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慕课冷热析

2015-04-10 21:16盖绍普营口理工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辽宁营口115000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大学课程课堂

盖绍普(营口理工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辽宁营口 115000)

中国慕课冷热析

盖绍普
(营口理工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辽宁营口 115000)

慕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对其采取过热或过冷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正确地认识它,积极地发挥其作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文章认为,慕课对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校的发展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建设有中国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慕课,不能照搬西方模式,要注入中国元素,让慕课本土化,本校化。

慕课;翻转课堂;中国元素

一、慕课——从西方吹来的一股热风

慕课英语简称“MOOC”,汉语的表述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代表Massive,(大规模),“O”代表Open,(开放),“O”代表Online,(在线),“C”代表Course,是课程之意。慕课滥觞于20世纪发展起来的电大的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较早地宣布将课程免费放到网上,掀起了第一轮视频公开课程建设热潮。到2011年,慕课出现“井喷”现象,仅麻省理工学院就发布了约2000门课程,访问者超过1亿人次;密歇根大学等62所知名大学,加入合作共建在线免费课程。只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美国已有普林斯顿等100余所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500多门优质慕课,来自全球各国学生人数已经突破了550多万。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2013年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慕课平台,如英国的“未来学习”,法国的“数字大学”,德国的“我的大学”,欧盟的“开发教育”,日本的JMOOC和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等等。慕课好似一股热浪,风起云涌,席卷全球。

世界上较早地进行慕课探索开发的国家还有加拿大。2008年加拿大阿萨巴萨卡大学的乔治·西门子和斯蒂芬·唐斯基于联通主义的学习理论模型,首次提出了cMOOC的概念,并创建了全球第一个cMOOC类型的课程。cMOOC强调的是人机交互的学习模式,把学习资源、课程设计者、教学者和学习者整合成共同学习的整体。

说起慕课的滥觞,还有一种模式也不容忽视,那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之所以火起来,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要归功于萨尔曼·罕和他创立的罕学院,他们录制了数千个教学视频,内容涵盖数理化和经济学,并让无数人受益。这就是翻转课堂的初期,后来人们把它跟慕课揉到了一起,两者殊途同归。

二、中国的慕课“热”

慕课的中国之火是国内知名大学的几位校长点燃的。2011年在达沃斯全球大学领导者论坛上,中国十几位顶尖大学的校长们突然发现,周围相当多的外国人都在兴致勃勃地谈论一个热门话题: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家谈到,MOOCs将会给传统的高等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让大学焕发生机。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但令人兴奋,那时候中国只有“视频课”“远程教育”这样的的概念。新观点带来新观念,新观念带来新判断。于是他们当即决定,无论如何要尽快搭上MOOC这班“高速铁路”的“动车”。

这些嗅觉敏锐的有识之士说做就做,迅速行动起来,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2013年被人们称为中国的“慕课元年”。2013年9月23日起,北京大学推出首批七门全球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10月清华大学陆续推出系列慕课“学堂在线”,上海交大推出了“好大学在线”,2014年3月18日,南京大学第一批慕课课程已在国际平台Coursera正式上线,全球学习者可登录Coursera自助选修《心理学与生活》及《软件测试》等4门课程。从2013年开始,中国式MOOC—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共享课程事业已成功实践运行三个学期,修读学生达到11万人次,学生满意度超过90%。

中国的慕课热还热在网络。网络上的热议,把慕课炒得热气腾腾。网上关于慕课的信息铺天盖地,知名的网络有慕课网(IMOOC)、果壳网和智慧树网等。慕课供应商对中国的慕课热起到了添柴助燃的作用。他们看准了商机,抓住了机会,动作敏捷,行动迅速。如上海卓越电子公司和北京超星尔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

三、中国慕课的“冷”

(一)教育行政部门持冷静态度。跟高校的热比起来,中国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就显得格外的冷静。自2013年慕课在中国开始热起来,至2015年初,姑且不说中国教育部没有关于慕课的“顶层设计”,就是表态的文字也较为鲜见。教育部没有表态,下级教育行政部门自然无语。直到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这是我们看到的中国政府关于慕课的第一份“红头文件”。

