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师课堂交际话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15-04-08 19:08刘春月钟勇为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建议问题

刘春月 钟勇为

摘 要 教师课堂交际话语的优劣对其教学成果的评价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重大影响。但目前我国此类研究多聚焦于大学英语课堂交际话语,缺乏对中学英语课堂交际话语上的关注。现就初中英语课堂交际话语存在的四个问题展开论述,即教师课堂交际话语缺乏亲和力;缺乏示范性、引导性、阶段性;缺乏真实性、合理性和趣味性;缺乏创造性、互动性、自觉性。据此,在进行合理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师 课堂交际话语 问题 建议

20世纪70年代,课堂话语开始获得研究者的关注,其内涵是指那些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师生互动性言语,主要功能有:课堂指令、启发、提示、解释、纠正、展示新知识等[1]。虽然国内学者对课堂话语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如钟启泉的《“课堂话语分析”刍议》、胡青球的《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分析》等,但关于英语课堂话语的研究并不深入。为此,本文以罗敏江主编的《初中英语教材整合:创新设计与案例研究》为例展开论述,相信对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一、初中英语教师课堂交际话语存在的问题

1.话语缺乏亲和力

Janis F.Andersen将非言语亲和力定义为“能够传递温暖、支持的情感,产生吸引力”的行为,“亲和力就是我们在与我们喜欢的人相处时积极情感的自然表现”(1979:45)[2]。言语行为虽然没有非言语行为具有明显的亲和力,对于拉近师生间的物理距离和情感距离仍然很有效果。但当前教师“话语霸权”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师把持着话轮的转换,学生被动地做出反应,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是主流。至于课堂上的评价反馈语言作为教师展示亲和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存在评价太过单一、负面反馈过多的问题。教师一般都是“Okay”、“Yes,you are right.”等等,甚至是“I cannot agree with you.”“No,I’m afraid you are wrong.”等负性反馈直接打击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自信心,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出于维护面子而避免回答自己可能会出错的问题。除此之外,诸如寒暄语缺失、指令语生硬等问题都存在于师生关系中,教师拥有绝对话语权,而学生处于失语状态。

例如:《牛津英语》(上海版)七年级上册Unit 1 What will I be?教师在导入阶段谈论个人长处时的对话:

T:What are you good at?

S1:I’m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T:Ok.What about you?

S2:I’m good at drawing.[3]

这个案例导入始终都是教师掌握话轮,学生只是应答者,属于传统的IRF模式(即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教师没有进行延长话轮的尝试,一直把持着转换话轮的主动权,而且评价反馈语言单一、简洁,在询问第二个学生时实际上已经启动了第二个话轮。

2.缺乏示范性、引导性、阶段性

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交际话语缺乏示范性。大部分英语教师由于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有限,课堂教学语言大多采取的是一系列可预见的IRF话语链,这种课堂教学语言不具有真正的交际性,师生之间的互动并没有话语权的转换、信息的交流,当然也就不具备交际会话的示范性[4]。教师也没有注意做好运用语言的示范、使用交际策略的示范、提问的示范。其次,教师的课堂交际话语缺乏引导性。教师没有采用激疑法、激趣法等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架构交际会话的情境。且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交际会话中较多关注语言形式,很少注意倾听学生回答中所呈现的内容,再就学生发表内容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多做反思,调整语言,增加语言输出。这样就不符合《英语课程标准》(2011)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法的要求,它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扮演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引导者。再次,教师课堂交际话语还表现出一层不变的特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生理心理发展的日趋成熟性要求教师的课堂交际语言也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但是许多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交际会话时在所提问题的深度、语句的复杂程度、词汇的难易程度、表达方式的灵活转换性等都没有做出明显改变,这样就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不能满足有着较高英语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

3.缺乏真实性、合理性和趣味性

现在的英语教材主要是贴近城市学生的生活,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却有一定距离,但是大多数农村英语教师对教材的态度还是“拿来主义”,对情境的创设也缺乏自己的思考。对教材的盲目崇拜使课堂教学活动难有创意,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5]。虽然师生在课堂中产生的交际对话行为与真实社会存在一定差距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现实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成为教师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手段,而不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最终目的。课堂交际话语的合理性即指教师话语要符合教学要求的标准,力求做到正确、得体、规范、有条理等方面[6]。英语教师的课堂交际话语,既是教学媒介语,又是目的语,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话作为学生的输入语言对学生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至于情境的趣味性,教师们存在的问题大致就是:不能将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在可操作的范围内增加情境的真实性与趣味性;不能以多种鼓励措施增加学生互动的积极性,缺乏对学生背景知识的扩充;不能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册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Section A教师在导入时的对话(让学生猜测在冰箱中有哪些食物)。

T:What are they?Can you guess?

