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专业术语英译中的中国特色初探

2015-04-10 05:33尹丹婷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专业术语文博英译

岳 婷 尹丹婷(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文博专业术语英译中的中国特色初探

岳 婷 尹丹婷(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文博专业多反映中国历史文物考古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存在,其英译呈现出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即反映中国独特文化现实的英语表达法。这样的中国特色是必要和合理的,是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应有体现,能够真实有效地展示中国文化,增生中国文化软实力,应该被译界提倡。

文博专业术语 英译 中国特色

引言

随着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代表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维度的文博艺术产品和服务也将更大规模地走向世界市场。要使其最终凭借独特的民族个性与魅力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就语言层面而言,除了借助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固有的文化传播外,我们应毫不犹豫地利用作为世界语的英语在更加广泛的受众中宣传、输出和打造中国文化。将文博专业术语翻译成英语,用世界比较便于接受的语言来呈现这一领域的中国文化,虽然实现了语言形式上的转化,但英译版本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译者汉语思维及表现异质汉文化需要的影响,从而使英译或隐或现地带上中国特色。这一特色既符合国际英语表达规范,又是英语受中国本土文化影响的结果,更是用英语语言表达、承载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客观要求。发掘文博专业术语英译中的中国特色,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英译规范,提高英译的汉语文化表现力,更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

一、文博专业分类及特征

“文博”是文物与博物馆学的简称。概括来讲,“文博学”是一门对历史文化艺术文物分类研究、甄别和保护,并以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为中心,涉及到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科学技术、制物工艺、宗教、哲学等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各种学科互相渗透和代表着民族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交叉学科。从国内各高校官方网站的专业分类看,文博专业通常包括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建筑和文物保护等类别。可见,文博专业的研究内容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都表现出历时性的特点,即都要与非眼下的甚或是远古的文明对话,这便构成了其今与古的差异。同时,文博专业所涉及术语专业性极强,从而形成了非专业与专业的隔阂。再次,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物文化的客观差异,文博专业研究内容也存在地域性不同。

二、文博专业术语英译的中国特色

语言有其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英语在其落根于其他国家时,必将受到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产生一系列反映其他国家文化的表达方式[1],即所谓的“英语变体”。英语落根于中国社会受中国文化影响同样会生成独特的变体---中国英语。对“中国英语”的界定和说明,学界已有多种论述。概而言之,“中国英语”是专门用以表达独特中国文化的合理和必然的英语变体,有别于生搬硬套而来的的“中式英语”。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英语所表达的就是现存英语变体中未涵盖的独特的中国文化特色[2]。

上文对文博专业三个特征的归纳中,极强的专业性并不因为语言的差异而有多大不同,如考古学中的树木年轮测定法(tree-ring dating),对讲汉语和讲英语的人来说,这一术语除了语言表达符号不同外,其所指十分确定,母语为不同语言的人可以对此毫无疑问地达成共识。但是,历时性和地域性则导致某些专业术语的中国文化特性,使此类术语的英文译文呈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色。概括起来,文博专业术语英译中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对中国英语的频繁使用,具体可归为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发音方面与中文拼音趋同。例如,表现中国古代官署的“衙门”(Yamen)、代表中国武术总称的“功夫”(Kungfu)、反映老北京平民城市格局的“胡同”(Hutong)、表示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礼俗的“磕头”(Kowtow),指代中国古代祭地礼器的”琮”(Cong),“玉壶春”(Yuhuchun)等。以“磕头”为例,在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中国社会[3],磕头是表达问候、尊崇、服从、认输、祭拜等的一种礼俗,这种行为在英语社会中几乎不存在,遑论其专门称呼了。再如“玉壶春”(Yuhuchun),本来是一只梨形波浪口沿的花瓶。如果直接采用描述性语言将其译为“pear- shaped vase with flared lip”,意思虽然讲清楚了,但是汉语源语中由“玉”和“春”命名而焕发出的如亭亭少女般优雅清纯的诗意却不复存在[4]。由此可见,这些术语或描写中国特有历史现象,或指代中国独特文化概念,但无一例外地饱含着中国文化内涵。对于此类文博术语,通常将其直接音译。似乎只有“无中生有”地将汉语拼音平添作英语单词并辅以详尽(通常是较长的)英语解释才能原汁原味地传递出中国文化的历史韵味。

第二,选词方面与中文字词基本对应。例如,表示中国人礼尚往来正常和谐人际关系的“红包”(red envelop)、代表中国文化节日习俗的“春联”(spring couplets)、中国瓷器典型纹饰之一的 “云龙纹”(cloud and dragon design)、特指中国封建皇权所在地的“紫禁城”(Forbidden City)等。以“红包”为例,作为中国人的一种传统赠礼,它不仅仅表明所赠之“礼”,更要传达“礼”的呈送形式——盛放在红色的精致小包里,这既符合东方的含蓄之美,又烘托了现场喜庆欢愉的气氛。若将其译作“gift money given as expression of blessing,gratitude or congratulations”,尽管指明了东西的用途,却缺失了“中国红”这一独特的中国属性[5],不足以全面深刻地呈现中华文化的色彩内涵。这在某种程度上便消弭了中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民族身份标识。

