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江波
(长江大学社会发展哲学研究所 湖北 荆州 434023)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终极生活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什么是幸福?笔者认为,幸福是人们因目标实现而感到满足的一种心理体验,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也就意味着他对自己的生活给出了肯定性评价。与幸福相伴而生的一个概念是“幸福观”。什么是幸福观?它是指人们对何为幸福及如何实现幸福所持的根本看法。不同的人,受制于各种主客观条件,如文化背景、生活境遇等,必然对幸福及追求幸福的方式产生不同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的幸福观。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从年龄来看,他们正处在知识学习与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幸福观价值取向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和方向,因此,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置身于越来越现代化的大学校园中,享受着越来越先进的教学设施,理应感到更加幸福。但是,事实并非如此。[1]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负面报道不绝如缕。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社会经济发展了,教育水平提高了,学习条件改善了,大学生的幸福观还是出现了问题?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幸福感?高校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幸福教育?这一连串问号亟待我们作出回应。
有鉴于此,笔者于2014年10月在长江大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试图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及其主观幸福感,探究其特点,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有价值的对策,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采取正确的追求幸福的方式。本次问卷调查共随机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65份,剔除废卷29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36份,有效回收率为78.7%。在得到可靠的样本数据后,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探索性分析,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对幸福的认知,可以有不同的维度,例如幸福的内容、幸福的阶段、幸福的来源、幸福的主体等。根据这些不同维度,我们首先对大学生的幸福认知做了调查。
首先,对于“幸福与物质水平存在何种关系”这个问题,在受访的对象当中,选择“物质水平与幸福有相关性,但并非线性关系”的占59.2%,选择“物质水平与幸福不具有相关性”的占26.56%,选择“物质水平与幸福成线性关系”的占14.24%。可见,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认知物质与幸福的关系,他们看到了物质水平与幸福具有相关性,但二者并不是线性关系,不至于陷入拜金主义的认识误区。
其次,对于“您认为过程幸福还是结果幸福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选择“结果幸福最重要”的占21.43%,选择“过程幸福最重要”的占25.15%,选择“结果幸福与过程幸福统一最重要”的占53.42%。这说明,多数大学生对于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的关系,也有着非常理性的认识,至少在理论上认为过程与结果不可分离。
再次,对于“您认为享受幸福和创造幸福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选择“享受幸福更重要的”占17.49%,选择“创造幸福更重要”的占29.10%,认为“享受幸福与创造幸福相统一最重要”的占53.41%。可见,在“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之间,多数大学生主张将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统一起来,并且更侧重前者。
最后,对于“您认为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选择“社会幸福”的占42.34%,选择“个人幸福”占18.24%,选择“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统一最重要”的占49.42%。这说明,在大多数大学生心目中,社会幸福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他们懂得构建全面、和谐幸福观的价值,没有陷入个人主义的认识误区。
对幸福内涵的正确认知是追求幸福的前提。总体来看,多数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是比较客观、全面、理性的,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健康向上的主流基调。
对于“您对生活总体的幸福感如何”这个问题,调查显示,认为“生活总体非常幸福”的占6.8%,认为“比较幸福”的占49.2%、认为“较不幸福”的占16.71%,认为“非常不幸福”的占6.90%,“说不清”的占20.39%。
可见,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大部分大学生感觉比较幸福,少数大学生感觉非常幸福,极少数大学生感觉非常不幸福,而这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自评分是大体一致的。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自评分来看,60分以下的有24人,占10.2%,61-75分的有65人,占27.7%,76-90分的有126人,占53.6%,90分以上的有20人,占8.5%。在76-90分这个中高水平区间的占到半数以上,处于61-57分区间的次之,处于60分以下和90分以上的人都比较少。
对于“未来是否能够幸福”的预期,调查显示,选择“较有信心”的占32.19%,选择“很有信心”的有33.90%,感到“完全没有信心”的占3.24%,感到“较无信心”的占10.86%,其余为“说不清”。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未来的幸福充满信心。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处于一个中高水平,非常高水平和非常低水平的相对较少。不过,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仍有待改善和提升。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出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从而对症下药,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大学生幸福感。
