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丹丹
(绍兴文理学院 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多元共生视角下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化翻译
陶丹丹
(绍兴文理学院 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多元共生是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想境界。译介学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从而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基于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实践,提出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来译介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确保文化传真,准确传递独特的文化形象,再现独特的文化内涵,维护独特的文化身份,最终实现多元共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学;多元共生;异化翻译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吸引了众多学科的广泛关注。研究人员从民俗学、人类学、经济学、法学等视角,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内涵界定、功能价值、保护体系、传承教育等等问题[1]。其中,一大焦点问题是: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共生?
多元共生是指世界各民族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谐共生的现象。多元共生不仅是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理想目标,而且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基础。但事实是非遗的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状态:文化遗产实践长期以来受制于西方话语[2],许多民族国家在文化遗产问题上逐渐迷失身份,成为精神世界的“游荡者”[3]。
文化依赖传播得以延续和发展[4],不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实现多元共生的前提。基于翻译和传播的译介学能为此开辟新的视角。为使民族文化遗产突破地域局限,跨越语言障碍,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地位,有必要实现“走出去”战略,采用有效的译介策略,进行跨文化沟通与互动,从而扩大民族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世界民族文化中赢得一席之地,推动民族文化体系的共赢发展,最终使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特有的传统观念、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等文化因素。这些独特的文化因素在其他民族文化中可能存在缺失或不对等的现象,会给来自他者文化的受众造成理解困难,使之缺乏认同。如何本真地传译本土非遗的“异质因素”,这就构成了非遗译介的一大难题。
这些异质因素体现在语言层面就是文化专有项。具体是指:在文本中出现的某些项目,由于在目标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者与该项目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其在源文中的功能和含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困难[5]。不同的文本地位,也就是因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审美情趣、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价值。
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梁祝传说”为例,“梁祝”这一中国文化形象是否与西方文化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对应?两者虽同为爱情绝唱,但在文化传统上存在根本差异:“梁祝”彰显了中国传统美学重主观感性的善美,“罗密欧与朱丽叶”体现了西方美学重理性逻辑的真美[6];“梁祝”具有浓郁的伦理色彩,儒家的伦理纲常与审美观念相互渗透,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显现了弘扬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的美学观和伦理观使两者有着不同的文本地位。译介时不能简单替换,否则必然导致“文化失真”,有损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地位。
异化翻译旨在保存源语文化特色,是非遗译介时确保文化传真的策略。美国翻译学家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异化的概念。韦努蒂的异化观主张反对语言文化霸权,倡导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能为非遗译介和多元共生提供理论依据。概括而言,异化翻译是指译者向作者靠拢,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7]。异化翻译的核心是力图传译源语文化的“异质因素”,让来自他者文化的目标受众体验异域情调。异化不是“异而不化”,不等于目的语受众难以理解的硬译、死译,一旦异而不化,异域文化终将成为海市蜃楼,让目的语受众望尘莫及,翻译也就失去了跨文化交际的功能。异化的本质是“既异又化”,让受众能够理解“异”之所在及其含义,也就是在充分考虑受众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尽量传达源语文化的异域风采。
采用异化策略来译介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助于推动多元文化共生。在当今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各民族文化高度的开放性、强大的渗透力和认知环境的趋同性为异化翻译打下了基础;反过来,异化翻译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丰富了目的语文化,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就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采用异化翻译对其译介传播,有助于国外受众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文明,了解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共生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越文化源远流长,久负盛名,在华夏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越地的先民历经沧桑,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脍炙人口的梁祝传说和西施传说,有以越剧为代表的地方戏曲,还有各类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等等。如何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而又不失真地介绍给国外受众,是译介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笔者从当地的文化展馆和外宣资料中摘取译例,按照非遗的文本类型对译例进行分类,探讨异化策略在各类非遗文本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根据纽马克文本类型学理论[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属于信息型主导的文本,非遗译介的重点是客观描述其起源、特点、表现形式、文化价值和保护情况。除了把握非遗文本的这一总体特点外,还要把握不同的非遗形态所独具的体裁特点,灵活选择音译、直译、文内注释、文外注释或综合前几种译法等异化翻译方法。
(一)民间文学类非遗的异化翻译
民间文学类非遗名录的体裁特点是:含有习俗、典故之类的文化专有项,这些文化专有项反映了我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文本以介绍越地民间文学的基本信息为主,但也具有文学体裁的抒情性功能;与经典文学相比,民间文学的行文更加通俗晓畅。基于这些体裁特点,译介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准确传递文化专有项的内涵;注意措辞表达的文学性和感染力;使译文读来娓娓动听,喜闻乐见。
(1)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儿身,想要娶她为妻,不料祝英台已被许配马家。(非遗名录:梁祝传说)
原译:Liang Shaobo found out that Zhu Yingtai was actually agirl and decided to marry her,but she had already been engaged to a man named Ma.
分析:对“许配”这一文化专有项的准确译介,是决定国外受众能否理解梁祝悲剧的关键。梁祝的悲剧根源于传统的以媒妁之言和父母包办为特征的婚姻制度。子女遵守媒妁之言,体现的是以孝道为核心、置家庭利益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伦理价值观。将“许配”译为“be engaged to”(订婚),造成文化失真。建议综合采用直译、文外注释和音译的异化法:直译为“be betrothed to”,译出了“承诺、应允”这一层本义,文外注释补充了其文化内涵,在直译和注释基础上的音译,则有助于目的语受众记住这个文化专有项。此外,还可以对句式稍作调整,用“only to do”这一结构来突显梁山伯的失落情绪,与主句更加连贯,从而达到“既异又化”的境界。
改译:Liang Shaobo found out that Zhu Yingtai was actually agirl and decided to marry her,only to be told that she had already betrothed(Xupei*)to a man whose family name was Ma.