第三,造句与中文源语形神契合。例如,(错金银“一箭双雕”铜弩机)的“一箭双雕”表现得动感十足、呼之欲出(The occasion of killing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 is portrayed no more dynamic and vivid. ),金沙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一万余件(Jinsha Site Museum has collections of over 10,000 pieces.),(太阳神鸟金饰)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蜀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Such a pattern shows the ancient people’s worship of the sun and birds,expressing their praise of life and movement.)等。这些句子的英译要么直接套用既有英语说法,要么按照中文语序逐字逐词翻译,并未在选词和句式上采用英语惯常表达。例如,“一箭双雕”本有英语对译“One stone,two birds”。笔者认为,此处之所以用“arrow”和“hawk”,是因为至少要表达两层文化意义:其一,向英语受众表明这一说法中国古已有之,只不过与英语所用喻体不同;其二,“箭”和“雕”的意象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弯弓射雕的飒爽和豪迈。这种译法从侧面表现了中国译者对本土文化的推崇和礼拜,同时又能够引导英语受众以比较的视角来审视和欣赏中国文化,刺激其对中国特色文化的敏感性,有利于其形成对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体验。再如,“金沙博物馆现有......”一句,按照英语语法,这里的“有”因表示“某地存在有......”而要用“There be”句型翻译,中国译者却坚持用“have”这一表示“归......人所有”的词语。这实在显示了中国人在处理客观世界时与西方人的不同视角。中国传统一贯主张“天人合一”,“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6];英语文化中二元对立的思想却将人以外的世界作为“他者”对待,比较严格地区分作为不同层次主体的“人”与“他者”,这便有了英文中诸如“have”和“there be”适用场合的区分。

三、保持英译中国特色的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知,不管是英译的发音、选词还是造句,都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这样的中国特色是客观存在的,其在英语教学和对外文化交流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对英语教学而言,系统及时地整理出文博专业术语的对等英语表达,向学生讲解它们的生成过程,不仅满足了教授语言点的教学目标,而且生动合理地将中国文化整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突出了英语学习的文化内涵。这种做法既拓展了语言教学的深度,增强了课堂趣味性,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跨文化比较意识,为学生创设学以致用的情景,让学生摈弃“英语无用”论,切实体会到英语学习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改善英语教学效果。

在对外文化交流实践中,忠实于中国特色文化的英译在主观上能真实呈现汉语不同于其它语言的文化信息,输出典型的中国文化,完成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任务[7]。使中国文化参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在世界舞台上发出无可替代的文化之声,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坚守民族根本。同时,客观上通过凸显与其他文化的不同,方便英语受众更直观、清楚、地道地了解中国文化,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平衡发展。

四、结论

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使民族文化泛化为世界文化,就要将自己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在国际社会广为传布,使其最终为世界民众普遍接受和认同[8]。文博专业术语英译是中国文化为了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融合而主动采取的“求同”行为。然而,中英文化现实的不同和两种语言表达的不对称性使“求同”与“存异”共在,集中表现为英译发音、选词和句式上的中国特色。探索这些凸显中国文化特征的成份,对于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将文博专业术语译介成英文并合理保持译文的中国文化特色,能够真实有效地展示中国文化,增生中国文化软实力,有效促进我国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因此,我们应该保留甚至突出这种差异,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的特色,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异域风情,感受到其他文化的存在与独特魅力[9],同时又促进世界文明的协调发展,毕竟世界文明的健康与活力得益于各异质文化“求同存异”式的共生。

【责任编辑:何东】

[1] 丁金珠.得体中式英语在中国文化传递中的价值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2] 牟海璐.浅谈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J].北方文学,2012(2).

[3]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 李开荣.试论文物名称英译文化信息的处理[J].中国科技翻译,2001(4).

[5] 刘爱昕.喜气洋洋中国红——浅谈红色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意义[C].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6] 季羡林.中国精神中国人[C].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3.

[7] 乔春华.文化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输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5).

[8] 李智. 对文化软权力化的一种传播学解读[J].当代传播,2008(3).

[9] 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J].中国翻译,2002(6).

H31

A

1008-8784(2015)04-122-4

2015-09-01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汉语术语的英译实务研究”(项目编号:SC13WY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岳 婷,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西方文化与文学、高职英语教学;尹丹婷,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专业术语文博英译
基于数据库的专业术语知识图谱自动识别设计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广州文博》征稿启事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文博扬帆起航
看懂体检报告,提前发现疾病
文博学院
浅谈高职院校文博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