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波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思政部 广东 广州 510990)
·教育改革研究·
新形势下创新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路径探究
马波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思政部 广东 广州 510990)
新形势下,和平演变犹如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实质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等竞争优势通过对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与征服,以影响青年一代对社会的认知及政治倾向。我国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创新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使命。构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思政课话语体系,必须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有新举措,为增强大学生理论自信、理论自觉实效性提供保证。
高校思政课 话语体系 创新 路径
意识形态话语权,攸关国家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1](P162)在世界一体化深入发展过程中,国家间意识形态话语权之博弈与经济、军事间的竞争同样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其实质就是争取意识形态话语权、主导权。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任。因此,新形势下创新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对提升中国话语权的国际地位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拟从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的时代价值及改革路径进行探讨,为增强大学生理论学习、理论自信、理论自觉实效性提供新思考。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社会意识形态的博弈与较量,日趋激烈。西强我弱格局,是当前世界发展的态势。因此,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任务。推动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是提升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内容。话语体系建构,目的是提升和确立话语权。话语为中性词,没有褒贬之分,作为表达、交流的载体,用以展示表达的思想、观点等,以影响受众并期望其接受和认可,这种主体彰显或意欲居于统治地位而实施影响的张力,这就是话语权的要义。学者郑乐平认为:“话语权不单纯是语言和文本,而是一种具有历史、社会和制度独特性的陈述、术语、范畴和信仰之结构;话语系统涉及一系列边界,它规定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它是塑造世界的另一种方式。”[2](P62)对于话语体系,一般认为有三部分构成,分别为“由谁说”的主体、“说什么”的对象、“如何说”的方式。高校思政课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从狭义理解,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主体主要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学生是教育对象,教学模式及方式、手段等是主体影响客体(对象)的媒介。当然,还包括教育教学制度、机制、教学目的、人才培养目标等因素。在构建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现研究中,学者张玉瑜认为:“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外在的表达形式,一定的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内容总是通过相应的话语体系得以表现,任何思想理论的创新都蕴含着话语体系的优化和发展。”[3](P49)建国以来,高校思政课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与发展,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可喜成绩。但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势必要求高校思政课必须与之发展相适应,不断改革和创新,既要克服闭关自守的教育教学模式,也要避免全盘西化的倾向,使思政课话语体系在创新中体现中国风格、中国元素。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遍及世界各地,影响深远。在当前世界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和博弈中,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等也要走向国际舞台,并产生一定影响,那么中国民族才会被世界接纳、认同和尊重。这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动力。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不仅需具有外在的感染力、影响力,更要显示出科学性及强大生命力的发展前景,为人们谋求生活福祉提供思想指引。
自国家“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有了明显改观。思政课在经费投入、教材编写、教师培训、课程管理等物质硬件方面都有了显著改善。同时,国家还新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与高校思政课相联系的不同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政课课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在思政课师资培养方面,国家为此专门设立了思政教育教学方面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省级教育部门还进行了对高校思政课的专项评估工作及每年为思政课教师举办备课会等,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思政课不被重视的地位,也为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奠定基础和注入活力。因此,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得到一定程度提高,不同地区和层次的高校,都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获得好评。在改革创新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评比,不少思政课教师脱颖而出,跻身最受欢迎教师行列,思政课也受到学生喜爱和追捧。但也毋庸讳言,总体而论,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有了发展,但教学的实效性与当前形势发展及改革要求还有差距,还不能适应现实发展需要。在新阶段,这些困境既是教学改革遇到的深层次矛盾,也是必须要逾越的瓶颈。攻坚克难,重在建规立制,只有在法律的守护下,思政课建设才能有可持续发展。在新形势下,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凭借运动式发展是难以有出路的,只有在法治前提下才有发展的保障。众所周知,在当前汹涌澎拜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不管是教育管理者还是其他人员,在办学中总是把专业教育看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视为学生将来安身立命的基础。当然,在市场经济趋利性层面上思考,这也无可厚非,但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考虑,高校思政课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世界观教育,是关乎国家发展前途的大事情。实现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的常态化,尚有许多痼疾需要克服,如有些教育部门领导总错误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是国家的事情,与学校关系不大,学校的中心任务是专业建设。在课程经费投资、课题申报、教师职称评定等诸方面,专业课程总是处于优先。当前,有不少高校思政课还存在学分没有开足、课堂教学大班上课、教师编制不足等,同时,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也是徒有形式。当然,以上这些现象的形成,也有历史“左”的错误思想影响,如“政治挂帅”、“白专道路”等。同时,在社会转轨过程中,出现教育产业化,教育价值观扭曲,办学背离了教育本质,考虑的是局部利益和狭小范围,缺少仰望星空的思维。总之,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不能仅靠发文件、上级领导批示或几次评估等措施,这些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还是要建立保障思政课建设的相关法律制度,使思政课话语体系在法治的轨道上建设和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校思政课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推动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需要厘清内部结构的相互联系及主次矛盾。只有在不断加强课程建设的前提下,保持思政课教学主体、内容、手段、教学模式能联系学生特征、联系现实社会,思政课话语体系才能获得良性发展。当前,思政课课程建设宜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完善:
