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兆磊,林 林,牛 犁,宋红黎
(北京科技大学资产管理处,北京 100083)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索
孟兆磊,林 林,牛 犁,宋红黎
(北京科技大学资产管理处,北京 100083)
高校实验室情况复杂、危险源多,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应急机制等措施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控制和解决实验室现存的各类问题,统筹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实现高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提升,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实验室
高校实验室作为高等院校重要支柱之一,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基地,是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1-4]。除此之外,高校实验室还承担着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高校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曾被左铁镛院士形象地称之为高校的“半边天”。近年来,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些事故对国家、学校、家庭和个人造成了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有效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高校发展同步进行及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的切实有效,已成为当下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
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措施,充分调动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与广大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整体有效,努力达到“管理工作更规范、规章制度更健全、责任落实更明确、安全意识更警觉、防范措施更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应着重考虑3个原则:
(1)整合资源。在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下,统筹指导,合理调动人力、设施、技术等各类资源,提高各部门、院系所、实验室及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凝聚成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合力。
(2)规范管理。以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发展的大局为核心,理顺实验室管理制度、责任体系、教育培训、检查整改、应急防范等各项管理环节,形成工作规范,并保持其可行性和延续性。
(3)注重长效。通过不断实践,努力总结、凝练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推广宣传。加大力度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格局。坚持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整体的管理工作水平,实现校园长期的安全稳定。
随着管理科学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手段层出不穷,但有些具体的管理措施并不成体系,且缺乏长效性和前瞻性。保障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没有一种管理制度可以一劳永逸,但建立相对合理的长效机制可以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经过实践探索和归纳总结,高校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1 统筹协调,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2.1.1 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安全责任制
从学校层面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能,建立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制。主管校领导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负总责,相关职能部门应被赋予相应的权限和职责,在管理体制上各有侧重点,避免部分职责重复或“多头开花”没有重点的局面。成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由主管校领导牵头,将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二级单位主管实验室的负责人纳入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设立办公室,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重要事项的决策、指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可设立实验室安全顾问小组,作为主管实验室安全工作部门的专家指导和协调机构,成员由相关学科带头人或退休的专家教授担任。安全顾问小组从专业角度提出科学的合理化建议,成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智囊团”[5]。
各二级单位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小组,院长(主任)或党委书记任组长,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实验室安全工作。学校按年度与二级单位签订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二级单位把安全管理责任逐级落实到各系所、实验室,责任到人,形成一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联系紧密的连锁互保安全责任制。
2.1.2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按照一定比例配齐配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由责任心强、有执行力、业务能力突出的教职工组成。二级单位逐步建立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管理队伍,形成单位负责人、系所主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多级安全管理网络,保持逐级沟通、信息通畅,不留管理死角。选拔热爱实验室工作、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实验室主任,为安全管理工作发展注入活力。为避免职责重叠,二级单位可以将消防安全管理和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责合并,以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不被重视、晋升机会少的现状,提高津贴水平,使他们的待遇基本与教学科研团队持平。加强与兄弟院校间的工作交流和研讨,全面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2.2 深入研究,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2.2.1 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定期对现行涉及实验室安全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如危险品类管理制度、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各类特种设备和仪器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实验实习守则、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根据需要重新拟定新办法或修订已有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及时废除,按年度将全部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并予以发布,逐步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更新机制。