生活场景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们周围。转变活法的问题实质就是要提高当事人的创新能力和职业选择能力,使他们在弃旧图新中能够开创出新的人生天地。这就把继续教育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我们发现,杜学元团队对这些问题同样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其中,最符合社会流动结构视阈的就是对中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问题的研究,如对关中小城镇蔡家坡成人教育,南充市市辖三区和福州市老年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对菏泽市老年教育政策的社会学分析研究,等。
殷忧以启圣明,多难而兴邦国。这句话是对社会学学人经邦济世,建言献策的学人品格的概括。“淑世”昭示了社会学干预生活的价值关切。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学之所以充满着活力和富有生机,就在于它总是和现实的重大问题相联系。基于马克思社会问题的理论视阈,如果说社会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那么,社会热点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8]289-290。在社会全方位变革和急剧转型的现阶段,我们认为最应该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就是教育问题。因为教育属于生产力的准备性要素,处在“社会之河”的上游,如果不关注教育问题,那就无法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这必然会影响到下游河床的水质。通览《当》一书,我们发现《当》一书著作团队就是从中国教育的热点问题层层展开叙述的。杜学元团队在教育社会问题的发现、描述、诠释、追溯、预测、解决、实践和人格完善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首先,他们扮演了教育社会问题发现者和描述者的角色。他们像“社会医生”一样,在把脉教育问题时将对利益受损者的同情心提升到专业的水准,即变成专业水准的“同理心”,于是才能够执著问题不放松。《当》一书对于所涉及的教育社会问题努力做到了客观全面。从教育类型讲,既有高等教育中的问题,也有基础教育的问题,还有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问题。从教育内容讲,既有抽象的教育思想比较,知识观的历史考察,美育的比较研究,教育价值取向研究,教育文化建设,教育哲学探究等问题,也有次抽象的教育政策思考,教育方法创新实验等问题,还有具体操作层面新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课程历史流变考察、教材中德育元素的开发等问题。从教育主体讲,既有教师方面的问题,也有学生方面的问题,更有家长方面的问题研究等。
其次,他们是分析和诠释教育社会问题的行家里手,值得称道的样板案例有三:一是对实施赏识教育的理论诠释。为了强化这个课题在理论上的合理性,他们引入了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诸多领域的前沿性成果,如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心理学中的需要层次等理论,教育学中的人格和谐发展理论;二是对农村初中教师失范行为的理论诠释。该书引入了罗斯社会控制论的基本框架,与中国古代君子仁人的人格养成理路高度契合。它使人们相信,最好的社会控制就是基于社会唯名论视阈下的个人控制和自主控制。这种自主控制之所以可能且必然的理由是,人人都有知、情、意三个心理元素,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平衡三个元素中形成一个自律的和动态的“等边三角形”,这就和先秦儒家所倡导的“天理—国法—人情”三者整合的原理高度统一。[9]儒家所揭橥的这一原理,更多的是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而言的。但“政(治)教(育)合一”一直是儒家的传统,而且民间也有“以吏为师”的信仰。所以对社会位置仅仅排在天、地、国(过去称之为“君”)亲后面的师来说,通过“个人自牧”(朱熹语)形成君子风范,就意味着“社会控制”的完成。我们相信,惟其唤起教育者内心的良知(天理之内化)、良能(人情之内化)、良意(类似于康德所说的“善良意志”,即国家确立的良法之内化),再辅之以“礼自外作”的制度规制,才能有效克服农村教师队伍中个别害群之马对学生的伤害,并最终修补业已残缺不全的中国人的信仰系统,重新树立起广大教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三是对新市民社区教育的理论诠释。该书认为,融入城市的农民工作为新的社会阶层,其所生活的新社区是一个异质性很强的生活共同体,在这个新的社会群体里,盛行的价值观念已经由农村老社区的“为仁”(家圈圈的核心价值)“作义”(地圈圈的核心价值)”的“熟人文化”嬗变为以业缘关系和职场中心主义为主的“生人文化”。这一文化的基核就是超越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契约精神”。所以,在新社区中对新市民进行教育,就要以社会交换论和符号互动论为基本方法,把解读和阐述新社区的新的符号互动,譬如说法治理性的契约精神作为新市民继续社会化的重点内容。
再次,他们是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方案的建言献策者。问题的本质是未解、当解、能解的统一体。[10]杜学元团队有一双善于发现和描述问题的眼睛,并且在人们认为正常的境况中看到了“非常”。该书最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治理对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市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适应问题的对策。要解决几亿新市民的社会变迁,除了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新市民继续社会化方面以外,政府的社会态度和相关社会政策的顶层设计是否合理可行至关重要;二是教师问题的研究和治理对策。在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关系中,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永远处在主导地位上,因此,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如何解决存在于基础教育领域和广大农村教师的实际问题,将关乎国家兴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三是对教育的文化性研究和文化视阈下解决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文化已然成为了学校办学理念的瓶颈因素,而恰恰对文化问题的呼唤,从历史和逻辑的二维视阈观照,都已然成了教育领域中最为强烈的呼声。
