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文化塑造当代大学生行为文化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2015-04-10 12:06赵立文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传统大学生文化

黄 伟,赵立文

宿州学院,1.大学文化研究中心,2.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3.财务处,安徽宿州,234000



用传统文化塑造当代大学生行为文化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黄 伟1,2,赵立文3

宿州学院,1.大学文化研究中心,2.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3.财务处,安徽宿州,234000

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文化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或者说用传统文化塑造当代大学生行为文化还处于困境之中。要走出困境,首先就需要澄清误解,认清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它是塑造当代大学生行为文化的重要依据,是当代大学生思考现实问题的文化基础,而与传统优秀文化经典对话则是塑造大学生行为文化的基本方式。实践证明,传统文化可促进大学生的行为文明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激发他们的使命感,有利于加快传统文化的现当代转型。

传统文化;大学生行为文化;困境及其解决方式

2013年11月26日,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迎来了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这对孔子研究院来说是一件大事,对国人而言,也是意味深长的文化象征。它提醒国人,在西方极力把其语言、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推向全球的今天,儒家文化已被视为可与西方文化竞争的重要力量。然而,国际间激烈的文化竞争与国内当前不少青年人精神文化的失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一严峻挑战促使人们回顾近百年来漠视传统文化的言行,反思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认为,传统文化是改善和塑造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这对苦苦探寻建设大学生行为文明之路的高校教育者而言,探究这一历史资源的时代价值是一个重大的课题。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干扰,用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行为文明变得困难重重。

1 用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行为文化的困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当前高校开设的必修通识课,承担着传播中国历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不甚了解者极为普遍[1]。这一严峻的现实被归结为三个因素:传统文化在课程教学内容中的缺失;个别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偏见甚至极端的心态;高校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师生无暇顾及传统文化[2]。这些因素引发了学者们对当代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忧虑。尽管有学者表示乐观,认为传统文化已蕴含到近现代的革命思想纲领中[3],但这并没有破解现实的教育困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将传统文化视为意识形态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开宗明义所表达的观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学本是孔子创立的学派,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的规范,主张仁政、德治,提倡经世济民,以助君王,明教化。儒家还与佛教、道教相互吸收、融合,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封建统治者同时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4]如果传统文化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那么它成为今日博物馆中的陈列便是极为自然的事情。这是理解新文化运动领导者反孔论的支点,“他们批判孔学,是为了指明它在根本上已经不适于现代生活,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的地位,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以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4]在社会进步论者的视野里,作为支配古代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儒学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要使中国迈向近现代化,就必须从根本上推倒儒学及其依存的封建社会。

这种观点给读者带来了理解上的困惑。如教材第一章将林则徐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将魏源塑造为学习欧美文化的先驱。而在第三章中出现的王韬、薛福成、马建中、郑观应等人的国家发展主张则被表述为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这样的评价带来的阅读困惑是显而易见的:封建腐朽的儒家文化培养出的精英士大夫何以能有如此开放的大度气质?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孜孜以求,报效国家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这种尴尬境地源于混淆了儒家学说和儒学意识形态。梁启超曾对此有明确的认知和划分,他认为,儒学意识形态服从于帝王政治需要,它使儒家学说丧失了原本中正的文化品性。他说:“诚然历代帝王,假冒儒家招牌,实行专制,此种情形,在所不免。但是我们要知道,几千年来,最有力的学派,不惟不受帝王的指使,而且常带反抗的精神。儒家开创大师,如孔、孟、荀都带有很激烈的反抗精神,人人知道的,可以不必讲。东汉为儒学最盛时代,但是《后汉书·党锢传》,皆属儒家大师,最令当时帝王头痛。北宋二程,列在元 党籍;南宋朱熹列在庆元党籍……又如明代王阳明,在事业上虽曾立下大功,在学问上到处受摧残。由此看来,儒家哲学也可以说是伸张民权的学问。”[5]

