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文莉,冯 苇,李彩霞
运动疗法对抑郁症防治的研究进展
保文莉,冯 苇,李彩霞
抑郁症的病因形成是复杂和多元化的,主要受生物学机制、心理健康因素及社会环境等综合影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对抑郁症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抑郁症病因形成机制、运动疗法对抑郁症防治的影响,将为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手段。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机体的感知、情绪、行为、生理和性格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的全方位干预治疗,将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运动疗法;抑郁症;防治;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因素使抑郁症成为当今发病率较高的情感心理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全球发病率为11 %,抑郁人数已达1.2亿,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非衰老性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原因。”[1]中国卫生协会统计显示“我国发病率为3%-5%,现已有2600万患者,将成为我国继心脏血管病后的第二大疾病。”[2]目前抑郁症治疗主要通过药物、电休克和心理干预等方法,但临床治疗效果不显著,患者受药物的副作用影响较大,单纯的心理干预效果也不明显,在停止治疗后依然会反复。国内外大量研究说明运动在对精神类疾病、失眠、心血管疾病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诸多慢性病方面已显现出特殊功效,运动疗法成为心理疾病及一些慢性病治疗和保健常用方法。
抑郁症主要受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影响,从心理状态上表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其症状多表现为情绪低沉、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悲观绝望、焦虑、无原由哭泣、对日常生活工作没有兴趣、自我封闭、自卑、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处,有的还出现行为极端,冲动偏执等情绪心理障碍;此外还表现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无法集中、反应迟缓、思维凝滞、行为能力减退和入睡困难、早醒、厌食、月经紊乱、体重减轻和全身不适等认知障碍和生理性症状。
目前我国采用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3)》,诊断主要从症状标准、严重标准和病程标准进行。症状标准包括:(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跃;(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当以上症状出现4个以上(含4个),且病程持续2周以上时,即诊断为抑郁症。”[3]
在精神病学中,抑郁症病因的形成是复杂和多元化的。其形成机理是受生物学机制、心理健康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机体出现情绪、情感、行为等精神性的认知障碍,神经系统功能严重失调。
2.1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抑郁症主要是受大脑神经递质紊乱引起功能失调、遗传因素、免疫因子、内分泌紊乱和大脑供血不足等因素影响。国外许多学者研究证明了遗传因素对抑郁的影响,Fyer研究表明“社交焦虑障碍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4];Torgerser认为“行为的物质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其生理生化性能受遗传物质基因的调控,抑郁、焦虑、自伤自杀、成瘾行为、攻击行为等心理障碍都具有遗传学基础。”[5]这些研究充分说明了,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及精神活动的生理性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抑郁症的发生与患者本人家庭潜在的遗传基因有关联。Berger等用4种运动模式研究发现“能有效减轻应激反应的运动是可控性强、有氧的、非竞争性的项目,运动可以减轻压力,消除抑郁等精神障碍,主要是由于锻炼增加了大脑的供血,增加了人体内啡肽的释放,使人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从而使心理状况得到改善。”[6]从人体的生理机能上来说,大脑神经递质的紊乱也是诱发抑郁症的重要生理原因,“抑郁者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经色胺等神经递质的降低,将使机体功能活动减少。”[7]当人体功能活动减少时,大脑支配能力将随之降低,而反映在人体的功能活动上则会出现行为、能力、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减退,可见大脑神经递质的紊乱是引起功能失调导致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和行为障碍的主要生理因素。
2.2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抑郁症机理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和个体性格因素所致。心理因素是指“个性、情感态度、认知与价值系统、行为方式以及社会性心理支持等对疾病所产生的作用。心理学观点认为,个体产生抑郁的主要原因在其自身的因素,比如个体的幼年经历、认知方式、行为表现、人格类型及自尊水平等。”[8]研究证明,抑郁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人格决定着人的思维和行为,是人体在社会环境因素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抑郁的一些症状与人格因素在诸多方面是关联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心理素质,而反映在对事物处理的态度、行为和各自的情感体验上也各不相同,抑郁症患者多数情况下是表现出多疑、敏感、性格内向等特征。在采用艾森克量表对抑郁者调查显示“抑郁患者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抑郁患者不善于与他人沟通,性格孤僻,很难控制情绪的特点。”[9]
2.3 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
