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宗
(渠县创作办公室,四川 渠县635200)
賨人是古代川东北少数民族之一,以英勇善战、能歌善舞、俗好鬼巫、勤于劳作四大特点著称于世。在史学界,关于賨人与賨文化有过一些杂论,对研究夏商以来渠江流域賨民族演进的历史提供了新的借鉴。本文就其中带有疑虑性的问题作一些探索和分析。
賨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最初称比孳(zi)、板楯蛮、彭人,秦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后,称賨人,晋代称氐人,唐代称南平僚,宋代称渝州蛮。除比孳为自称外,其余均为别称。不过,使用时间最长、影响面较宽的称谓是賨人。
賨人在秦汉时期是一个令人称羡的民族。秦更元九年(前316),秦惠文王派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于之地黔中郡”(今湖南常德市)的征战中,板楯蛮奋勇当先,成为勇武之师。战后论功行赏,板楯蛮七姓均获得人均纳税40钱的优待,比起别的民族人均少缴80钱。这种“人均40钱的人头税”,被称作“賨”,充钱的布称作“賨布”,凡缴纳40钱人头税的人被称作“賨人”,“遂因名焉”。賨人的“賨”在西汉杨雄《蜀都赋》注读为“中”(zhong),常璩《华阳国志》注读为“宗”(zong),现在的《新华字典》注读为“丛”(cong)。当然,现在读音应按《新华字典》标注的字音为准。
历史上记载以少胜多的首次战例是“武王征商”。西周最早的青铜器铭文“佳甲子期,风鼎克闻,夙有商”,可知史载确凿。周武王即位后十三年(前1122),率士卒4.5万人,驾兵车300乘,讨伐殷商。其中担任冲锋卒的3000人系巴师成员。然而纣王的军队却是70万人,众寡悬殊。《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在生死博杀的战场上,巴师一阵冲锋陷阵,一阵唱歌跳舞,这种浪漫情调从气势上压倒了殷军。
前歌后舞的巴师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参加牧野会师的重要成员是西南少数民族,如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之属。武王对西土的“八国联军”尤其关照,在誓词中首先表示慰问,写道:“逖生,西土之人”。意思是说,辛苦了啊,从西方远道而来的将士们!《尚书·正义》谓:“此八国皆西南夷也。”考之《尚书·牧誓》,武王伐纣的巴师为什么没有巴人?为什么没有賨人?
巴人参加伐纣的确无凭,賨人却是有据的。《牧誓》之“彭”,即板楯蛮,也就是賨人。《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百数。”汉代巴蜀境内诸侯国至少有百余个,不少是国中之国,较大的是賨、巴等8国。后来,巴人用武力和文化征服了其他少数民族。
《牧誓》之“彭”与《巴志》之“賨”皆与“板楯蛮”有关。賨人作战用白竹之弩进攻,用木制板楯防御。楯与盾通。胡三省《通鉴释文奉辨误》卷二:“板楯蛮以木板为楯,故名”。蜀盾又称“干”或“彭排”、“旁排”,由此说明《牧誓》中有“比尔干”,持“干”(即持盾者)作战的“西土之人”,非賨人莫属。《牧誓》之彭,乃是持彭排的賨人。“操戈盾立”正是金文的“戎”字。认为“操戈盾立”者“无首”,意在说明持盾者隐于盾后,远望不着。盾有保护自己,有助于杀伤敌人的长处。汉以前,阆中称作“彭道”,曾是彭夷故地。秦灭巴蜀后改“彭道”为“巴道”。到了汉代,改名阆中。范目和七姓賨王,皆出自于此。阆中有渝水,发源于仪陇,流经蓬安、营山、渠县,注入渠江。仪陇有蓬城山,营山有太蓬山,蓬、彭音相近,可能与古之彭国地有关。《华阳国志·巴志》:“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水经注》又说潜水(渠江)出巴郡宕渠县”,“县有渝水,夹水上下皆賨民所居”。史籍记载賨人世居渝水一带是可信的。渝水贯穿古彭国地,这里的賨民曾经被称作彭人。
从先秦到南北朝,开始使用“宕渠”作县名开始,到后来使用东、西、南、北宕渠郡。为什么“宕渠”地名使用频率这样高?想来,这与古賨人的住宅与使用的防御武器有关。据考证,古賨人所居干栏,亦称迥屋,独立而高耸,谓之曰“宕”。《国语·吴语》曰:“奉文犀之渠。”韦照注“文犀之渠,谓楯也”(《辞海》)。楯者谓之“渠”。宕渠名使用了853年。
