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人的自由

2015-04-09 05:10何海燕尹晶晶
实事求是 2015年6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

何海燕尹晶晶

(1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院 北京100091;2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330000)

追求和实现人的自由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们内心深处的迫切渴望。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囿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等因素的制约,人们不可能完全实现自由,只能在某种可能方式下最大限度实现人生自由。信仰作为“人们把握世界的方式”,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所追求的自由的实现程度。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立足于现实最大限度实现人的自由。

一、追求和实现人的自由要有科学信仰作支撑

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的自由主要包括不受物的限制和免于他人强制两个方面的自由。在物质生活极大改善的今天,诸如温饱等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人们在转向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在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其直接指向就是争取过上身心自由的幸福生活。但在追求身心自由的过程中,不少人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偏差,或者缺乏正确方向、正确思想观念的牵引,在随波逐流中庸庸碌碌地度过;或者盲目推崇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在追求形式上的自由和物欲的满足过程中被物质、物欲所羁绊,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信仰作为一种终极性的精神力量,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精神状态起着根本性的影响,尤其是科学信仰作为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引导人们在时代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自由。

1.科学信仰有助于准确把握实现自由的必然性规律。科学信仰与非科学信仰的主要区别在于:科学信仰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大量事实材料进行科学的整理总结,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规律,并把这种规律性认识内化为理想信念而建立起来的;非科学信仰则不需要通过实践检验、不需要进行理性的论证探讨,其教义信条是“超验”存在的,信众只需虔诚的信仰即可。因此,科学信仰与非科学信仰相比,除了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以外,还依据正确的理性和实践,帮助人们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现实世界,并指导人们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去探寻、建构更为美好的世界。

2.科学信仰有助于能动改造有碍自由的不合理现实。现代社会中,阻碍人们实现自由的,有人自身必然性的制约,有自然必然性的制约,还有社会规律的制约,但最主要的还是社会规律的制约。在人类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由于缺乏对社会规律的科学认知,人们在追求自由时,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使人的自由实现程度往往受所处社会制度的制约而难以有较大进展。科学信仰由于建立在对世界的科学认识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上,在为人们提供超越现实的精神力量的同时,还提供了批判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使人们得以通过能动地改造不合理现实获得自身的解放和自由。

二、马克思主义是指向人的解放及其自由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被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人类从奴役社会中解放出来。其作为科学信仰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以宗教批判为逻辑起点开启了思想演进的历程的,马克思由宗教批判进入到政治批判,由政治批判进入到经济批判,在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批判中走向共产主义。在对宗教进行批判后,马克思指出,“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1](P2)也就是说,宗教虽然从最后的避难所被驱赶了出来,其对世界的影响已经式微,但由于现代宗教还在通过改变信仰者的心灵状态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上仍改变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使得人们需要幻想和宗教的处境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开始由宗教批判转向社会现实批判,由批判的武器转向武器的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和罪恶的谴责也不再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是立足于现实进行科学思考。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社会科学理论的批判研究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相互斗争通过否定之否定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深入研究了私有制的最高社会形态,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种对抗并不是个人的对抗,而是从人们社会生活条件中形成的普遍的对抗,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孕育和发展的生产力就为解决这种对抗创造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因此才说,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就以资产阶级社会形态而告终。在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中,马克思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从而指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人们共同占有生产力的总和,劳动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恩格斯曾描述到,在共产主义社会这样的共同体中,人们共同有计划地利用和发展生产力,生产达到了能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水平,根本结束了牺牲一部分人而满足另一部分人的不平等状况。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核心纲领是共产主义学说,它的最终目的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并引导人们走向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对现实世界的革命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是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在哲学上属于青年黑格尔派,后来受费尔巴哈的影响转向唯物主义。在参加德国进步青年的政治活动中,他们在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把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结合起来,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2](P48)共产主义不是“应然”的“理想”,而是一种从现存状况出发,运用现实力量和手段进行的实际运动,是以现存条件为前提的,这个现有的前提就是事物的不合理现状,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就在于通过对事物的不合理现状进行哲学批判并用以指导实践。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基础是经过对黑格尔辩证法改造的辩证法,把黑格尔颠倒的主客体关系再颠倒回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3](P112)在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中,马克思把辩证法运用到社会规律研究中,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指出了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是对现存社会的扬弃。当马克思彻底地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转变后,马克思恩格斯带着对广大劳苦群众的关心和同情,立足于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考察,把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点转向了“现实的人”,即处在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之中并不断发展的从事物质生活生产的人,从而为改变现实社会的现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每个人还没有完全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之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所具有的革命性,对当今社会现实批判和指导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仍同样在发挥作用。

3.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崇高性。马克思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4](P7)马克思主义信仰诞生以来,激励了无数共产主义战士为之奋斗终身,《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作品中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来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至因虚度年华而懊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为建立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更是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人物,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人民的幸福和安定,进行了英勇无畏荡气回肠的斗争,无论是艰难困苦的长征,还是严刑拷打的渣滓洞,还是满地炮灰的上甘岭,或是和大自然作斗争的红旗渠,支撑他们意志和行为的是共产主义崇高信念。不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是不会有必然意义的幸福的,只有为了更多人的幸福而工作的人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真善美,体会到崇高这种无以伦比的幸福感。也只有在为更多人的幸福而不懈奋斗中,才能在收获幸福的同时,不断促进人的解放,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的自由。

