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红”色词族的语用和语境的关系

2015-04-11 03:52昭通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昭通657000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言语感情语境

周 梅(昭通学院 人文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语言学研究

论汉语“红”色词族的语用和语境的关系

周 梅
(昭通学院 人文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汉语“红”色词族语用和语境的关系,一方面,语境对语用的词语选用、言语义、感情意义和词语活用创造的条件的制约作用来分析。另一方面,由于语用的能动性,汉语“红”色词族语用又反过来创造适切的语境,进一步增强表达的效果。

汉语“红”色词族; 词语选用; 言语义; 感情意义; 词语活用

汉语“红”色词族的语用研究是在其语法和语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语用研究是语法研究和语义研究的落脚点。是对汉语“红”色词族在实际运用中一些相关问题的探讨,以期能够更有效、更准确地运用汉语“红”色词族来进行表达和交流。

语用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也即人们对语言的具体使用。在实际使用中的语言我们习惯称之为言语或话语。[1](P.250)而特定的语境又会使话语语意具体化或者产生言外之意。所以语用和语境的关系问题应该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对于颜色词的语用研究从刘勰的《文心雕龙·情采三十一》和《文心雕龙·物色四十六》中就已经开始了。唐宋诗作中的颜色词语用研究中谈到意境创作、修饰效果和颜色词之间的关系。近现代的颜色词语用研究的侧重点不一,虚实用法、修辞功能、中外颜色词语用比较研究等方面都涉及过。当前,对汉语“红”色词族语用和修辞的研究还没有专章讨论过,所以就这个问题,有必要进行一些探讨。

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是指使用语言的环境。具体来说,就是诸如活动主体人和活动的时间、地点、场合、内容以及发话人的主观心境和交际目的等这些使语言运用得以实现的背景。人们运用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进行,这就决定了语用和语境的关系研究是汉语“红”色词族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点。

以下,分别从汉语“红”色词族语用的词语选用、言语义、感情意义和词语活用创造的条件四个方面来探讨汉语“红”色词族语用和语境的关系的相关问题。

一、语境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决定汉语“红”色词族的词语选用

语用和语境的关系在陈望道的《文学简论》中就有提及:他认为,语用是语言对应情境的运用。换句话说,语境要求语用与之对应,不能脱离语境而凭空乱用。而语用自身又有能动性,利用其特定的语境,创造适切的话语。即,语境制约着语用,语用借助语境进行创造。

语境的客观因素是指话语交际时的时代背景,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在运用“红”色词族的具体词语时必须将话语所关涉的这些具体时间、地点、场合和对象等客观因素考虑在内,才能使我们的言说效果达到理想状态。比如:描绘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因为是对“太阳”这个对象进行刻画,所以诸如:粉红、紫红、浓红、愁红等这一类应该首先排除其选用范围。又由于“八、九点钟”这个具体时间的客观限制,我们也不得选用“红光闪闪、红得耀眼、红赤赤、夕阳红”等这类词来形容其“红”的程度,综合这些客观因素,选用“红通通、红彤彤、红得可爱”等较为恰当些。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语境客观因素对汉语“红”色词族的词语选用具有决定作用。

语境的主观因素是指话语交际主体的身份、地位、修养、思想及心境等,交际主体的综合素质对汉语“红”色词族的词语选用的决定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红色事物的感知是一样的,但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后就会有差异。同样是表示色淡的红色,有人用“浅红”,有人喜欢用“淡红”,有人习惯用“粉红”,还有人会选用“肉红、桃红、洋红”等等。有时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对同一种红色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如,一个女孩在搭配衣服时,如果她穿了一条白裙子,那么用一件粉红色的毛衣来搭配,她觉得很漂亮很可爱。如果她穿的是一条绿裙子,那么她会觉得这件本来很好看的粉红色的毛衣是“红不棱登”了。这就是语境主观因素对汉语“红”色词族的词语选用的制约作用。

二、语境规定了汉语“红”色词族语用的言语义

语境作为补充信息的载体,它为发话人提供运用语言的条件。又为受话人提供理解词语的依据。[1](P.257)语境可以帮助语用确定变化了的言语义。在汉语“红”色词族的语用中,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并不是用其本义,一些引申义的运用只能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理解。如:“红”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其言语义是不一样的。“秋风一来,枫叶就红了。”这里的“红”是指随着自然规律,事物由其它色变成红色了。“因为《色戒》,汤唯就红了。”这里的“红”是红的引申义,表示“成功、受欢迎、受重视”的意思。“她一提到过世的爷爷,眼睛就红了。”是因为伤心难过,在流泪之前的一种生理反应。“老师夸奖了他,他脸就红了。”因为内心害羞、不自在的情绪在脸上的显露。“一见到他有那么多钱,小偷眼就红了。”这里的“红”指的是“羡慕、嫉妒”,含贬义。“红”的这些意思都是通过具体语境才能理解的,语境帮助语用确定了不同的言语义。

