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2015-04-11 00:28广州市番禺区洛浦沙溪小学李淑媚
师道(教研) 2015年3期
关键词:工具性游览人文

文广州市番禺区洛浦沙溪小学 李淑媚

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文广州市番禺区洛浦沙溪小学 李淑媚

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让学生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一、真诚面对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现代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交往、互动,实施对话,这是值得教师反思的。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个性得不到张扬,没有积极的参与意识,思维就不能得到激活。这体现出教师要从一个教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地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再则教师还要做个性张扬的激励者,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个性张扬的激励氛围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课堂还给学生,用心灵撞击思维火花

1.“情”贯穿课堂

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展示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尊重“需要”,注重“激趣”。其次,要注重师生于课文、作者、情境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如在执教《葡萄沟》时,学生对新疆这个地方很陌生,完会没有接触过维吾尔族人民,很难融入文本。后来,为了让学生有种亲临其境之感,我精心设计这一环节:我把假期游览葡萄沟的相片处理整合,伴随着新疆民歌,以幻灯片形式播放给学生欣赏。我一边播放,一边给学生分享游览的感受。这时,学生思维飞扬,课堂马上变得有活力……在这种直观演示氛围下,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2.“创意”引领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从而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谈谈对北京的认识,教室里一下了炸开了锅,同学们各抒己见。这时我因势利导,让他们打开书看看作者游览北京哪些地方,然后大胆放手给学生自行去组织活动,让小组长拿着一支导游旗当导游,学生喜欢游览哪里就跟着哪一位小导游。通过活动再现课文内容,一组游览“长安街”,一组游览“环形路”,另一组则游览“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的“不夜城”……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进行合作。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少了一份束缚,多了一份新奇,给学生一个心灵的自由,使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三、把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入课堂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肢解为字、词语、句子、段落等等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学生从中不能很好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常常感到语文枯燥、乏味,时间一长就怕学语文。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工具性游览人文
来,一次游览七个世界
游览乘法大观园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美术馆游览指南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