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远 赖宝成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阜新 123000)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的世界经济混乱对德国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再加上协约国要求德国赔偿战争损失,在1918年至1923年给德国造成了难以想象的通货膨胀。“战前德国马克与美圆比值是一美圆等于四点二马克,到1919年下降到八点九马克;战争结束后又继续不断地下降了三年。1922年中,马克开始以难以置信的天文数字下跌。到1923年11月,德国马克竟贬值到一美圆值四十二亿马克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1]协约国之后认识到,为了实现经济复兴,世界各国最需要的是稳定和安全感,于1924年8月30日和德国签署了道威斯计划。主要是为了稳定德国的通货,使德国经济恢复,以此来提高德国的赔偿能力。采取了美、英贷款给德国,第一批为8亿马克,以此来刺激德国经济。德国每年战争赔偿额应在从1924年的前5年里降到每年10亿马克,直到1928年,每年应付之数逐步增加,从1928年起每年支付25亿马克。为使德国履行赔款问题得到保证,协约国将对德国国有铁路和国家银行实施一定程度的控制,德国部分工业收入将作为抵押。[2](P234)但这在现实中仍然得不到实施,之后不得不经过再次讨论德国战争的赔偿问题后又签署了“扬格计划”,确定了赔款数目和年限;又在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于1932年7月又签定了《洛桑协定》,规定德国分数次支付30亿马克就能了解赔偿事宜。6个月后,希特勒在德国执政,干脆取消了赔偿义务。结束了整个赔款问题。
在1924年到1930年德国之所以能够偿付这笔赔款,是因为吸收了外国的主要是美国的贷款。在1924到1929年间,德国差不多每个重要城市和私人企业家都在美国大量借款,涌入德国的外国资本里有一百五十亿马克以上的长期贷款,有六十亿马克以上的短期贷款,根据某些材料来看当时外资总额还要大大超过这个数目。这些外资的百分之七十都是来自美国的。[3]其中有一部分借款用来支付了赔款,但绝大多数都用来恢复和扩展工业。德国一共获得了二百五十亿金马克贷款,而赔款总数为一百一十亿金马克。这些借款占同时期德国工业投资的二分之一,工业固定资本的三分之二。[4]对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外资的作用就像生命中的血液一样,借助德国雄厚的工业基础和高素质劳动者惊人的生产能力促使德国经济在这一时期迅速恢复和繁荣起来。“德国在看起来似乎已在经济上全面崩溃之后,经过六年时间就象传说中的长生鸟那样,又一次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基础工业、钢铁、煤、纺织品、化学制品、无线电器材以及精密光学仪器在生产和利润方面都赶上或超过了战前的水平。大部分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准都恢复到了1913年时的富裕水平。1928年,德国国民收入估计接近于一百八十亿美圆,而1913年是一百二十亿美圆。[1]德国已具备了发动战争的雄厚的经济基础。战争在破坏德国工业的同时也打破了德国工业发展的羁绊。在恢复和发展工业过程中使用新的技术装备,还拼命引进美国工业的科学管理和提高效率的方法。引进了新的更为科学的生产方法。实现了把科学研究充分而有效地应用于企业和技术方面。托拉斯和卡特尔的工业联合趋势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资本更加集中。这种工业联合趋势使德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迅速扩大。这些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不仅对于经济发展而且对政治军事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些企业利用现代科学,发现了稀有重要作战原料的代用品,这对于资源紧缺、严重依赖进口的德国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在战争时期凸显了它的重要地位。比如到1928年德国控制了全世界硝酸盐类的生产,德国的合成硝酸盐类占据了领先地位。另外还研制成功了煤的氢化法,用来生产合成油和合成橡胶。这些对德国后来发动战争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1]德国已具备了发动战争的工业技术基础。如果说美、英这一时期对德国的援助有助于德国和欧洲的经济稳定,而当德国再次表现出侵略意图时继续对德国妥协而不是实行经济制裁,则成了对德国的纵容。也可以说“美国跟英国一起纵容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3]