梁启超等前贤的这种学术努力旨在将儒家学说从意识形态的牢笼中脱离出来,使它回归学术本身,承接这一使命的现代历史学家也在努力扫除对传统文化的这种误解。由于受苏联历史教科书的影响,新中国的历史学界普遍认同“封建社会”说,但这种说法在20世纪80年代遭到挑战。1986年何新第一个对“五个社会发展阶段”以及鸦片战争前中国为封建社会的主张提出质疑,同时期,美籍华人历史学者赵冈也撰文批评封建社会的历史观念。90年代后,冯天瑜、李慎之、侯建新、黄兰敏等从循名责实的视角质疑“封建”概念[6]。在经历“文革”之后,史学界清醒的学术意识逐渐增强,对历史角色进行了深刻反思,有意识地探索新的历史观念和研究方法,使历史由意识形态的承载者回归学术本身[7],有助于澄清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但这些学术研究对课程教材的影响非常有限,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的困境依然存在。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了解不多,对传统文化的意义了解模糊[8]。这一严酷的事实表明,在传统文化被严重误解的状况得不到澄清之前,希望用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行为文化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换言之,只有使传统文化成为学术的对象,才能发挥它在塑造大学生行为文化上的积极作用。

2 传统文化是塑造大学生行为文化的重要根据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勃发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历汉、晋、南北朝而演变为儒、佛、道鼎立的格局。这一格局在隋唐之后悄然变化,三教殊途同归、终旨归一的主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响应。宋、明理学就是这一主张的结果,即以儒为本,融摄佛、道,成为近世传统社会的主导思想。因此,系统考察儒学的本质,将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

儒学的核心是“仁”,当代有学者对此表现出了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仁”具有两个基本的意义:德性和伦理。从德性的意义上讲,仁被视为道德人格的最高目标[9]。而“从伦理学的视角看,“仁”被释为人际之间的同情和关爱[10]。还有学者认为“仁”的意义还可以更宽广,如现代著名儒者蒙培元说:“通过楚简和孔子到宋明儒的解释,我们重新发现,孔子仁学可能的普遍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仁是人所具有的内在德行,其根本的内容是‘爱’,其对象有暂时的规定性,亦包括着潜在的可能性。即仁的实现首先是‘亲亲’,由此形成‘孝道’;接着是‘爱人’,由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关怀,即‘忠恕之道’;同时又能引申出‘爱物’之义,即对自然界其他生命的关怀,这是一种极富生态学意义的生命哲学。”[11]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些观点指出了“仁”的哲学意义,却忽略了实践过程中“仁”的基础作用。“仁”是爱的实践过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践履仁爱而获得快乐的真实表达。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仁爱并非自觉的,恰恰相反,它常被无意识地遮蔽起来。此时儒家的“慎独”便显得极为重要,曾子尝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12]曾子提醒人们,要时时以仁爱的意识观照和反省日常观念和行为。有了下面绵密、长久的“止”的功夫,才有《大学》所讲的修养心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之“仁”是塑造独立健全的“爱”的人格过程,它构成了个体行为立世的精神根基。

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磨砺、巩固爱的原则便是“修身”,进一步的发展路径便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原指商周时期诸侯国内的采邑,后来指以血缘为基础、由夫妻、子女以及再传子孙等构成的族群和地方性、区域性的社区。它们承担着基层社会的管理、教育与协作。“绅耆父老无官之名,但有官之实”[13],“担负着治安、司法、产籍管理、赋税征派等主要行政职权,同时在水利、交通、集市贸易、社会救济等在生产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延师设教,培养人才。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组织各种民俗文艺活动,推行道德教化和维护传统价值观念。”[14]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矛盾对儒者的仁爱原则是一种挑战,也是提升精神修养的外在动力。这为儒者治理更广泛的地区“国”(指周代文化中的诸侯国及其都城和疆域[15])、“天下”(周王与其统领的各诸侯国形成的文化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后来演变为“包含了所有人的理想国家形态”[16],使文明和优良的秩序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条件和基本经验。

仁爱的实践过程贯穿于社会各种活动中,塑造了传统中国社会中不朽的文化品格,“从道不从君”,“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等,激励人们追求健全与独立的人格,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意识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天下情怀。 这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厚的历史经验激发了中国人去探索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规律,力求建立以爱为原则的优良社会秩序。这一学术视角的展开将有助于澄清人们对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误解,为塑造大学生行为文化提供历史经验。

