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 潘志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办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扶贫开发是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疆农村与全国同步启动扶贫工作。进入80年代,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目标,全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20世纪90年代,在“八七”扶贫攻坚阶段,新疆扶贫方式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实施了“百万人温饱工程”,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的绝对温饱问题。据统计,2001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全区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52亿元,初步解决了284万贫困农牧民的温饱问题,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980元增至2010年的3450元,年均增长13%。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及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后,伴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新疆扶贫开发进入了新的阶段。仅2014年,新疆就投入资金80亿元开展扶贫、低保、养老、救助等各项社会事业。一项项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良好基础。特别是以南疆四地州、边境地区、贫困山区为“三大重点区域”的扶贫攻坚取得了新成就。2010年至2014年的五年里,全区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0多亿元,累计实施1.3万个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了2200多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开展扶贫培训265万人次,使扶贫对象减少166万人,解决了一大批各族贫困群众最期盼、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自治区扶贫部门优先支持优质林果业、优质畜牧业、设施农业、庭院经济、土地整治、地方民族特色手工业、节水工程等七类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带动能力强、覆盖面广、增收周期快的特色优势产业。2014年,全区35个扶贫重点县(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90元,比上年增加928元,增长16.1%,增速比全区快6.4个百分点。南疆四地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04元,比上年增加923元,增长14.5%,增速比全区快4.7个百分点。35个扶贫重点县(市)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650.6亿元,较上年增加64.9亿元,增长11.1%。全区农村贫困程度明显缓解,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社会事业明显进步,扶贫开发为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的一句名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一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习近平同志也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次,精准扶贫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重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思想。推进扶贫开发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战略措施。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乡因族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的要求,这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开发最为理性的选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已经有能力在更高标准上集中优势、瞄准目标,实施精准扶贫,以不断满足贫困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逐步实现消除贫困、缩小差距,让贫困群众过上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先进性的最好体现。
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初步形成了“五个精准”的精准扶贫体系。“五个精准”,即:“精准扶贫指导思想”“精准扶贫方针”“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方略”“精准扶贫模式”。
1.“精准扶贫指导思想”。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提出的,坚持“加快区域发展是基础,产业发展是关键,提高人口素质是前提,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是保障,发挥主体作用、形成全社会扶贫合力是根本”,立足统筹发展,打好新阶段扶贫开发攻坚战。
2.“精准扶贫方针”。就是新疆多年来坚持的“划分区域、分类扶持、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完善机制”的扶贫开发工作方针。
3.“精准扶贫政策”。主要体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办法》中:一是认真落实帮扶到户、一户一策脱贫措施,切实做到应扶尽扶,确保非贫困村扶贫对象的贫困问题得到同步解决。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坚持“区负总责、地州统揽、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片为重点、协调到乡、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三是完善运行机制。坚持扶贫开发与扶贫救助并举,做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其他各项救助政策与措施优先面向贫困群体。四是完善瞄准机制。瞄准贫困区域、贫困乡村、贫困人口,力求扶持到人、项目入户、政策进村。坚持做到“四到人、五到户、六到村”,即:感情联系到人、思想教育到人、培训落实到人、关爱帮助到人;扶持对象确认到户、分类脱贫规划到户、项目资金覆盖到户、定点帮扶承包到户、经济效益考核到户;领导干部联系到村、规划任务分解到村、项目资金分配到村、对口支援帮扶到村、脱贫措施落实到村、扶贫开发监测到村。
4.“精准扶贫方略”。一是坚持把建档立卡、一户一策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确保了扶贫开发监测与脱贫机制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不断完善和推进;二是坚持把边境扶贫、安边兴县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确保了边境贫困地区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目标的实施;三是坚持把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作为一项浩大的扶贫工程,确保了贫困地区各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四是坚持把定点扶贫,帮扶到村作为社会扶贫工作的落脚点,确保了定点帮扶为贫困群众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服务;五是坚持把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作为对贫困地区实施大规模、综合性治贫减贫的根本措施,较好地发挥扶贫开发的整体效益;六是坚持把产业扶贫、龙头带动作为贫困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确保了贫困农牧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七是坚持把转移培训、创业脱贫作为扶贫培训的重要任务,确保了贫困劳动力提高技能素质、逐步实现自我脱贫。
5.“精准扶贫模式”。一是以“片”为主的“1+5”片区精准扶贫摸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三地州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启动,带动了新疆“1+5”(“1”是指南疆连片特困地区,属国定片区。“5”是指阿克苏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小片区、哈密山区小片区、阿勒泰沿边小片区、塔额盆地小片区、伊犁特昭贫困山区小片区,这五个小片区属区定片区)片区扶贫攻坚战略。全区完善了以南疆三地州片区建设为统领、各行各业为主导、城乡发展为一体、产业崛起为支撑、推进“片中片”为手段,形成了“五化同步”、城乡一体、区域协调、上下联动的发展新格局。二是以“线”为主的边境精准扶贫模式。从2007年3月起,以阿合奇县边境扶贫试点为标志,正式启动了新疆边境扶贫试点。2010年9月,国务院领导批示同意新疆边境扶贫扩大试点范围,边境地区17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列入《新疆边境扶贫扩大试点规划(2011~2015年)》。8年间,形成了“一次设点、两次划圈、多点启动、高位推动”的工作进程。新疆探索出了“三线联动”(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军警民联防联控的边境扶贫新模式,己经成为富边民之策、强边防之道,兴边境之计,成为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科学扶贫新亮点。三是以“带”为主的山区精准扶贫模式。299个山区特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近年来己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59亿元,解决了39864户安居房、50930户安全饮用水、65634户通电、8213户贫困家庭取暖等问题。四是以“点”为主的进村入户到人精准扶贫模式。主要是“七到村、七到户、七到人。扶贫政策与机制的创新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可复制、可操作的最为直接的扶贫方式,让扶贫对象直接受益,而且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予以扶持,更全面、更合理和更科学。
2.“三个支点”强化了新疆精准扶贫质量与绩效。围绕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这一总目标,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依托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城市文明“三个支点”所取得的新成果,从总量上加大了民生经济支持力度,从而使扶贫开发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中分享红利。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贫困地区围绕尽快实现脱贫致富,聚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的力量,更大地激发了贫困地区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增加了和谐因素,增强了社会发展的活力,提高了社会治理水平,实现了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和努力实现新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确保了新疆精准扶贫质量与绩效。
3.“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助力精准扶贫。2014年年初以来,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全疆各级机关抽调20万名干部,派住到8636个行政村、759个国有农林牧场下属村队个重点社区,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这一活动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争取人心、做好群众工作为统领,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为重点,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着力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打好长治久安坚实基础。活动要求基层全覆盖,实现一万个村(社区)全覆盖;干部全覆盖,3年全疆20万名机关干部将全部轮换下基层一年;任务全覆盖,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明确的各项任务要全面落实到基层,确保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要求“一竿子”贯彻到底、“一揽子”落实到位,直接与基层实现无缝对接。其中,保障改善民生、帮助群众解决教育、就业、住房、社保以及道路、饮水、用电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增加农牧民收入,千方百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和脱贫致富是一项主要任务。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不仅起到了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互信,真诚服务各族群众,最大限度争取民心、凝聚民心,促进宗教和谐和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的作用,还较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通知精神,确保了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全区驻村工作组认真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和精准扶贫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从而实现了精准扶贫以及驻村帮扶工作的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Z].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张春贤在自治区党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今日新疆,2012(01).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办.奋进的征程—新疆扶贫开发探索与实践[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
[5]李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带领贫困群体奔小康[N].中国审计报,201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