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娟,张相锋,董世魁
(1.临夏州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甘肃 临夏731100;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
牦牛(Bos grunniens)是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有畜种,也是“世界屋脊”著名的景观牛种[1],主要分布在海拔3 500 m 以上的高山草原,利用着其他牛种无法利用的大面积高山草地资源[2-3]。中国境内牧养的牦牛有1 300 多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2%,是青藏高原牧区人民的主要生活和经济来源[4]。牦牛是在高寒、缺氧、枯草期和冰封期长达半年左右的严峻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自身适应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牛种[5]。牦牛的皮、毛、骨、血都可以开发系列配套产品,是一个综合生产性能较强的畜种[6]。牦牛是唯一产绒毛的牛种,绒毛质量仅次于山羊绒,且绒毛具有极好的纺织性能,不易粘结[7]。犏牛是牦牛与黄牛杂交的第一代,分为犏牛(公)和犏乳牛(母),具有明显杂交优势,肉、乳生产能力,役用能力接近于牦牛,在一定条件下,产肉量比牦牛要高[8]。
牦牛、犏牛能适应高海拔、冷气候,耐粗饲、抗病力强,其所产鲜肉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齐全,蛋白品质优良,低盐、低糖、低脂肪,矿物质含量高,产地无污染,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9]。随着食品安全和优质风味不断受到消费者的日益关注,该产品在消费市场具有很大的销售潜力和竞争优势[6]。但是以放牧为主的牦牛、犏牛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集中出栏、屠宰,肉量供应充足但肉价较低;冬春出栏偏少,肉量供应不足但肉价偏高,这种市场供求矛盾严重制约了牦牛、犏牛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每年秋末至冬初许多尚未达到育肥标准的牦牛和犏牛从牧区、半牧区向农区、半农区转移,实行牦牛、犏牛的易地育肥和半集约化生产。这是由于农耕区和草原牧区饲草料和草食家畜资源的空间分布互补性,决定了易地育肥农牧耦合模式是草原畜牧区减少家畜分布密度、农耕区增加家畜分布密度的最有效途径[10]。草原牧区繁殖的架子畜在农区和半农区进行快速育肥并及时出栏,不仅可以解决市场的供求矛盾、促进牦牛和犏牛产业的持续发展,而且可以减轻高山草原冬春季的放牧压力,有效保护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11],实现经济和生态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基于此,本研究选择地处农牧交错区的临夏州和政县开展实证研究,通过青藏高原牧区草地放牧牦牛、犏牛易地育肥试验,分析牦牛/犏牛生产的农(区)―牧(区)耦合效益,为青藏高原地区牦牛/犏牛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在甘肃和政县买家集镇买福明养殖场开展。和政县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属高寒阴湿区,总面积960 km2,平均海拔2 200 m,年降水量630 mm,年平均气温6.2 ℃,无霜期132 d。农产品资源主要有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蚕豆(Vicia faba)、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中药材等,畜牧业比较发达,主要饲养肉牛和奶牛。买家集镇位于甘肃和政县南部,总土地面积5 400 hm2,耕地面积960 hm2,平均海拔2 150 m,年平均降水量700 mm,年平均气温5 ℃,全年无霜期122 d。
试验牦牛和犏牛从甘南夏河桑科牧场购买,按照月龄、体重相近的原则,选择健康无病、4 岁左右的去势公牦牛、公犏牛各15 头作为试验动物。预饲期对试验动物进行驱虫、药浴、疫苗接种及编耳号。对牛圈进行严格消毒。试验动物各组采用分圈饲养,牛圈为半封闭式暖棚,棚前设有运动场,备有水槽,可自由饮水。于每天07:00 -08:00 和17:00 -19:00 饲喂两次。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草料。粗饲料要铡短。每日仔细观察试验动物采食饮水发病等情况,并做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交由兽医处理。在经过10 d 的适应期后,分3 阶段,每阶段试验期为40 d,分别按不同精粗比(0 ∶ 10、2 ∶ 8、3∶ 7、4∶ 6)饲喂试验动物。
试验组精料主要由玉米、麦麸、豆粕、菜籽粕、食盐等按一定比例组成,粗料为青贮玉米秸杆、小麦秸秆、燕麦青干草、糟类、粉渣类、块茎类等,共设计Ⅰ和Ⅱ两个配方(表1)。试验Ⅰ组饲喂配方Ⅰ精料,试验Ⅱ组饲喂配方Ⅱ精料。粗料每头每日4 kg,精料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各阶段的饲喂量不同。适应期为0,第1 阶段为每头每天0.5 kg,第2 阶段为每头每天1.7 kg,第3 阶段为每头每天2.7 kg,试验动物基本采食完全。对照组精料按传统饲养方式配制,精料主要为玉米(50%)和麦麸(50%),粗料为青贮玉米秸杆、小麦秸秆、燕麦青干草、糟类、粉渣类、块茎类等。
表1 各组精料组成及营养水平Table 1 Compositions of diets and nutrition levels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牦牛、犏牛随机分为3 组,每组10 头,牦牛5 头,犏牛5 头,各试验组饲养管理条件一致。试验从2011 年10 月25 日开始,至2012 年3 月3 日结束。试验期120 d,适应期10 d,以适应试验点的气候、日常饲养管理及防疫消毒等。以后每40 d 更换一次饲料精粗比,共进行3 期试验,每期40 d。试验期各组牦牛、犏牛在入栏和出栏时分别称重、计算增重,并记录每日饲料消耗量。
