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文华 李迪
(黑龙江大学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论老庄的“圣人”思想
柴文华 李迪
(黑龙江大学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儒家的圣人具有道德完备、济世济民、天人合一等特征,道家的圣人则具有与道一体、顺随自然、无为守柔等特征。道家的圣人思想奠基于老子,庄子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使用了更为丰富的概念、增加了更多的神化色彩、区分了两种圣人以及圣人之才与圣人之道等。老庄的圣人思想对于深入把握道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的哲学人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也会为当代理想人格的建构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老子;庄子;圣人
中国传统哲学从核心意义上讲是人的哲学,对“人是什么”的事实本体和“人应该是什么”的价值本体以及“人如何是什么”的工夫路径等问题都有着深入的思考。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圣人的探讨就是直接回答“人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儒家的圣人具有道德完备、济世济民、天人合一等特征,道家的圣人则具有与道一体、顺随自然、无为守柔等特征。道家的圣人思想奠基于老子,庄子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使用了更为丰富的概念、增加了更多的神化色彩、区分了两种圣人以及圣人之才与圣人之道等。探讨老庄的圣人思想对于深入把握道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的哲学人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也会为当代理想人格的建构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一
老庄作为道家的主要代表,其圣人思想的主流是一致的。老庄圣人思想的基本理路是:与道一体、顺随自然、无为。而无为则包含了节欲、谦谨、守柔不争、无为而治等内容。
(一)与道一体。道是道家思想体系中的最高范畴,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也是宇宙万物发展的规律。道是形而上的,人们虽然身处道之中,但却难以察觉到它的存在,只有圣人才能在根本上体悟道,并且能够透过千差万别的事物把握其运行规律,遵循道的原则,对天下事物了然于心。圣人能够切身体察到“玄德”,与道融为一体,在深刻地把握道的同时完美地运用道,“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老子》第22章)。庄子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大宗师》)。道是存在的,但没有造作,没有形象,它以自己为根本,先于天地而存在。道是普遍存在的,甚至存在于“蝼蚁”、“稊稗”、“瓦甓”、“屎溺”之中。圣人作为最深刻的体道者,能够洞察天地万物之中所存在的道。“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圣人能够根据天地之美而通达万物的规律。
(二)顺随自然。既然圣人与道一体,那么道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圣人的本质属性,这个本质属性是什么呢?就是顺随自然。《老子》第25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即自然而然,“道法自然”可以说是道效法自然,也可以说道就是自然。自然作为一种崇高原则,是道所遵循或所本有的,它是道德所以尊贵的依据,如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51章)“道法自然”可以说是道家对道的本质规定,构成道家学说的举目之纲:在天道观上,道家把道规定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但这个化生过程是自然而非自为的,天道无亲,以万物为刍狗,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无目的性的目的性;在知论上,道家把认知活动区分为“为学”和“为道”(《老子》第48章),“为学”是经验的、理智的认知,是有为的,“为道”是“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16章)的“玄览”(《老子》第10章),是自然无为的。在老庄看来,认知上的有为意味着认识的丧失,认知上的自然意味着认识的获得;在辩证法思想方面,道家承认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毫末”到“合抱之木”、从“累土”到“九层之台”、从“足下”到“千里之行”的过程(《老子》第64章),并认为“物壮则老”(《老子》第55章),其间的动因是“两”的反方向运动,但老庄否认了矛盾运动中主体参与的必要性,认为应当任其自生自灭,即使是圣人,也只能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其他如“物道主义”(尊重动物的自然状态)、“人道主义”(尊重人的自然状态)、“社会自然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均从不同侧面映照出道家顺随自然的根本原则。
(三)无为。既然顺随自然是道的本质属性,理所当然地也是与道一体的圣人的本质属性,那么,圣人的顺随自然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概括而言体现在无为上,具体体现在于己、处世、治理问题上所主张的节欲、谦谨、守柔不争、无为而治诸多方面。
第一,节欲。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对待人类感性欲望或物质欲望的态度可以归结出三种:一是禁欲主义。这主要是宗教的特征,体现在道教、佛教以及地方宗教的种种戒律当中。二是纵欲主义。《列子·杨朱》为代表,主张“恣口之饮”、“肆情于色”,追求“丰屋”、“美服”、“厚味”、“娇色”。三是节欲主义。儒家伦理中虽然也存在理欲对立、存理灭欲的观点,包含禁欲主义的元素,但主流观点是节欲。老庄对待欲望也是持节制的观点,这与儒家的主流观点不谋而合,也是儒道互补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子》第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为腹”是基本的生存条件,不可去除,故“取此”;“为目”是基本生存条件之外的东西,不值得追求,故“去彼”。老子笔下的圣人虽然是人之极,但毕竟也是人,所以也要食人间烟火,但反对追求耳目之娱。而庄子笔下的圣人显然可以不食人间烟火。老子的“为腹不为目”与后来朱熹的观点极为类似。《朱子语类》卷13载: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卷96:“盖天只教我饥则食,渴则饮,何曾教我穷口腹之欲?”