再说,賨人歌舞颇负盛名,不少历史书籍都有记载。《后汉书·南蛮传》说賨人“俗善歌舞”,《风俗通义》曰“锐气善舞”,《舆地纪胜》说“勇健好歌舞”,郭璞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所引《子虚赋》:“刚勇好歌舞”……无不赞扬賨人是个能文能武的群体,可见“歌舞以凌殷人”的巴师成员具体所指属賨人无疑。
巴与賨在史籍中往往并列连称,如西汉扬雄《蜀都赋》:“东有巴、中(賨),绵亘百璞”;《后汉书补注》引《风俗通》曰:“巴有賨人”,剽勇。可见,賨族是巴地人,并非巴人,也不是巴人的一支。遗憾的是,在运用古籍时,巴与賨常常被混为一谈,给研究賨人史实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华阳国志·巴志》刘琳注曰:“賨人”其风俗、语言、信仰、分布等均与廪君种(巴人)不同。近些年来,学者、专家从三峡西部考古到达县罗家坝遗址的发掘,没有发现夏商周时期的“巴文化”,而是“賨文化”(《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在考辨不清的情况下,往往把賨人文化说成是巴人文化。这是由于分不清賨、巴两族文化的不同特征所致。賨人、巴人的确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两个民族,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末期,殷夏两族相互追杀。翦伯赞说,原居住在豫西一带的夏人,向南逃往荆楚,追赶夏人的殷人也同时到达荆楚。殷夏两族斗争不已。战乱带来的灾难,给楚人埋下仇恨。后来,殷人在钟离山生存下来,被人称作“廪君种”;夏人在夷江一带栖息下来,被人称作“板楯蛮”。廪君种的势力强大,对板楯蛮压迫深重。板楯蛮不得不逆长江而上,进入嘉陵江,在渠江流域定居下来。数百年后,因楚人所逼,廪君种成群结队沿长江西进,在三峡流域定居下来,然后西扩,占据了四川东部,建立了巴子国,廪君种被称作巴人。另一支是崇拜人面蛇身的伏羲的蛇巴,从湖北秭归沿长江进入大宁河、小神农架,到陇东、陕西、汉中盆地定居。据说定居之地的蛇大得可以吞象,“三岁出其骨”。蛇巴应是巴人的一支。
廪君种信仰白虎是有历史渊源的。这个民族五姓人等为争当首领,各自视己为神。“神”与“神”较量,谁有能赖谁做首领。据《晋书》120卷载,江岸“有石穴二所,其一赤中丹,另一黑如漆。有人出于赤穴者,名曰务相,姓巴氏。有出于黑穴者,凡四姓,瞫氏、樊氏、相氏、郑氏。五姓皆出自石穴(石或石穴即为‘巴’),为争其神,相互以剑刺穴屋,能著者以为廪君。四姓莫者,而务相之剑悬焉。又以土为船,雕画之后浮水中,曰:‘若能船浮存者,以为廪君’。务相船又独浮,于是遂称廪君”。巴氏务相成为廪君后,他率领五姓之众,顺着夷江乘船到盐阳,夺取了该部落的盐场。癝君种集团利用夷江(清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安顿地生存下来。其部落实力逐渐强大,对楚人、板楯蛮及荆楚一带土著民族进行压迫,结下很深的仇恨。“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为祠焉”《后汉书·南蛮传》)。廪君务相为巴氏,廪君种的图腾是白虎,在祭祀先祖“白虎”时,击鼓跳舞,场面十分热烈。从此,癝君种五姓被称作巴族,也称巴人为“白虎夷子”(白虎的后裔)。
然而,以狩猎为业的板楯蛮却以“专射白虎为事”。板楯蛮的后裔把自己的祖先称作“打虎匠”,并引以为荣。据《华阳国志·巴志》载,秦昭襄王时(前306—前251)募賨人(板楯蛮)以白弩杀白虎,这是个幌子,实际是镇压巴人(廪君种)暴乱。这两个民族相互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和斗争,根本原因在于图腾信仰有别,加之巴人争夺賨人的地盘,使矛盾加剧。所以,刺杀白虎的征战,賨人显得特别主动、卖力。
巴人的巴、樊、瞫、相、郑5个主要姓氏,是在战国晚期发展而成的。《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这些姓氏主要来自钟离山,是一个部落中的五个宗族。后来从荆楚西进入川,但比賨人入川要晚得多。
賨人有罗、朴、昝、鄂、度、夕、龚7个主要姓氏,《世本》说“賨人无姓”,所谓无姓,实际是“氏”。先秦时期七个氏已在巴蜀地区普遍存在。三国时期,賨人北迁,进入陇西,李特其妻罗氏为賨人主氏。李雄妻昝氏亦是賨人主氏。汉代平定三秦后论功行赏,“賨人七氏不供租赋”,余姓也能享受“岁入賨钱口四十”的优惠,巴族主姓和余姓均未享受这一殊遇。
