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本性”即佛家理念之悟

2015-04-10 12:26陈景增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坛经佛性本性

陈景增

(韶关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韶关512005)

《坛经》“本性”即佛家理念之悟

陈景增

(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表现出特有的品性,但人的个性都不是《坛经》所指的本性。《坛经》中所说的本性是佛性,是“无相、无住、无念”佛家理念。人们对此加以明确,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坛经》,才能更好地去顿悟佛性。

关键词:个性;本性;佛性;佛家理念;顿悟

学习《坛经》,修炼佛性,阅经明义第一要点,就是要明确《坛经》中本性即佛家理念,《坛经》所指本性不是人的个性,是人人都可以觉悟的如同佛性一般的品性。本性(含自性),是《坛经》中的关键词,也是《坛经》诠释的主要内涵之一。通过对个性非本性、本性即佛性、佛性即佛家理念等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人们了解、明确《坛经》所指的本性,有利于帮助人们以正确的方式去修炼佛性。

一、个性非本性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展现出其独特的品性,常见的个性有:开朗、随和、健谈、乐观、外向、活泼、友好、老练、直率、真诚、温和、稳健、灵巧、暴燥、冷漠、跋扈、轻率、勤奋、正直、仁慈、和蔼、懒散、慈祥、谦虚、固执、吝啬、软弱、多愁善感、孤独、顽固、多疑、多变、多愁等等。个性,即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这样的个性,与《坛经》所表述的本性不符。《坛经》中所表述的本性如:“菩提自性,本来清净。”[1]3“何其自性,本自清静;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1]80顿教“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1]37这样的本性,当然不是某个人的个性。

人的本性,从字义来说应是个人自己的本来品性(性格),即本人自己的个性。六祖慧能曾说:“各自观心,自见本性。”[1]22“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1]32这也似乎是说人的个性就是本性,自性就应该是自己的个性。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在《坛经》中,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1]5而六祖慧能却认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8这是在民间传闻最广的偈语,特别是六祖慧能的偈语,民间传闻是六祖慧能“见性”的标志。但是,如果说一个人有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意识就是识得了本性,反之有了“菩提本是树明镜亦成台”的意识则不识本性,这会使得绝大多数人难以理解。人们学习《坛经》的一大困惑,就是赞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为识本性,识得本性就能成佛?对此论断的正确诠释,得从理解个性和佛性的层面上去解疑。不过,正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为识得本性的说法,进一步说明人们的个性并非《坛经》所指的本性。《坛经》中还说到:“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1]16。“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1]93这里说的是人们都可以如此去做的方式方法,属于共性的现象。共性的现象,也就是不属于个性的表现,更能说明人们日常的个性肯定不是《坛经》所指的本性。再者,人们在日常所表现的个性是不可能包含万法的,万法也不可能储存于人的个性之中,只有佛性才有这样的功能;不管怎样动用自己的日常个性,人们更不可能做到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只有动用自己应有的佛性才能做得到。

综观各种人的个性,可以说人的个性表现千差万别,往往只是在社会生活中表露的某些性格,是表象东西,只是在社会生活中表象化的个性,其深层次中还有《坛经》所指的本性、自性,深层次中的本性、自性就是佛性。更应该说,人们在社会中表现的个人性格绝对不是佛家所说的本性,识本性就是要求自己从本身的思想意识上去认识、理解、体现佛性。有了佛性的人,当然能理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本意。普通民众学习《坛经》去参修佛性,碰到的第一个最大难题就是对本性的理解,因为难以明了而阻滞了更多人去修炼佛性。许多僧人难以顿悟佛性,也是因为对本性的不甚理解。

因此,向佛者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人在日常所表现的个性并非《坛经》所指本性,这是人们学习《坛经》的第一要点。明确这一要点后,如果再从佛性上去理解,参佛者对本性会有更好的诠释。

二、本性即佛性

学习《坛经》,最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坛经》的纲领性主体思想,“无念”就是禅宗的最高宗旨,《坛经》中的各品都是指导佛家弟子和民众认识、理解并实现“无念”的各种方式方法。修炼成佛需要顿悟,顿悟的最高境界是无念。要实现顿悟,得从“有相”(相即一切意识和事物)转为无相开始,以无相为体。顿悟的“无住为本”,就是指一切顿悟都是围绕“无住”而行,都是为了实现“无住”来开展。在顿教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等关系中,“无相”是顿悟的着眼点,“无住”是顿悟的目标点(落脚点),“无念”是顿悟要升华的最高境界。从“有相”转“无相”方面去顿悟,通过有相转无相去实现对一切都“无住”的目标,再在“无住”的前提下升华到“无念”境界。这是人们顿悟成佛的流程。“无相、无住、无念”,也就是众生要去明确的佛性。