第二,谦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谦谨是儒、道等学派所共同提倡的。谦谨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诗·大雅·荡之什·抑》把恭敬作为道德行为加以赞美,“温温恭人,维德之基”。这种具有谦恭美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都格外谨慎,三思而后行,“令色令仪,小心翼翼” (《诗·大雅·蒸民》) ,“如履薄冰”、“如临于谷” (《诗·小雅·小宛》)。《易·谦》还把谦德分为三类:“鸣谦” (谈吐谦虚)、“劳谦” (有功而不傲)、“为谦” (施于人而不图报),包含着对谦德的理性思考[1]。《老子》第15章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豫兮若冬涉川……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善为道者”是道家的圣人,“豫兮若冬涉川”即《诗经》和《周易》“如履薄冰”之意,指的是谨慎,“不盈”即不满,这是谦德。《老子》第24章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故有道者不处。”“自见”、“自是”、“自伐”都是骄傲自满的表现,“有道者不处”,道家的圣人具有谦德,所以反对自以为是的傲慢。《老子》第71章曰:“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反对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的病态,正因为如此,他才“不病”。这令人想起了《论语·为政》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不同的是,孔子强调“知之为知之”,表达的是学习上实事求是的态度,而老子强调“知不知”,表达的是认知上的谦虚态度。《庄子·知北游》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集释》云:“夫二仪覆载,其功最美;四时代叙,各有明法;万物生成,咸资道理;竟不言说,曾无议论也。”[2]735自然界有至美大功而不言说,包含自谦之意。《庄子·山木》曰:“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者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美者自美”的妾凭借自己的美丽而高傲自大,故受到冷落,而“恶者自恶”的妾知道自己丑而谦谨从事,故受到宠爱。这里既是对内在美也是对谦德的肯定。
第三,守柔不争。无为落实到为人处世上就是守柔不争。需要指出的是,道家的守柔不争是工具性的,守柔的结果往往能攻坚强者,不争的结果往往是莫能与之争,一句话,无为的结果往往是无不为。《老子》第28章曰:“知其雄,守其雌。”圣人是“知雄”的,但却自觉安守雌柔。《老子》第2章曰:“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圣人“无为”、“弗居”,故能“有为”、“弗去”。《老子》第7章曰:“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圣人后身而身先,外身而身存,无私而成私。《老子》第8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最善的人(圣人)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不争故无尤。《老子》第27章曰:“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遵循自然的原则救人则无不救,救物而无不救,这是无为无不为的另一种表述。《老子》第63章曰:“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圣人不有意为大故能成就大事,看重困难而终无困难。《老子》第64章曰:“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圣人不有意去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有意执著什么,所以不会失去什么。《老子》第78章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总体而言,老子主张圣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应该守柔不争,但其结果往往是天下莫能与之争。如俗语所言,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进两步等。
与老子相比,庄子守柔不争的言论较少,更多强调的是圣人应该顺物自然,如其所云:“圣人观于天而不助,成于德而不累,出于道而不谋。”(《庄子·在宥》)圣人无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其自然本性使然,“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庄子·齐物论》)。圣人的一举一动无不合于大道,但皆是他无心为之。