幸福目标取向是幸福观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于人们对幸福的认知。[2]不同的人由于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幸福目标取向也不尽相同。我们分“感到幸福的主要因素”和“感到不幸的主要因素”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幸福目标取向进行了调查。
在“基于您对幸福内容的理解,哪些因素会让你感到幸福”(多选题)的调查中,被试者通过罗列方式回答问题。在被认为与大学生幸福感相关的14项因素中,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87.7%)、“家庭美满”(79.7%)、“有知心朋友”(72.5%)、“能和自己爱的人生活在一起”(60.1%)、“人际关系和谐”(57.6%)。而“有权”(13.1%)、“有钱”(22%)以及“为社会作贡献”(22.7%)是大学生感到幸福的最后三个因素。可见,“家庭美满”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是引发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此外,在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日益严峻的背景之下,“健康”也已成为大学生的一个基本幸福取向。很多大学生都意识到,生命健康是幸福的物质载体,没有一个健康的生命,幸福无从谈起。从最后三个因素的选择来看,首先,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金钱、权力与幸福的关系,并不太注重权力、金钱对幸福的作用,不唯钱至上,不维权至上;其次,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较轻,缺乏奉献他人的幸福体验,这与上述对“大学生的幸福认知”调查结果貌似矛盾,说明大学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而这也指明了开展大学生幸福教育的方向。
在“基于您对幸福内容的理解,哪些因素会让你感到不幸”(多选题)的调查中,被试者通过罗列方式回答问题。在大学生感到不幸的诸多因素当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缺乏成就感”(48.3%)、“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冲突太大”(43.2%)、“就业压力大”(38.1%)、“学习压力大”(31.2%)、“生活没有为之奋斗的目标”(28.4%)。其次四项是“经济条件差,生活费紧缺”(19.5%)、“人际关系紧张”(12.3%)、“没能加入社团,没能参加文体活动”(6.8%)、“失恋”(5.5%)。可见,大学生感到不幸的主要因素都与个人的生存、生活、学习状态有着直接关系。其中,选择“缺乏成就感”的比例最高,这与大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如愿实现人生需求和自我价值有关。调查结果充分说明,幸福这种情感体验与人际关系是否协调存在密切关系,而同学或社团同事这两种对于大学生而言最密切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对大学生的幸福感产生了直接影响。此外,青年大学生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他们既对两性情感充满期待,又往往由于不善经营而使得恋爱夭折,由情感受挫造成的痛苦使当事人的幸福感明显降低,这是部分大学生选择“失恋”的重要原因。还有部分大学生把“经济条件差,生活费紧缺”作为不幸的主要因素,选择这一因素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一定数量的在校大学生确实家庭贫穷,生活费紧缺是他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二是部分大学生并非贫苦,只是他们对经济条件更在意、更敏感。
对于“您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吗?”这个问题的回答,受访的大学生选择“有着非常清晰的目标”的占17%,选择“有,但比较模糊”的占60%,选择“没有人生目标”的占23%,可以发现,大学生群体人生目标结构图呈橄榄球状,有非常清晰的目标与没有目标的都是少数,大部分有比较模糊的人生目标。
大学生是否有人生目标,与他们是否感到幸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呢?调查显示,有人生目标的大学生总体幸福感要远远大于没有人生目标的大学生。在有着非常清晰的人生目标的大学生中,有70%认为自己非常幸福或者比较幸福;在有着较模糊的人生目标的大学生当中,有将近55%认为自己充满幸福或者比较幸福;而在没有人生目标的大学生中,只有约45%认为自己比较幸福或者充满幸福。由此可见,人生目标的确立与清晰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幸福感,这与选择“生活没有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不幸的主要因素的大学生比例大体上是相符的。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期,很多人开始尝试恋爱。本研究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状态、恋爱状态与幸福感的关系也进行了初步的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首先,对于“目前的恋爱状况”这个问题,在调查对象当中,有41.5%表示自己“没恋爱过”,26.3%表示正处于“恋爱中”,有32.2%“曾经爱过”。
其次,针对没有恋爱过的大学生,对于“没有恋爱是否会影响幸福感”问题的调查结果为:认为“很大”的有4人,占4.1%;认为“较大”的有16人,占16.3%;认为“较小”的有46人,占46.9%;认为“基本没有影响”的有32人,占32.7%。可见,没有恋爱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总体上较小甚至基本没有影响。
再次,针对正在恋爱的大学生,对于“恋爱是否会增加幸福感”问题的调查结果为:认为“能够”的有50人,占80.6%;认为“不能”的有3人,占4.8%;选择“不知道”的有9人,占14.5%。可见,对于正在恋爱中的大学生而言,大多数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只有极少数的人认为不能增加幸福感。
最后,针对曾经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对于“逝去的爱情对于现在生活的影响”问题的调查结果为:认为“影响很大”的有6人,占106%;认为“有些影响,但随时间淡去”的有40人,占66.7%;认为“几乎没有影响”的有11人,占18.3%;认为“没有爱情感觉更幸福”的有3人,占5%。可见,对于曾经恋爱过的大学生而言,多数人能够放下已经逝去的爱情,认为过去对其有些影响,但已随着时间慢慢淡去。
总体而言,恋爱在大学生幸福感的形成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大学生多数能够理智地处理好恋爱问题,能够理性看待恋爱与幸福的关系。