三、语境规定了汉语“红”色词族语用的感情意义

语境也可以规定汉语“红”色词族语用过程中所含有的感情意义,感情意义也叫感情色彩。用骆小所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语境赋予特定语言以感情色彩。有的话语在具体的语境中,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1](P.258)在汉语“红”色词族的语用中,有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附加上特定的感情色彩,在理解时,也应该借助语境。比如:“他偷税漏税的事传得沸沸扬扬的,‘红’了大半个世界。”这句话中的“红”的意思本是指一种颜色,其引申义也指的是“受欢迎、受重视”的积极意义,但在这个句子中,则具有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又比如“这件已经破了袖口的棉衣,红不棱登的,但却是姥姥留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我们知道“红不棱登”在汉语“红”色词族中表示的是贬义,是形容似红非红的颜色,指红得不好看,有厌恶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却是用“红不棱登”来和“最珍贵”形成反向对照,加强了感情色彩,可见语境对语用中的感情意义的正确分析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性。

四、语境为汉语“红”色词族语用中的词语活用创造了条件

词语的活用是变换词语本身的常规用法。比如:仿词、量词移用、成语活用等修辞方式就是词语活用的典型。词语的活用是临时的变通使用,要靠特定语境创造条件,才能使活用成立。脱离了具体语境,就会被视为不符合语法规则,是乱用。可见,没有具体语境,词语的活用是无从谈起的。举例来说:

“你总说她心黑手辣,那么你呢?你‘心红手软’啊!?”这个例句中,将“心黑手辣”仿为“心红手软”,其实“心红手软”并不存在,但和“心黑手辣”一起使用,就形成“心黑手辣”的反义词,在这个具体的语境中,这个词语的活用就具有了确切的、其他语言难以表达的含义。再如:

“在这个浪漫的夜晚,花是粉红的,屋子是粉红的,灯光是粉红的,空气是粉红的,连心情都是粉红的……”按常理,空气和心情都不可能是粉红的,但是在“浪漫的夜晚”这个具体的语境中,由本体“花是粉红的,屋子是粉红的,灯光是粉红的”中的“粉红的”作为拈词分别和“空气”、“心情”搭配使用,使其成为拈体 “空气是粉红的”、“连心情都是粉红的……”,这其实就是拈连的修辞方式,借助拈连使得 “粉红的”这个“红”色词活用了,由常格和变格组成,使语用新颖独特、活泼自然、促人联想。

还比如:歌曲《一抹红》中的歌词“我看见遥远的空中挂着一抹七彩红”,这里的“一抹七彩红”其实是量词活用,这种活用使得表达准确生动。这些活用如果没有具体的语境的制约,那都会使人费解。但是在恰切的语境下,“一抹七彩红”这种变化了的表达就比 “一片七彩红”的表达要耐人寻味得多。

从以上“红”色词的活用中,我们也看到了语境对汉语“红”色词族活用中的词语活用的规约作用。没有这个语境,其活用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五、汉语“红”色词族语用的能动性能创造适切的语境

汉语“红”色词族语用和语境的关系还表现在语用本身的能动性上,但这个能动性是要在语境制约的前提下才能起作用,只有将语境和语用的关系协调好,才能使语用更有效地为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服务。

在交际中,不是一切的语境条件都会对言语产生制约作用。只有经过话语交际双方选择和认可的语境条件,才能真正对语用产生影响。所以,交际主体为了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就可能通过调整语用来创造合适的语境,以期实现自己的表达。[4](P.219)比如:张爱玲《私语》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到上海,坐在车子上,我是非常侉气而快乐的,粉红底子的洋纱衫裤上飞着蓝蝴蝶。我们住着很小的石库门房子,红油板壁。对于我,那也是一种紧紧的朱红的快乐。”

这个例子用“红”色对事物进行描摹。用“粉红”和后面的“蓝”相对照,色调显得鲜亮而欢快,后面又用“红”描写板壁,整个地给人一种温暖欢快的感觉。作者就借助“粉红底子”、“红油板壁”和“朱红的快乐”等语用的选择准确地表达了作家欢快、喜悦的心情,不同的创作者,对于“红”色的不同感知和体悟,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就会创造出不一样的语境。由此可见,适切的语用是能够创造无法取代的语境的,这就是语用的能动性。

综上,汉语“红”色词族语用和语境的关系,从语境对语用的词语选用、言语义、感情意义和词语活用创造的条件等来分析。相应地,由于语用的能动性,汉语“红”色词族语用又反过来创造适切的语境,进一步增强表达的效果。

[1]骆小所. 现代语言学理论[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2]刘云泉. 语言的色彩美[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3]骆小所. 现代修辞学[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4]周芸, 邓瑶, 周春林. 现代汉语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金福年. 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 上海:复旦大学,2003.

[6]黄有卿. 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

[7]李春玲. 汉语中红色词族的文化蕴涵及成因[J]. 汉字文化,2003,(2):43—46.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agmatics and Context of the Chinese word family of “Red”

ZHOU Mei

(School of Humanities, Zhaotong University, Zhaotong 657000, Chin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agmatics and context of the Chinese word family of “red”. On one hand, the context puts restrictions on pragmatics in word selecion,speech meaning, emotional meaning and word usage.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of the initiativity of pragmatics, it creates appropriate context in return and further enhances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word family.

The word family of “Red”; word selecion; speech meaning; emotional meaning;word usage

2014-11-01

周梅(1982— ),女,云南宣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词汇学和修辞学研究。

H139

A

2095-7408(2015)02-0029-03

猜你喜欢
言语感情语境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关于冬天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