在社会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会表达出多重性格,说明人的个性是个综合体。人的性格综合体内,其实也包含着佛性,佛性是其中的一部分。《三字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俗语也说:快乐的少年,天真无邪。这都说明,人的脑海里原有空明一片的灵台,只是随着见识的增多而有了许多念想。人脑海中空明一片的灵台,相似如佛家的无念境界,也就是如同《坛经》所指的本性。《涅槃经》指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2]这也说明,佛性存在于人的性格综合体内。在现阶段,对《坛经》所指本性应理解为人的本身佛性,即一个人从自己思维系统中要去明确和体现的佛性。从自己思想意识深处显现出来的佛性,才是《坛经》所指的本性。

一个人强化了自己脑海里的佛性——无念境界后,再从佛性——无念境界的角度去看生活、社会、菩提、明镜等事物,那些种种意识和事物在人的脑海思维系统中将是一切为空。说一个认为“菩提本是树,明镜亦成台”的人不识本性,那是因为这一“认为”仍然是“有念”的看法;反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见解,肯定是本身识得佛性的“无念”见解。从认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一点来看,《坛经》所说本性就是指佛性。《坛经》还指出:“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1]19能对一切法不取不舍,只有佛才能做到。“用自真如性”,指的是用自己的佛性。只有以佛性进行自我智慧观照,才能实现对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人们若以千差万别的日常个性去作自我智慧观照,是不可能到达“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境界的,这也关系到个性与共性的问题。而人们“用自真如性”经过努力就可以到达“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境界,这一点也说明其中的真如性就是自己的佛性。以人们千差万别的个性与《坛经》所指本性相对应,那是不可能对得上号的。《坛经》中有关识本性、自性的例子,都是从无相、无住、无念视觉去对待事物的典范,充分说明《坛经》中所说本性即指佛性。

在《坛经》里,多处明确指出了本性是佛性:“菩提本自性”[1]25;“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1]16;“真如自性是真佛”[1]103;“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1]24。“菩提本自性”,自性(本性)也就是菩提;“本性是佛”,即佛性就是本性;“真如自性是真佛”,说明真如自性就是真正的佛性;“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能够悟到佛地的自性也就是指“无相、无住、无念”的佛性,而那些暴躁、冷漠、跋扈、轻率或直率、真诚、温和、稳健等人们日常所表现出的个性,不管怎么样去参悟肯定是到不了佛地。六祖在《坛经》中关于本性就是佛性的明确论述,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去理解本性的涵义,人们学习《坛经》应该通读和理解原文。

人们了解什么是佛性不难,但要顿悟佛性——佛家无念境界却很不容易,无数向佛修佛者难以成佛就是例证。首先是难在对本人个性与本人佛性的参悟上,其次是对佛家最高境界的参悟。顿悟佛性,既在于正视自己的佛性,更在于强化自己的佛性。《坛经》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1]24的论断,要点就是要明确自性即指自己的佛性,通过强化自己的佛性而到达佛家境界。自我佛性修炼的过程,是自我佛性强化的过程;自我佛性的强化需要顿悟,佛性顿悟的实现是自我佛性强化的飞跃性突破。顿悟事实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常有出现,一个人勤于修炼而顿悟成佛还是可行的。顿悟佛性并有层次性,修佛者在顿悟佛性中应该常有突破。这些观点,在《〈坛经〉佛性顿悟之悟》一文中有更详细的阐述。

可见,《坛经》所说本性是指佛性,是指“无相、无住、无念”的佛性,而且是出自人们自己本身的佛性,这是人们学习《坛经》及修炼佛性要明确的第二要点。

三、佛性即佛家理念——脑思维系统中的无相、无住、无念之理念

理念,《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信念、思想、观念[3]。每个人都有许多理念,人脑思维系统中的理念也是综合体。一个人心中的佛性,指的就是其脑思维系统中的佛家理念,即脑海中的“无相、无住、无念”思想意识。人人都可以有佛性,也说明每个人都可以有佛家理念,都可以有“无相、无住、无念”的思想意识。“无念”的理念,粗看上去是矛盾,其实不是。每个人都有特点,其中全无特点也是人的一大特点,全无特点也就成为了一个人的最大特点。与此同理,人们有许多理念,“无念”也是许多理念中的一种,是人们修炼佛性的理念。人们的“无相、无住、无念”思想意识,在人之初较为明显;随着人们接触外界愈多而思想意识不断复杂化时慢慢淡化,成年人都有一个较发达的大脑思维系统,充满着外相、杂念等,清纯的思想意识很淡很淡。