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设专人负责教学科研项目的审核评估,严格把关实验项目的安全环保要求,形成实验项目审核评估机制。对二级单位不好解决、职能部门间互相推诿扯皮的重大安全隐患[6],可直接向主管校领导汇报,实行急事急办、大事快办,形成重大隐患直通快报机制。将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职工评聘挂钩,对安全责任范围内管理有严重问题的人员,考核一律不合格,形成一票否决的评聘机制。将实验室安全工作与人事制度挂钩,以加强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提高其自觉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2.2.2 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检查制度
推行“三级三查”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即学校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二级单位每月组织一次安全自查、实验室每日进行一次安全巡查[7]。安全检查的内容要合理规划,安全检查的流程要精心设计,检查要做到科学性、便捷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推进实验室安全检查的多样化发展,如预约检查、突击检查、专项检查、日常巡查、全面检查、联合检查、重点检查等,防止安全检查出现“盲区”。
加强对检查中发现的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整治。检查完毕后及时下达“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实验室负责人拟定整改措施报二级单位核查后,反馈给下达通知的监督单位,形成切实有效的安全隐患治理闭合回路管理,保证隐患得到及时解决。
2.2.3 强化重点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制度
从源头上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严格执行购买、领用、备案等环节的审批管理,全面推行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账的“五双”管理制度。另外,将采购数量及库存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坚持领用制度,严格控制领用数量。
将实验室污染防治费用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制定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流程指引,鼓励实验室对危险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标准的自行排放,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由学校委托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置公司集中消纳。利用合适的地下场所建设危险废弃物存储库,用于及时回收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尽量减少危险废弃物在实验室的留存时间,逐步使废弃物处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轨道。
加强放射辐射和高温高压等特种设备与管理人员的监管,实行“全部注册、定期检验、定期培训、持证上岗、随时淘汰”的管理措施,定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与评估,确保上级部门检查合格。
2.3 转变理念,狠抓安全意识教育
2.3.1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
认真落实教育部、北京市对高校安全稳定规划中的要求,深入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8]。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到新生入学、新教工入职培训规划中,使其一入校就了解各项制度和要求,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养成重视实验室安全的习惯。编写《实验室安全知识读本》、《实验室事故案例分析集》、《实验室操作规程汇编》等学习资料,保证师生人手一册,避免在实验中犯常识性的错误引起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
利用实验室安全网络学习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网上自学和网上考试的平台,自学考试通过后可获得学分,并作为进入实验室的必备条件;鼓励二级单位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科研要求,为学生开设特色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学分。结合举办讲座、观看录像、板报宣传、大屏幕播放等形式,时刻提醒,引起注意,全方位提高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
2.3.2 注重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形成良好氛围
利用文化修养从观念、道德、情感和品行等方面施加影响,帮助广大师生树立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提高整体的安全素质和安全修养[9],加强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管理方式从行政命令向服务转变,切实做好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特种设备仪器管理、技术安全咨询、安全状况评估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在安全隐患治理上积极协助整改,统筹策划,深入基层实验室进行细致指导,逐步消除师生员工在制度刚性管理下被约束、被管理的消极心态。灵活处理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勤于沟通,善于征求基层意见,避免生硬的指挥手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工作尽量做细,建立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安全工作观念。
2.4 结合实际,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2.4.1 与时俱进,开展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建设
组织人员对相关规章、法规和政策进行深入探讨,更新修订文件中与实际情况不相称的内容,从制度设计层面保障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推行,努力扭转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使准入制度紧跟实验室发展。将实验室准入制度建设纳入二级单位及实验室考核体系,加大力度推动准入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降低学术权力的影响。联合各二级单位分别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知识题库,以保证准入制考核的针对性和科学有效性。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必须通过学习培训,考核合格并签订安全承诺书后方能上岗。将准入考核和门禁系统对接,只有通过准入考试的人员才能获得门禁系统的识别许可。
2.4.2 开拓创新,推行准入制考核手段的多样化发展