(二)某些高校的冷漠。当前,国内还有相当多的的高校对慕课显得不太在意。2014年春天在上海的一次会议上,有100多所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笔者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62%的填卷人不知道慕课是怎么一回事。目前,中国地方大学有1797所,在全国1908所大学中占了94.2%,地方大学在校生总数有1716.8万人,占全国大学在校生总数的91.1%。看起来地方大学才是国内大学的“大众”。这些大学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优质的教师相对较少、教师教学工作量大、参与科研活动时间少、优质和精彩的课程短缺等。按说,国内外名校的慕课可以帮助地方大学克服教学上的困难,然而一些地方大学却并不这样看,在有些校长的眼里,某些名校建立“慕课”课程系统的一个主要任务还是在于输出自己学校的价值观念,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其实并不完全适用于国内的地方大学,所以地方大学对慕课开发的积极性并不高,他们更愿意将自己开发的“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称作“优课”,成立了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

(三)某些教育工作者对慕课态度冷淡。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上的教师,由于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慕课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有一种排斥心理和抵触情绪。还有人担心慕课抢了自己的饭碗,可能会使一批老师失业。有人说:“上网就能上课,老师干啥?!”也有人说,慕课不是什么新玩意儿,只是20世纪末热了一阵子的“远程教育”“视频教育”的翻版,是“在线课程穿马夹”“不过是蛋炒饭(鸡蛋炒剩饭)”“是老头穿裙子”等等,因此不屑一顾。

四、慕课开发之我见

(一)慕课开发和推广的意义。

1.慕课是引领高校课堂走出困境的一条绿色通道。前不久,网上发布的三张图片展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讲坛上授课,黑板上满满的板书,讲台下只有三名学生。《天府早报》的记者从辽宁大学获悉,网上所发布的信息是真实的。讲课的方凯老师很难过地说:这种情景“教书50年没有遇到过。”(新华网沈阳)

北方某理工学院督导组在听课过程中仔细观察了7个班的后三排70名同学的听课情况,做了详细记录,其中玩手机的33人,占46%;趴桌子睡的10人,占14%;神游的12人,占17%;其他情况的8人,占11%。不注意听课的累计56人,占79%。这种“后三排任性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教学秩序不佳,带有传染性,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软肋,也是硬伤,成为中国高校的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学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选课就为了逃课,逃课成了必修课。有位记者在校园里问一位在校大学生:“你最喜欢选修什么课?”那个男生脱口而出:“最喜欢不上课的课。”

上述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是处于“被学习”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现象有一个起制约作用的开关——那就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而慕课正是这道开关的按钮。慕课正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进行学习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是遏止课堂教学乱象的一帖良药。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跟大学没有淘汰制有直接关系,进大学就等于进了学历的保险箱,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毕业,大都能拿到文凭,谁还殚精竭虑地学习呢。慕课则不同,课由你自己选,学习你自己来完成,不用心不花心思就拿不到学分,就等于没选这门课,就得重新选课,否则就毕不了业,这是淘汰制的真正实现。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最好办法,是教育的指挥棒。

2.慕课酝酿着一场新教育革命,是改变教育的力量。中国大学有楼也有钱,可是教学质量却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遭人诟病。为什么呢?以笔者之见,主要是因为教学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目前国内高校教学上的偏颇和失措,使已经存在的问题在膨胀,使传统教育的弊端在继续发展。而这个问题必须用教学的办法来解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系在相当多的中国人心头的一个结,慕课可能成为打开这个结的一把钥匙。慕课给高等教育带来变革,把学生老师都领进一块新天地。

首先是教学手段的变革。它把学生从课堂解放出来,把知识传授从校园拓展开来,具有极大的应用潜能。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崇尚技术的时代,技术改进了质量,技术提升了效率,技术颠覆了生活。教育行业也不能例外,传统教育的黑板和粉笔将被电脑和屏幕取代。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革命,慕课能医治高校课堂教学的顽疾。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高校多数教师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个人作坊式的教学模式——从教案设计、备课、讲课到作业批改、辅导答疑都由一名或几名教师包办,大量重复性工作充斥教育领域。慕课采用的“翻转课堂”模式,以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促进交流理解和解决问题为首要任务,知识内容以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形式传授,课堂时间主要用于提问、讨论、答疑、交流、与他人合作、增进理解和实现知识内化。优质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大学由提供教学的机构转变为生产知识的机构,成为探索和发明创新的孵化器。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最后一道最顽固的堡垒。当前高校课堂有“三病”:一是照本宣科;二是教师疏于课堂管理,疏于组织教学,对学生课堂上的不认真听课行为置若罔闻;三是以讲代教,一言堂,独角戏,单出头,喂着吃,抱着走,满堂灌,填鸭式等不被看好的、遭人诟病的教学模式还像幽灵一样,赖在课堂上,缠缠绵绵,不肯离去。慕课教学是这些落后教学方法的克星。慕课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微课程、小测验、实时解答”,这是慕课的核心,也是慕课成为广受学习者欢迎的一个原因。它与习惯的一堂课40~50分钟、没有激励机制、没有互动交流的在线课程不同,慕课平台上都是“微课程”,一般时间持续在10分钟左右,甚至更短,正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段;借助游戏里的通关设置,慕课在课程与课程之间设置了许多进阶式小问题、小测验,只有全部答对才能继续听课;线上线下混合成为新的慕课授课形式。