3 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反思现实的文化基础

儒学的文化精神日益呈现在大陆传统文化复兴过程中。20世纪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发起的学习传统文化的风潮已经席卷国内高校,各知名大学纷纷成立有关国学研究的机构。这些教育研究机构的成立使研究、传播传统文化具备现实的可能,成为构建现实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文化现象之所以出现,与80年代出现的精神失落有密切关系。

“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潘晓讨论”所代表的文化反思激起了社会各界对人生观的热烈讨论。十几年后的1994年春,《读书》杂志连续发表了上海学者的“人文精神”讨论,批评人文学术的萎缩和边缘化,追求真理精神和终极关怀的缺乏,消费文化的庸俗化和痞子化,普遍的道德沦丧等[17],中国似乎已经陷入了“人文精神失落”的境地。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人文精神状况并未得到明显好转,正如学者姚中秋所说,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充满困惑:“总体来说,人们尤其是接受过教育的精英群体,普遍丧失了对道德、宗教的自然亲近感和认同感,而将道德称为虚伪,将宗教当成迷信,将伦理当成束缚,将精神视为不存在。这样一来,道德规范的约束力自然取向薄弱,人们也越来越强烈地把物质享受视为最高人生价值,人们拒绝精神性生活。”[18]

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必然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产生持久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学者所作的有关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调查显示,当时普遍存在政治信仰危机、人生价值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漠视优良传统、道德水准下降等现象。它们表现为对社会终极关怀的目标淡漠,对自我发展个人目标的执着追求,道德认知水平明显提高,而道德行为水平偏低[19-20]。进入新世纪之后,虽然在政治信仰、人生价值等多方面表现积极[20],但人们更加重视物质利益,关注自身利益,知行脱节。这种观念和行为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文化选择。他们追求功利化的个人理想,侧重经济价值和权利价值的职业规划,疏远了共同理想,出现了道德信仰的迷茫和空白[21-22]。当代大学生的这种精神风貌还与传统文化传承的中断有密切联系,“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我们在生活中已经很难找到真正具有儒家风范的、那种对我们可以产生影响的人了”。“儒家怎么回事,我们并不知道,因为儒家这个东西需要有个世世代代的传承,一个实实在在的范例在你面前,通过它的言谈举止和他的音容笑貌是你感受到他的力量,我们没有这样(的人),这正是我们的困难所在。”[24]

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的贫乏加剧了与市场经济道德需求之间的矛盾,这种现实矛盾使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崇,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传统文化是以成仁成圣为根本目标,培养世人典雅的生活方式和高贵的文化精神。“事实上在我看来,用一个英文词可以把典型的中国人给你们所留下的印象归纳出来,这就是‘gentle’(温良或文雅)。我所谓的温良或文雅,绝不意味着懦弱或是软弱的服从。正如前不久埋嘉温博士所言:中国人的温良,不是精神颓废的、被阉割的驯良,这种温良意味着没有冷酷、过激、粗野和暴力,即没有任何使诸位感到不快的东西。在真正的中国型的人之中,你能发现一种温和平静、稳重节制、从容练达的品质”[25]。这一观念使他们深信传统文化能给当代人带来文明教养的基础,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的当代,传统文化依然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传统文化被视为中国理解和思考欧美文化的基础,它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已被中国学界所认同,成为当代有影响力的各思想派别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换言之,传统文化是中国不同社会思潮彼此争鸣的文化基础。对源自欧美的思想流派而言,他们希望本学派的学说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历史资源。如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念借助传统文化的“大同世界”的传说,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入影响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作为立国之本、聚民之意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基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塑造大学生行为文化方面具有突出的重大意义。它将有意识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明意识和问题意识。所谓文明意识是指在遵循“善”的基础上合乎特定规范或习俗的心理和行为意向,它是当代大学生养成文化教养的内在基础,它在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养成有教养的文明过程;所谓问题意识则指对社会问题和其他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这是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

