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霞(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5)
市场精神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周江霞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5)
培育市场精神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凝聚力量的保证,它们同属于精神层次的范畴,互不相同,但密切联系。市场精神培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市场精神发展。作为对中国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两大议题,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市场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密切联系 共同发展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此后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大力培育和践行,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追求。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新阶段中培育市场精神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方面。市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两大议题,不同领域中的两个范畴,在现实生活中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市场经济被认为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方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原始社会末期人类把剩余产品在部落之间进行交换,到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水平实现规模式生产,到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虚拟经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的作用下调节社会生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经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萌芽阶段致力于确立商品生产;发展阶段致力于扩大商品交换,开拓市场;成熟阶段表现于完善相关制度,培育市场精神。
市场精神是市场经济精神的简称,它是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心理和价值认同。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显著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这时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进行斗争,同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更多的是一种自由、平等、法治、理性蕴涵其中的经济形式。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充斥着商业投机与奢侈浪费,中期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走向节制,而现代资本主义更多的是一种理性。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对财富的无限贪欲决不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倒是可以等同为对这种非理性冲动的抑制,或至少是一种理性的调和。”[1](P5)
市场经济以追求效益为首要目的,但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并不是一种无节制、无规则盲目追求利益的经济形式,相反,它实际上蕴涵着一种规范、规则与理性。市场活动中的经济主体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共鸣,这种价值理念与精神共鸣如同文化精神一般,内化于经济活动主体心中,引导、规范着市场主体的活动和行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如何发展市场经济这一命题”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探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市场化改革的进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把人们从“姓社”还是“姓资”中解放出来。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经济迸发活力,稳步增长,为现代化建设积累物质财富。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期市场化改革更多是一种经济制度的“植入”,那么随着近四十年的发展,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内涵的追求。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自己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追求,尽管人们认识具有多元性,但在多元的价值理念中终究有一种价值理念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这种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国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引领着一国多元价值观念的发展,在一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的师生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
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与经济迅速发展相伴随的是政治地位的极大提高,社会领域中的改革不断推进,人民幸福指数日益提高,思想文化繁荣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但也带来了道德滑坡、价值取向混乱,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问题的出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对外开放打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与此同时,各种思想文化传入中国。文化交流为我们认识世界、开阔视野提供了平台,但也形成了多元价值观格局和一定程度上的西方价值文化渗透。
当前世界上国家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科技、军事的竞争,还包括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作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国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核心价值观通常被认为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与灵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此,2006年3月胡锦涛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年6月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后被大力提倡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独特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一种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虽然仅有24个字,但其内涵丰富。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仁爱”“中庸”“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处世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政治理想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所体现。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华民族具有5 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多亿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规范,同时是一种理想,它凝聚力量、统一共识,领导人民克服自身发展的问题与局限,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坚定走下去。
市场精神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规则和秩序的一种尊重,同时是对效率、自由、平等、诚信和法治精神理念的一种尊崇。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往往是自利的,但如若一味地追求利益,蔑视规则,最终会导致整个经济体的崩溃。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先进的生产方式之所以没有在一些落后地区建立起来,缺少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和精神。世界上发达、成熟的经济体往往是尊崇规则、崇尚秩序的经济体,而那些落后的经济体往往蔑视规则,无约束发展。因此,制度的完善和精神的培育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追求效益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但是追求效益必然要求市场主体少投入、多产出,而这一过程往往是一个提高效率的过程。效率,往往代表着一个社会积极上进的状态。自由在经济领域中代表着规则下的自由选择与资源的自由流动,而这一原则转换到社会领域就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平等从商品交换双方的对等性演化而来,由经济平等转化而成的社会与政治平等是指不为任何个体的向上发展设置障碍。诚信与法治代表市场经济的规则,诚信保持市场交易中的行为童叟无欺、货真价实、公平公正。法治保持市场主体依法、守法崇尚规则。培育市场精神就是把这些精神与理念贯穿于经济活动中,使得参与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更加尊重规则,践行规则,保持经济稳定、长远运行。