社会环境因素是人体在进行社会活动过程中所触及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和医疗条件等因素所带来的对其本人的影响,这些因素也是抑郁症病因形成的重要因素。陈树林等[10]对215名大学生进行了社会应激、认知心理因素与抑郁症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相比非抑郁组,抑郁组有更多消极性生活体验和抑郁歪曲认知,社会应激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有显著的影响。”社会应激因素中,日常生活、工作的困扰、灾难性事件及长期郁闷烦恼与抑郁性的认知偏差和认知心理消极的自我概念会相互作用,神经类型较弱的个体较易因负性事件而产生自卑、焦虑、恐惧、绝望和失控感,这种应激反应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或宣泄时,这种不良的偏执情绪将使机体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或失调,进而导致心理意识及状态的失衡,诱发抑郁症。因此,在抑郁症的防治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目前,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从心理、药物或二者结合的综合治疗3方面进行。足够的证据证明运动疗法能有效地减轻抑郁症,提高人体心理健康水平,国际医学会研究报道(Surgeon General' s, Report)“运动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和焦虑、规律性运动可以提高情绪和预防抑郁症发生。”[11]Greg Woolf[12]认为“运动对心理和情绪的作用胜过于生理,运动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心理治疗师之一。”从运动处方来看:“减轻抑郁最有效的方法是有自然节奏及有全身大肌群参与的运动。积极心境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依赖于低强度的锻炼。”[13]而从运动方式来说Szaflarski M[14]则发现“减少生理焦虑、恐惧、增加身体活力和智能活动、促进情感稳定和恢复疲劳最有效的运动方式是腹式呼吸。”Tang Y[15]“采用舒适的背景音乐配合练习,更能够达到放松的效果,整体身心调节法可使练习者进入专注、自然、放松的内省状态,此时,大脑的注意网络会不断强化,对身心调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会越来越强。”这一研究与邱服冰[16]的研究结论有着极其相似的理论,“肌肉机能与瑜伽在心理上类似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他是放松个体的神经、肌肉的一种降低压力的方式,其过程如同运动心理学中的自我暗示训练法,通过放松身体来达到心理状态的放松。这种方法已被证实能降低焦虑、提升自我概念,减少失眠痛苦。”可见,运动疗法对抑郁症的治疗是从人体的生理机能、心理全方位来进行的,生理与心理的改善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运动疗法是通过运动处方对抑郁患者进行生理及心理全方位的调理和改善,大量研究显示其治疗的效果、治愈率与常规治疗相比更为显著。Sharma等对确诊的18--45岁重度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一组采用药物治疗,另一组采用药物与瑜伽运动结合治疗,结果“2个月后,瑜伽冥想组中抑郁症显著改善(p<0.001),在完成哈他瑜伽课程后有46.6%的干预组成员抑郁症状有所缓解。”[17]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运动结合药物能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在运动疗法与心理干预的实验研究中,Butler[18]等用瑜伽冥想对患有长期抑郁障碍者进行研究,参与者一组进行心理教育和催眠治疗,第二组心理教育和瑜伽冥想治疗,控制组则只进行心理教育,结果“实验者症状明显缓解的是冥想瑜伽组(p<0.031),缓解率为77%,而其余两组缓解不明显。9个月后,瑜伽组和催眠治疗组的抑郁症状和恶劣心境下降了,说明运动和催眠治疗对长期抑郁紊乱症状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但瑜伽运动在改善抑郁方面效果更显著。”林以环[19]将抑郁症患者分为运动组和常规组各12例,进行常规组采用药物治疗;运动组采用药物治疗与运动放松训练结合治疗,4次/周,每次1h,连续治疗8周的干预研究,结果“运动放松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有较好的改善作用。”Ryan的研究认为“在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中治疗效果最好的是氟西汀和米氮平,副作用低,安全性高,然而药物治疗效果最终不能彻底治疗抑郁,在服用5—经色胺,摄取抑制类药物的同时加入认知行为的干预,比单纯服用药物疗效更好。”[20]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医生对患有重度抑郁症9个月以上的7名妇女和5名中年男性进行研究发现:“对这些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疗效并不显著,患者的抑郁没有明显改善,而后研究者便尝试让抑郁患者每天运动30min,10天为一个周期,逐渐增加运动量,结果实验一个周期后,通过评估发现6名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到改善。”[21]Blumenthal教授在2000年对患有重度抑郁症的156名老年人进行治疗性研究,为期4个月,并将156名患者分为药物组、运动组和运动药物组进行干预实验,结果“中性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手段是规律性中等强度的运动;他们在实验结束后半年的跟踪反馈发现,运动组的反弹率比其余两组更低。”[22]抑郁症单纯的依赖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病情发展,但很难彻底治愈,若长期不能根治会转变为顽固性的病症。因此,要彻底治愈抑郁症还须从抑郁患者的生理机制和心理等机体本质上多元化地进行干预治疗,运动疗法所产生的作用是多方面和多元化的,这为有效治疗抑郁症增添了新的路径、方法和手段。
运动在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研究已有很多案例,研究的内容也是多方位的,但通过研究所得出的观点都有较好的一致性,抑郁症的成因从生物学机制、心理状态和社会性等方面与运动锻炼机理及所具有的功效在人体的生理系统、机能、心理健康水平方面都有相当程度的吻合。在抑郁症的认知治疗中,人体的思维、情感、意识、行为等是相互影响的,心理与生理也是相互影响的。运动疗法的核心理念就是身体的感受会影响人的意识,控制身体就可以间接地达到控制意识的作用,通过运动能有效地宣泄情感、改善睡眠,提升机体自身的知痛点及意志力和忍耐力,从而降低了对疼痛的恐惧,进而提高了心理的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在使患者机体各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放松和调理的同时增强其心理及精神意识的自我认知能力。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机体的感知、情绪、行为、生理和性格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的全方位干预治疗对抑郁症的治疗应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 Holden C. Global survey examines impact of depression [J]. Science,2000,288(5463):39~40.
