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研究

2015-04-08 13:53吴传勇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网络时代对策

吴传勇

摘要:互联网络正深刻地改变着当今社会的文化形态,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影响和挑战,传统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已经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剖析网络时代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高校德育工作对策,才能切实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切实落到实处。

关键词:网络时代 高校德育 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包括传统观念,比如真实观、主体观、身份观等;也包括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可以说,互联网更新了我们的生活,也更新了我们自身,互联网络更给3000万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受互联网影响最深的群体之一,99%以上的大学生都已成为网民。他们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查阅资料、分析信息、寻找学习方法、在网上冲浪,通过网络和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交朋友,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科技信息,参加各种论坛、在线交流,通过网络发出和查找求职信息,同时也利用电脑和网络带来的逼真惊险的游戏来打发课余空闲时光。在校大学生从小学阶段已经开始接触计算机信息教育,互联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一现实已经无法回避。

一、互联网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载体

互联网促进了知识传播方式的改变,网络信息更新迅速,大学生通过网络,随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真正实现了零距离交流的目标。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统德育工作填鸭式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交流互动式,使大学生能主动参与德育过程,形成双方互动,有利于学生自觉融入德育工作。

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统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网络信息系统,大学生通过上网可以接收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使党和国家的声音,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家长对学生的期待,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作用于大学生。

二、互联网的发展方便了家校互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带来的以“认识和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家校互动,被老师和家长所接受,并形成共识。在网络化社会,家校之间需要编织一种新型的沟通网络。技术网络既增加了老师和家长之间共同关心、彼此交流的话题,又为家长和学生代际之间构建平等有效的互动网络提供了方便。

三、互联网络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多元文化的融合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必然导致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特别在全球化时代,通过互联网络的传播,各种文化思潮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网络上出现的价值观念,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相异思想的冲击。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本、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同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貌出现并诱导大学生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质的变化,给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影响。

(二)网络文化垃圾和信息垃圾容易对大学生造成污染

网络文化中的信息垃圾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容易产生误导。根据英国米德塞克斯大学的蒂姆莱贝教授的统计数据,因特网非学术性的信息中,47%与暴力、色情有关,其污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黄色信息污染。由于传统文化、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不同,色情信息在西方有些国家被视为合法,网络的国际化使这些消极、颓废的黄色信息毫无控制地在网络中传播,造成对网络社会的污染。不仅如此,问题还在于尽管互联网上大多数信息是与学术、商业和政府资料等有关的健康信息,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很少关心这些健康信息而专门在互联网上寻找不良信息。

(三)繁杂的信息给大学生带来判断分析的困难

在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互联网信息的无限性,使信息量越来越大。一方面为提高自己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个难题,就是大学生注意力资源的有限性,而网络上出现的价值观念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在网络时代中,大学生缺乏的不是信息,而是缺乏的对纷繁芜杂的信息的判断、分析、辨别的能力。作为青年大学生,往往沉浸在网络文化带来的所谓“狂欢化”状态之中,大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与主体性格的塑造,往往流于形式,诸如以口头上挂着网络新潮语言为荣耀、追逐网络时尚为自豪,上述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成了削弱,社会主义荣辱观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四)网络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新媒介从产生开始就迎合了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其本身较强的互动性与自我满足性更是加重了大学生对其的依赖,使大学生能够完全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进而发展为病态的网络沉溺。许多大学生沉迷于游戏,并游戏人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缺乏远大理想,形成“网络上瘾症”,对学生的人际关系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而缺乏有感情的人际关系,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产生新的人际交际障碍,使人冷漠,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使人产生孤独、苦闷、烦躁、焦虑、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消沉、抑郁、精神不振等情绪,最终加剧学生的行为麻木、冷漠,产生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

(五)互联网络引起的大学生道德规范缺失

由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直接导致了网络文化的“三无特征”,即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在这种语境下,大学生获得了相对没有法律约束的半真空地带,互联网所承载的信息已无法由使用法律法规来得到有效的控制,且法律法规的控制还处于自身提倡言论自由却又控制言论自由的两难境地之中,且法律法规的出台有一定的滞后性。大学生长久沉浸在网络中,会分不清什么是现实的,什么只是虚拟的,出现一些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他们习惯了在网络游戏中芙蓉打打杀杀、动刀动枪,在现实生活中,脾气暴躁,有时一言不合,就把刀相向,酿成惨剧。他们似乎忘记了或是忽略了在现实中的杀伤力,而沉浸在网络中造成道德行为失范。近几年,全国每年都有这样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成百上千起,且数字逐年呈上升趋势。

四、建立在互联网络基础上的大众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形成冲击

大众文化,是建立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主要以电子媒介)为载体,按照商品市场规则运作,以消费者的感性愉悦为旨归的日常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以其形象化、商业化、广泛性、娱乐性、世俗化等特征已经在校园文化里面广泛渗透,对当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形成了冲击。首先是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与高雅文化逐渐渗透、交织,对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其商业赢利性的特点,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以后才出现的文化形态,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使它获得与众不同的手段后出现的。它带有消费倾向性,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文化市场完全跟从大众的需求走,把满足大众的需求作为其发展走向的首要目的。

五、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互联网增强了高校德育的针对性

随着电脑普及程度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拓展,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德育教学方案,选择德育教育的相关材料,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教育。

(二)实现家校互动,共同进行德育的目标

互联网络为学生、学校、家长三者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优良的技术支持,通过网络技术,特别是与手机结合一起的校讯通、飞信等工具,学校可以实现与家长之间的无隔阂交流,家长也可以随时向学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社会信息及时传到学校,有利于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沟通,从而把学校、社会和家庭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搞好德育工作。

(三)网络信息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互联网是具有容量大、每时每刻都有信息增加、资源丰富的数据系统以及网络媒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德育工作的各方面资料。在信息的海洋里,随着以网络为主体的各种媒介的产生,如聊天工具、BBS、MSN、博客、微博的出现,使得各种信息的传播量及传播速度倍增,国际互联网是一个集中了全世界最大规模,内容最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信息库,这些信息每时每刻都在补充和添加大量的新信息。

(四)互联网的发展使高校德育更直接、更深入,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

互联网络容量大、传播速度快、高效的特点,使高校的德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资源共享,使得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的德育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同时也可以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运用网络实施德育教育,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节省资源。

参考文献:

[1]班荣鼎,谢佐永.高校网络德育的实效性及实践探索[J].肇庆学院学报,2008,29(4).

[2]柴世钦.高校网络德育及其模式构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

[3]陈默.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2).

[4]张文喜,李春明,苗壮等.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教育改革的机遇及挑战[J].大庆社会科学,2010,(6):138-140.

[5]蔡雯.浅议网络时代下我国高校德育的新现象及对策[J].世界家苑,2013,(11):237.

[6]赵玲.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7]崔征,周娜.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17):62-63.

本文为2013年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网络时代对策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