平均日增重=每头牦牛、犏牛(末重-始重)/试验天数;
增重率=全期增重/始重×100%;
料重比=全期耗料/全期增重。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6.0 软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时用Duncan 法进行多重比较,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饲喂Ⅰ组(配方Ⅰ)日粮的牦牛日增重比对照提高了32.43%,增重率提高了28.99%(表2),增重效果显著(P <0.05);饲喂Ⅱ组(配方Ⅱ)日粮的牦牛日增重比对照提高了25. 60%,增重率提高了21.91%,增重效果显著;Ⅰ组与Ⅱ组日粮的料重比比对照显著降低,表明牦牛对两种日粮的利用效率较高。但饲喂两组日粮的牦牛间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 >0.05),表明两种日粮对牦牛的日增重效果相近。
饲喂Ⅰ组日粮的犏牛日增重比对照提高了29.27%,增重率提高了21.89%(表3),增重效果显著(P <0.05);饲喂Ⅱ组日粮的犏牛日增重比对照提高了21.41%,增重率提高了19.62%,增重效果显著;Ⅰ组与Ⅱ组日粮的料重比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表明犏牛对两种日粮的利用效率较高,但饲喂两组日粮的犏牛间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 >0.05),表明两种犏牛的日增重效果相近。
表2 不同日粮下牦牛的增重效果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s on the weight gain of yak
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表4),饲喂Ⅰ组日粮的牦牛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率高,平均每头牦牛的增重收益达392. 8 元,比对照组牦牛的收益高147.96元,比饲喂Ⅱ组日粮的牦牛的收益高111.17元。尽管饲喂Ⅱ组日粮的牦牛增重(33.13 kg)和利润(281.63 元·只-1)不及饲喂Ⅰ组日粮的牦牛增重(34.55 kg)和利润(392.8 元·只-1),但其增重收益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牦牛由于日粮的能量和蛋白质不均衡,再加上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缺乏,增重效果较差,经济收益较低。
表3 不同日粮下犏牛的增重效果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s on the weight gain of yak-cattle crossbreeds
表4 牦牛补饲经济效益分析Table 4 Economic returns from supplementary feedings on yak
从经济效益分析可以看出(表5),饲喂Ⅰ组日粮的犏牛增重效果显著,平均每头犏牛的收益比对照组犏牛的收益高299.30 元,比饲喂Ⅱ组日粮的犏牛的收益高239.50 元。虽然饲喂Ⅱ组日粮的犏牛的增重收益不及饲喂Ⅰ组日粮的犏牛,但显著高于对照组犏牛的增重收益(P <0.05)。对照组犏牛的增重效果较差,经济收益较低。
表5 犏牛补饲经济效益分析Table 5 Economic returns from supplementary feedings on yak-cattle crossbreeds
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季节牧场不平衡,草畜矛盾突出,导致牦牛(包括犏牛)个体小,体重下降,畜产品减少,出栏率和商品率低,能量转化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着牦牛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12]。实行舍饲育肥是解决草畜矛盾及季节不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草地畜牧业经济效益、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13]。甘肃临夏农牧交错区采取的易地育肥模式为:冬季将草原牧区的牦牛、犏牛转入农区进行舍饲育肥,充分利用农区温暖气候、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管理精细的优势,大大降低牲畜的能量消耗,防止掉膘,加快周转,提高经济效益。本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舍饲育肥模式下合理安排日粮精料和粗料的比例,可以大幅提高牦牛和犏牛的日增重。这一结果与前人[13-17]的育肥试验研究结果相同,即精料补饲可以提高放牧牦牛(犏牛)的生产能力。牦牛、犏牛在临夏地区的9 月底至次年5 月进行易地育肥,其适应性强,育肥效果显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9 月底至10 月初,草原牧区的牦牛、犏牛价格便宜且膘情好,适宜引入农区育肥;5 月底以后,临夏地区的气温偏高,牦牛、犏牛无法适应较高气温而引发各种疫病直至死亡。