培育市场精神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其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但是培育市场精神的过程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当今社会中的个体不论从事什么职业、身份地位如何都与市场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经济主体在市场上通过生产和销售获得利润,其他主体从市场上购买各种消费资料维持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由于社会成员与市场联系紧密,在社会成员与市场的互动中,市场经济的任何变化都会对与市场经济互动的个体产生影响。经济活动与人们的思想意识密切联系。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P2)经济行为的变化往往会影响着人们思想的变化。在市场经济中,效率、平等、自由、诚信、法治这些精神理念的培育会渗透到经济活动过程中,随着经济活动深入到每个经济主体的内心,转化为市场主体的思想,成为一种广泛追求的价值理念。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宣传教育,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深入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内心,让其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市场精神中所提倡的自由、平等、诚信、法治等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等观念是存在差异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两者是相通的。政治、社会领域中的价值追求往往来自于经济领域,深受经济理念的影响。培育市场精神,以市场理念的变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这种途径更为长远、深刻和有效。
市场精神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市场精神并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基础,需要推行这种体制国家的本土文化予以支持。经过改革开放后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国市场经济的制度“移植”已经取得了应有的成效,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逐渐破除,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在此基础上,中国需要寻找符合本国实际的文化思想和价值理念引导市场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而加以引用。但是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市场精神却不能随便“拿来”。市场精神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自发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精神层次的追求,它的形成还会受到一国文化环境与文化传统的影响。市场精神的形成既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又要体现所在国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市场精神在中国形成的土壤不同于西方。从文化传统来看,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典型代表,而西方社会却深受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从经济形态来看,西方国家以自由市场经济为主导,而中国则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根本目标。文化与未来发展目标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市场精神培育与西方市场精神建立存在很大不同。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在市场精神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市场精神的培育不可能有新教伦理的“引领”,需要寻求新的价值引领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当代中国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西方宗教观念,但在引领经济理念发展的过程中却发挥着同样的作用:祛除市场经济中的消极因素,引领市场经济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建设良好的国内环境,强盛的国家体制为目标,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它以培育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选择,在经济领域“把贪欲物质财富的冲动,单纯谋利的动机升华为一种社会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全民族的经济行为有一个更高尚的动机”。[5]使社会成员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实干的热情投入到社会生产中,摆脱安逸和享乐的束缚、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积极引领市场精神的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健康、长远发展。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发展经济与保持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两条主线。因此,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信念走社会主义道路。
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是培育市场精神,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价值理念。因此,新时期、新阶段,培育市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仍是中国社会建设中两个重要议题。市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属于精神领域,但两者的发展并不矛盾,一方的发展并不以另一方的消减为代价,相反,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可以获得双赢的效果。但在现实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大力提倡,市场精神培育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食品安全、部门垄断、环境污染、道德沦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有人把它归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实际上这些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问题的出现恰恰是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制度规则建立不完善,市场精神没有普遍确立的结果。市场精神培育缺失,市场主体缺少尊重规则的意识,缺少互利共赢的理念,不仅使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受到威胁,同时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而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个重要环境载体,也是其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市场精神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应同步推进,以两者的共同发展为纽带,取得双赢的效果。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两大重要议题,市场精神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并不是一个短期的实践而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在这个长期任务中制度建设把两者建设联系起来,同时又是两者长远发展的推动力。制度是人们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在活动中约束或激励着人们的行为,以使整体福利达到最大化。制度没有属性,但是制度的完善程度和作用效果会对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把市场精神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推动两者向前发展。市场精神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但是这种思想意识却不能简单依靠宣传深入到人的头脑。现实经济行为推动才是其最好的培育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价值理念,但它并不是空想的产物,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总结,又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设想。市场精神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社会成员对其不断认同的过程。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限制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消除到最小,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缩小收入差距,保证个体间经济上的平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文化建设走向繁荣;不断完善教育机制、科技创新机制、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增强人们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经济社会改革的红利惠及到全体社会成员,让社会成员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其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充满信心才是推进市场精神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动力。
[1][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李修建,张云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5-05.
[3]习近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J].党建,2014(0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黄培来.浅析当代市场经济精神[J].广东供销,2002(04).
责任编辑:李月明
D616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