看来,巴、賨两族主要姓氏均不相同,姓氏源流也不尽一致。
賨民族土风淳厚,聚族而居,具有奇异性、神秘性、浪漫性。賨人实行大姓氏统治,世袭传承,兵民合一。生民秉性耿直,尚侠好义,天性劲勇,剽悍善战。信奉道教,崇拜巫觋,敬重田神。据《太平寰宇记》载,“其民俗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歌为乐”。人口中“女多男少,女人任役”,劳作当差,无处不是。“昏(婚)法,女先以货求男,贫者无以嫁则卖为婢”。起名“父子同讳,夫妻共名”。分辨节令,则“视木叶以别四时”。选择背山面水的地方造屋,所建造的干栏,即“依树积木,人并楼居,登楼而上”,竹木结构,下有底架,高出地面,人居其上,防兽防潮。生产劳作先渔猎,后农耕。穿戴讲究色彩,五色并用,不分男女,均绣花边,妇人穿着横布二幅,中贯其首,号曰统裙。美发髻,垂于后,竹筒三节,斜穿其耳,贵者饰以珠珰。男子椎髻 头,左衽,露发,徒跣(打赤脚)。死葬不造坟墓。
巴人祖先出于石穴居住高坡山地,建造洞穴为居,俗称“蔓子洞”。刀耕火种,春初烧山,借灰作粪,热土下种,祈苗盛倍收。敬仰白虎,信奉乌龟,祭祖击鼓,一唱众和。喜欢堆结头饰,多裹白帕。总之,民风民俗与賨人差异较大。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78)具体载明了巴人与賨人的分布区域:三峡地区为“廪君种”之地;迤南地区的溪州(今湖南永胜等县),黔州(今重庆彭水)、思州(今贵州思南)、施州(今湖北恩施)及渠江流域等为板楯蛮之地。部分富人在“汉末以后”,有迁徒关中、甘肃、陕西以至江汉流域者(华阳国志·巴志》,刘琳注)。尤其是成汉国解体后,賨人整体上从渠江流域消失了。
古籍中“巴人”一词,指的是巴地之人,“巴师”指的当然是巴地的将士。巴地之人,除巴人外,还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蜒等族。这些民族各有各的民族特点,不存在谁是谁的一支的问题。
《华阳国志》:长老言,“宕渠盖为故賨国,今有賨城,邻山重迭,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何时建立賨国?何时建立賨城?经考证发现,武王率巴师伐纣,彭人(賨人)已有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并能长途远征,可见生产力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这时的彭人已有了统治者和指挥者。有人推断“商代”中晚期,賨人建立賨城(《巴渠史话》),是可信的。建城之初的城名还不得而知。不过,賨民族是新石器时代末期渠江流域的主人,已为大量的出土文物所证实。
公元前520年,楚平王“废公族疏者”往实旷虚之地,宕渠城为芈姓賨裔封国,建都在今渠县土溪,文化日益昌明(《巴史探微》)。公元前289年,楚顷襄王派兵入流江(今渠县),“打賨围巢,执宗子以归”,賨国灭(《达县地区文化艺术志》)。賨国经历了232年的历史。东汉时,车骑将军冯绲组织整治旧城,扩建增修,城址幅员加大,更名车骑城。賨城遗址位于渠江东岸,距今渠县县城26公里,总面积230万平方米,为渠县土溪镇城坝村的全部,洪溪村、天府村的部分。而今能见到汉井、汉砖、汉瓦、汉墓、土城墙及出土的生产、生活用具及军事武器,足以说明賨城存在的史实。东晋末(420),在僚人入侵川东的一场战乱中,賨城被焚毁。这里除设都城外,还是宕渠县、宕渠郡治地。古賨国和初建的宕渠县幅员面积大体相近,约5万平方公里。辖区即今渠县、达川、通川、开江、宣汉、万源、通江、南江、巴州、平昌、城口、大竹、邻水、广安、华蓥、蓬安、岳池、营山18个县市的范围。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
建賨国前,賨人参加武王伐纣;建賨国后随司马错浮江伐楚,随廖中药参加秦昭襄王平乱:随范目参加刘邦平定三秦:随冯绲平息 “武陵蛮”、“长沙蛮”;随李特参加流民起义……賨人征战,自强不息,英勇剽悍,意志坚强,性格刚烈,被誉为“东方的斯巴达”。賨人将领王平、龚壮、庞雄、范目等战绩显赫,历历在目,已载入史册。
在生产劳作方面,由渔猎发展到耕织,以种桑、麻、茶闻名于世。特别是茶叶生产较为普遍,当然西蜀也不逊色。所以,巴蜀成了世界茶文化和饮茶文化的诞生地,盖碗茶文化的发源地。种桑、养蚕、织锦成了賨人的产业个性,賨锦曾为贡品。酿造清酒的技术,已在巴地普遍采用。烧窑工艺已达到成熟的程度,从大量汉砖、汉瓦可见賨人的智慧。开矿、冶炼、烧窑成了兴盛行业。《续汉志》说,宕渠县曾设铁官。