Xupei*:In ancient China,most marriages were arranged under the command of the parents and remarks of a matchmaker.Children were supposed to obey their parents'decision to show filial piety.
(2)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非遗名录:西施传说)
原译:Xi Shi won the title of“sinking fish”which began to spread far and wide.
分析:“沉鱼”这个文化专有项从侧面暗示了西施的美,简单地译为“sinking fish”,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审美观念的国外受众来说,很难联想到西施的美,甚至会误以为这是一个把鱼儿吓得沉入水底的丑女。因此,有必要补充文化背景知识,帮助他们理解东方古典美女形象。建议采用直译和文内注释法,运用拟人修辞,更加形象化地传播古典美的意蕴。
改译:Legend has it that Xi Shi was such a dazzling beauty that made fishes forget how to swim and sink into the lake,thus winning her the title of“the one who sinks the fishes”.
(二)传统戏曲类非遗的异化翻译
传统戏剧、音乐和曲艺类非遗名录含有大量的乐器名、表演角色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文化专有项也需要借助直译、音译加直译、音译加类别词、音译加注等异化翻译方法来促进对外传播。
(3)越剧改革首先是建立剧本制,废除幕表制。(非遗名录:越剧)
原译:The reform of Yue Opera is to eliminate Mu Biao System and establish Script System.
分析:幕表制是许多民间剧团创作和演出的一种方式。特点是只给演员提供剧情提纲,没有完整的剧本,演员需要即兴编词演出。原译中的音译法难以将这些文化信息传递给国外受众,建议采用音译、直译和文外注释的异化法进行改译。
改译:Initially,to reform Yue Opera is to replace Mu Biao System*with scripts.
Mu Biao System*:Each drama used to have only an outline rather than a script.Actors and actresses performed as they wished but within the outline.
其它译例有:用直译法翻译“越剧”名录中的小生(the young male role)、小旦(the young female role)、大面(the painted-face role)等角色;用音译加直译的方法翻译“嵊州吹打”(Shengzhou Wind and Percussion Music)、“绍兴平湖调”(Shaoxing Pinghu Tune);用音译加类别词的方法翻译“新昌调腔”(Xinchang Tune Opera)、“绍兴宣卷”(Shaoxing Xuanjuan Tune)、“嵊州吹打”名录提到的唢呐(suona horn);用音译加文内注释的方法翻译“莲花落”(Lianhualao:folk art of chanting and singing)和其中提到的三弦(sanxian:a three -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
(三)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的异化翻译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名录的体裁特点是:详细介绍手工技艺的各道工序;时而点出手工技艺背后蕴含的民俗。对外传播此类非遗名录时要严格保留关于各道工序的描写,努力传播其中的民俗,具体可采用直译、直译加注的异化翻译方法。
例如,“黄酒酿造技艺”名录提到冷饭工序的两种方式:“淋饭”和“摊饭”,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分别译为The steamed rice used to make the wine is quenched with cold water before further processing./The steamed rice used to make the wine is cooled in the open air until it is still relatively warm before processing.
绍酒蕴含的隽永的民俗文化内涵也需借助异化翻译来实现有效传播。如采用直译加文内注释的方式来翻译“女儿红”:“daughter red wine”(This wine evolved from the Shaoxing tradition of burying the wine underground when a daughter was born,and digging it up for the wedding banquet when she was to be married.)
事实上,翻译以上三类非遗的异化方法也适用于翻译其它的非遗项目,如用直译的方法翻译越地民俗“迎神赛会”(God-greeting Festival);用音译加直译的方法翻译“祝福”(Zhufu,literally“worshipping the God of Blessing”)、“散福”(Sanfu,meaning sharing the blessings)和“大禹祭典”(Sacrificial Ceremony offered to Yu the Great);用直译加文内注释的方法翻译“绍兴师爷”(Shaoxing masters,indispensable advisers to the local officials who employed them)等等。
综上所述,异化翻译是确保译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文化传真的有效策略。译介过程中要把握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裁特征,准确再现文化专有项的内涵义,让目的语受众感受到源语文化的魅力,且能理解、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介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和交流,增强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舞台上,与其他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竟相媲美,多元共生。
参考文献:
[1]谢菲.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11(3).
[2]吴宗杰.话语与文化遗产的本土意义建构[J].浙江大学学报,2012(5).
[3]陈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外宣意义[J].对外大传播,2006(12).
[4]范雨涛.论译介传播视域下羌族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J].四川戏剧,2014(4).
[5]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沈慧君,吴冠群.爱情绝唱中的审美差异与互补——《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J].皖西学院学报,2006(6).
[7]Venuti,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5.
[8]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2001.
On the Symbiosi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Studies:Cases Exemplified by 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 of ICH in Shaoxing
Tao Dandan
(Yuanpei College,Shaoxing University,Shaoxing,Zhejiang 312000)
Symbiosis is an ideal state of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This can be reached by the promo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pluralism through the medium of translation studies.Exemplified by cases of translating ICH in Shaoxing,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truly convey the distinctive images and connotations of the original culture,thus constructing its unique identity and achieving symbios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ranslation Studies;symbiosis;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
H315.9
A
1008-293X(2015)05-0076-04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5.05.15
(责任编辑 张玲玲)
2015-08-27
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异化翻译视角”(125438)、浙江省外文学会专题研究项目“从异化翻译视角看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ZWYB2013007)。
陶丹丹(1982-),女,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讲师,硕士,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