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四化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230011)
寿州锣鼓的特征与现状调查
孙四化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230011)
寿州锣鼓是安徽淮河流域流传两千余年的一种锣鼓乐形式,它既有南方锣鼓乐的舒缓柔美,又有北方中原地带锣鼓乐的激昂高亢,是楚地音乐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基础上与寿州锣鼓乐的长久融合。本文从寿州锣鼓乐的乐队组成、乐器配置、演奏风格、曲牌特色、结构等方面对寿州锣鼓音乐进行深入探析。
钢锣;楚文化;编制;音乐结构
寿县是安徽省六安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八公山南麓,在东经116。27′—117。04′,北纬31。54′—32。40′之间。东邻长丰县,北与淮南市、凤台县毗邻,西靠霍邱县,南与六安市、肥西县相连,是安徽省最早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之一。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这里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寿春楚文化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
巍巍八公山,涛涛淮河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楚文化的故乡,孕育了无数朵艺术奇葩。并列为首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寿州锣鼓就是其中之一,其演奏以主锣手辅以旗手交替指挥整个乐队,动静结合,既具有南方锣鼓的舒缓、柔和,也具有北方中原锣鼓的高亢,激昂,素有“会说话的锣鼓”的美誉。
寿县,曾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都会。楚文化积淀深厚,寿州锣鼓来源于战国时期楚国文化,作为楚文化的一支奇葩——寿州锣鼓,已经延续了2000多年。融进了淮河地区传统的 “十八番”、“凤凰三点头”、“兔子扒窝”“长流水”、“小五番”“大小绞丝”等锣鼓谱精华,经过改编发展而成。[1]所用乐器,除通常的大筛锣、大腰鼓、大小钹、云锣、手锣之外,与众不同的是所用主锣称作“钢锣”,声音清脆、洪亮,具有浓郁的楚文化韵味,在沿淮地区独一无二。
寿州锣鼓流传于寿县以及沿淮流域周边县、市,是沿淮群众所青睐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寿县文化灿烂,为楚文化的故乡,千百年来,楚国后裔一直生活在寿县,酝酿产生寿州锣鼓。祭祀时,人们用它来驱逐邪魔妖怪,增添幸福平安;节庆时,人们敲锣打鼓,增添节日欢乐气氛。寿州锣鼓在人们的自娱自乐中,扎根楚文化深厚的江淮之滨开花结果。
1、寿州锣鼓的装扮
寿州锣鼓作为安徽省较有影响的锣鼓艺术之一,其表演形式丰富,地方特色鲜明,以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鲜明的艺术风格,长期流传于民间,深受群众的喜爱。寿州锣鼓在服装方面要求比较自由,演奏这也大多来自于农村地区,在农闲时或者在节日或者喜庆场面都可以随时组合进行演奏,少则三五人,多则数十人不等。而在服装方面,临时的演出则没有服装的要求,生活装即可。而在比较正式的演出场合则对服装有一定的要求,长期以来也慢慢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演出行头。最常见的服装常用红黄两色为主色调,灯笼裤,或者宽腿裤,夏天上身为短坎肩,并束腰。头扎红色头巾,前额再饰以黄色绒球,整个造型颇具京剧武生特色。这套装束与火热高亢的锣鼓演奏相匹配。
另外,寿州锣鼓最为明显的装扮是有一只锦鸡作为乐队的标志,这是寿州锣鼓与其他锣鼓乐队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总览全国的锣鼓乐队,再没有一支锣鼓乐队中有这样的道具,在寿州锣鼓中这个标志性的锦鸡具有统领全队的作用,是一个乐队的象征,代表了寿州锣鼓的精神,由专门的一个乐手把持,同时还要演奏一面小锣,与此同时与主锣手轮流充当整个乐队的指挥。从这个锦鸡的造型以及结合当地的民俗推测,这与楚地古老的巫术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在寿州当地某些村落中举行迷信活动,比如祭祀或者驱邪活动中也会用到类似的道具,但造型不完全相同,有时也做成鹤的样子,笔者在与当地巫师交谈中了解到,这个道具主要的意义在于通灵,是上天的象征,是一种灵物,可以通天连地,由此具有驱除妖魔鬼怪的作用。而类似的道具在荆楚等地,以及在西北的某些地区的祭祀活动中也存在,所以说这是楚地民间巫术的遗留。
2、寿州锣鼓的配器