1.坚持原则。原则,其含义为说话、行事所依据的准则。原则规定着事物发展中的性质和方向。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改革与创新,不是天马行空,迎合西方社会,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更加坚守和认同。在世界一体化和多元化大潮中,只有坚持底线和原则,才能实现同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博弈中不迷失方向,否则,就会被西方理论西化和分化,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牺牲品。中国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离开国情搞现代化建设,从来都没有成功过。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习近平提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4]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被世人接受。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应本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三个自信”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构建和完善。只要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才能完成使命,实现中国话语在世界的主导权和领导力。
2.推进教材建设。国家“05方案”对高校研究生、本、专科分别规定了统一的思政课课程,规定统一的学分、课时及指定统一使用的教材。这一规定,为高校开设思政课课程和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05方案”实施中,期间也暴露出一些影响思政课建设与发展的不利因素。如教材过分统一,参与教材编写者范围较为狭窄,内容较为概括、刻板,并与学时不协调等,这些对教师教学与学生阅读都产生一定困难。笔者认为,为克服以上不足,教育部应有所为,有所不为,简政放权。如教育部可为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制定系统的大纲、课时、学分及教学目标和任务等硬性规定,可以集中专家编写一些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相关的精品教材为高校教学参阅。至于教材编写和建设,可由各高校根据本学校学生情况、地域特征及学校现状编写或制作讲稿,但教材编写及讲稿撰写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这样,既有原则性,又体现灵活性,教师的积极性就能发挥,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引下讲课,既能联系地方历史文化和学生特征,也能紧扣现实问题,教师教学的创造力和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则应运而生,思政课教学的活力就自然展现。一言以蔽之,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必须保证教师创造教材的空间和权限。只有这样,教材内容才能积极反映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5](P43)恩格斯这一精辟论述为时下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3.探索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教学模式是思政课教学的载体,主要是由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形式、手段、媒体及一定的时空因素所组成。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模式不是千篇一律的,只要是适合的,就是好的教学,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特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P9)时下,制约思政课实效性的提高有着多方面原因,核心因素是教学模式常不为学生所接受,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这种教学模式诟病在于封闭性,局限于教师“一言堂”,教师为中心,教学空间狭小,师生关系缺失民主氛围,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发挥。思政课教学不能只满足于知识传授,关键是能让学生“信”和“服”,做到“慎独”。有效的教育模式在于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能使学生感悟到思政课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外在的理论学习内化为思想意识,并成为自觉行为。
4.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考核是保证课程建设质量的基本环节。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的效果,只有通过考核才能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考核是课程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目的是促进教学的完善和提升。再者,思政课与专业课有着较大的不同,思政课主要是解决大学生“三观”问题,宗旨是使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能够“信”、“认同”、“服气”、“遵守”,并能转化为自觉行动。思政课各课程目标和任务主要不是落实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在于对理论的信服、价值的追求、精神的信仰方面。基于此,思政课的考核理应克服主要以试卷为应试形式的方式,必须与其他专业课考核形式保持一定的不同。思政课课程的考核应当偏重于对大学生行为和觉悟的考核。譬如可以探索学生在社会公益方面的实践活动,以参与公益活动的次数、三下乡的表现效果等给以成绩评定,同时,还可以与学校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协同,根据学生平时思想、行为表现来评定学生考核结果,也可以通过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倾向,并给以相应的成绩评定。考核形式应当多样化,以学生行为表现为主,知识测评应作为辅助。
支点和切入点是现实社会人们认识和把握事物性质必须研究的问题。在物理学上,支点对推动事物运动有着重要地位,是撬动物体的连接点;切入点,是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最佳突破口,是集中反映事物性质和全貌的节点。同理,要实现思政课教学效果,必须把握课程特征和性质,找到实现课程目标的支点和切入点。思政课是主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思想认识,认同当前党和政府的主流意识,并能自觉内化为个人行动。鉴于这一特点,思政课教学如只专注于理论学习就会偏离思政课课程设置的初衷,难以实现创新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目标,党的理论思想的话语权、主动权和影响力就会落空,与此同时,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及不健康歪理邪说就会侵蚀学生大脑,对学生日常行为形成误导。大学生对于课程理论与观点的理解和掌握,仅凭课堂学习收效是有限的,如果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生动活泼的现实社会现象通过亲身观察与思考,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给以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这样,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学生在内心深处才会信服。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西方侵略的爱国精神丰富感人,尤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征途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每一历史阶段都凝聚着爱国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依然是要紧扣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理应成为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的重要支撑和建设资源,也只有充分吸收民族精华,并融入时代成果,通过继承与创新,中国气派的话语权才有影响力,才能抢占主导地位。随着网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频繁,思政课实践教学有着广阔空间,平台多样,这为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赢得了发展机遇。
