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家庭医生制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5-04-11 02:54:30汪潮张建敏蒋松云
上海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家庭医生关怀人文

汪潮 张建敏 蒋松云

(1.上海市虹口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上海 200437;2.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上海 200080)

家庭医生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家庭医生有别于其他专科医师的特色。医学为人服务,离开了人,医学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充分调动人的内在潜能与积极性是医学人文关怀的内涵[1]。

1 人文关怀的概念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2]。概括来说,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

2 实施家庭医生制必须树立人文关怀理念

家庭医生制服务是以家庭医生为主体,家庭医生团队为依托,以家庭为单位、以居委为范围,以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约定式服务的形式,为家庭成员提供安全、有效、连续、可及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现代医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维护人类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医学技术异化的现象,偏离了医学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守护。市场经济的实用性与功利性特征,又导致了人文精神的严重弱化和消解[3]。

医学本质上是一门人学,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回归到对人性的关怀。因此,在实施家庭医生制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家庭医生制作为一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制度,希望通过建立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进一步转变服务观念,推广实施以“健康为中心”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有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回归本位,工作重心从临床医疗卫生服务转向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真正担负起“医、防、保、康”的责任。从服务理念与模式、软硬件条件、服务内容、考核与激励五方面,建立和完善家庭医生制度,为寻找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3 “人文关怀”是家庭医生的精髓

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是“人文”的。家庭医生处理的多数是早期的、自限的、心理和社会层面的疾病,有些疾病的康复甚至需要终身医学照顾。家庭医生服务更应该是人性化的服务,具体来说,就是把服务对象看成是生病的“人”或尚未生病的“人”,是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人文关怀”是家庭医生的精髓,家庭医生服务还应超越“治病救人”的概念,包括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不仅照顾患者,还惠及家人,造福社区。体现对“人”的关注,对生命的珍惜。患者生理上需要帮助,心理上需要关怀和支持,在患病时更需要得到尊重。“人文关怀”应当是医学进步和发展的旗帜,在引领医学的发展和实践的道路上应把握以人的健康为核心、以生命为中心,实现人文精神融会贯通于医学的每个角落。“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品格内涵,“医学人文关怀”是一种行为表现[4]。

4 人文关怀在虹口家庭医生中的实践

家庭医生向家庭的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家庭医生通过提供服务逐步与居民建立和谐、互信、互动的伙伴式契约关系。虹口区众多的家庭医生正在以饱满的热情实践着人文关怀,以下举例说明。

案例1:周云庆医生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工作已有17个年头。自他成为曲阳社区家庭医生,工作状态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坐在诊室里等待患者上门,到主动下沉社区,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刚开始,很多居民都不太理解家庭医生工作,周医生就会对他们说:“我是您的家庭医生,您若有任何健康问题,只要愿意就来联系我”。1年多来,周医生的手机始终畅通;每周向约定居民的手机发送日常健康小贴士,每月在社区给居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及时转诊患者18人次。如今,周医生已经有了不少“粉丝”,体会到了家庭医生的工作价值。

案例2:吴强强是提篮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每天有大量的上门医疗服务,但他无怨无悔,只要患者信任,家庭医生的工作就有意义。虹口区是个老城区,老龄化程度及人户分离情况很严重,很多慢性病及高龄老人都独居在家。2005年起,吴医生开通了手机24 h服务热线,让社区居民能随时随地联系到他,使那些身患重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能在家里得到医疗咨询,患者亲切的称之为“小吴热线”。至今,他与辖区内1 800余名居民建立了家庭医生契约服务关系,社区居民的信任是家庭医生最大的动力。

案例3:黄岳岳是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年轻家庭医生。2年来,他率先在凉城社区开展了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居民600多户,每年服务近千人次。他每天穿梭在凉城社区的各个角落,上门为行动不便或年事较高的患者会诊、测血压、测血糖、开药、送药、开展健康教育,平均每月家庭访视60多人次,全方位的服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成为了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5 家庭医生如何实施人文关怀

实施家庭医生制度需要贯彻人文关怀理念,更需要建立起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这就需要家庭医生付出更多的人文关怀,着眼于生命关怀和人性,注重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

5.1 “人文关怀”的精神如何在家庭医生制实践中体现

专科医生在针对某一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其意愿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充分了解疾病的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是循证医学的需要,但循证医学提供的是生物科学证据,未必适合每例患者的情况。而家庭医生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是根据“人”的意愿、个性特征、家庭情况和社会背景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个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重视人胜于重视病,重视伦理胜于重视病理是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5.2 家庭医生需要加强医学人文核心价值观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的健康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家庭医生必须加强正确的医学人文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视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维护生命健康权的教育,认真思考和完善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激发关爱生命、奉献社会的热情,努力营造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良好社会氛围。当社区居民与家庭医生都知道对方的期望值与能力时,双方的信任度和人文关怀体谅度才会持续提升,即社区居民要信任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也要信任社区居民。

5.3 发挥人文关怀教育在家庭医生中的激励作用

家庭医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应当是社会教育与家庭医生自我教育的结合,具体到医学教育领域即医学院校应当开设符合当前家庭医学发展的医学人文关怀培训项目及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引导家庭医生在课堂上领会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同时,家庭医生也应当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自我学习,激发个体积极向上,促进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调整社会关系,进一步拓展符合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人性化功能。

[1] 王一方, 赵明杰. 医学的人文呼唤[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9: 1-3.

[2] 陈杰. 人文关怀-当代中国社区发展的新坐标[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24.

[3] 张洪雷, 张宗明. 医学技术化与人: 医学哲学的反思[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4, 35(11A): 7-9.

[4] 叶子辉, 王兆良. 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之概念比较和价值探析[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4, 35(11A):30-32.

猜你喜欢
家庭医生关怀人文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家庭医生
“有个头疼脑热先想到家庭医生”带来启示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家庭医生签约理 想照进现实
中国卫生(2016年12期)2016-11-23 01:09:54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声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