再次,慕课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带来了变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点菜”,自己夹菜自己嚼——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不再像以往那样吃“套餐”,由老师“喂”。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说过:“没有任何人可以教会别人任何知识,所有会都是学会的。”慕课的特点就是让学生从“会学”到“学会”。

对于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早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自主学习能力是他们的弱项。当今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而来,不管你是否愿意,没有商量的余地,这就迫使学生以新的方式去适应,开始很陌生,很别扭,也许有人会被甩出道外,但年轻人可塑性强,适应性强,很快会转过弯来。慕课将炸开大学的围墙,搅动那死气沉沉的大学课堂,惊醒那些昏昏欲睡的人们,把象牙塔里的老师和学生推到前所未有的教育变革浪潮中去冲浪。

3.解决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中国教育资源匮乏,从高等学校师生比可见一斑。美国教育质量比较高,世界排名前20所的大学美国占了17所,这跟美国相当丰富教育资源有关。高等学校师生比的国际标准为15:1,美国高校师生比平均为10:1,一流大学本科师生比6:1。相比之下,中国高校教师明显不足,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高等学校师生比平均为25:1。就是这数量不足的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这显然是中国高校的短木板,而这种现象又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令人欣慰的是,大规模在线课恰好可以缓解这种燃眉之急。缺少教师的高校,不用花太多的经费,学生可以不花钱就可以进入国家级名师、省级名师、名校名师的课堂,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的选择面也拓宽了,选课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了,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名师的课程,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学生可以在对自己来说最为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听课。这怎能不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欣喜若狂!教师数量不足,办学水发展空间较大的学校,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慕课存在的缺憾与不足。当前人们对慕课的评价,不乏溢美之词。比如,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慕课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等。有学者称:未来50年内,美国4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斯坦福大学一位大学调查专家讲:“50年后,世界上只能剩下几十所大学提供高等教育。”这样的说法有多少准确度还是让时间去证明吧。认真考量起来,现在的慕课并非完美无缺,其功力也并没有某些宣传所说的那样大。慕课也有它的缺陷与不足之处。

第一,多数的慕课课程无系统的知识体系,影响了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微课把成块的知识片段化,碎片化,其弊病在于知识体系的支离破碎。快餐式的教学内容容易带来的是学习上的消化不良。学生上大学,学知识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与教授的交流过程中学会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这一点是慕课无法实现的。

第二,慕课技术本身还不成熟,是试验性的,无论是慕课制作还是使用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显示器上的平面,跟活生生的立体的人为空间,给人带来的感受和体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在线学习和其他学习方式一样有效。

第三,“慕课”比较适合于为了个人或职业兴趣的学习,如果学生为得到课程学分、获取学位而注册学习,风险就比较高,拿不到学分的概率比较高,上网学习并不能完全解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特别是那些低收入或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在线学习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他们需要个别的鼓励和指导,而这是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无法做到的。

(三)笔者的建议。一是积极开展慕课的开发与研究,该投入的要投入。二是充分发挥慕课对当前教学的辅助作用,用它来推动教学改革的开展,提高本校教学质量。三是加强校际间的联盟,资源共享。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本校特色的慕课,移植不能照搬,注入中国元素,让慕课本土化,本校化。

[责任编辑 王占峰]

G642

A

2095-0438(2015)11-0122-03

2015-05-24

盖绍普(1952-),男,黑龙江绥化人,营口理工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写作。

猜你喜欢
大学课程课堂
“留白”是个大学问
甜蜜的烘焙课堂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美在课堂花开
《大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