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悠
笔架东列,葫芦西卧,金山北峙。三山凝碧,拱护古城,塔作笔,仰写天上文章;韩江清泠,绕廓南流,船如梭,横织江中锦绣。
南国古郡,十八梭船廿四洲。古城东门外的广济桥,吟唱着南宋的潮音,舞动着明清的旧俗,一路走来,潮州的美丽,就这样凝固在千年的时空里。
鳞次栉比的牌坊街,二十几座牌坊静静矗立。巍峨的石柱,精美的石雕,妍丽的嵌瓷,诉说着曾经的荣贵;熙闹人群中流动的花纸伞和木屐鞋,细语着潮州人如工夫茶般有滋有味的生活。
古城脊梁
潮州,岭南首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濒临南海,东邻福建,西接揭阳,南连汕头,北通梅州,是广东省的“东大门”,交通便捷。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城市整体格局完好,文化景观独特,世所罕见。
考古发现已证实,潮州至少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建制也已2000多年。潮州在禹贡为扬州之域,春秋为百越之地,汉时为南越之地,自东晋义熙九年(413年)以来,即为闽粤交通要道,是粤东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
潮州古城的格局严整有序,经纬分明。城内功能区按传统职业划分为“北贵、南富、东财、西丁”。古城街道的结构形式亦按传统的经、纬、环涂制规划,横直有序,呈方块形布局。城内由北向南的主干道有3条:中部大街(今太平路)和分处于东西的东街(今上、下东平路)和西街(今西平路)。在各街道之间巷道纵横,形成棋盘式路网。街道宽3~6米不等,巷道一般1~3米宽。
总长近2000米、面积约1.4平方千米的太平街义兴甲巷街区就处于潮州城中心,脊椎般撑起这座活着的古城。走在太平街上,仿佛走入幽深的历史回廊,一幅生动的潮州人文画卷在眼前渐次展开。
民国以前,这条贯穿古城南北的大道一直都叫“大街”。“太平”之名缘起1922年的一次修路——在“大街”北面路头百花台附近,修路人掘到一块刻有“太平”二字的元朝致和元年(1328年)的石碑,才以此碑更名。
有资料显示,最迟在北宋,“大街”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并成为潮州古城南北走向的第一通道。“太平街义兴甲巷”不仅仅指代太平街和义、兴、甲3条巷,而是泛指古城区里边所有的巷道,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整个历史文化街区。“大街”两侧延伸出的诸多街巷,纵横交错着铺开了古街区的历史脉络,留下众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街区里的牌坊群形成于明清时期,骑楼形成于清末民初,还有那些别具规模的古民居群、气势恢宏的府第建筑、各呈异彩的祠宇寺庙……透过这点点滴滴,宋帝逃亡潮州、元兵屠城、戚继光和俞大猷剿倭、郑成功攻城、清兵屠城、中英《天津条约》辟潮州为对外开放口岸等重大历史事件,穿越时空扑面而来。
牌坊林林
太平街上有无数巷道,巷口设门,这就是坊。坊又称闾,古代有表闾制度,主要是用于表彰住在坊里的名贤。表闾时在坊门上设牌,这就是牌坊,潮州人俗称亭。树碑立传是对个人的盖棺定论,立牌坊则是个人乃至整个家族的殊荣。
牌坊
潮州多牌坊,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堪称全国之最。太平街由此还得了一个“牌坊街”的名号。其中,太平路与东门街是石牌坊最集中的路段。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城中共有牌坊94座,长度不到2000米的太平路上就有47座,几乎是每巷一亭、百步一坊。
这些牌坊中,建于明代的有34座,建于清代的有5座。最早的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是为御史许洪宥修建的“柱史”坊,最迟的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俗称“新亭”,是为直隶总督郑大进修建的“圣朝使相”坊。两者之间,时间跨度达数百年。
这一座座古朴庄重的石牌坊整齐有序地分列在街道两旁,与老街的生活场景浑然一体。每座牌坊背后都有其光辉的历史,或赞扬功名,或歌颂忠孝节义……它们与牌坊文字共同构成了一部简明的潮州文化史。
