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兵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学分制视阈下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研究
唐建兵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学分制视阈下,本科生导师既是学业导师,侧重于学生的专业辅导和综合技能培训,又是学术导师,重视学生的学术引介和创新思想的培育。在现实层面上,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既需继承欧美知名高校导师制的内涵要义,更要立足于我国高校教育环境和现有教育资源,在广纳师生建议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选课制,并坚持自由民主、灵活多样的原则为学生选配导师。同时,需要逐步构建以“互选导师+随机导师”模式、“课程导师+科研导师”模式、“个人导师+团队导师”模式等为核心的立体网状运行模式,而此对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效果也是颇有助益的。
学分制;本科生导师制;导师;运行模式
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学分制在蔡元培先生的力倡和推荐下,于1919-1923年在北京大学试行。时至1985年5月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而得到官方首肯,继而开始在我国高校大范围实施。在30余年的探索实践中,学分制已经跃居显性位置,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制度。那么,何又谓学分制呢?即以学分反映课程性质和地位、目标要求及学习量,并将学分作为学生学业完成情况基本依据的高等教育教学制度。伴随学分制的普遍推广和优势尽现,其内在缺陷和某些痼疾亦是暴露无遗,本科生导师制作为重要的制度保障,具有拾遗补缺之功效,渐而为诸多高校所青睐。
就本科生导师制的显性价值,牛津大学原校长勋爵寇松(Lord Curzon)有过这样的评价:“如果牛津有任何产品,由于特别原因而值得骄傲——在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生命和性格中打上烙印并激起其他国家直言不讳的羡慕——那就是几乎在无意识中神奇生长发展起来的个人导师制。”[1]24-26然而,基于视角差异和理解偏误,盛行于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欧美知名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引介至中国以后,却在诸多高校出现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奇怪现象,乃至择而适之趋于谨慎。亦不否认,本科导师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之学。教学制度的引介非简单的择枝嫁接,需要因地制宜、择校而异,对其适作改良方能彰显其优势和价值。就此角度而言,在学分制视阈下探讨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仍然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与学年制比较,学分制具有个性化、灵活性、可选性等显性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爱好等自主性地构建知识结构、规划学习进度,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育。但是,学分制自由度大、约束力弱的弊病以及学生功利化、“短平快”等求学思想作祟,推行中必然潜藏着学生所学知识碎片化、能力培养低端化的极大风险。在此情况下,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尤显重要而迫切。那么,导师在其间又充当何种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一)定位学业导师,侧重学生的专业辅导和综合技能培养
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英国高校,“导师主要为本科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帮助、为与学业相关的其他事项如生涯规划提供帮助、作为本科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2]。有鉴于此,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高校本科生导师关键在“导”,即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专业辅导和心理疏导。仅仅一个“导”字好似既定位了导师的角色,又涵盖了其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但这种简单粗浅的结论却是对欧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搬移和嫁接,偏离了中国高校的现实环境和运行生态,水土不服乃是自然之事。
其实,本科生导师该怎么定位取决于文化氛围、学校资源和师生比例等诸多因素。在文化氛围较为缺失、学校资源相对紧张和师生比例明显偏高的情况下,导师一方面手中握着的教学资源的确有限,另一方面其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局限于相近的学科领域。在师生互动的竞技赛道上,导师不可能成为包治百病的全能型选手,既期望导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又要求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和心理疏导,这种过高的社会期望过于唯美却近于唯心,显然偏离现实有些太远。况且,在学分制实施的现阶段,本科生导师制与辅导员制、班主任制是并行相辅的教学管理制度,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在教学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点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彼此互有分工、密切合作。而就导师而言,应当倾心于学生专业课程的辅导和引导,围绕学生选课、确定专业方向和课程知识解惑等发表独特见解或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学生思想指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应当由辅导员、班主任等一线管理人员扛负其责,而导师在其间只需要发挥辅助性作用就足够了,以免给外界造成越俎代庖的负面效应。
(二)定位学术导师,重视学生的学术引介和创新思想培育