1933年1月当德国还未摆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的时候,德国的大工业家和大银行家想用法西斯专政来维护他们的统治,把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捧上台。希特勒攫取德国政权初,法西斯德国由于力量未足,还未进行公开的侵略。但是1933年10月德国为军备问题而退出国际联盟的举动,已足以显示德国的挑战态度了。1935年德国政府已开始了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的行动。凡尔赛条约的主要签字国之一的英国仅仅作了简单的外交表示,即向德国表示抗议。1936年德国军队开进了莱茵非武装区。这时期德国也大量扩充军备,到1936年德国拥有军用飞机四千五百架,坦克一千五百余辆。同年底,德国正规军已达七十到八十万,步兵的技术装备要比1914年优越四倍。[3]1938年吞并奥地利,之后又侵犯捷克斯洛伐克和东南欧的战略基地。即使如此,1934年,英国和德国仍然签定了协定,规定德国每购买55英镑的英国货,英国便向德国购买100英镑的货物并以现金支付。据称仅由于这笔交易,德国至少得到一亿英镑的外汇用以进口战略物资。1934—1935年后,美英除同意德国停止外债的偿付外,还通过各种渠道向德国输出资金。到1938年底,在“外债”的项目下,德国得到美、英的援助已高达27.43亿美圆。[5]这些援助对德国可谓雪中送炭。作为工业大国的德国严重地缺乏资源。截止欧战爆发,德国原料自给率是黑色金属50%,有色金属约20%,液体燃料30%~40%,纺织原料15%~20%,另需进口17%的粮食及大宗副食品。[6]严重地依赖于国际贸易,成了德国经济的致命弱点。特别是扩军备战以来扩大了战略物资的进口,而1933—1939年间德国对外贸易年平均额却较1929年减少了二分之一。对外贸易的收缩与战争经济的膨胀间形成尖锐的矛盾,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调及外汇储备的枯竭。实际情况却是经济依赖性并未形成军事脆弱性。主要还是英、美在德国为难之际帮了大忙。
德国经济在美、英的扶植和纵容下得到了恢复和巨大的发展。发动侵略战争已有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对德国经济有重大影响的要属苏联了。特别是在英、法同德国交战并对德国实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尤其重要。苏联对德国经济的发展可称之为“锦上添花”。
1922年苏联同德国签定了平等互利原则的《拉巴洛条约》。30年代初“德国在苏联的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已达50%。1932年德国向苏联出口商品占苏联进口的比重为:50%的型铁,80%的挖泥机,70%的金属加工机床,80%的钢板、起重机、机车,90%的汽轮机。”[7]1939年8月19日,苏、德签定了经贸贷款协定。协定规定,德国向苏联提供最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和两亿马克贷款。1940年2月1日又签定了经济协定。按照这个协定,苏联向德国出口原料,而德国向苏联出口工业品、设备和军械产品。其总额为6—7亿马克。该协定促进了苏、德贸易的发展。1941年1月10日苏、德又签定了扩大的经济协定。苏联供给德国工业原料、石油和食品,尤其是谷物;德国向苏联提供工业设备。1939-1941年苏、德签定的三个经贸协定,大大促进了苏、德贸易的发展。如1939年苏、德贸易额为6100万马克,1940年一年间就猛增到6.07亿马克。即增长了九倍。[7]
苏德之间的贸易不仅有利于德国强化战争经济,在客观上有利于德国冲破西方国家的贸易封锁。纳粹德国的经济部宣称:“俄国人已经向我们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商品,如谷物、石油、磷酸盐,还将提供对我们的军事工业和整个经济不可缺少的更多的原料。”德国海军上将埃`雷德尔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援助,具有决定性意义,而进一步提供的援助慷慨到这种程度,以至对德国的经济封锁几乎必遭失败。德军总参谋部的军需官瓦格纳上校把苏德贸易协定称之为“最后的救星”。[7]
苏联在对德的贸易中还为德国解决了货物运输和运价问题。1939年8月19日的经贸协定,明文规定德国尽可能通过苏联国土,利用苏联的铁路、海运和河运、港口直达运输。1939年10月28日,在苏德贸易代表团团长会议上,米高扬通知德方“苏联同意向德国提供黑海港口直达运输第三国的货物,也允许德国在第三国购买的货物进入苏联港口。”此次会谈还解决了关于德国从远东国家经苏联国土直达运输的优惠运价问题。[8](P54)
