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方略研究
——以福州地区为例

2015-04-10 17:00沈丽娟林岩清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三全育人福州

沈丽娟,林岩清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构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方略研究
——以福州地区为例

沈丽娟,林岩清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三全育人”即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开展实证研究了解当前福州地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机制的运行情况及效果,了解高职学生对“三全育人”机制的认可度;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可行性;最终,探索构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途径与方法。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其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1]107-108,113。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与保障,也是实现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当前,面对世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与社会转型变迁所带来的挑战,高职院校如何构建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工作机制,发挥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切实培养出一批批道德修养高尚、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是一个十分值得高职院校研讨的问题。

2005年1月17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三全育人”的口号,他指出:“各高校要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这一切都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

现今距2005年1月胡锦涛同志提出“三全育人”的口号已过去十个年头,“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在高职院校运行的情况和效果如何,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福州地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运行情况的调查,在了解当前“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在福州地区高职院校开展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的基础上,探讨当前环境下构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途径。

为获取福州地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机制运行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在参照相关调查问卷及文献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运行情况调查问卷》,从高职院校学生对“三全育人”的了解情况、高职院校目前“三全育人”开展的情况等方面对福州地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运行情况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2份,其中有效问卷541份,有效率达96.26%,调查对象涵盖福州地区主要高职院校各年级学生,性别、学科分类上也较为均衡,调查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此同时,我们对福州地区高职院校教师进行个别访谈,通过个别访谈了解福州地区主要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运行的情况,此次共访谈了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船政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的教师,共计30人,调查对象涵盖辅导员、专任教师与行政教辅人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当前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机制运行现状

(一)高职院校普遍构建“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

通过教师个别访谈得知,福州地区高职院校普遍构建“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闽委教宣〔2011〕24号《关于在高校全面建立大学生导师制度的通知》相关文件精神,福州地区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实行班主任制度和导师制度来推行“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专职教师担任班主任;院系领导、行政教辅人员、专职教师和辅导员联系宿舍,担任学生导师,深入学生,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班主任制度和导师制度的实行将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工都明确纳入育人队伍,实现了“全员育人”;其要求教职员工深入学生班级、宿舍,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情况,逐步实现“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二)高职学生对 “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认知度不高

虽然在教师个别访谈中,福州地区高职院校教师均表示所在院校都有推行“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但在高职院校学生问卷调查中却得出相反的结果,“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在高职学生中的认知度有待提高。被调查的高职学生中64.51%的人从未听说过“三全育人”,在541名学生中近90%的人不知道“三全育人”的具体内容,73.38%的高职院校学生根本不知道学校开展了“三全育人”的相关工作。由此可见,目前,高职学生对“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基本不了解,对其认知度不高。

(三)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普遍流于形式

班主任制度和导师制度作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运行的主要渠道,流于形式,暂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助推“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的长效运行。在有效的541名受访学生中有三成多的学生根本不知道班级配备有班主任,有近四成的学生也根本不知道宿舍配备有导师。虽然高职院校基本都配备有班主任和宿舍导师,但班主任和宿舍导师的工作指导、监督和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完善,许多班主任和宿舍导师的工作都停留在表面,粗糙应付,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班主任和导师深入班级、宿舍育人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职院校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具有历史的传承性

《师说》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自古以来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而其中传授道理是老师摆在首位的工作。当前就是,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授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为人处事的方法是高职院校每个老师的必备职责。

(二)高职院校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机制旨在调动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社会、学校和家庭各项资源,开展贯穿于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不同阶段的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符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的工作要求;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要;能够有效地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高职院校构建 “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途径

(一)统一思想,提升认识,端正态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职院校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首先要在全员教职员工中统一思想认识,端正态度,为“三全育人”机制构建提供思想保证。第一,在全体教职工作广泛开展政治理论和高职理论学习,提升教职员工的理论水平,明确当前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符合时代的要求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第二,在全体教职工中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结合当今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学习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文件,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从道德、法律、规范、实践的角度认识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引导教师不断自我完善,成为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自觉践行者。

(二)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善用激励

制度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加强制度建设将有助于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机制的规范化和常态化,为“三全育人”机制构建提供制度保证。第一,完善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机制运行的监督机制。根据教师访谈可知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三全育人”机制,但从调查中学生对“三全育人”的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形式认知度不高的情况可见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机制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们普遍认为只有辅导员参与了学校的德育工作。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目前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学院注重提出工作要求,但对工作过程的监督指导不够完善,教职员工是否根据工作要求切实开展相关活动、活动效果如何,院校并未进行督查,对“三全育人”机制运行过程监控不够到位。高职院校在制定工作要求的同时应细致制定工作的监督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分阶段对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让“三全育人”机制落在实处,发挥作用。第二,完善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机制运行的考核、激励机制。当前,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机制流于形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教职工参与“三全育人”工作的考核往往只需一纸总结,全体合格,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虽然,部分高职院校有评定“三全育人”先进工作者,但名额较少,很难起到激励作用。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完善“三全育人”考核激励机制,通过教职工自评、互评,学生评定教师,活动成果展示等方式完善考核机制,将“三全育人”工作与选(评)先进、岗位评(聘)等相结合,打破大锅饭,提升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三全育人”工作切实落在实处,推进“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

(三)健全队伍,加强管理,全员参与

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广大教职员工作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第一,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三全育人”队伍,为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提供组织保证。学校党委进行统一领导,学工部门和团委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组织、协调和实施的作用;学校两课教师负责对学生系统的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充分发挥其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辅导员和班主任(含专业课教师)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应发挥其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骨干作用;行政教辅人员承担学校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应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作用。第二,加强队伍的培养与管理,提升队伍素质,为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提供智力支持。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不仅仅是队伍的组建,更重要的是队伍的培养与管理。高职院校应鼓励和要求全体教职工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提高思想修养和专业技能,提升“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四)划分阶段,充实内容,实现全过程育人

全程育人即要求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员工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思想、学习和生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育人工作覆盖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大学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初次独立生活,高职院校可着重开展“适应性”教育,引导学生融入大学生活;大学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这一阶段高职院校可着重开展“成长成才”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大学三年级,高职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高职院校可着重开展“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报国热情与服务意识。从新生入学初到毕业走出校园,从课堂教育到课外实践,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贯穿始终。

(五)整合资源,创新渠道,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高职院校应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共同服务于“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第一,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在优秀企业建立德育实践基地,聘请优秀企业员工担任学生德育导师,将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第二,积极开展家校联系,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发挥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第一导师的作用;第三,发挥学生团学组织的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辅助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机制的运行;第四,创新“三全育人”渠道,在利用传统媒介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新媒介,如:互联网、微博、微信、博客等,拓展“三全育人”阵地。

[1] 沈丽娟,林岩清.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责任编辑 乐 知]

2015-01-20

福建省教育厅教育科研项目(社科B类)立项结题论文(项目编号:JB13653S)

沈丽娟(1981- ),女,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717.38

A

1671-8127(2015)04-0106-03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三全育人福州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