以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学习与考试系统”为依托,搭建规章制度、通用安全知识、专业安全知识等分类学习与考试平台,广大师生可以利用此平台进行学习并通过考核,同时赋予二级单位、实验室在考试系统应用中更多的自主和选择权限。提倡二级单位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培训讲座、实际操作指导等多种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师生了解实验室基本情况、掌握安全防范、操作规程等知识技能,并达到考核要求。利用系统生成电子版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技能考核合格证”,考核合格的师生获得此证,无此证不能上岗实操。
2.5 加大投入,规范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2.5.1 积极开展实验室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研究
以安全运行为目标,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全过程中各项详细的、可操作的管理标准,并在管理中严格贯彻和执行,达到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的标准化。通过监督检查和持续建设,保证实验室房屋及水、电、气等管线设施规范,实验室设备完好,实验室布局合理、通道畅通、整洁卫生,安全标志醒目齐全,安全防护设施可靠,抢救设施性能良好,达到实验室安全条件的标准化[10]。根据每个实验室的类型、用途、规模等不同特点,为教学实验活动制定适宜的操作程序和动作标准,达到实验室安全操作的标准化。
2.5.2 努力改善规范实验室安全硬件设施的建设
加大实验室安全设施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安全与环保投入机制,把实验室安全工作经费列入常规预算支出科目,并根据实际需要逐年有所调整。在实验室新建、扩建、改造过程中,以保证安全为前提,充分考虑实验室设计、建设、仪器设备安放及管线设施等方面的规范性。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防盗监控、危险废弃物集中回收点、实验室通风过滤、烟感报警、设备线路、喷淋装置等硬件保障设施的建设,切实防止危害师生的事故发生[11]。在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上实行一票否决制,达不到安全和环保要求标准坚决不准上马。
2.6 提高认识,完善实验室安全应急机制
2.6.1 建立实验室预防预警系统
切实做好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确我管理,加强制度的执行性[8-9]。
(4)开展风险评估,抓住重点、分级管理。深化实验室规划设计、实验室准入、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采取分级管理,对风险高的实验室重点监管,避免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9]。
(5)加强信息化管理,减少隐患。推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危险品(化学品、放射物品、生物制品等)管理系统,形成采购、运输、存储、使用、处置的闭环管理,降低潜在安全隐患,营造安全的实验环境[10-11]。
(6)建立健全事故防范应急制度。高校和各个实验室应根据实验室自身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定期演练,逐步完善[12]。
台湾地区高校的经验表明,实验室安全工作与环境保护二者密不可分,内地高校在这方面还存在差距。推进高校实验室安环工作需要自上而下,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建立和完善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加强日常监管,降低安全隐患,对于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致谢:在台湾考察期间以及撰写考察报告过程中,考察团各位老师帮助收集资料,并对报告给予认真的指导,在此向给予帮助的各位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References)
[1]台湾教育部环境保护小组业务简介[EB/OL].http://www.edu.tw/environmental/.
[2]郑春龙.台湾地区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64-168.
[3]台湾教育行政机关及所属各级学校暨附属机构环境保护小组设置要点[EB/OL].http://edu.law.moe.gov.tw.
[4]台湾教育部校园实验室环保安全卫生网EB/OL].http://www.safelab.edu.tw.
[5]台湾学校化学品管理与申报系统[EB/OL].http://140.96.179.65/labchem/.
[6]冯建跃,阮俊,张银珠,等.关于做好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几点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4-7.
[7]范强锐,曲运波,胡燕.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及安全隐患整改[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212-214.
[8]阮俊,金海萍,冯建跃.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90-192.
[9]张志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 (2):186-191.
[10]程刚.科研单位化学试剂危险品的管理[J].化学试剂,2010,32 (3):281-283.
[11]张志强.高校化学试剂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30(11):185-187.
[12]邢娟娟.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响应关键技术[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2):77-81.
Exploration on long-term mechanism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ng Zhaolei,Lin Lin,Niu Li,Song Hongli
(Assets Management Office,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situation is complex with many sources of danger,which brings a lot of difficulties in safety management.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organizational system,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safety education,emergency mechanism in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long-term mechanism, it is possible to progressively control and re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within the laboratory.The objective i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university overall work and th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achieve the safety awareness truly with all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laboratory safety accidents.
safety management;long-term mechanism;laboratory
G482;X92
A
1002-4956(2015)4-0231-03
2014-12-17修改日期:2014-12-22
孟兆磊(1979—),男,山东青岛,硕士,助理研究员,资产管理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资产管理和实验室管理.
E-mail:mzl@ust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