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村贫困片区扶贫对策研究

2015-04-08 22:51张鑫
社科纵横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甘肃片区贫困人口

张鑫

(甘肃省水利厅兰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甘肃 兰州 730000)

甘肃农村贫困片区扶贫对策研究

张鑫

(甘肃省水利厅兰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甘肃 兰州 730000)

减少和消除贫困是甘肃省各级政府关注和重视的重大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贫困问题呈现多元化,新形势下应把“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全面小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目前甘肃贫困问题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瞄准扶贫对象,理清贫困现状、致贫因素,分析存在问题,有的放矢的精准扶贫,是当前反贫困的关键。

农村 贫困现状 对策研究

一、甘肃贫困片区现状及致贫因素

当前甘肃省面临的最大的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的压力是农民收入水平低,最大的难题是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主要致贫因素是自然环境恶劣、基础条件差、经济总量小、贫困程度深,且致贫因素呈现多元化,因灾、因婚、因学、因病致贫多头并举。当前贫困片区主要致贫因素是:

(一)片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2013年末,甘肃省贫困人口尚有55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6.56%,且这些贫困人口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和藏区,尤其是六盘山区贫困人口达392.89万人,集中了全省71.18%的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29.58%。秦巴山区的贫困人口达83.94万人,占贫困人口的比重为15.21%,贫困发生率为34.06%;这些地区大多在中部干旱地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及少数民族地区,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区域。因此必须瞄准这几个片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多种方式集中扶贫。

(二)贫困片区财政收入低,基础条件差。六盘山片区主要分布在陇中黄土高原区,突出特征是严重干旱缺水,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干旱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秦巴山片区、甘肃藏区境内地质结构复杂山大沟深坡陡,土地贫瘠,气候寒冷阴湿,地震、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地形条件恶劣,交通极为不便。这些年来三大片区虽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家也先后实施了村村通工程,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仍然十分严峻。集中表现为水、电、路、房等方面和自然禀赋的问题。

(三)贫困片区产业结构单一,自我发展能力差,扶贫开发投入不足。甘肃农业基础条件差,经济结构单一且不合理,农业产业化虽有一定基础,但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大部分农产品以家庭小生产分散经营为主,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滞后,农民稳定增收的难度很大。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在甘肃区域的57个贫困县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0%的县有23个。第二产业发展缓慢,三大片区甘肃区域的贫困县平均每个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0家。第三产业中,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商业流通企业发展相对落后。贫困片区财政自给率低,贫困人口文化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差。不少地方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联合与合作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直接影响到农户家庭经营的水平与收入,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户收益低而不稳。目前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量不能满足甘肃省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基础薄弱、特别是扶贫攻坚难度大的实际需要。

(四)贫困片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劳动力素质低下,缺乏一技之长。由于长期缺乏投入,贫困片区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当落后,普遍存在上学难、就医难、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在人口素质上,由于经济落后,贫困片区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文化素质不高,缺乏一技之长,思想观念落后,成为脱贫致富的严重障碍。

(五)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投资和投入的相对不足,甘肃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甘肃省级财政自给率多年平均只有25%左右,市级财政23%,县级9%,特困县不足5%。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是贫困县发展壮大的主要力量源泉。2013年,在全省三大片区58个贫困县中,有43个县的人均财政转移支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困难,财政转移支付和农民收入水平低严重影响甘肃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

二、加快甘肃贫困片区脱贫致富的对策建议

(一)做到精准扶贫,着力解决片区贫困问题。从甘肃省实际出发,在抓好国家确定的贫困片区的同时兼顾“两州两市”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区域,同时要抓好58个片区县及“17个插花县”的扶贫开发工作。政策上要结合甘肃省独创的一些扶贫政策,实行差别政策,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工作重点首先放在突破贫困片区路、水、电、房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瓶颈问题等方面。尽快落实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制定并落实帮扶措施,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把实施精准扶贫,作为当前扶贫攻坚的重点和关键。

(二)加快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推行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一是加快扶贫产业发展,夯实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基础。实施好甘肃贫困片区富民产业扶贫规划,确立具有甘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发展类别、扶持项目,发挥产业扶贫的最大效应。二是抓好产业项目开发,培育贫困群众增收的新增长点,发展一个好的入户产业项目,是帮助农户实现快速增收、稳定增收、持续增收的有效措施。要以市场为导向选好产业项目,努力做到户户有产业、村村有项目。三是立足本地实际,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的实现路径。不断完善“政府+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与扶贫开发有效对接,引导贫困农户进入产业链条。

(三)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大扶贫投入。一是整合资金,向特困村倾斜。充分整合财政扶贫、以工代赈、社会扶贫等方面扶贫资金用于特困村建设。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支持特困村建设。继续加大与部门的联系力度,探索建立对口帮扶长效机制。三是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扶贫项目资金备案制、公告公示制、报账制、审计制、国库集中管理,加大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考核督办,确保扶贫项目发挥应有的效益。四是建立小额信贷制度,让贫困户有机会获得贷款。五是加大扶贫资金统筹安排力度。根据当地扶贫开发特点,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整合各个归口部门的资金和技术,协调、集中各类扶贫和涉农资金捆绑使用,确保有限的扶贫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四)加强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继续把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作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根本途径。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重视乡村两级卫技人员的培养。高度重视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工作,较大幅度提高特困家庭大病患者统筹报销比例,农村救助资金要重点向特别困难家庭和大病患者倾斜,逐步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因病返贫的问题。越是困难的地区越要把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优先安排贫困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项目和资金。加强对现有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继续加大对贫困片区基础教育的投入,这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当务之急。再者要加强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劳动力培训。可以与各级大专院校联合开办培训班,多种方式培训农民增收实用技术,充分发挥各种农业生产技术协会的作用,在每个乡镇和村培训5-10名技术骨干,让每户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增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能力和发展后劲。

(五)加快移民扶贫,实现区域扶贫发展。将地处深山峻岭中的村民集中安置到地理条件较好的集镇或中心村周围。将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村民向省内一些经济发展迅速的大中城市、农场和河西移民开发区迁移。积极开展对劳务移民工作的探索,实施产业开发和项目带动等措施,培育发展稳定增收的后续产业,促进搬迁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王生铁.中国政府消除贫困行为[M].湖北科技出版社,1996.

[2]王国良.中国扶贫政策——趋势与挑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许业富.扶贫开发机制创新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4]世界银行.国别报告:中国战胜农村贫困[R].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

[5]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甘肃发展年鉴(2014)[Z].中国统计出版社.

[6]甘肃农村年鉴编委会.甘肃农村年鉴(2014)[Z].中国统计出版社.

F323.8

A

1007-9106(2015)11-0047-02

猜你喜欢
甘肃片区贫困人口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甘肃卷
白塔寺片区地图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