这些被旌表的人物来自潮属各县,是潮州人中的精英。“少司马”坊为纪念兵部尚书翁万达,《明史》称其为“嘉靖间边臣第一”。“大理少卿”坊的吴一贯为加强居庸关屏障,规划创建万里长城的精华八达岭长城。“状元”坊是为纪念明嘉靖壬辰(1532年)科状元林大钦,他20周岁便中状元,这在中国古代科举史上极为罕见,他是明代最年轻的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之一。潮州的科举考试还出了个“最年长的进士”,刘起振88岁中进士、103 岁赴浙江迎接乾隆帝。
太平路上的牌坊在建筑方面也与其他地方明显不同,彰显出独特的地方建筑特色:其一,不少牌坊进深三柱,且外柱斜戗式。别处牌坊多为单列式立柱,同时以双面抱鼓石增加其稳定性。北方采用斜戗柱的,仅见于木牌坊。其二,坊上方设独立的圣旨亭。中国各地凡有圣旨牌(恩荣、敕命等)的牌坊,绝大多数重置于明间正楼下,但太平路上的很多牌坊将圣旨置于正楼上方,建圣旨亭。这无疑更彰显了王权威严,也彰显自家荣耀。其三,牌坊柱下采用“贝灰糯米三合土”基础,历经数百年而不风化,大大增加了牌坊的抗震性能。从明代到民国初年,潮州发生过几次大地震,古牌坊仍得以保留下来。人们研究发现,牌坊基础有如橡胶隔震垫,大大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潮俗有谚云:“桥顶食炒面,城内看亭字。”这些牌坊的横额题字多出自名家之手,如“大理少卿”坊由“书绝似米芾”的著名书法家周宣所题;“秋台坊”的“榜眼”“秋台”4字,被认为是坊字的佼佼者,为嘉应王利亨所书。民间传说,清代大书法家翁方纲于潮州见“三世尚书”和“四朝大老”8字,甚为赞赏,命人拓下;也有人认为,这8个字是明代潮州大书法家吴殿所书。
民居精华
太平街上不仅有精美的牌坊,“义、兴、甲”等几条街巷中的民居建筑也是粤东地区明清建筑风貌最典型、保存最为完整的传统民居街区,可以说几乎囊括了潮州城古民居的精华。它们多建于明末至民国期间,其中大量为清代建筑,距今有两三百年历史。从明清时期到近代,潮州古城的知名人物蔡太泉、邱轩昂、郑心经、翁陶丰、佃介眉、庄静庵、郑心言等人的宅第都在这里。漫步其中,仿佛时光倒流,似乎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古代潮州人生活的气息。
传统街巷空间尺度狭小,古代潮州人充分利用在狭长空间中人对两侧建筑观赏时视角较大,能注意到建筑细部的特点,通过建筑造型和色彩的处理,打破了街巷空间的封闭感。 当地的民居建筑多采用两头尖尖翘起的船形正脊(又称火星脊,为闽粤文化的遗存)、土星、金星、水星、木星等四种曲线山墙垂脊形式,使两侧建筑轮廓起伏流畅,生动活泼,充满韵律感;其次,采用嵌瓷艺术,用质地晶莹细腻、色彩鲜艳夺目的瓷片在正脊和山墙上嵌贴成花鸟鱼虫、戏曲人物图案等。建筑临街大门两侧描绘彩画或石刻字画,使得街巷两侧封闭连续的建筑立面具有画卷的效果。色调明快的贝灰外墙、绚丽多姿的嵌瓷脊饰、内容丰富的彩画、门斗梁架的细腻雕饰……一条条传统街巷,就像一条条步移景异的艺术长廊。
在老街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许驸马府。它建于北宋治平年间,是宋英宗驸马许珏和德安公主的府第,潮州人俗称许驸马府。该府也是历史上唯一坐落在地方的驸马府。
高门宅第
许驸马府面宽42米,进深47米。三进院落四合院式的格局堪称宋代府第建筑的范例,也是后来潮州府第式民居的雏形,被专家誉为“国内罕见而完整的府第建筑”。
驸马府的木屋架全部立于条状连续的石地栿(地面上的长条石梁)上,众多石地栿组合成一个支撑结构,共同调节房屋上部的重荷。这样不仅有利于施工时保持地面的持平度,防腐防潮,还可使地基受力均匀,在有地震险情的时候起到相互牵拉抗震的作用。传说这是当年的国师依据潮州的环境特点为许府量身定制的。
许府后座的正厅东侧有两面桃红色墙壁,被世人称为竹编灰壁。这两面厚度只有两三厘米的墙壁主要用竹片和竹篾编制,并混合泥土与贝灰。然而看似单薄的墙壁具有节能、隔音、隔热、抗震等功能,被称为“镇宅之宝”。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墙壁历经900多年至今仍保存完好。
许府内有多处天井,除用于采光和通风外,还有一项重要功能:与地下的暗沟在雨天共同作用,将雨水排出。下雨时,雨水由后天井途经后座及各厅的暗沟,并汇集前天井累积的雨水共同由暗沟排出。按潮州的风俗,水生财,直接外排不吉利。因此,府内的排水系统便遵循“一不穿房,二不穿廊,过厅走曲屈龙形”的设计思想,空间上犹如S形通道,这就是传说中的S形排水系统。
