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光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1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62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两组pH值、PaO2、SpO2较治疗前均升高,PaCO2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呼吸频率、紫绀、气短、心率及呼吸肌运动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和CO2潴留,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中图分类号] R56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02-0030-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常见和多发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COPD患者常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而导致症状加重,进而引起呼吸衰竭,以往COPD多采用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虽然疗效肯定,但存在并发症多、患者创伤及痛苦大等缺陷[1]。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本院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6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1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2]。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62例,其中男80例,女32例,年龄(59.42±6.24)岁,病程2~9年。治疗方案均经患者知情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炎、祛痰、舒张支气管、糖皮质激素、纠正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并通过鼻导管吸氧,(1~2)L/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参数设为S/T模式,呼吸频率为(10~18)次/min,呼吸压力5~10 cmH2O,吸气压力15~25 cmH2O,氧浓度FiO2为40%~60%,依据患者血气、血氧饱和度及舒适程度调整呼吸机的参数,3次/d,(2~3)h/次。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pH值、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pH值、PaO2、PaCO2、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pH值、PaO2、SpO2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t=2.557,P<0.05;t=3.104,P<0.05;t=2.035,P<0.05),PaCO2明显降低(t=2.816,P<0.05),且观察组的pH值、PaO2、PaCO2、SpO2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t=1.982,P<0.05;t=2.643,P<0.05;t=3.064,P<0.05;t=2.37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比较
治疗7 d后,观察组呼吸频率、紫绀、气短、心率及呼吸肌运动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147,P=0.000;χ2=12.135,P=0.000;χ2=44.115,P=0.000;χ2=24.852,P=0.000;χ2=48.524,P=0.000),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比较[n(%)]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中5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胃胀、鼻压迫及口咽干燥等不良反应,停止使用呼吸机或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COPD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肺部慢性异常炎症病变,其反复发作可引起支气管、肺部感染加重,并最终导致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患病率和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加,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显示[3,4],COPD的发生与气道狭窄及气流受阻造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从而引起高碳酸血症和动脉低氧血症,患者常表现为咳痰、咳嗽、喘息等症状,继而发生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脏病。黄国梁等[5]研究显示,COPD患者发病与感染、大气污染、吸烟、植物神经失调及呼吸道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等诸多因素有关,患者往往因呼吸系统严重感染、呼吸道痰液增多、引流不畅等致呼吸肌疲劳而继发呼吸衰竭。以往患者多采用气管切开或经口鼻行气管插管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治疗,但因创伤大,并发症多,长时间使用可致呼吸道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损伤,造成疾病反复发作,且部分患者脱机困难,可产生呼吸机依赖等[6],导致患者及家属不易接受,临床应用率较低。
COPD患者存在肺部结构受损、肺功能下降,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可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势,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状态,易于在抢救患者时早期使用;此外在治疗中患者可以进行语言、进食等功能,且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未受到破坏[7];其可通过改善换气和通气功能,减轻呼吸肌负荷,缓解呼吸肌疲劳,同时扩张支气管,防止细支气管的气道塌陷,进而降低PaCO2和提高PaO2,达到纠正缺氧和CO2潴留的目的,同时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和肺损伤的发生[8,9]。目前无创呼吸机主要应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OPD、肺叶切除术后、心源性肺水肿及由肺间质纤维化而引起的呼吸衰竭等多种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常规呼吸支持治疗方式,可改善呼吸困难及氧合的程度,降低呼吸运动中的功耗等指标[10],且对纠正高碳酸血症和动脉低氧血症效果明显,及早应用可有效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11]。宋斌等[12]研究显示,AECOPD并呼吸衰竭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可改善通气和气体交换,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和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崔志新等[13]研究表明,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7 d后,患者pH值、PaO2、SpO2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aCO2明显降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呼吸频率、紫绀、气短、心率及呼吸肌运动等症状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表明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有效减缓心率,减慢呼吸频率,缓解呼吸困难和患者的病情,延缓呼吸衰竭的发展进程,并迅速纠正高碳酸血症和动脉低氧血症,为患者的治疗赢得时间,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4,15]。
在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以提高临床疗效:①呼吸机治疗前应向患者详细说明,以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情绪,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②选取的面罩大小及松紧应合适,以免发生漏气并利于患者的耐受;③呼气压力不应太大,以免增加CO2潴留和气压损伤,吸气压力应逐渐上调,使患者能够逐渐适应治疗[16];④治疗中应进行湿化,以免呼吸道干燥及形成痰栓;⑤当无创呼吸机疗效欠佳,患者病情不断恶化时,应立即终止治疗,并应及时采取有创通气治疗[17]。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迅速纠正高碳酸血症和动脉低氧血症,具有安全、无创等优势,且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尚愚,肖金玲,吕福祯,等.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46(2):158-159.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 25(8):453-460.
[3] 刘继东.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2012,41(28):2987-2989.
[4] 黄楚丽.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6):133-135.
[5] 黄国梁,陈丽敏. 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4):217-218.
[6] 吴家善. 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744-745.
[7] 路朝勋. 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13,22(4):531-532.
[8] 冯晓玲,王丽平,朱建平,等.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0):1946-1948.
[9] 刘苗苗,孙凤皇.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结果[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 23(6):852-853.
[10] 吴鹏. 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73-74.
[11] 贾迎辉.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9):1376-1377.
[12] 宋斌,陈真真,尹辛大.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2012, 17(7):1316-1317.
[13] 崔志新,陈伟杰,李泽伦.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J]. 河北医学,2013,19(6):852-855.
[14] 董晓梅.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观察[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4,16(2):242-243.
[15] 于荣青.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3):91-92.
[16] 许萍,杨万春,周璇,等.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J]. 安徽医学,2014,35(4):438-440.
[17] 魏耀民.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4):19-20.
(收稿日期:201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