第四,无为而治。道家的入世情怀没有儒家浓郁,但也有自己的政治哲学理念以及社会治理思想,其核心就是无为而治的圣人之治。《老子》第17章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把治理者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次的也就是最好的治理者,民众并不知道他的存在;第二个层次的治理者,民众亲近并赞扬他;第三个层次的治理者,民众害怕他;第四个层次也是最低层次的治理者,民众轻蔑他。老子赞赏“太上”,悠闲少令,功成而不着痕迹,是无为而治的典范。《老子》第5章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对待百姓无亲疏远近之情,像对待草狗一样自然而然。这里强调的是圣人在治理方面自身的无为。《老子》第3章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任贤使能是儒家、墨家等学派的主张,老子认为尚贤是民众产生争斗的根源,所以主张不尚贤。追求稀有的财货是盗贼产生的根源,所以老子反对人们追求难得之货。能够让人们产生欲望的东西是民乱的根源,所以老子主张让人们不见可欲。老子认为圣人之治就是让民众吃饱且筋骨健壮,心志则虚静纯朴,无知无欲,从而达到无不治的状态。这里强调的是圣人在治理方法如何使民众无为。《老子》第23章有“希言自然”的说法,告诫治理者人事就像天地万物一样不会永恒不变,对待民众应该少发号施令,让他们自然而然的生活。如果法令戒律、苛捐杂税过多,就会导致民众的反抗。这里重点强调的是治理者有为而治的危害,反证无为而治的好处。《老子》第23章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认为不能以轻率、躁动这些有为的态度治理天下。《老子》第72章警告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关于无为而治,老子还有大量的论述,如《老子》第29章曰:“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老子》第37章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第48章曰:“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第57章曰:“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60章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另外,从老子圣人之治的论述中可以体会出他对民众的重视,如《老子》第49章曰:“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表达了圣人对百姓应有的态度,对百姓意愿的尊重。庄子指出,圣人回归自然之性,逍遥于天地之间,本无意于统治天下,如果“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庄子·在宥》)。庄子反对以礼法、制度来管束人民,用道德、仁义来教化人民。他主张无为治国,人人都随顺自然之性去生活,不去限制人民的自由,不去强迫人民服从统治者的意志,在庄子心中只有圣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庄子·天地》)圣人无为治理天下,并非真的无所作为,而是有措施、有步骤地引导百姓在不知不觉中接近自然之性。圣人能够完美地运用道来帮助人民自为自化,遵照人性自有的规律而治理,以保全万物的本性。“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举而不失其能,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行言自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庄子·天地》)。圣人治国无需思虑、不用智谋,只需顺应人世的秩序,使万物各得其所,那么人民就能过上自由安宁的生活。“无心于治,则顺物之性;顺物之性,则物无不生,事无不成。”[3]389圣人具有体道之人的智慧、与道合一的境界,因此能够实现真正的圣治。
二
老庄圣人思想虽然在主流上是一致的,但也有相异之处,主要表现在庄子对老子圣人思想的发展上。他使用了更为丰富的概念、增加了更多的神化色彩、区分了两种圣人以及圣人之才与圣人之道等。
(一)使用了更为丰富的概念。在《庄子》一书中,出现了一些与圣人大体相等的概念,如“至人”、“神人”、“真人”。虽然这些概念出现的语境不同,但其内涵或特征基本一致。《庄子·逍遥游》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神人=圣人=得道的人=无待而自由的人=超越自我、功利、名誉的人。
(二)增加了更多的神化色彩。庄子是公认的想象力极其丰富的思想家,他把理想的人格载体即“至人”、“神人”、“圣人”、“真人”描绘成绝对自由也就是“无待”之人,这种人不仅超越了世俗的限制,也超越了自身肉体和大自然的限制,上天入地,逍遥洒脱。
第一,“神人”。首先,“神人”外形优美,“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其次,“神人”与万物为一,“磅礴万物以为一”(《庄子·逍遥游》),“混溟”(《庄子·天地》);再次,“神人”超越了自身肉体和自然界的限制,具有凡人所不具备的能力,“上神乘光”(《庄子·天地》),“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庄子·逍遥游》)。
