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璇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山东 淄博 255033)
“村改居”社区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社区类型。作为在行政整合的外力建构下形成的新型社区,它们一方面或多或少保留着原行政村的部分职能,另一方面已经逐步向城市社区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过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积极有效地回应社区民众的诉求,让“村改居”后的新市民顺利度过新旧生活方式碰撞下的文化冲突期,对新社区形成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尽快适应新的生产、生活环境,成为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
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的城中村在土地征用后,撤销村委会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或并入城市社区,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淄博市“村转居”工作也在1981年逐步展开,总共涉及张店、周村、高新区等六区以及桓台、高青、沂源三县。在各地“村转居”进程初期,仅有部分城中村分散转居,20世纪90年代后各地开始小规模成批转型。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村转居”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先后有200多个符合转居条件的城中村或近郊村顺利转居。在整个过程中,全市撤村建居改革工作的政策比较完善,程序比较到位,整体推进很顺利,建居后,各社区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管理工作逐步转型,大大加快了市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但是,从村到社区,从农民到居民,“村改居”社区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管理体制的变革,更需要居民在道德文化素质、生活方式和观念等方面的转变。笔者通过与乡镇、社区相关领导和居民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市“村转居”转型社区文化建设管理运作中存在的难点及障碍因素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经过调研,目前“村改居”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上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近些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扶持,农村教学条件和环境比以前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从整体看,国家对农村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的倾斜仍旧有限,大多数农民仍然是文化教育的弱势群体,所受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尤其是农村老年群体,依然处于文盲、半文盲阶段。居民文化教育程度偏低,加上受其他客观条件的制约,直接导致了农村社区文化活动的档次偏低。目前,部分“村改居”社区的文体活动大多仍只停留在以中老年女同志为主体自发组织的健身操层面,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需要,社区文化的教育导向功能未能有效发挥。
显而易见,“村转居”社区虽然仍旧保留有农村特质,但是在形态上已经基本成为城市社区,这就意味着居民的生产、生活模式与之前比较发生了巨大改变。城镇化之前,家家户户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而城镇化后,一方面村民的生产、生活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但另一方面,居住生活各方面的费用又成了一笔新的不小的开支,家庭消费模式的变动引发村民心理的不适应。再加上农民离开土地变为居民,改变了世代以乡村为背景的生产生活方式,情感的失落,精神生活的贫乏,使他们急需社区文化生活充实自己。调查发现,这些“村转居”转型社区的村民普遍对新的生活模式感到被动,对丰富社区文化活动有着强烈的意愿。
小城镇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不足是当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总体表现为需求大于供给,建设的力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底子较薄,欠账较多。除少数基础条件较好的社区外,文化活动场所缺乏是大部分社区文化建设中反映集中的问题。个别有条件社区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因经费问题而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农村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难以形成产业化,同时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风险。
调研发现,在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社区文化干部队伍严重不足,部分“村转居”社区干部的角色转换欠缺到位,多数人文化程度偏低,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陈旧,缺乏城市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社区居民群众日常零散自发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靠一些文艺爱好者和热心居民安排组织开展,缺乏专业的文化工作者给予系统地筹划指导安排。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要消除转型社区居民的精神困扰,促使其融入新社区文化环境,以达到社区文化和谐繁荣发展是一项涉及心理、物质、制度等众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农民变市民,不是简单地住上楼房,更应该提升素质,重构其对新的社区环境和社区文化的认同感,在思想上做到融入,在行动上积极响应。
首先,要注重加强城镇意识的宣传教育,对转型中村民的思想意识、道德精神生活予以积极引导。在社区定期举办知识讲堂或以开展趣味活动等形式,普及宣传文明礼仪规范和各种现代知识,帮助居民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各种旧风俗、旧习惯。制定行为准则,把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荣八耻”的要求体现到各种文明公约中。坚持政策法规进农家,道德规范进农家,科技知识进农家,先进文化进农家的“四进”活动,促进其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转型。
其次,要注重准确把握社区居民的文化诉求,引导其融入新的社区文化环境,形成新社区意识。坚持居民需求本位原则,注重用共同利益来调动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把群众的实际文化需要放在首位,通过提炼打造新的社区精神,促使他们转变过去的原有观念,树立起强烈的社区意识。在对新社区精神的强烈认同下,自觉争创文明家庭,争当文明居民,争当道德模范,做到好模范大家评,好风尚大家传,实现社区人际关系的温馨和谐。