高校是弘扬学术自由的重要阵地,亦是培养未来学术精英和学术大师的起征地和环节点。纵观牛津、哈佛等欧美知名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无一例外是以“学术之独立,自由之精神”为契旨的,而此对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定位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基于学生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及能力培养的需要,当代大学生除了有着对新知识的渴求外,还有就某个或某些问题探其究竟的想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的各类课程,是通识性的教育内容。通过课任教师的课堂传授、答疑尚能解其惑,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但是,就专业知识的延伸或某些知识的范围拓展以及围绕特定问题而进行的深入研讨,譬如学术热点、焦点的论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则离不开学科领域专业导师的解读评议或引导点拨。况且有些研讨议题需要由专业导师撑起学术论点、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并视研讨情况做好学术思想的引介工作,营造出激烈论辩的气氛以碰撞出诱人的学术火花,继而让学生领悟学术探究的真谛并从中获益。本科生导师有别于相关课任教师的意义即在于此。也就是说,在本科教育的重要阶段,能否激发广大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热情,逐步集聚学术资源并引导他们走上学术探索之路,本科生导师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理想化层面而言,本科教育阶段实行学分制教育制度,辅以选课制、导师制等辅助措施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性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在现实层面上,却需要在继承欧美知名高校导师制内涵要义的前提下,立足于我国高校教育环境和现有教育资源,以广纳师生建议为基础不断修正、完善选课制,并坚持自由民主、灵活多样的原则为学生选配导师,逐步构建起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立体网状运行模式。
(一)“随机导师+互选导师”模式
从确定导师、学生关系自由度大小的角度来看,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进程中主要表现为随机和互选两种模式。随机导师模式即在新生步入高校以后,在师生彼此互不了解或了解程度较低的情况下,通过行政干预或借助信息工具随机选配的导师模式;互选模式即在师生互有接触、彼此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师生关系的导师模式。但从实践效果来看,两种模式各有所长、互存利弊,而实现“随机导师+互选导师”结合的运行模式,则可以扬长避短,利于彰显优势。首先,为师生互选预留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新生入学之初,不要急于实行师生互选,而要在辅导员、班主任的组织下,先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让他们更快地了解大学现状、适应大学环境和学习生活。在此期间,正是导师与学生由陌生走向互识、了解的重要阶段。如果在尚不了解的情况下随机选配,既不能彰显导师专业优势,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本无法实现师生间的优化组合。其次,充分实现师生自由互选,自主确定导师与学生关系。借助军训、入学教育、上课互动和课下交流等多种形式,一方面让学生对院系的教师有相对深入的了解,也对推行导师制的价值和意义有较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也有所耳闻,师生互选时的针对性也就明显增强了。待条件成熟时,再进行导师、学生“双向互选”,正式确定师生关系。再次,在自愿原则下进行随机适度调整。“导师与学生的一对一关系对学生智力发展有最有效的影响”[3],因而全面推行导师制就是要为每位学生确定一名导师。但是,由于师生的不了解或其他复杂因素的影响,学生难觅导师、导师难寻学生的现象也是较为常见的。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需要通过随机选配进行适度的调整。通过上述方式,即便导师与学生关系初步确定下来,也非固定关系,而是动态关系。根据教学形势发展和学生能力培养需要,一定范围内允许导师和学生再次甚至多次沟通、协调,重新确立师生关系。
(二)“课程导师+科研导师”模式
本科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前后相接的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侧重于课程教学和基础知识的传授,后一个阶段侧重于实践能力培养和学术思想培育。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尚可以此为重要参考。
新生步入高校之初,面对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如何摆正兴趣爱好与专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调适学习生活与课余空间,亦是一片茫然、不知所从。而要从学校专业体系中挑选出与自己专业意向基本相符的课程,则离不开熟悉专业建设和培养目标的课任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导师辅导是本科生导师制中的核心环节,导师的质量是决定该项制度能否发挥效用的终极力量。”[4]即是说,在通识教育和课程教育的重要阶段,学校可以视具体教育安排和学生个性需要、发展愿望从教师队伍中选择能胜任课程服务的教师担任课程导师,而此举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导师课程辅导的实际效果。课程导师主要向学生阐释各门课程与专业方向之间的关联度、课程性质及主要内容,在专业课程之外为什么要开设通识性课程,通识性课程对专业发展又有何积极意义,同时还要负责解释疑难问题并组织学生围绕课程的核心概念和重点议题展开研讨。通过两到三年的学习以后,学生掌握的通知知识和专业知识已经初步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便有了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而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更高的期待,或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或意在追求学术进步。此时,学生更需要的是实践操作技能强、科研水平相对较高的导师。适应高校阶段性教育发展的需要,本科生导师的选配也必须适时跟进,让科研导师替代课程导师。与课程导师不同的是,科研导师关键在于借助自己的科研实力和拥有的科研资源,为学生搭建有效的科研交流平台,并帮扶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方向,明确当前研究主题和任务,为其科研技能的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三)“个人导师+团队导师”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终端环节。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是多样化、复合型的,这客观上需要高校推行综合性教育的人才培养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即是“一种个性化指导、综合性教育的人才培养制度”[5],高校推行之既是对社会需求的积极回应,又是教育改革的又一次挑战。