S1:Apples.

S2:Bananas.

T:OK.Maybe you are right.Now,let’s open the fridge and check them out.Look,what are they?

S2:They are oranges.

T:Maybe we can eat some orange after class.How do you spell orange?

Ss:O-R-A-N-G-E,orange.[3]

这个例子充分显示了教师在交际对话的时候主要是检查学生单词的掌握情况。例子中划横线的句子,教师首先在组织这句话的时候出现了思维混乱,这里orange要改成oranges才是正确的,这里涉及到名词可数与不可数的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组织的话语是否存在问题。

4.缺乏创造性、互动性、自觉性

展示性问题是提问者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提问目的是考察学习者是否知道这类知识,通常只须表层理解便可作答。而参考性问题是提问者并不知道答案,为了力求扩展信息,要求被问者积极地开展创造性思维[7]。通常英语教师在进行对话交际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融入所讲的知识点,而学生会迎合教师进行回答,这其实属于展示性问题,并没有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虽然现在的教师熟悉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但是最常运用的还是语法翻译法。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之下,参考性问题必然要让位于展示性问题。其次,教师在课堂交际话语中还会存在自问自答的现象。现在初中英语教学量、知识难度较原先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教师须加快自己的教学进程,所以大多数教师等待回答的时间是少于3秒的。再加上应试导向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大,一旦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就集体沉默等待教师做出正确解答,久而久之教师也就不再提问或仅象征性地提问,这就成了所谓的“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至于教师在询问学生是否存在问题时,学生的反应大多也是沉默,因为学生担心自己提的问题是教师讲过的或是过于容易而遭到他人的笑话,或是学生默认教师会将其认为重要的和理解存在困难的知识点讲解一番,学生思考的自觉性也大大降低了。

例如,《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册Unit 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Section B, 教师在师生问候间导入新单词的教学。

T:What’s the date today?

Ss:It’s December 19.

T: What day is it today?

Ss:It’s Monday.

T:Yes,December 19 is Monday.What day is December 20?

Ss:It’s Tuesday.[3]

这个例子中师生间的对话就是以检测询问日期和星期句型之间的差别,以及周一至周日的英语词汇。虽然确实对后续课程中讲述学科以及学科安排有促进作用,但若是教师能在这个对话中加入一定的情境,那整个对话就更有意义,学生对于句型和单词的检测也不会那么敏感,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熟悉度。

二、对初中英语教师课堂交际话语的建议

1.赋予平等、真实、教学相长的课堂交际主动权

不同于其他学科,英语这门学科的语言输出与输入同等重要。若光是听教师讲授知识,那么学生只能够识记知识却不能使英语真正服务于生活。所以应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样教师就更具亲和力,他们不再是知识的主宰者,而是传播者、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在教学中教师也会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特别是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必须要精心预设寒暄语、指令语、反馈语等,力求多样化而又富亲和力,这样学生拥有了课堂交际主动权,才能使课堂更为高效地开展。而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真实的,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其做出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而不是以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发展。教师还要懂得维护学生的学习动机,使这个班集体更具凝合力,也要在学生出现学习情绪低落时能及时发现并协同学生一起走出学习低谷期。同时,教师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旨在让所有学生参与到互动过程中。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馈思考并修正教学方法,最后取得教学相长的教学成果。