第二,“至人”。庄子对“至人”的描述与“神人”大体相同,《庄子·齐物论》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不热、不冷、不惊,“物莫之伤”,连云气、日月都成了他的座驾,更何况死生、利害。同样的论述还见于《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庄子·应帝王》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田子方》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第三,“真人”。首先,“真人”不以人为损害自然,“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其次,“真人”与众不同,“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庄子·大宗师》)。睡觉不做梦,清醒无忧虑,饮食不觉甜,呼吸极深沉,并凭借脚跟呼吸。再次,“真人”超越死生,“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大宗师》)。复次,“真人”与万物一体,“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庄子·大宗师》)。另外,“真人”物不能伤,“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庄子·大宗师》)。
第四,圣人。首先,“圣人”超越物我和是非。《庄子·齐物论》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因为有“分”与“不分”,“辩”与“不辩”,所以圣人“怀之”,把物我是非囊括于胸怀,不去分辨。“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庄子·齐物论》)“和之以是非”就是超越是非,对“两行”的解释学界各有不同,但不能离开是非另作他解,《庄子集释》云:“任天下之是非。”又云:“不离是非而得无是非,故谓之两行。”[2]74较为贴切。另有学者唐亦男指出,“两行说是一种因循是非、包容接纳的智慧,面对当今开放多元的社会,各种不同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学术文化上的论述纷然杂陈,一不小心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人们更需要‘因其所是而是之,因其所非而非之’的两行的智慧,开启一条‘道并行而不悖’的思维模式”[4]。其次,“圣人”超越世俗。《庄子·齐物论》曰:“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众人役役,圣人愚钝,参万岁而一成纯。”《庄子·渔父》曰:“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再次,“圣人”超越自然的限制。《庄子·天地》曰:“圣人鹑居而彀食,鸟行而无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圣人”可以“鸟行”,“乘白云”等。
由上可知,庄子虽然使用了不同的标示理想人格的概念,但其基本内涵大体一致:超越世俗、超越自我、超越是非、超越自然。庄子尤其为他的理想人格载体赋予了超凡的功能,吸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乘云气,御飞龙,骑日月,冷热不能伤等。
(三)区分了“圣人之道”与“圣人之才”。《庄子·大宗师》曰:“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本段是庄子借女偊之口表达修道的步骤,提出了“圣人之道”和“圣人之才”的问题。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圣人之道”指圣人所具有的内在的道体,即顺随自然的虚静恬淡之道,而“圣人之才”则是指圣人所具有的智慧和才能。女偊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但比较起来,“圣人之道”比“圣人之才”更为根本;另一方面,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有“圣人之道”的女偊可以教有“圣人之才”的卜梁倚,三日而“外天下”,七日而“外物”,九日而“外生”、之后能“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所以庄子让人们追求的是“圣人之道”和“圣人之才”的完美统一。
(四)区分了儒家的圣人和道家的圣人。道家的圣人已如前述,具有与道一体、顺随自然、无为守柔等特征,这是庄子所推崇的。但在《庄子》一书中,也提到过儒家的圣人,庄子对其是持批判态度的。《庄子·骈拇》曰:“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在庄子眼里,利、名、家、天下都属于物,三代以后,不同的人包括儒家的圣人都在“以物易性”、“殉身伤性”。《庄子·马蹄》曰:“及至圣人,蹩蹑为仁,缇歧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悬企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蹄歧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认为儒家的圣人提仁倡义,制礼作乐等破坏了人们质朴的天性。《庄子·胠箧》曰:“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儒家的圣人之道不仅适用于善人,也适用于强盗,是为大盗、小盗“守者”,是天下乱象的根源。
三
综上所述,老庄的圣人思想内容丰富,充满了浪漫想象和嬉笑怒骂。立足当代视域,可以对老庄的圣人思想作出如下分析。
(一)老庄圣人思想的内核是对自由的追求。圣人是道家理想人格的载体,是自由神的化身,他摆脱了世俗的、自然的一切限制,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无名、无欲、无我、无心,总之是达到了“无待”的境地,这一方面表达了追求绝对自由的理想诉求,另一方面也把理想人格神化了。
(二)老庄圣人思想与儒家的圣人观有着重大差别:前者是自然的,后者是人为的;前者是超世的,后者是入世的;前者是抨击仁义的,后者是提倡仁义的;前者主张无为而治,后者主张德治仁政,等等。但二者也有一些互通的地方,如境界极高,道家的圣人与道一体,儒家的圣人天人合一;又如对待欲望功利都看得风轻云淡。