4 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对话是塑造大学生行为文化的基础

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文明意识和问题意识必须借助教育才能实现,现代儒学研究大师马一浮在《复性书院讲录》一书中也表达了这一想法,他说:“书院所讲习者,要在原本经术,发明自性本具之义理……专读中土圣贤经籍及濂洛关闽诸儒遗书。不可著一毫成见,虚心涵泳,先将文义理会明白,着实真下一番涵养功夫,切莫轻下批评,妄生取舍,始有讨论处。另有一法,则研究佛乘,诸法名相认识清晰,然后知一切知解只是妄心计度,须令铲除净尽。习气一旦廓落,大用自然现前。回头再读诸书,自能具眼,知所抉择,更无余疑,直下受用。”[26]马一浮将发现心性的过程视为文明教养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涵养”的功夫,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为精神习惯,以精神内敛、觉照心识的方式磨砺意志,提高精神品质。这一过程能培养成支配日常言行的文化动力,这将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健康与文明。正如余英时在澄清人们对南宋儒学的偏见时所说,“用传统的语言说,南宋儒学的重点在‘内圣’而不在‘外王’……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说,我只想指出下面这一重要的事实,即以最有代表性的理学家如朱熹和陆九渊而言,他们对儒学的不朽贡献虽然毫无疑问是在‘内圣’方面,但他们生前念兹在兹的仍然是追求‘外王’的实现。更重要的,他们转向‘内圣’主要是为‘外王’的实现做准备的,因此它们深信‘外王’首先必须建立在‘内圣’的基础之上。”[27]

马一浮主张弘扬传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可称为与经典对话模式,这一教育模式是有效的,它是回归优秀传统的经典表达。这一思想已经成为现当代很多高校教育者们的共识,他们积极倡导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与优秀古代经典作者展开对话。如余瑾教授利用阅读经典与课堂讨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思考与表达的能力[28]。与这一方式相似,陈波教授介绍了美国高校的教学方式:“教授预先布置与课程有关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课下完成阅读,教授则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每次课两小时,只重点讨论关于上帝存在的一个论证。教授先陈述这个论证,并作必要的诠释和引申,然后学生举手发言,提出支持或反对这个论证的种种理由,其他学生再对此进行辩驳,教授则不时插话,或补充信息或参与对话,以此引导、控制着整个讨论进程。下次课教授则陈述一个与前次课刚好相反的哲学论证,学生再就其进行讨论。”[29]尽管这是哲学课程的教授环节,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令学生深信创造性思考的现实意义,而且令古老的文化传统活化为现实,成为构建当代精神世界的重要元素。

这两个案例的共同之处在于将教和学视为回应他人见解的对话过程。他们成功的经验表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优良的行为文化,必须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以经典阅读为中介使大学生与经典作者展开持续对话——这是超越时空的心灵交流,是塑造文化理性的过程,即发现问题、审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对话活动,经典阅读要求作为读者的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经典作者对所面对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著述的动机和目的,分析经典作者所提出的解决所处时代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经典作者的理论进行驳斥、修正或推进。这一与经典对话的过程是当代大学生塑造文化理性的过程,是锻炼理性的活动,是揭示传统问题现代意义的重要环节,是塑造当代大学生行为文化意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大学生形成强烈的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

5 结 语

开展与经典对话为基础的教育实践活动表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塑造大学生行为文明的意识、自觉的问题意识和自觉的文化转型。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行为文明意识。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有很深刻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对北京大学学生之间的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不深,知之不多,但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自己生活中的影响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占59.9%,而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很强生命力的占95.6%,而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和感兴趣的学生占72.5%[30]。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依然极为重视。有资料表明,尽管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不高,但认为有必要加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31]。大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热情推动了大学生文行为文明的意识。如大学生普遍认为积极乐观、勇于挑战自我、尊重他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的传承。