2.提供可示范、可引导、富有层次性的课堂交际会话

英语作为教师的第二语言,使用情况毕竟不会像使用母语一样准确、流畅、地道。但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要学会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知识,使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语言都要力求符合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因为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目的语都将成为学生的输入语言,教师应避免将根深蒂固的错误转嫁给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课堂交际会话的范例,让学生提高对于所学知识的转化利用能力,内化交际策略并进行使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交际会话过程中就自己感兴趣或存在疑问之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多变的句型、复杂的句式,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并尝试用目的语来完成课堂任务。现今学生所获得英语知识的途径更为多样化,生活中的英语无处不在,如果教师不寻求发展,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将遭到学生的质疑,也不利于今后的教学管理。因此,英语教师在积极备课、熟悉课本内容和知识点的同时,还要注重课外英语知识的积累,使自己的课堂交际话语能力能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交际能力的成长而呈现出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进行适合学生需求、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堂交际会话。只有兼具语言技能和教学技能的教师才能使英语教学成为一门艺术,才能将英语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

3.创设真实、合理、富有趣味性的课堂交际情境

Kransen的输入理论(The Input Hypothesis)指出人类习得语言的仅有途径是通过接收可理解的输入信息,同时要适当高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Kransen认为理想的输入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程序安排、足够的输入量[8]。所以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让学生反复进行机械的语言操练,这样既枯燥无味,又不能照顾到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拓展空间和课堂沉浸感。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时应适当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拘泥于教材设置,将教学融于学生生活,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情境内容,特别是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更要注意在课前导入相关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内化英语文化意识,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情境的合理性对教师的语言能力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注意以下问题:中式英语和望文生义。两者都是源于汉语和英语不同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若在评价学生出现的交际问题时,英语教师不要急于纠错,打断学生的思维,等学生表达结束时再进行纠错,也不要放大错误,打击学生表达的意愿,而是要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教师也可以在交际的时候采用重复学生的话语提醒学生,或是让其他学生进行纠错并指明原因,最后再由教师来进行解释说明。在纠错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尽量淡化学生的羞愧感。最后,趣味性课堂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力求所教内容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能长久地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能调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4.设置灵活、贴切、富有启发性的课堂交际问题

问题的功能主要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注意。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根据情境灵活变换,贴近学生生活与兴趣,并适当高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这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才能激发学生回答的愿望。同时在回答过程中学生若遇到交际障碍时,教师应该善于将一个问题拆分成多个小问题引导并启发学生做出回答。这样学生的理解力和使用交际策略的能力才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提升。除此之外,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还要认真思考问题的设置,包括提出问题的环节,预想学生会有的回应,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答案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所需的等待时间等,不应该为了“赶进度”而带领学生进行粗加工式的知识复制而不是知识创新。教师在注重课堂交际问题质量的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形式,尽量少用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展示性问题,而多用让学生自主形成有意义知识建构的参考性问题,Nunan的研究也证明当教师使用参考性问题时,学生使用的语言更为复杂,更接近自然环境的语言[9]。避免自问自答导致的问题浪费,让学生成为富有创造力和主动性的人,让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仅有知识的长进,也能渗透教师的人文情怀与价值观的教育。

三、结语

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交际话语对于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交际策略运用能力和学生学习动机的持久性、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本文针对初中英语学习中出现的教师课堂交际话语缺乏亲和力、课堂交际能力和口语交际教学能力有限、输出的课堂交际话语缺乏情境的真实性合理性和趣味性、交际话语中展示性问题多于参考性问题的现象,进行了合理反思并提出建议。笔者希望借此能引起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于初中英语课堂交际话语的重视,继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

参考文献

[1] Spratt,M.The Teaching Knowledge Test Cours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38-39.

[2] Andersen,J.F.Teacher Immediacy as a Predictor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in D.Nimmo(Ed.),Communication Yearbook:Vol,3,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Books,1979:543-559.

[3] 罗敏江.初中英语教材整合:创新设计与案例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 胡青球.交际英语课堂师生交互特征探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3).

[5] 束定芳.从一项调查看教材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J].外语界,2004(2).

[6] 赵霓.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以忠州中学初中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7] Richard J & Lockhart 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8] 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M].London:Longman,1985.

[9] NunanD.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aking it work[J].ELT,1987.

[作者:刘春月(1990-),女,江苏常州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钟勇为(1975-),男,江西龙南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建议问题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