骑楼婉转
清代,潮州府于湘子桥西侧置东关税厂,潮州城的商业区随之向东延伸。清末民初,城区坐商的分布已形成行业的格局,并形成了太平路、义安路、西马路等著名商业街。
随着19世纪末教堂等西洋建筑形式的传入、潮汕铁路的建成,古城经济繁荣,主要的几条商业街以及城东几条通往城门的街道逐步改造为骑楼街道。骑楼为民国初年出现的流行于东南亚的仿希腊、仿巴洛克、仿哥特等欧亚混合建筑样式,既能保护行人免遭日晒雨淋,又方便顾客购买挑选商品,适合潮州炎热、多风多雨的特点。
潮州的骑楼商业街一般宽 6 米(大街、下水门街除外),两侧骑楼下的人行道宽 1.8 米,骑楼底到地面净空高度3~4米。骑楼柱距多为2~4米,排列整齐,骑楼两侧建筑一般为2~3层,沿街立面处理简洁、朴素,装饰不多,街道空间虚实渗透,几条通往城门的骑楼街都以城门楼作为终点和对景,古色古香的城门楼和骑楼街形成鲜明的对比。
潮州多巧匠,太平街义兴甲巷的骑楼连绵回转,层叠壮观,在雕饰细节上更见心思。底楼柱廊的柱子多用简单浮雕花纹装饰,如龙凤松鹤、荷花莲藕、梅兰竹菊、回纹圈绳、福禄寿等,既有着南国近代商市的雍容华贵,又闪烁着东方巴洛克风格的浪漫和辉煌。与国内广州、开平、梧州、海口等地的骑楼街相比,太平街义兴甲巷的骑楼少了些都市风情,多了份历史的厚重;少了些耀眼繁华的躁动,多了些文化底蕴;少了些高大的气势,多了些精美的韵味。
古井悠悠
潮州古城水井甚多,太平街义兴甲巷也不例外。这里的古井世代流传,人们对它们寄予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太平街现存二目井、开元古井、义井、四目井等古井。其中,义井最富传奇色彩。
造型精致的民居建筑
义井得名说法有3种:一是传说宋端宗至潮州,曾饮此井,得甘泉,遂赐名。二是传说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宋帝昺出走,途经潮州。当时兵慌马乱,宋帝昺一时找不到官衙,腹饥口渴,适见路旁一口大井,匆忙间又找不到汲水吊桶,摇头嗟叹之际,井水忽然上涌至井口。宋帝昺即用手掬水痛饮,并慨叹道:“井也知君臣之义”,遂把这口井封为“义井”。三是北宋皇佑年间,彭延年曾在潮州凿井36口,义井便是其中之一。这口井最特别之处在于,春夏韩江水涨,井水不时涌到井面,可用手掬饮,提取十分方便,故当地人称其为“义井”。
太平街上的古井除了供人饮用之外,还有消防功能,一口口古井就像一个个消防栓,当火灾发生时,人们可以及时取水扑火。
时至今日,潮州的古井依然是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喜欢用甘甜的古井水泡茶,不仅能消减异味,还能使茶水变得清爽。游客到此,有幸品尝到用古井水泡的茶,听闻当地的不朽传说,领略潮州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谓美事一桩。
精神家园
许多到过潮州的人都说,一迈进太平街义兴甲巷街区,总是没来由地产生一股亲切感。2010年,它更成为上海世博会广东馆的标志而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太平街义兴甲巷是潮州人的纽带、潮州的地标,只要是潮州人,不管是国内各地的潮属乡亲,还是漂洋过海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一说到“大街”(太平街),就会有深深的认同感。在潮州人心目中,太平街义兴甲巷就像老茶客手中的老茶壶,时间越久,越让人眷恋。与潮州人相伴了千年的街区,在给古城带来财富的同时,也成了人们的精神家园。
这条街上还走出了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走出了汉学大师饶宗颐,走出了一大批“美名远扬,流芳百代”的人物。
广济桥、牌坊街,这是散居在世界各地2000多万潮州人魂牵梦绕的心灵坐标。一条街,能让天下潮州人魂牵梦萦,如痴如醉,能如此深刻影响着一座城市,这在中外文化史上并不多见。它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早已渗透在街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潮州人心中。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