塑造大学生文明行为的传统文化可促进大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作为学术性存在的传统文化的研讨具有开放和包容性,它允许人们疑问、诘难,这与意识形态化的儒学有明显的区别。从历史经验来看,将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化(主要是儒学)是清朝最引人诟病的文化政策。虽然清代承袭了明朝科举考试的形式,但禁止思想的传布。如顺治五年,清代规定县学、府学明伦堂树碑,镌刻着王朝的禁令:第一,生员不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结社;第三,不得刊刻文字[32]。这样的规定昭示着儒学作为意识形态丧失了基本的思考功能,使清代成为一个原创思想极弱的王朝。与此相反,学术性的儒学因学术自由而能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它能相互诘难,教学相长,这是砥砺德性和理性成长的基本方式。中国学术发展史证明了这个道理,“事实上,中国史上的重要文化运动无不起源于民间,先秦诸子、六朝玄学与佛学、宋明理学都是如此。”“大体而言,中国历代的学术是靠少数学者以私人的身份来维持的。宋、明儒者如周、张、二程、朱、陆以至陈白沙、王阳明等人,其学术皆由深造而自得之。”[33]

优秀传统文化所塑造的行为文明和理性反思将重塑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由此形成明确的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这种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形成将激发大学生的使命感,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当代转型。现当代中外文化频繁交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一文化目标备受重视。而在这一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无疑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所接受的优秀传统文化将成为文化自省与检视西方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正如周阳山教授在《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展望:文化传统的重建》一书中所说:“本书所强调与揭示者,认为现代化与传统之间,并非单一的导向关系,而实系互相批判的辩证历程。一方面,我们固应参酌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以提供重建中国文化的主要依循,但另一方面,我们要去对现代化发展的既成风貌,亦作深刻的检讨,同时进一步拣择与发掘传统的价值意蕴,以作为批判现代化的凭藉。这种‘以现代化批判传统,以传统批判现代化’(借张灏教授语)观点的实际研究成绩,虽然仍属有限,但此一价值取向,对非西方世界迈向现代化的进程而言,则不无裨益。”[34]

[1]王安春,姜文有,翁丽玲.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问题的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1,23(6):117-119

[2]张广才.在“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3):172-174

[3]姜文有,翁丽玲,王安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迷失之因及其应对[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88-90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97

[5]梁启超论儒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2

[6]叶茂.关于近年来中国秦汉以后是否属于“封建社会”争论的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2):1-2

[7]张立达.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史学的变革[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45-54

[8]徐健,覃卫国,韦福安.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调查分析及对策[J].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1):80-83

[9]白奚.“全德之名”和仁圣关系:关于“仁”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思考[J].孔子研究,2002(4):14-19

[10]王中江.“身心合一”之“仁”与儒家德性伦理[J].中国哲学史,2006(1):5-14

[11]蒙培元.中国哲学 诠释问题:以仁为中心[J].人文杂志,2005(4):11-18

[1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4-5

[13]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J].历史研究,1999(5):140-162

[14]张侃.从宗族到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基层政权建设:以1929-1934年的闽西赣南为中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89-94

[15]王其俊.论孟子的国与天下观[J].东岳丛刊,1992(4):74-78

[16]甘春松.重回王道:儒家与世界秩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9

[17]高瑞泉,杨扬.转折时期的精神转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3

[18]姚中秋.变革中国之道[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304

[19]李俊,周雅卉.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1994(5):32

[20]邵龙宝.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现状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7(5):61-62

[21]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海南大学生道德道德状况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04(3):28-30

[22]王瑞霞.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成因分析及完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9(2):98-99

[23]王秋实.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学理论,2013(21):117-118

[24]萧功秦.超越左右激进主义:走出中国转型的困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09

[25]辜鸿铭.东方智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

[26]马一浮.尔雅台问答[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4-45

[27]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1

[28]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402

[29]波伊曼.知识论导论[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3

[30]陈占安,赵为民,潘成鑫,等.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53-55

[31]张晶晶.从对传统文化的心态看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260

[3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56-157

[33]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432-433

[34]周阳山.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展望:文化传统的重建[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实业有限公司,1984:11

(责任编辑:武艳芹)

2015-07-21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般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行为文化塑造”(SK2013B502)。

黄伟(1978-),河北保定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中国儒学文化史、晚清佛教史。

G641

:A

:1673-2006(2015)12-0001-06

10.3969/j.issn.1673-2006.2015.12.001

猜你喜欢
传统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