实践教学应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思想,需要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不仅包括校外的社会考察、参观、公益活动等,同时,就是在校内课堂里,也可以构建多种形式实践教学,如演讲、辩论等,同时各种丰富的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等,都可以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实践教学尽管形式不拘一格,但这种自主建构教学形式绝不是对教学标准的降低,也不是对学生的放纵,而是在教学内容和质量上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更为提高了,譬如教师要给每堂实践教学课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学生通过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要拥有自己持之有故、论之成理的观点和认识。学校为实践教学必须制定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这是实践教学的依据和准则。在当前,实践教学应该成为思政课改革与创新的主导思维,不仅如此,政府教育部门及学校还需在社会中构建思政教育的隐性课程,如国家公祭日、追思烈士、表彰见义勇为者等活动,对大学生形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氛围和群体效应。实践教学对大学生不仅能孕育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能铸就师生合作、平等交流的民主精神,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能激发出学习兴趣和动力。实践教学为思政课话语体系充满生机活力、感染力与影响力起到促进作用。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已成发展趋势,中西文化价值观在交流、交融和交锋中发展,国际竞争不只是表现于经济、科技及军事等方面,各国文化软实力竞争同样异常激烈。在这些竞争的背后,东西方意识形态博弈与斗争也时刻没有停息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总想凭借科技、军事优势,向我国兜售他们的文化价值观,显示西方社会文明的优越性,以期实现和平演变目的。通过这种没有硝烟的非传统战争,他们曾获得了一些战果,如苏东巨变,在中亚、北非一些国家及现在的乌克兰实现了颜色革命。随着中国经济、军事的异军突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对中国周边加紧围堵的同时,他们把更多兴趣与注意力用在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上,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中国社会实施西化、分化,企图颠覆中国现有制度,实现颜色革命。面对当前世界生态,实现中华民族崛起,不仅要有经济、科技和军事的发展与赶超,同时,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是实现发展与竞争优势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中国在世界所起的作用和担负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世界也日益呼唤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当前,我国“一代一路”战略布局在稳步推进,亚投行成功设立等,这些举措世人关注。增强中国话语权不仅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需要。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前进道路上布满荆棘和困难。时下世界话语权格局呈现“西强我弱”局面。在国内,我们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反腐仍在路上,农村还有7000多万人口尚待脱贫,文化、法制,政治改革还比较滞后,国内外不确定因素随时都会发生,这些不利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改革开放仍是我国必须坚持的强国之路。实现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我们必须学习国外先进成果和经验,为我所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我国发展的宝贵经验。学习与借鉴,需要坚守底线,坚持原则,学会与狼共舞,这样才会有健康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与各类组织都很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国家不仅拨巨资,同时还通过立法建制,在学校和社会开设相关课程,建立各种思想教育基地,在人才选拔、任用等方面都有意识形态要求的烙印。西方国家,虽然没有思想政治课术语,但是他们的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各个方面,他们尤其重视隐性教育、实践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关注创新能力培养。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中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民主性,善于激发学生思考、质疑,在做中学,教师重在引导。西方发达国家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许多先进成果、成功案例、教学模式等,我们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需要借鉴和学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先后经历了“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演进,与时俱进是创新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灵魂。不言而喻,在信息化社会发展中,不同文明的碰撞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构建中国风格的思政课话语体系,需要勇气、智慧和方法,不能因为西方搞和平演变,就此因噎废食,裹足不前,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实现共赢。
增强中国话语权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是实现我国综合实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国内外华夏儿女凝聚共识,不懈奋斗。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气派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亚投行、一带一路等词语,已渐为世界关注和共知。前进的道路不是平坦的,在中西意识形态博弈和较量中,彰显中国话语权和影响力,尚有很长路要走,任务艰巨。当前,青年大学生已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对象,他们用普世价值、三权分立、普选制等思想推销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国内也有一部分势力与之呼应。为此,创新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是新形势下思政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探索提高思政课话语权和影响力的路径,既要稳妥又要务实,克服空洞无物或崇洋媚外现象,必须建立在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前提,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之上,教育教学之语言、内容、手段等都需接地气。只有这样,思政课话语体系才能有利于大学生辨别是非,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三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实质,有利于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2.
[2]郑乐平.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新的社会理论空间之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2.
[3]张玉瑜.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4(8):49.
[4]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G641
A
1007-9106(2015)11-0144-05
*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民办高校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与实效研究”(2013JK353)。
马波,男,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