賨人聚居的渝水地区是巴歌巴舞的发源地。比如《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内容之间毫不相关的歌曲,却成了賨人的流行之曲。《巴渝舞》、《竹枝歌》则是艺术成就辉煌的代表作,对后世艺术创作、歌舞表演、民间曲艺、地方戏曲的继承和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賨人建立了另一个国家——成汉国,为封建制帝国。
西晋太安二年(303),益州流民军领袖李特在新繁(今新都)战死后,其弟李流继任其职,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与晋王朝相对抗。由于流民军内部混乱,南北两路出现叛变,猛将李荡战死,晋军大肆进攻,主帅李流悲观失望,打算投降,把儿子送到晋军孙阜处做人质。在存亡攸关时刻,李雄等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妥胁投降,鼓励流民军坚持斗争。李雄率部奋勇反抗,一举击溃了三万荆州水军,孙阜败逃。李雄率部转战成都,杀汶山太守,再攻郫城(今郫县),取得了节节胜利,声势复振。不久,李流病死,李雄接任全部职务。同年十二月,李雄设计引敌入伏,大破罗尚所居的晋军,占领成都。永兴元年(304),李雄自称成都王。光熙元年(306)三月,范长生至成都,雄迎于门,拜为丞相,尊为“范贤”。同年元月,李雄称帝,即成武帝,国号大成(后改为成汉),建都成都,改元晏平。追父特为景帝,庙号始祖,尊老太后为皇太后,范长生为天地太师。
成汉国疆土东至巴东,南到云贵北部,西至汶山,北至汉中。之后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为两晋时期所建十六国中的第一个国家。
李雄在位31年(304—334),废除西晋法规,新立约法七章,封拜各类职官,自成国家体制。注重恢复农业,对叛军不咎既往,宽容接纳。妥善处理民族关系,轻徭薄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同时重用人才,整理和研究史籍,常璩的《华阳国志》就在成汉国问世。提倡设立学宫,兴办学校。兴建武侯祠,彰扬先贤。不到十年时间,成汉国出现了“年丰谷登”“民多富贵”的景象及“闾门不闭,路不拾遗,狱无滞囚,刑不滥及”的局面,成汉国进入了极盛时期。李雄系豪强领袖李特的第三子。《晋书·李特传》载:“李特,字玄休,巴西宕渠人。”史学家邓少琴就李特的出生地讲得更加具体。他说“李雄之王祖,也出自宕渠,在今麻柳场(今渠县鹤林乡)、袁家驿间有虎城寨”。虎城寨这个小地方,是李特的出生地,也就是李雄的祖籍,证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皇帝诞生在宕渠这块土地上。成汉政权前后维持了43年,经历了五位皇帝。李雄病死后,子孙后代为了取得皇位,明争暗斗,相互残杀,使之国力日益衰退。公元347年成汉国被西晋王朝消灭。
賨人生活在渠江流域长达2000余年,尽管它没有列入当今55个少数民族之列,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创造的辉煌,都留在川东北人民心中,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1](唐)房玄龄.晋书:12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4:11.
[2](晋)常 璩.华阳国志[M].刘 琳,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1.
[3](南朝)范 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尚书译注[G]//李 民,王 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西汉)司马迁.史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
[6](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宋)乐 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3.
[8]张国祚,等.賨人与賨人文化[M].香港: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