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清和
当今的茶会,已经成为茶界的一道绚丽的风景,茶会的组织,又多以茶席的形式和面目出现。好看、靓丽的茶席布置,几乎雷同,多是席主表情严肃,插一枝花,一壶五杯,刻意模仿的痕迹明显。千篇一律的茶会、茶席、雅集,让参与者失去了新鲜感以后,渐渐地审美疲劳,让人感觉茶席的存在变成了形式主义,以至于感觉刻意、刻板、耗时、费力,背离了自在愉悦喝茶的初衷。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些现象呢?究其本质,还是我们缺乏对茶席设计的本质理性认识。那么,什么是茶席呢?我认为,茶席是为品茗构建的一个人、茶、器、物、境的茶道美学空间,它以茶汤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共同构成的具有独立主题,并有所表达的艺术组合。茶席,不是刻意地“摆”,是用心地去“布”。应天之时,载地之气,加以材美与工巧,藉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茶的融合沟通,协和相亲。器具之间,不是干枯的罗列展示,彼此有着生命的相生相惜,有着气韵流动的相互映照。茶席不是作秀,是为了让我们更美、更风雅地去喝茶。茶席是实用且美的艺术,二者不可孤立与分割。它首先是实用,其次才是美。茶席营造衍生出的美感,是为实用去服务的。日本的工艺大师柳宗悦说过: “随着使用,器皿之美与日俱增。弃之不用,器皿便会失去意义,美亦将不复存在,故而美是用的表现。”所以说,茶席是有思想、有表达、有诗情、有画意的茶道艺术组合。既然茶席是一个以茶为灵魂的茶道美学空间,那么这个空间里的所有载体与构件,都要服从和衬托于茶这个主体,而不能喧宾夺主。故明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 “知蓄书史,能亲笔砚,布景物有趣,种花木有方,名日清致。”茶席的清致,与陈眉公所言又是何等的相似!茶的品饮,又以汤色、滋味、香气和气韵为主,而感受这四个要素,必须依靠和调动我们的感觉和知觉,去细细体会与品味。 “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只有不断减少茶道空间里影响眼、耳、鼻、舌、身、意的干扰因素和信息冲击,我们的身心才能变得松驰和沉静,我们的直觉和感觉才会更加敏锐与精准。因此茶席的设计,力求简古通幽,质朴素雅。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说: “美就是净化过剩的过程。”美丽与否,在于你如何剔除那些影响美丽的因素。这个观点,与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不谋而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身心的愉悦沉静与否,还与茶席平面的大小、泡茶人的坐姿、泡茶人在水平作业区域内的最大伸展能力,以及身心能够承受的负荷,茶席的色调、煮茶器、泡茶器、品茶器把持的舒适性、泡茶、分茶的逻辑秩序等因素紧密相关。
我们真正理解了茶席的概念之后,就会感悟到茶席的存在,不只是徒有形式,是为解决和厘清我们泡茶的逻辑顺序与方便性,是让我们美且更便捷省力地去泡茶、分茶。
茶会是一场关于茶的盛宴,也是一场充满禅意的雅集。在茶席上,能品到心仪的佳茗,欣赏到别具特色的茶器,能遇到爱茶的人,也能学到渴求的专业知识。茶会是种种美好因缘的和合,因此茶聚的时刻,特别受到茶人们的珍视。从茶席的布置、插花、煮水、提壶、瀹茶、分茶,到焚香、听琴、品饮、回味等,不惟坐席中的主客是一期一会,茶汤与当下的花姿,当下主客的心境,当下席上的光影,均是不可再来的一期一会。
庄子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节气的变换,万物的荣枯,四季的秀色,天地的大美,都蕴含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演化之中。与时俱进,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寒温燥湿,有不同的花开花落,更有不同的茶饮。品饮不同的茶,便勾勒出与茶与季节相融合的不同的茶席,或清雅、或清凉、或朴素、或华丽。怎样设计出一个让人满意的茶会、茶席呢?限于篇幅,只能枚举一二,见一斑而窥全豹。例如,炎炎夏日的茶席,要以簡淡翠绿的色调,营造出清凉的品茶空间,茶品的选择也多以绿茶、生普、新白茶为主;冬季的茶席,要体现出温暖贴心的特点来。千利休在日本茶道的四规七则中说: “做茶事,要使人感觉到冬暖夏凉。”因此冬天的茶席,需要通过插花、茶汤、茶器的色调、席布、茶境等方面,营造出温馨与关怀,让人从孤寂中看到明媚,从萧条中窥到春色,从积雪中望见春水,从寒冷中觉知春意。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从茶里感知到春天,品出人生的温暖和希望,就是冬之茶席的要旨。
另外,茶会雅集大家本是为交流而来,因此,我不太同意当今茶会中绝对“止语”的严苛要求。在茶会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不是不可以交流,但需安静轻声,以不影响到第三个人为度。
茶会结束后,废水、茶渣,以及茶会产生的垃圾,要进行必要的分类,并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能利用的尽量回收并再利用,不能利用的,要倾倒于指定的位置,一切收纳工作,要有条不紊。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尽量抹掉碳痕迹,方不负这席有滋有味、优雅养心的茶。茶会的一点一滴,行住坐卧,体现着参与人的态度与修养。一场清心安静的茶会,需要每个人的默默付出和倾心支持,才会让自己安于当下,在细节之美中慢慢吃茶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