寿州锣鼓演奏的乐器,不限于鼓、锣和钹,通常有大筛锣、大腰鼓、大钹、小钹、小锣、云锣,品种多,表现力丰富。值得一提的是,它使用的主锣为钢锣,这个是因为寿州曾经为楚国属地,楚地在音乐史上钢锣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也进一步说明了寿州锣鼓对楚地音乐文化的传承。钢锣体积小但厚重,打击时如同敲击空缸发出“缸、缸、缸”的声音,演奏时声音十分洪亮、清脆,传播距离远长,数里之外都能听得清。寿州锣鼓的演奏乐谱,综合江淮地区传统的“十八翻”、“花鼓歌”、“凤凰三点头”、“长流水”等锣鼓谱的精华。
北方的锣鼓多以旗手为指挥,而寿州锣鼓的演奏是以“钢锣”、沙锣手轮流指挥,再辅以鼓手、锣手交替指挥,避免了演奏时动作单调、格局僵化现象,形成动静交替、配合默契的表演局面。如此一来,寿州锣鼓演奏效果不仅有我国南方锣鼓特别是江浙一带 “十翻锣鼓”舒缓、柔和的特点,也具有北方中原地区“威风锣鼓”的高亢、激昂的特点,赢得“会说话的锣鼓”美称。[2]这些特点也是当地老百姓文化、精神、社会认同的象征。
3、寿州锣鼓的演奏
寿州锣鼓的演奏整体风格热烈而激昂,锣鼓节奏急促紧密,互动性极强。主锣手与旗手轮流进行统领全队,站在整个队伍的中心点,而其他乐队成员则基本环绕主锣手,形成扇形分布,这是舞台演出中最常用的队形。演奏时每样乐器都有自己的声部和节奏点,跟主锣形成很好的交流对比和互动效果,错落有致。在节奏上,主锣跟其他乐器的节奏常常出现类似于模进的节奏型,并常常出现紧密的十六分音符和大小切分音节奏,所以气氛热烈,情绪紧凑,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值得一提的是寿州锣鼓的演奏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手法,即各种锣的演奏者并不像传统的演奏那样一手提锣,一手执锤来敲击演奏,而寿州锣鼓的大小锣演奏者是将左手从锣提链的中间穿过,将锣绳套于左手手腕处,这样的执锣方式与其他锣鼓乐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充分解脱了左手手掌,从而可以使左手手腕在悬挂锣的同时,腾出手掌辅助演奏,从而利用左手手掌可以方便对锣面进行切音,极大地丰富了整个锣鼓乐的节奏,比如使不擅长演奏休止符的铜锣实现了各种不同休止符的演奏,大大拓展了音乐的节奏空间。
作为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寿州锣鼓经历了社会发展的洗礼,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这种民间文化产品已经呈现出发展空间受限、传播范围收窄、传承断档的局面。许多专家和学者一直在呼吁留存和保护好我们的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被淹没。在田野调查过程中,笔者意识到寿州锣鼓的生存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1、寿州锣鼓的发展空间受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在中华大地上有着抹不去的印记。民间文化与农耕文明有着内在的关联。寿州锣鼓是皖西人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心情的一种民间自发的、即兴的民俗活动。改革开放以来,安徽成为劳务输出的大省,皖西地区的青壮年主要以外出打工为主要的谋生手段,不再从事农业劳动。许多土地由家里的老人耕种,有些土地因一直没人耕种而荒芜。农耕文明因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受到了破坏。同时,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逐渐被流行音乐文化所陶醉,从意识上已经完全抹去老家传统文化的印记,认为民间文化产品土气,没有流行音乐有洋味。由于传统文化氛围的缺失和农耕文化影响下人的意识的改变,寿州锣鼓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寿州锣鼓的传播范围收窄
改革开放以来,港台流行音乐充斥着大陆的文化市场,快餐文化被大众所接受。一首首充满激情和情爱的流行歌曲成了年轻人的精神食粮。大多数走出农村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也正是接受新事物的最佳年龄时期,喝着啤酒,哼着流行歌曲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老家的传统音乐文化也同时被抛弃。寿州也是个劳务输出地区,这些打工青年原本完全可以将寿州锣鼓这一文化产品带到异乡、发扬光大。但是,在“土”和“洋”之争中,“洋”占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寿州锣鼓对外传播的途径没有得到拓展。
3、寿州锣鼓的传承人断档