《金刚经》指出:众佛家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4]。其中的“生其心”,应该是指在人们的脑思维系统中去确立一种思想意识,即去确立“无相、无住、无念”的佛家理念。色、声、香、味、触、法等等都不挂记的理念,就是佛家理念,是成佛的本性。一个人如果整天记挂着色、声、香、味、触、法等,就会有对这些有所执着的想法,即有色执、声执、香执、味执、触执和法执。有了这些执着,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若是某个人,某个大智慧的人,能够在自己的脑海里放弃各种执着而形成“无相、无住、无念”的思想意识,他也就成了大丈夫、天人师、佛家。所以,“无相、无住、无念”的佛性其实就是“无相、无住、无念”的佛家理念。

六祖在《坛经》中也指出:“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1]34“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1]79。这里的心地不是指人体的心脏器官,而是指人的大脑思维系统中心。能在自己大脑思维系统中心寻觅的菩提,只有菩提思想意识,只有佛家“无相、无住、无念”思想意识。要在自己大脑思维系统中形成没有是非的心地,也就是只能形成没有是非的思想意识;要在自己大脑思维系统中形成没有痴心妄想的心地,也就是只能形成没有痴心妄想的思想意识;要在自己大脑思维系统中形成不乱的心地,也就是只能形成不乱的思想意识。这些思想意识,全都是一些理念,更进一步说明了佛性就是佛家理念。

当然,无念并非无所察觉,并非离开世事万物。有人因伤病而不知何为色、声、香、味、触、法,那就是个病人。有人因事刺激而百无所思,形同白痴,那也是个脑中有“病”之人。如果脑中一片空白,心如死灰,那样的人是个白痴,并非佛。六祖有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1]60六祖之言说明,无念的佛在尘世间产生,不但不离开诸般外相,而且要接触到诸般外相,更是要生活在诸般外相中。处于相、住中而在自己脑海里形成不执着相、住的理念,才是佛家的理念,才是成佛者应确立的本性——佛性。人在世间,面对社会生活,脑袋无病的人怎样去达到无念的境界?那就是“无相、无住、无念”思想意识——佛家理念在人脑中确立并不断强化,直至充满整个脑海,使人的脑海一片空明。

人们要去识佛性,就是要明确并强化自己脑海中的佛家理念。一个人脑思维系统中的佛性,应该明确理解为佛家理念,这是学习《坛经》要把握的第三要点。

四、结语

人有多种品性,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并非《坛经》所指本性。《坛经》所指本性是佛性,即“无相、无住、无念”这种佛性。这一佛性在人脑思维系统中是可以觉悟出来的,是内中的一种理念,一种思想意识。人们修炼佛性,在于全方位去强化这一理念。《坛经》强调:“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念念若行,是名真性。”[1]18“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文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1]64这些论述说明人们的佛家理念在各相中强化,不但要在言语中体现,更要在各相中以实际行动体现本性,以具体行动体现佛家理念。一些僧侣若只是以“不二之法”对待或处理某些事情,这只说明其在某些方面的佛性有所悟解,但未成真佛。能在所有言行中体现佛性者,才是真佛。佛家处世宗旨: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善待万物,德泽天下。能在自己的所有言行中实践这样的宗旨,在一切言行中体现出佛性,这才是真佛!

参考文献:

[1]慧能.六祖坛经[M].曹溪:南华寺,2008.

[2]大般涅槃经[EB/OL].[2014-03-18].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929/12/1360831_57270571.shtm1.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36.

[4]金刚经[EB/OL].[2012-09-23].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833335/.

(责任编辑:王焰安)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7-5348(2O15)11-OOO1-O4

[收稿日期]2015-10-13

[作者简介]陈景增(1957-),男,广东英德人,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知识组织、佛经。

Study on the Nature of Sutra from the Enlightenment and Perspective of Buddhism

CHEN Jing-zeng

(Editoria1 DePartment of Journa1,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Everyone in the socia1 1ife wi11 show the unique character,but not the human Persona1ity demonstrated in“Tan Jing”which imP1ies the meaning of nature. Sutra,as stressed in nature,is Buddha,conveys the meaning of“no Phase,no she1ter,no read”Buddhist Phi1osoPhy. PeoP1e are required to make it c1ear in order better to 1earn Sutra in a better and aPProPriate aPProach to ePiPhany Buddha.

Key words:Persona1ity;nature;Buddha;Buddhist Phi1osoPhy;insight

猜你喜欢
坛经佛性本性
“佛性”的兔子
明清大藏经版《坛经》源流略释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敦煌坛经读本》出版
慧能哲学思想探微
佛性青年不拂性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Dust in His Dark Materials and Tanjing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本性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