苏联对德国的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德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历史有意思的是,对德国经济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的美、英、苏三国在二战时却成了德国的主要对手。究其原因是三国对德国的经济帮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经济目的。他们之间的矛盾也使德国从中受益。就美国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间发了横财,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英、法表示只要德国缴纳赔款,就将贷款数目足额付给美国,这样一来战债问题便和德国赔款问题交织在一起。美国希望恢复德国的经济以提高德国赔偿能力,也就是为美国收回借款创造一个条件。而且,德国又能成为美国的一个有利投资场所。美国垄断集团还打算透过投资,控制德国各个重要工业部门。
就英国来说,德国恢复经济也可给英国一个新的投资场所。曾出任过首相的鲍尔温说:“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可使德国市场和世界市场联系起来。德国对俄贸易向来最称活跃……据我看来,国际贸易最有利的方法是借德国的帮助去对苏联扩展贸易。德国过剩产品可以倾销于苏联市场,从而可以取得他所需要的款项,使我们可以支付我们欠美国的债务利息。而德国大批出口货也不致向英国及殖民地倾销了。”[9](P266)
德国和苏联之间的贸易得益于苏联和英法之间的矛盾。1934年末到1940年初,苏芬战争爆发,苏联遭到了英美法等国强烈谴责,同时在国际贸易中遭到封锁。苏联为了缓解其孤立的处境,进一步加强自己的防御能力,利用德国遏制英法,另外也为了延缓苏德战争爆发,急切地希望加强并扩大同德国经贸关系。
美英“利令智昏”的想法使他们尝到了苦果。苏德经贸的较量“柏林明显地赢了莫斯科”[7]德国经济在三个强劲对手的帮扶下强大了起来,拥有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基础。德国经济的发展没有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却走上了战争的道路。究竟是哪些经济因素使德国经济的发展转上了战争的轨道?
一战后初期德国严重的通货膨胀给工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带来了灾难和痛苦。物价的飞涨远远超过了工资的提高,工人罢工,失业严重,人们的精神生活遭到极大冲击,处于彷徨和绝望之中,开始求助于历史文化传统,包括神话迷信普鲁士精神“民族主义”开始滋生蔓延开来。人们愤世嫉俗,对政治、社会都极端不满。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影响,这是由于德国20年代繁荣是以来外债和对外贸易取得的。对外债的依赖使德国最能敏感的感受到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一旦新债断绝,旧债到期,总萧条后世界贸易一蹶不振,加上又承担了巨额战争赔款和失掉了原有全部殖民地,德国的经济危机也就更加深刻。“1932年德国工业生产较危机前最高点下降了40.2%;失业人数高达800万,占全国工人总数的近50%;外贸减少2/3;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760亿马克降到450亿马克;国债高达140亿马克。危机间,整个农业收入下降30%。[10](P44)
布吕宁政府对经济危机束手无策,大量征收新税,裁减政府职员,消减公务员工资,救济金和养老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很不得人心。德国统治阶级也对其极端不满,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对外能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对内平息民众的不满。这给纳粹党提供了千栽难逢的机会。纳粹利用群众的心理对各个阶层特别是下层民众许下了种种诺言,同时又积极争取统治阶级的支持控制了德国的政权。希特勒上台后,为了克服尚在继续的经济危机花费了很大力量,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1936年德国的工业产量超过了1929年的水平,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德国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迅速恢复了过来,同时,希特勒上台时,国内存在600万失业者,1933年9月失业率20%,1936年9月仅为5.7%。德国的重工业产量有更大幅度的上升,1937年德国工业产值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占13.4%居资本主义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居英法之上。德国许多对战略有重要意义的合成产品的生产,如氮、燃料、橡胶、人造纤维等都居世界首位。”[11](P84)这些成就是在希特勒迅速把国民经济转上军事化轨道的基础上取得的。