首先,优化社区文化资源供给机制,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共建。要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的平台作用,整合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介资源,综合利用多种文化载体,整合乡镇广播影视服务站、宣传文化中心、有线电视网络服务站“三支队伍”,合理分配工作职责和任务,整合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社区文化中心的“阵地资源”,提高利用率。通过提升、改造、新建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批集政务服务、文体娱乐服务为一体的文化服务中心。
其次,强化资金保障机制,坚持政府在资金供给中的主导地位,政府继续加大资金倾斜。近年来,中央和省市逐步加大对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但资金投入规模仍旧难以满足急剧增长的市民需求。要注重制订倾斜政策,对缺少文化场馆的新转型社区摸底登记,出台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上予以倾斜。建议政府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给予必要的支持,针对社区文化发展建立专项发展基金,作为社区日常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经费和奖励等开支,层次较高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申请社区专项补助资金。同时,应重视社区居委会的主体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社区集体经济,鼓励社会赞助,借助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社会组织之间良性竞争,发挥其多元互补的正面作用,从而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社区单位和企业积极参与社区的“多元化投资主体”,从而保障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先,明确政府相关文化部门和单位为“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防止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的现象。强化文化主管部门对转型社区文化工作的考核职能,配强专业人员,在适当增加编制和经费的基础上,由文化部门下派具有文化工作专长的干部到社区任文化专干,社区协同双重管理。同时,加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力度,明确责任主体定位,统一规划和协调,使职能部门履行好社区文体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监管职能,有力保障社区文化工作的正常运作。
其次,注重实行统筹规划和布局,清晰社区文化建设规划,对转型社区文化建设进行长远谋划、统筹安排。成立转型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加强督促调度,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把转型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把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作为乡镇建设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三,做好文化建设骨干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社区文化干部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文化站专干队伍,为社区群众文化事业储备雄厚的人才支持。同时,注重从社区居民中培养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社区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积极培养志愿者工作队伍,不断充实完善村改居社区文化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动员社会各阶层、各团体、各界别投身到转型社区文化建设中去。
最后,积极探索社区文化产品社会化供给模式。随着社区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大多数居民从思想和经济承载力上都能接受一些优秀社区文化产品的有偿消费,因此对不同的社区文化产品可以分类管理。社区委员会对于可以大胆探索公开社会招投标的形式,吸引社会上有实力、有能力的企业、个人进行专项文化产品提供,而社区委员会及相关部门一定要承担起协调和监督的职能,保障所提供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这种方式既使居民享受到了高水准的专业化服务,同时又缓解了资金短缺,节省了社区人力、物力资源。
推动转型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是关键,应一切从社区实际出发,挖掘当地特色的文化资源,力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使社区文化建设在质量和水平上更上新台阶。
首先,注重以家风村风建设提升市民素质。坚持“着眼基层、试点先行、由点及面、有序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家庭续家谱、立家训,村居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总结提炼,确立各自的家风、村风,体现本家庭、本村、本社区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面貌,家风家训书写上墙入堂,村风村训刻石上碑上墙,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促进村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
其次,抓好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精品社区文化战略,积极打造先进文化社区。注重依托本地人文、历史资源,因势利导,组织开展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及民间特色的文化活动。政府财政应予以大力扶持,选拔其中高质量者打造成为本乡镇、本区县的特色文化支柱产业,比如“一市一品”和“一乡一品”等地方特色文化,努力培养地域色彩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会活动,能够在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模式,如“社区秧歌表演队”“皮影文化公司”等。在地方文化产业特色化基础上,以此为抓手,按照“弘扬文化传统、传承民族元素、发展特色产业、致富广大群众”的思路,带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从而推进转型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1]赵燕华,焦爱英,王 潇.“村改居”社区:变迁中的文化冲突与治理[J].重庆与世界,2013(3).
[2]蒋福明.“村改居”社区文化及其困境探讨[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3).
[3]陈 祥.“村改居”转型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建议——以仙桃市小南社区为例[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4)——地方大部门制改革与城市科学管理研究[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
[4]闫翅鲲,许爱青.融合与创新:“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路径探讨[J].晋中学院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