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梅+陈漫+陈晓瑜+陈忠
【摘 要】目的:了解某高校商学院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认知、态度、行为状况,为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该校商学院5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82.8%,各知识点知晓率在34.3-97.6%之间。来自城镇学生的总知晓率(83.4%)比来自农村学生(81.6%)高(χ2=5.270,P=0.022),33.8%的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83.4%学生在发生性行为时会坚持使用安全套。结论:应结合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情况及其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AIDS健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乙肝;知识;态度;调查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传染病,是最具毁灭性的疾病之一,呈全球性的蔓延与流行[1],我国目前艾滋病正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在我国20岁到39岁的人群已占艾滋病感染者总数的70%[2]。2005年7月,卫生部正式将高校大学生列入艾滋病高危人群[3]。为了了解某校商学院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行为意向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预防AIDS的健康教育,2012年3月,对该高校商学院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某大学620名1~4年级在校本科学生为对象发放问卷,获得有效问卷586份,有效回收率94.5%。其中男生239名(40.8%);女生347名(59.2%)。家庭居住城镇为182名,居住农村的404名。
1.2 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编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和行为调查和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等内容,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和行为。艾滋病知识共20道题,每题1分,总分20分,现场发放问卷,要求被调查者独立完成,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
1.3 统计分析
对问卷答题卡和问卷进行编号后,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全部数据输入完毕后,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检验水准为α=0.05。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总知晓率
总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简称总知晓率,总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Σ(答对题数×答对的人数)/(总题数×总人数)×100%[4]本次调查总知晓率为82.1%,女生总知晓率(82.3%)与男生(81.9%)相比,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431,P=0.512)。来自城镇学生的总知晓率(83.2%)比来自农村学生总知晓率(82.4%)高,两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4.624,P=0.032),见表1。
2.2 各知识点知晓率
调查结果表明各知识点知晓率在34.3~97.6%之间,平均分为16.44(总分20分),其中对艾滋病的三条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包括“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95.9%)、“感染艾滋病的母亲怀孕、哺乳时会传染给胎儿“(94.0)%,“与爱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会得艾滋病”(94.8%)。而对于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偏低,77.6%、79.2%、74.2%、66.4%的同学认为与艾滋病病人一起游泳、咳嗽或打喷嚏、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坐式马桶、蚊虫叮咬不会传播AIDS。
2.3 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行为调查
在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调查中,对“是否应允许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继续工作和学习”,327(55.8%)学生选择“允许”,245(41.8%)学生回答“视情况而定”,只有13(2.2%)学生回答“不允许”,女生的同意率(33.4%)比男生(22.4%)高,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0,P=0.000);对“是否愿意与得了艾滋病的朋友或亲戚继续来往”,335(57.2%)的学生回答“愿意”,206(35.2%)学生回答“视情况而定”,只有29(4.9%)学生回答“不愿意”,这说明大学生主观上对待艾滋病群体是以宽容、理解为主,并体现出他们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和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在思考和对待艾滋病问题上的理性化和责任感。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有135(23.0%)的学生选择“赞同”,有198(33.8%)的学生选择“反对”,有253(43.2%)的学生选择无所谓,男生赞同率(94人,39.3%)比女生(41人,11.8%)高,男女生之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60.430,P=0.000)。对于“如果发生婚前性行为,是否会坚持使用安全套”,有489(83.4%)学生选择“会”,27(4.6%)学生选择“不会”,69(11.8%)学生选择“不知道”,其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男生(186人,77.8%)比女生(305人,87.9%)少,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10.569,P=0.001)。对于“如果发生婚前性行为,是否会坚持使用安全套”,选择坚持使用的农村生源地学生数(329人,81.4%)比城市生源地(162人,89.0%)学生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5.301,P=0.021)。
2.4 艾滋病知识来源
被调查对象关于艾滋病知识的来源途径顺序为电视(75.5%)、报刊杂志(72.2%)、朋友或同学(65.3%)、网络(64.6%)、广播(41.2%)、讲座(1.3%)。95.6%学生表示有必要通过学校教育进一步系统地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
3.1 艾滋病知识结构不够全面
该校商学院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艾滋病知识总的知晓率为82.2%,但各个知识点知晓率差异大,知晓率在34.3~97.6%之间,其中大部分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较高,而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较低。说明学生艾滋病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学校AIDS健康教育应把非传播途径做为重点内容来宣传,宣传中需要保证普遍性、通俗性与易懂性。95.6%学生表示通过学校教育获得艾滋病知识很重要,学校应利用校内各种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AIDS的宣传活动,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健康知识。
3.2 对艾滋病病人或患者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的态度认知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女生正确态度持有率比男生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大学生对艾滋病群体的态度表现出了宽容、理解以及理性的一面,传达出了大学生的责任感。
3.3 对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态度
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只有33.8%的学生选择“反对”,23.2%的学生表示赞同,43.2%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说明该商学院大学生的性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大部分不是非常理智,但是有83.4%学生在发生性行为时会坚持使用安全套,说明该学院大学生大都具有预防由性行为而得艾滋病的安全防范意识,但是仍有小部分大学生将可能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关键及难点就是改变人们不健康的行为,因此学校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
【参考文献】
[1]李立明.流行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41-346.
[2]孙秀梅,王宝兰,于德河,等.通州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216-218.
[3]漆光紫,黄高明.HIV 感染高发区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36-3739.
[4]杨德香,胡代玉,汪洋,等.重庆市高校新生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7):680-682.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