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颖军
[摘要]苏格拉底及其思想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蒙昧中的觉醒》中的重要内容,而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对其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却并未提及。因此,笔者系统梳理了他们三位的政治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并深入挖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政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进而增强学生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92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期,成长在伯利克里的盛世(公元前443年-公元前429年)。作为公民,苏格拉底热爱祖国、热爱民主制度,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但他的壮年,则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雅典由盛转衰。
雅典民主制面临危机,社会道德滑坡,政客煽动民意,法庭审判不公,直接的轮流坐庄的民主沦为不讲是非原则的暴民政治。苏格拉底力图重建道德体系,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以挽救城邦危机,因而他主张“美德即知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道德和知识是城邦政治的基础。他在政治上主张专家治国论,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反对抽签选举、轮流坐庄的直接民主。最终,苏格拉底的政治理念为一些野心家所不满,苏格拉底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为捍卫真理,欣然赴死。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直到苏格拉底被处死。老师的死给柏拉图以沉重的打击,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其政治思想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一书中。
《理想国》描绘出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理想国中的公民被划分为治国者、武士、劳动者三个等级。治国者依靠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辅助治国,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每个人只有从事一种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才能做得最好”。在这样的国家中,治国者均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因为只有哲学家才能认识理念,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显然,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国政治是苏格拉底专家治国论的继承和发展。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在17或18岁时来到雅典,成为柏拉图学院的学生。他在那儿待了约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柏拉图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亚里士多德从考察已有的国家形式入手,试图在这些国家中找到能够实现的最好政治形式。
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同时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他确立了公平的正义和交换的正义的均衡正义原则,一方面对于不同出身、财产、地位、能力的人要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对于特殊的任务也可以给予特殊的优待。因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在立法问题上实行民主,行政上实行君主制。他希望借此在维护城邦整体利益的同时保证公民的各种利益。毫无疑问,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专家治国论,并且同当时的政治历史潮流相结合,使其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
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中最杰出的就是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公元前343年,受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亚里士多德担任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非常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注重政治实施的有效性。
亚历山大大帝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亚历山大大帝作为有世界眼光的征服者,充分利用先贤留下来的希腊文化遗产,所到之地,以包容的态度进行统治,移植希腊文明。在亚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我们会发现亚历山大所获取的绝大多数城池都是对方主动献出的。这种仁慈的政策不仅让他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大大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亚历山大大帝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老师亚里士多德的民主制和君主制相结合的政治理念,而民主制与君主制相结合的马其顿降服了以民主制自诩的雅典等希腊城邦。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一个个对学生而言既如雷贯耳又知之甚少的名字,竟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授课过程中,教师在讲完苏格拉底为其思想自由和政治理念而殉道后,可以简要叙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其政治思想的继承发展以及亚历山大大帝的政治作为。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苏格拉底思想这一重点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惊诧于历史的博大和魅力,大大增强其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历史的渴望。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