对于“您将依靠什么方式获得幸福”问题,在236份有效样本当中,选择“靠自己努力创造”的占64.48%;认为要靠“靠父母的支持”的占10.95%;认为要靠“朋友的帮助”的占5.33%;认为要“靠机遇”的占19.24%。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认可实现幸福的主要途径是“靠自己努力创造”,这符合马克思关于创造与幸福关系的主张,是科学的认知。马克思认为,只有当人的创造性得以发挥、实现了自己的主体价值时,人才会感到幸福。“父母的支持”、“朋友的帮助”、“机遇”等对实现幸福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倘若完全依赖“父母的支持”、“朋友的帮助”与“机遇”,自己不去主动创造、不付诸努力,就很难体验真正的幸福。另外,调查发现,来自乡村的大学生(71.35%)对“靠自己努力创造”的认同度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高(28.65%),这说明,来自乡村的大学生自立意识更强,更认可自己的努力。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乐观的、健康的,这表现为:
第一,大部分学生对幸福有正确的认知,能够正确地看待幸福,不盲目拜金。
第二,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感知幸福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幸福感。
第三,大部分学生有明确的幸福目标。幸福目标是实现幸福的必需品,有了明确的幸福目标,就能够使人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不断获取动力。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是多数大学生的主要目标取向,他们具有美好的幸福预期,对未来充满信心。
第四,大部分学生选择获取幸福的途径是正确的,认识到幸福是需要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奋斗、不断创造才能够获得的。同时,多数学生具有追求幸福的坚定意志。
透过调查,我们还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多元化。如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样,大学生的幸福观也正处于形成阶段,尚未成熟,因此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表现为,在问卷调查中,大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回答,包括“什么是幸福”、“幸福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实现幸福”等,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别,体现出各种不同的幸福观。[3]
第二,不稳定。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都还不成熟,使得他们在对幸福的认知、幸福感的体验、幸福目标的设定、实现幸福的方式等问题上,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容易出现内心的冲突与情绪的起伏,在不同选择前摇摆不定、难以抉择,使其幸福观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进而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出现一定的偏颇。
第三,可塑性强。正是由于大学生幸福观的不稳定性,使得大学生的幸福观同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幸福观念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亟需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以帮助他们培育出正确的幸福观,避免被错误的价值观念所误导。
在分析上述主流与特点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也有部分大学生的幸福观出现了问题,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对幸福内涵的正确理解。如前所述,幸福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但是,仍有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把握幸福的内涵,进而产生了一些病态幸福观,如物质主义(认为物质水平是影响幸福的关键因素)、拜金主义(将金钱、财富视为人生幸福的唯一追求目标)的幸福观。另外,也有部分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偏差,过分强调自我利益,忽视国家、社会的利益,滋长了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
第二,缺乏对幸福的切身感受。如前所述,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条件比以往任何一代青年都更为优越,他们理应感到更加幸福。可是,仍有部分大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无聊”、“郁闷”、“杯具”等词汇成为他们评价大学生活的口头禅,更有甚者,由于不能正确把握幸福的本质,没有任何的人生规划和任何的幸福目标,片面地以及时行乐为幸福,追求感官刺激与简单快乐。究其原因,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大学生缺乏对幸福的感受,不能发现也不懂得身边幸福的来之不易。
第三,缺乏实现幸福的创造能力。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幸福观,既感觉不到幸福,也没有追求、创造真正幸福的能力。他们一方面缺乏奋斗目标,精神空虚,放弃理想、责任,经常产生空虚、沮丧、悲伤的情绪,严重者还产生轻生的极端行为;另一方面,他们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意志薄弱,心理失衡,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愿意付出,好逸恶劳,希望能够坐享其成,这些都说明了这些大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去实现真正的幸福。
上述大学生幸福观问题的种种表现,必须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应不辱使命,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方面有所作为。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而忽视了幸福观教育,这是造成大学生幸福观不健全、幸福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4]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幸福教育,切实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幸福观,在改变错误的幸福认知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并提升其实现幸福的能力。以下是对当前开展大学生幸福教育的一些初步建议。