4.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人类信仰史上的创新性。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它从事实上回答了信仰史上的新课题——在批判了唯心史观的宗教信仰之后,人类信仰将向何处去?一种非宗教的科学的信仰是可能的吗?马克思主义信仰对这些问题都给出了确切而肯定的答案,为现代世界带来了新的信仰气象,改变了人类信仰的面貌,也为人类信仰进一步预示了新的发展方向。这是信仰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引发的人类信仰的变革,是在近现代人类信仰变动的过程中,在宗教信仰的衰落和对宗教的清算中,在世俗信仰的兴起和对世俗信仰发展中的不健康倾向的斗争中,在对现代人类信仰图景和格局的影响中完成和表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人类信仰的一种,而且是迄今为止的人类信仰史上最伟大的信仰。它适应于无产阶级和人的解放及其自由的需要而产生,并越来越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的精神支柱。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揭示了实现人的自由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与社会形态紧密相连,要实现人的自由,离不开社会的各种联系和社会形态的发展,离不开对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1.实现人的自由必须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从社会联系考察人的本质,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60)也就是说,人在本质上是人和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人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本质并创造生成人的社会本质,这种社会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谓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个人在社会联系中现实的生活。社会是人自由的存在方式,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体现自身的自由与否。就个体而言,“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2](P84)社会既是人的自由的实现条件,又是人的自由的客观限制。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这样真正的集体中,人才能获得实现自身自由的条件和手段,存在着国家的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冒充的虚构的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一个阶级、国家与个人相对立起来的集体,对人的自由发展只是一种完全的桎梏。所以说,要成为一个自由人,不是简单的随心所欲,不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所谓“没有外在的强制”或个人意志的发挥,而是要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基础上,深刻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中实现和创造人的价值,实现和体现人的自由。

2.实现人的自由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历史条

件。马克思一生要做的事,就是为了把人从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异化状态下解放出来,找到通向自由王国的现实途径,这个自由王国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294)资产阶级仍没有摆脱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旧社会,恩格斯甚至认为,对现代资产阶级的发展来说,最可耻的是资本主义还没有超出动物界的经济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转化为物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竞争的偶然性支配着人们的命运,这种动物式的生活状态使人类的尊严受到伤害,更谈不上实现人的自由。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认识基础上,深入描述了人类社会的美好远景和人的自由状态,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社会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2](PP633~634)从而真正实现人类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马克思则在更加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形成了他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经典论述,指出了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三大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可见,马克思主义从始至终都是从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的,人要实现真正的自由,离不开“自由王国”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也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3.实现人的自由必须使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合理思想,并把自己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研究结合起来,得出了“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结论,[1](P96)说明劳动按其本性来讲应该是“自由的自觉的”,视“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为人的本质,批判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劳动只是人们为了维持自身及下一代生存而被迫进行的活动,是不自由非自觉的,劳动给人造成的是一种精神痛苦和折磨,这就形成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起点。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深化了自由和劳动的关系,指出人在通常情况下,具有劳动和享受的需求,实现劳动本身就是实现人的自由的一种手段,劳动是人内在目的和自我实现的体现,人的内在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本身。劳动本身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建立在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认识正确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积极改造,同时在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劳动成为人生活的第一需求。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个人将成为直接社会性的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成为自然、社会、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消失,物质劳动和精神享受融为一体,劳动真正成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和幸福的源泉。

四、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最大限度实现人生自由

最大限度实现人生自由,离不开科学的信仰。而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革命性、崇高性、创新性,在为人们提供科学信仰的同时,更指明了实现人的自由的基本途径,使其不仅具备科学信仰的基本特征,更是当前历史条件下指引人们通往人的解放及其自由的唯一信仰。只有在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躬身践行,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崇高和幸福,在追求和实现人生自由中体会到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幸福。

1.要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的自由是和社会联系及社会形态紧密相连的,要想追求人的自由,首先要在精神上关心和包容更多人的生活。一个自私的人,只关心自己或一个小利益集团的人,是难以实现人生幸福的。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利益诉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应当成为每个共产党员和有识之士追求更高真理的源泉和动力。

2.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只要关心人类历史发展的命运,立志为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工作,其信仰最终就一定会指向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伟大发现,对资本主义的暂时性和反动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对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中,指出其价值指向是人类解放或进入“真正的人的历史”。只有在共产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才真正摆脱了自然和社会的奴役,此时对物的占有是为了实现人更好地发展,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阐明的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就是无产阶级自我解放和实现人类解放的道路,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

3.要热爱生活积极劳动,体会劳动人民的感情。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幸福的生活。追求人生自由和社会理想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体会自由也即是在劳动中体会自由,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体会幸福也即是在劳动中体会幸福。要想感受幸福,就要劳动,就要奋斗。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只有在切实的劳动中,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感情。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