(三)治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的观点认为,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这种观点虽有理之所存,但不可绝对化。道家虽有丰富的养生治身思想,但也有独树一帜的治世理论,这就是无为而治,它包含着对残暴统治的控诉批判以及对民众的深切同情,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但过分强调无为而治显然会忽视治理方面的人的主体性,实际上也是对社会治理本身的消解。
(四)老庄对儒家圣人之道的批判包含有冷静之处,看到了仁义礼智对人们自由的束缚以及自身所包含的虚伪性,但忽视了仁义礼智对正常人际关系的维系作用和对人类道德精神的提升作用。
(五)老子圣人思想所提倡的守柔不争反映出为人处世中的一种谋略和心怀,包含深沉的智慧。但从世俗的视角来看,人们正当的利益该争的还是要争;从儒家的主张来看,人们应该闻义争为,闻利争让。
(六)从现代哲学人类学的角度看,老子“为腹不为目”的圣人思想所反对的是人欲中最具人文价值的东西。“传统的哲学人类学普遍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现代生物人类学则向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认为感性本身也能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人自从脱离了动物界之后,他的食色就逐步具备了深刻的人文内涵。与动物相比,同是饮食,人知道追求美味;同是性行为,人知道追求和谐,等等。这些对美味、美声、美色等的追求恰恰是人的自然感性欲望中的文化要素,这是人以外的任何生物都不具有的。”[5]83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老子对待人欲的态度都是对人的感性或物质欲望的轻视,与人类对自身丰富内涵不断实现的追求是不协调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节欲说比起禁欲和纵欲说更具理论上的合理性和现实的可操作性,值得我们借鉴。
[1]柴文华.中国伦理思想溯源[J].理论思维,1990(2).
[2]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
[3]王德有.以道观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崔海峰.从庄子的两行说到王夫之诗学中的双性说[J].辽宁大学学报,2007(2).
[5]柴文华,等.中国人伦学说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高建立】
On the Saint Thoughts of Lao Tzu
CHAI Wenhua , Li Di
( Modern Chinese Thought and Culture Research Center,School of Philosophy,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50)
Lao Tzu and Chuang Tzu’s thoughts of saints are embodied in the concept of ideal personality of Taoism, their metaphysical basis is "Tauist", an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is "natural", essentially characterized by the pursuit of absolute freedom.Chuang Tzu developed the saint thoughts of Lao Tzu, Chuang Tzu used a richer concept, adds more color deification, distinguished the saint’s principle from the wisdom, and distinguished Taoism saints from Confucianism saints and others.To research Lao Tzu and Chuang Tzu’s thoughts of saints ha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personality realm of Taoism and the whole essence of the Tauism system.It has a reference value for constructing the contemporary ideal personality and philosophy of life.
Lao Tzu; Chuang Tzu; saint
2014-10-1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哲学史学史”(编号:09BZX032);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先秦儒道圣人观研究”(编号:YJSCX2014-036HLJU)。
柴文华(1956—),男,安徽涡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 李迪(198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B223
A
1672-3600(2015)04-0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