传承人是承载传统技艺的载体。进入21世纪,在新媒体环境下,寿州锣鼓可以通过网络、手机和数字媒体等手段予以传播,然而,由于寿州锣鼓的传承人年逾古稀,有些已经离世,年轻人都喜爱当下的流行音乐,对老家的传统文化产品不感兴趣,所以,青壮年一代掌握寿州锣鼓表演技艺已经成为奢求。寿州锣鼓表演技艺出现了断层的局面。
寿州锣鼓在沿淮流域打击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老楚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楚音乐的遗存,发掘、抢救、保护寿州锣鼓具有重要意义。寿州锣鼓是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几十年来,寿县人让这历史悠久的艺术大放异彩。在1991年第一届寿县文化艺术节,寿州锣鼓队时隔多年后首次登上舞台表演。在1993年第三届安徽省花鼓灯会,寿州锣鼓队创作、排练《拾玉镯》,荣获创作、演出二等奖。寿州锣鼓队和皖西庐剧团2001年开始表演的 《寿州锣鼓与小兰花》,多次参加上海国际旅游节和农产品交易会。2001年,央视“心连心”艺术团赴皖西革命老区霍山慰问演出,经央视导演编排,寿州锣鼓作为开场节目,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风格展示自己特有的艺术魅力,蜚声海内外。2006年,在淮南市毛集区举办的第二届淮河风情文化节上,寿州锣鼓获得金奖。在2008年举行的首届中国农民歌会中,由80人同台表演的寿州锣鼓成为晚会重头戏。
寿州锣鼓虽获得许多荣誉,但真正参与鼓乐类大赛评奖却无先例。山西洪洞县举办全国鼓王邀请赛时,寿县文广局从下属单位抽调44名优秀锣鼓队员补充到锣鼓队,邀请正阳关镇老艺人吴守林,锣鼓新秀孙元庆、把伟伟加盟,精排节目,最终以多变明快的节奏进入预决赛,赢得评委和观众好评,捧回“最佳鼓王奖”。
近年来,寿州锣鼓应邀参加了历届安徽省花鼓灯会、安徽省建国45周年国庆晚会。上海国际旅游节和上海全国农展会,并参加了央视“心连心”艺术团赴皖慰问演出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而寿县检察院则将寿州锣鼓与传统廉政文化融于一体,完美结合,充分展示了寿县检察人崭新姿态和饱满斗志。铿锵有力,高亢激昂的寿州锣鼓,寝润着寿县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反应着寿县“厚德明法,求是敦行”的检察文化特色。
总体来说,寿州锣鼓还是不可避免地处于逐渐衰退的状态,在寿州当地对此有兴趣和会演奏的人群主要还是以年老者居多,且都是男性,而年轻人则对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形式没有太大兴趣,只是在逢年过节看看热闹。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对寿州锣鼓毕生钟爱的老年乐手自发组织的农村学习兴趣小组,利用农闲时间专门教一些年轻人学习寿州锣鼓,但由于是个人行为,得不到政府或者文艺机构的支持,所以这样的兴趣小组也始终处于可有可无,非常松散的境地,所以寿州锣鼓的传承保护工作令人担忧。
寿州锣鼓在沿淮打击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古老楚文化积淀的产物,也是楚音乐的遗存。近年来,寿县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为了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寿县人民对寿州锣鼓的发掘传承工作又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在沿淮流域,打击乐占有重要的地位,寿州锣鼓是沿淮流域民间艺术的代表和缩影,很多曲目都是以寿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发生过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民风民俗为题材,生动地展现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1]赵鸿冰.寿州锣鼓贺新年[J].江淮,2009(1):59.
[2]裴贻思、朱凌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州锣鼓的保护与研究[J].2012.(6):49.
编辑:冯惟榘
J120.9
A
2095-7327(2015)-05-0149-03
孙四化(1980-),男,安徽寿县人,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作曲理论。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SK2013B492);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yrxm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