适应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并非简单的一对一,而是可以与其他模式结合,在此基础上做到一对多、多对一的综合运用。一方面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可以选择一个有利于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的导师。导师在对学生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凭借自己的丰富阅历和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和科研指导,着力于专门性人才的培养。但是,仅凭一个人的智慧去辅导一个学生,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况且也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让他听到更多声音,继而在大量信息的辨识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组建队伍精练、业务过硬的导师团队并给学生以综合指导。相较于个人导师而言,导师团队与学生见面、交流的机会要少很多,但可以为学生咨询问题提供方便,譬如每两个月组织一次集体释疑或研讨,导师团队成员齐聚一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理性解释并纠正指导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错误偏向,这样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逐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并提高其综合素养。
在学分制视阈下探讨本科生导师制议题,要站在有助于克服学分制内在缺陷和显性弊端的视角慎思。学分制内在缺陷和显性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自由选课制推行后,学生选课自由度增大,难于保证教育计划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教育内容的衔接性;第二,学习过程中少数学生拈易怕难,选课“凑学分”现象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由于班级制相对淡化,学生集体荣誉观念和组织认同感趋弱、学习生活的约束力减弱。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学分制的重要补充和保障制度,施之得法、行之有方既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和诉求的满足,亦有助于克服学分制的弊端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以“互选导师+随机导师”模式、“课程导师+科研导师”模式、“个人导师+团队导师”模式等为核心的运行模式并举,则有助于发挥各类模式的优势,而此对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效果也是颇有助益的。
[1]David Palfreyman.The Oxford Tutorial:Thanks,You Taught Me How to Think[M].Oxford:OXCHEPS,2008.
[2]雷寂.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与实践[J].理工教育研究,2006,(5):49-50.
[3]谷贤林.导师制·午后茶·住宿学院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03,(9):27-30.
[4]陈荣飞.论学分制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善——域外高校经验参酌[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2,(5):107-111.
[5]杜先伟.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有效实行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158-159.
(责任编辑 苏肖)
The Mode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under Credit Perspective
TANG Jian-bing
(School of History&Social Sciences,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Anhui 235000,China)
In the credit system,the undergraduate tutor is not only the study tutor,focusing on professional counseling and skill training,but also the academic tutor,paying attention to academic guidance an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On the practical level,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needs to inherit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from the undergraduate tutor system of European-American well-known universities;meanwhile,it needs to be based on the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exist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is helpful in adopt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recommendations to perfect elective system.And methods should be taken to build various operating modes,improving the effect of the undergraduate tutor system.
credit system;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tutor;operating mode
G642
:A
:1673-1972(2015)05-0115-04
2015-05-25
淮北师范大学教研项目“学分制视阈下本科学导师制运行模式及实践效果研究”(jy15152)阶段性成果
唐建兵(1975-),男,安徽怀远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乡村旅游与社会和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