[2] 付慧鹏,赵小会.运动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临床研究),2013(3).
[3]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
[4] (美)Arthur E. Jongsma, L Mark Peterson等. 青少年心理治疗指导计划[M],张宁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5).
[5] 玺 璺,主编.象牙塔里的困惑—大学生心理障碍个案与诊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6] Berger B.G. Comparison of Joking the Relaxation Response and Group Iteration for Stress Reduction.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J], 2001,(10):431~447.
[7] 贺建龙.体育教育—理论方法与探索[J].2012,2(35):120~121. [8] 张勇辉.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症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干预[D].天津医科大学,2012.
[9] 洪 炜,姬雪松,马晓军.抑郁障碍患者人格特征与发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5):502~503.
[10] 陈树林,郑全全,黄 鑫.社会应激、认知心理因素和抑郁症关系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2):126~128.
[11] Corbin Pangrazi. Report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neness Research Digest Surgeon Genera[J]l. 1996, 7, 2(6).
[12] Gregg Woolf Ms. Therapy for the mind internet directory. Stress and Exercise [J], 2001, 5(32).
[13]Steptoe A, Bolton J. The short tern influence of high and low intensity physical exercise on mood. Psychology and Health [J], 2001,(2): 91~106.
[14] Szaflarski M, Meckler J. Privitera M, et al. Quality of life in medication-resistant epilepsy: the effects of patient's age, age at seizure onset, and disease duration [J]. Epilepsy and Behavior, 2006, 8(3):547~51.
[15] Tang Y, Ma Y, Wang J, et al. Short-term meditation training improves attention and self - regulation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 104(43):171.
[16] 邱服冰.论瑜伽及其心理生理功能[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5):60~61.
[17] Sharma V K, Das S, Modal S, et al. Effect of Sahaj Yoga on depressive disorders[J].In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05, 49: 462~468.
[18] Butler L D, Waelde L C, Hastings T A, et al. Meditation with yoga group therapy with hypnosis and psycho education for long-terns depressed mood: a randomized pilot trial [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8, 64: 806~820.
[19] 林以环.瑜伽放松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睡眠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26(9):63~65.
[20] Ryan N. Chil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short-term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and long-term opportuniti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earch, 2003, 12(1).
[21] Van Den Burg PJM, Hospers JE, Van Vliet M, et al. Effect of endurance training and seasonal fluctuation on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in young sedentary men. Apply Physiology [J], 1997, 82:613~620.
[22] Blumenthal. Physical exercise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 consensus statement. The World Hypertension League [J],1991,9:283~287.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revention and Cure of Exercise Therapy on Depression
BAO Wenli, FENG Wei, LI Caixia
The cause of depression formation is complicated and diversified, the main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factors is biological mechanisms,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at exercise therapy on the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depress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Study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epression pathogeny、the influence of exercise therapy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n depression, Will provid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ith better methods and means. The human body as an organic whole, from the body's perception, mood, behavior, physiology and personality, etc many aspects starting and the full range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treatment, Will achieve good treatment effect.
Exercise therapy; Depress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Research progress
G804.55
A
1007―6891(2015)04―0046―03
2015-05-06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14FZ002。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医学课程全面质量管理研究工作站,云南 昆明,650500。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Yunnan Province Work Station of Education Academic Research, Yunnan Kunming, 6505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