“能近取譬”彰显了儒家研究问题的“时中”心态和就近、就地取材的基本方法。而“得大自在”作为道家的生存方式,由于其普世性(道家有“修之天下,其德乃普”的愿景)的品格已然走出国门,受到了海外学者的接受。如海德格尔就极力推崇立足大地,诗意的栖居的生活方式。正像孟子所说,学问二字无他,只是求其“放心”而已。把心放在地上,才是对自己的“身体场”的尊重,也才能在了解“地方”、认同“地方”、热爱“地方”中承担起振兴家乡的伦理责任。“文化自觉”是费孝通教授去世前极力推崇的社会学思想。在切割文化历史之势的裹挟下,费孝通教授倡导的“文化自觉”意识大有被遮蔽的危险。毋庸讳言,“自信”是一个好词,但在后现代转向成为潮流的现阶段,失去“文化自觉”的“自信话语”是没有生命力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杜学元教授的“赣南地区中学客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专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让人们看到,作为周游世界、崇文尊教、潜心科技、丹心报国且被称之为“华夏名片”的客家人是怎样通过校本课程安排教育和娱乐弟子的。所谓校本课程,就是基于国家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由学校老师作主,对自己脚下的土地所涵盖的地方和部门、行业文化元素进行整合和筛选,以便建构起极富地域、家庭、社区、家园历史文化基因和行业优势的课程。惟有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的子弟才能在发展中找回自己的灵魂和民族记忆,有了这样的文化身份自觉,我们才能在多元文化的“众声喧哗”中始终葆有主心骨。
在党的十八大上,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个倡导”。从学生立场看,“自由”就是对制约自己放飞梦想的生活目标的各种内外障碍的解除。而教师给学生“授之于鱼”,帮助他们获有和提高解除这种障碍的能力,就是广大教师的天职。换句话说,给待成长个体“基本可行的能力”,恰恰是罗尔斯社会正义论中的首要义项。[7]370从教师的立场讲,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就应该是他所恪守的价值底线。作为教育行政工作者而言,如何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做出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均衡配置,就是善莫大焉的教育政绩。曾几何时,不让每一个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几乎成了每一个地方政府的口号。但是在具体落实时却走了样子,这就是深埋于某些教育行政管理者心中的精英情结。我们看到,许多地方的父母官更愿意营造一种“状元文化”的氛围。他们对那些考上名校的孩子青睐有加,却有意无意的忽视了最大多数人对大众教育的渴求。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倾斜,创造条件落实异地高考的政策,加大了名校在农村和西部的招生指标,国家也鼓励更多的有志之士去西部支教。凡此种种都在说明,一个回归公平正义的“新常态”正在教育界形成。杜学元团队把研究重点放在职业教育研究上,正是对这一新常态的首肯。
西方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杜学元团队用他们“力在行,重在用”的学术践行告诉我们,我在故我思。细读他们的教育社会学专著《当》一书,一股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路线的新实学之风扑面而来。我们坚信,惟其以本土为试验场,顶天立地,贯通古今,视接八荒,对当代中国“教育场域”的“存在”及其问题审覃思迪,才能在直面教育问题之“在”中形成理论致思的方法和共襄解决问题的“共识”。
[1] 杜学元,郭明蓉.当代教育热点问题专题研究——教育社会问题研究卷[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4] 戴生岐.马恩“社会结构理论”的家性意蕴和现实观照[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3(1)
[5] 许章润.摧残社会,必驱致一邪魅人生[EB/OL].http://www.21ccom.net/2014-08-07-09:56.
[6] 戴生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刍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0(1)
[7] 戴生岐.人本社会学新论——基于马克思积极人道主义视阈[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 俞荣根.儒言治世——儒学治国之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10]戴生岐.新闻工作者要强化社会问题意识[J].新闻知识,2007(10).
[责任编辑 王耀辉]
TheReview of“The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Current Hot Issues of Educatio:Issues of Educational Sociology”
DAI Sheng-qi;LIU Ning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s and Administration,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64,China)
“The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Current Hot Issues of Education:Issues of Educational Sociology”is a monograph about educational sociology that is customize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education.it contains the authors’systematic anxieties about the overall issues of Chinese education.Concretely,its thinking method clearly reveals the truthfully presentation orderliness that Heaven and Earth are correlated and the inside and the outside are united.The standpoint of the researches shows the field belongings to retrieve the society and relies on it.Its research guidance highlights the consciousness of problems that to care about the world as well as to promote education and make the country rich and strong.
hot issues of education;educational sociology;manpower resource
G40-03
A
2095-770X(2015)03-0087-05
2015-01-16;
2015-03-12
戴生岐,男,陕西宝鸡人,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传统文化、当代西方哲学思潮、社会学和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