易地育肥模式充分利用农耕区和草原畜牧区饲草料和草食家畜资源的空间分布互补性,对草原牧区繁殖的架子畜在农区和半农区进行快速育肥并及时出栏,以减少草原牧区的载畜压力、提高农耕区家畜分布密度,实现农(区)与牧(区)产业结果的高效耦合。这种模式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得到了实证性推广,如内蒙古通辽市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农户购买牧区架子牛,进行易地育肥,初步形成了北部牧区即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左翼前旗以及扎鲁特旗繁殖架子畜,南部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即科尔沁区、开鲁县及奈曼旗公路沿线育肥商品畜的结构;再如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为种植业加易地育肥绵羊农牧耦合模式,这种易地育肥农牧耦合模式分布在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和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架子羊由达茂旗和四子王旗牧区通过农户购买的形式运至武川县,这种易地育肥农牧耦合模式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净收入这一经济驱动力。据估算,羊易地育肥的年净收入是自繁自育农牧耦合模式的20 倍,牛易地育肥的年净收入是自繁自育牛农牧耦合模式的6.5倍[10]。易地育肥的经济收益主要来源于农耕区与草原牧区家畜单位重量价格差及体重增加产生的个体价格差,净收入是易地育肥农牧耦合模式发展及生态、经济共赢的主要驱动力。在青藏高原地区,徐世晓等[11]利用农牧耦合模式在青海省实施“西(部)繁(殖)东(部)育(肥)”工程,依靠青海省东部地区交通便利、农副产品及草料资源丰富、市场经济发展较快的区位优势,以环青海湖、青南牧区牦牛、藏羊为载体,大力发展西部牧区繁殖牛羊、东部农区育肥牛羊的农牧耦合模式,使藏系绵羊羔羊、淘汰母羊和牦牛牛犊的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38.98、47.12和212.6元·头-1,这种农牧耦合的模式不仅可以增加东部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以减轻西部地区草地载畜压力、提高牧户的抗灾保畜能力,实现了经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本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在青藏高原东部农牧交错区——临夏地区推行农牧系统耦合、易地育肥牦牛和犏牛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可以增加农耕区居民的经济收入、解决农户脱贫问题,而且可以加快毗邻的草原牧区——甘南牧区的畜群周转、减轻载畜压力,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耦合。因此,这一模式可以在该区或同类地区大面积推广。
[1] 杨联,张利平,王磊,王佳,吴建平.牦牛MT-IV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J].草业科学,2008,25(10):95-101.
[2] 龙瑞军.藏民农户中传统饲养管理条件下牦牛的产奶性能[J].草业学报,1994,3(1):71-76.
[3] 孟宪政,孟海波,王建强,曹润霞,杨鹏翼.建立青藏高原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的思路[J].草业科学,2005,22(11):88-90.
[4] 阎萍,潘和平.野牦牛种质特性的研究与利用[J].中国畜牧杂志,2004,40(12):31-33.
[5] 丁路明,龙瑞军,杨予海,王长庭.牦牛夏秋季和冬季草场牧食行为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7,43(5):52-54.
[6] 张发慧,王国堂,乔红梅.肃南牦牛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探析[J].畜牧兽医杂志,2008,27(6):78-79.
[7] 曾玉峰,阎萍,郭宪.甘南牦牛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畜牧兽医杂志,2007,26(6):47-48.
[8] 张容昶.中国的牦牛[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9] 吴孝杰,杨联,张利平,吴建平,万红玲,王建华,刘晓敏,王磊.牦牛CAPN1 基因部分序列的SNPs 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45(4):28-32.
[10] 吕玉华,郑大玮.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及相悖的机理及效应[J].草业学报,2009,18(4):217-223.
[11] 徐世晓,赵新全,孙平,赵同标.青海省“西繁东育”工程经济、生态效益核算[J].草业科学,2004,21(11):60-64.
[12] 董全民,恰加,赵新全,马玉寿.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研究现状[J].草业科学2007,24(11):60-64.
[13] 董全民,赵新全,徐世晓,马玉寿,李青云.高寒牧区牦牛育肥试验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4,24(5):8-11.
[14] 巴桑旺堆,杰布,贡嘎桑布,旺久,尼玛,白玛,扎西多布拉.藏北高原犊牦牛补饲育肥试验研究[J].西藏科技,2012(1):55-56.
[15] 董全民,赵新全,徐世晓.高寒牧区牦牛育肥试验研究[J].草食动物,2004,24(5):8-10.
[16] 边宁义,李建科,王英东,蔡中喜,何佩.高寒牧区放牧耗牛到低海拔异地育肥试验[J].草与畜杂志,1995(4):1-3.
[17] 哈周龙.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育肥效果的观察[J].四川畜牧兽医,2008(12):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