希特勒认为德国要有“生存空间”就是有销售市场、原料产地,拥有丰富资源的势力范围。在这些地区实行日尔曼化,建立德意志人统治的经济区域,为德意志民族提供生存所需要的原料、粮食等物质,从而使德国“民族之生存”和“民族之繁殖”得以实现。这构成纳粹德国的基本经济理论。也使纳粹德国的经济走上军事化。要使德国经济发展,必须取得生存空间,而夺取生存空间则要发动侵略战争。进行战争又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作后盾,这就要大力发展经济。所有经济活动都要为战争作准备。
希特勒发展经济的手段受拉特瑙“战时经济”的影响,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成立了“德国经济总会”由12个垄断大王和5个纳粹头目组成。其职能是为了指导国家经济政策,制定经济法令,决定企业人员安置、原料分配、财政预算等等。还成立了“帝国粮食总会”,负责规定农产品价格,耕种定额,禁止自由出售农产品和屠宰牲畜等。还有控制劳动人口的“劳工阵线”规定工人工资和劳动条件,实际上是一个强制劳动者完成政府的军事定货的法西斯组织。
希特勒用几年工夫,在国内建立了一整套基本适应备战和战争需要的经济管理体制,实现了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
希特勒发展经济主要是为了备战,国民经济也就走上了备战轨道,全面发展军事工业,仅希特勒执政头三年,投入军事工业的资金比重大大增长,1933年占23%,1934年占49%,1935年增加到57%,1933—1938年内,纳粹德国共花费920亿以上马克巨资扩军备战。除此之外,德国垄断资本家和外国资本还支付了545亿马克的私人投资,其中大部分被希特勒用来建设军事工业企业。到希特勒发动战争前夕,德国的武器和军事装备的生产与1933比较,增长了11.5倍。[12]
希特勒还提出“大炮代替黄油”对人民所需要的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不仅不予以扶持使之相应发展,相反采取了许多摧残措施。将生产日用品的工业企业,有的强迫转向,有的责令停办,以此加速发展军事工业。1936年4月1日-1938年1月1日,手工业企业数目减少了104000家,第二年,又减少了76000家。1933—1939年德国约有70万小商人和手工业破产。未倒闭的中小企业,其经营活动,也必须为战争服务。
希特勒为了使德国经济发展,想通过战争手段夺取“生存空间”以达到目的,而战争又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依靠,因此为备战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对国民经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重点发展军事工业,迅速地完全把国民经济转上了军事化的轨道。
德国在一战后通过美英的扶植和纵容,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已经有了发动战争的经济基础。在二战初期,与苏联贸易成功打破了英法的经济封锁,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实力。一战后的通货膨胀滋生了民族主义。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将纳粹推上德国的历史舞台,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为德国经济寻找一条出路,选择了战争的道路。发展国民经济完全是为了战争作准备。这样以经济实力为依托,在战争发展经济的指导下,最终将国民经济转上了军事化的道路。在这些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德国最终又一次发动了世界大战。
[1][美]科佩尔·S·平森著.德国近现代史[M].商务印书馆,1987.
[2][加拿大]马丁·基钦著,赵辉译.剑桥插图德国史[M].世界知识出版社.
[3]李纯武.两次大战之间英美对德国的扶植和纵容[J].历史教学,1957(3).
[4]吴友法.德国法西斯的兴起[M].湖北教育出版社.转引自西北大学经济管理研究室等编.现代经济管理科学资料汇编:经济数学模型[C].
[5]包奕诚.论战前的经济绥靖及历史教训[M].转引自布鲁哈特.和平力量与战争力量[A].群众周刊,第二卷16期.
[6]包奕诚.论战前的经济绥靖及历史教训[M].转引自奥斯卡·蓝格.经济计量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12月,第一版.
[7]姜桂石.卫国战争前的苏德经贸关系及其影响[J].史学集刊,1992(3).
[8]姜桂石.1939-1941年苏德经贸外交及后果[J].世界史,2002(7):54.
[9]李纯武.两次大战之间英美对德国的扶植和纵容[J].历史教学,1957(3).转引自“世界外交史”第四分册[M].
[10]扬秀林.20世纪30年代美、德、苏三国经济政治状况之比较[J].世界史,1992(1):44.
[11]肖汉森.纳粹德国的经济发展与希特勒的经济政策剖析[J].世界史,1993(8):84.
[12]肖汉森.纳粹德国战前经济剖析[J].华中师院学报,19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