第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大学生幸福教育,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要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平台,将幸福教育的元素充分融入其中。首先,要变革教学理念,要紧紧围绕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服务于大学生幸福观念的建立、幸福能力的提高以及幸福目标的实现,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大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关心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引导他们不断调整、充实、塑造自己,逐步完善自身人格,提高综合素质,学会恰当处理人际关系,使自己始终处于一个良性发展循环之中。其次,要更新教学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思想指南,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幸福的内涵,摒弃“虚假”幸福,突出精神幸福、创造幸福、过程幸福、社会幸福的一面。最后,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单向灌输走向双向对话,实现“幸福课堂”,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物质和精神、享受与创造、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科学的幸福观,确立自身的幸福目标,自觉将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幸福融为一体。[5]
第二,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还需加强其它幸福教育相关课程建设,着力培养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0后,多数是在父母的保驾护航中一帆风顺成长起来的,对于挫折和困难的承受能力较低,意志力也比较薄弱。大学是大学生们从家庭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理应承担起提升大学生抗压能力的重任。各高校可尝试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类、职业发展类等课程,积极帮助大学生认识和把握自身发展的规律,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主动进行自我调适,要鼓励大学生克服惰性,付诸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幸福,在创造幸福的过程中感知真正的幸福。具体而言,首先,要教育大学生将幸福的实现视为一个永恒奋斗、追寻的过程,要让大学生懂得在过程中体验幸福的意境。其次,要引导大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习惯于从平凡生活中体验幸福、感悟人生。最后,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逆境,提升其应对不幸的能力,要使大学生认识到,挫折是通往幸福的桥梁,在逆境中奋起。
第三,要以社会实践为手段,强化大学生对幸福的体验。一个人的幸福观和幸福感不是由外界赋予的,而应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逐步获得。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种形式,提升大学生体验幸福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幸福的性质、感觉到幸福之所在、识别幸福层次的高低等。可以通过开展专业课实习、就业实习、志愿者活动、专题调研等多种活动,引导大学生进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的感受,并且在实践中内化幸福的体验,形成对幸福的肯定性认识和确定性认识,进而采取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去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6]此外,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要以塑造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为基点,使大学生懂得感谢亲情、友情及爱情中他人为自己的付出,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努力珍惜每一份感情。总而言之,要使大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形成高尚的、美好的、真正的情感,能够找寻到通往他人心灵的途径,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幸福,赋予生活以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作为一项潜移默化、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生幸福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也不是单靠学校一方的力量就能够做好的。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因此,面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高校、社会、家庭三方应联合起来,广开渠道,积极应对,破解大学生幸福观偏颇、幸福感淡化等诸多问题。而对于研究者,在调查和分析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基础之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索,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幸福教育体系,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使大学生在实现自身幸福的同时,成为全社会正确幸福观的引领者。
[1]宋妍.大学生幸福感的缺失与培养[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2]李祚山.大学生的文化取向、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2).
[3]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
[4]王甲成,张超.大学生幸福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领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1).
[5]冯春芳.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幸福教育[J].教育探索,2008(10).
[6]梅萍.德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