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木糖-脯氨酸美拉德反应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

2015-04-06 19:03:58张亦鸣谢晶薛斌周冬香邵则淮胡月华孙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木糖拉德脯氨酸

张亦鸣,谢晶,薛斌,周冬香,邵则淮,胡月华,孙涛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储藏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木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纤维素,由木糖分子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1]。它具有低热量、改善人体的微生物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2-5]。作为木糖的寡聚糖,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XO)由 2 ~7 个木糖分子结合而成[6],它可增加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对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有吞噬能力,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免疫能力[7-9]。此外,低聚木糖可显著降低血压、血清胆固醇,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具有非常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化学改性是赋予多糖活性的重要手段[10-11],但往往会引入杂质和副产物。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是伴随着食品加工、生产、贮藏过程中常见的反应,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多糖改性手段[12-13]。

作为潜在的食品保鲜剂,木糖-壳聚糖美拉德共聚物[3]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抗氧化性;木糖-甘氨酸美拉德反应产物[4]具有很好的Fe2+螯合能力,可降低油脂过氧化值(POV);在半干面中添加0.35%木糖-壳聚糖美拉德反应产物[5],其货架期可延长7 d。具有上述活性的为木糖美拉德反应产物,其中包含小分子醛酮类等易挥发物质,而以美拉德反应为改性手段,对其衍生物的活性与结构关系研究还较为罕见。

本文以美拉德反应为改性手段,制备低聚木糖美拉德衍生物,考察其抗氧化能力,为低聚木糖化学改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低聚木糖(≥95%),生化级,购自上海金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鲁米诺、DPPH,Sigma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抗氧化测试所需溶液,由二次蒸馏水配制。

WFZ UV20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合利仪器有限公司);岛津RF-530 PC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Delta 320型 pH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FTIR-65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天津港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IFFM-D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仪(西安瑞迈科技有限公司);METTLER AE200型电子分析天平;JI80-2B型台式离心机。

1.2 低聚木糖美拉德反应衍生物的制备

称取低聚木糖10.0 g,加入7.7 g脯氨酸,使得羰基和氨基的摩尔质量比为1∶1,用100 mL的二次蒸馏水溶解,在100℃条件下冷凝回流反应。监测反应过程中pH、吸光度以及荧光值的变化,并用丙酮分离提取5、15和30 h低聚木糖美拉德衍生物,记为XP-5h、XP-15h 和 XP-30h。

1.3 测试表征

红外光谱在FTIR-65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上进行,采用KBr压片法制样,测定波数范围为500~4 000 cm-1,分辨率为 4 cm-1。

产物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及其分布采用GPC法测定。GPC测试条件如下:流动相:0.2 mmol/L醋酸钠和醋酸缓冲溶液,pH4.80;监测器:Waters 2410示差折光监测器;柱子:TOSOH BIOSEP TSKGelG4000SWXL:温度:40℃;标准物质为:葡聚糖,(分子质量:473 000、188 000、76 900、43 200、10 500、4 440 Da)。

1.4 抗氧化性能测定

1.4.1 对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14]

在装有2.0 mL的浓度为1×10-4mol/L DPPH无水乙醇溶液的比色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2.0 mL,摇匀,33℃避光静置0.5 h,在517 nm处测量吸光度Ai。用去离子水代替样品溶液,得吸光度A0,无水乙醇代替DPPH,得吸光度Aj。

清除率/%=(1-(Ai-Aj)/A0)×100

1.4.2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15]

1.5×10-3mol/L的鲁米诺溶液用0.05 mol/L的Na2CO3-NaHCO3缓冲溶液(pH10.20)配制,0.1 mol/L的邻苯三酚储备液用1×10-3mol/L的HCl配制,使用前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10-4mol/L。使用缓冲液作为溶剂,配制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仪来测定样品溶液的峰面积,具体如下:蠕动泵分别泵入鲁米诺、缓冲溶液以及邻苯三酚,在流通池中产生化学发光,记录发光信号强度,以峰面积定量。经SOD、过氧化氢酶以及甘露醇检测,该体系产生的自由基为超氧阴离子O2-·。

式中:A0为空白溶液峰面积;Ai为样品溶液峰面积。

1.4.3 还原能力的测定[16]

取2.0 mL不同浓度的样品,加入0.2 mol/L磷酸缓冲液(pH 6.60)和1%铁氰化钾溶液各2.5 mL,混匀,50℃水浴20 min后迅速冷却,加入10%三氯乙酸溶液2.5 mL,混匀后在3 000 r/min下离心10 min,取上清液2.0 mL,加入2.5 mL去离子水和0.5 mL 0.1%的FeCl3溶液,静置10min后在700 nm处测定吸光度。

1.5 数据统计

所有实验重复3次,最终数据为3次实验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2 结果与讨论

2.1 pH值的变化

低聚木糖与脯氨酸美拉德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体系的初始pH呈弱酸性,随着反应的推进,反应物pH逐渐降低,说明反应中生成羟甲基糠醛等酸性物质,这与文献中的结论一致[17]。

2.2 UV-Vis吸光度的变化

美拉德反应中期,会生成无色小分子中间体,如:Amadori重排产物裂解的丙酮醛、丁二酮、丙酮醇等,以及它们在Strecker降解后生成的小分子醛类,这些中间体在295 nm处有紫外吸收;其后反应物经过环化、降解、缩合等,形成褐色产物,在420 nm处有可见光吸收[18]。紫外-可见吸收值越高,美拉德反应就越充分,由此可衡量反应的进程。图2为低聚木糖与脯氨酸美拉德反应过程中紫外-可见吸光度的变化。由图可知,随着反应时间延长,295 nm处紫外吸收增加,说明反应中生成了越来越多的小分子醛类物质;在440 nm处的可见光吸收值也在增加,反应物褐色程度加深。

2.3 荧光值的变化

由于美拉德反应产物,如:羧甲基赖氨酸、戊糖苷素、精氨嘧啶等,具有自发荧光的特性,当受到300~420 nm的入射光激发后,在420~600 nm会产生荧光光谱[19],化学结构不同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其荧光光谱特征不同。图3为低聚木糖与脯氨酸美拉德反应过程中,在激发波长为370 nm、发射波长为440 nm处荧光值的变化。由图可知,随着反应推进,荧光值增加,说明反应中生成了越来越多的荧光物质。

2.4 低聚木糖美拉德产物的结构表征

图4为低聚木糖、脯氨酸及其美拉德反应衍生物的红外谱图。低聚木糖在3 413 cm-1处的吸收峰是-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 923 cm-1处的吸收峰是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636 cm-1处的吸收峰是-OH的弯曲振动吸收峰,而在1 032 cm-1处的吸收峰,则是醇羟基的变角振动吸收峰,在892 cm-1处存在型糖苷键的特征吸收峰,与文献相符[2];脯氨酸在3 433 cm-1处的吸收峰是水分子-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3 062 cm-1处的吸收峰为-NH2+的N-H伸缩振动峰,1 623 cm-1为羧基中C-O双键的伸缩振动峰,而1 380 cm-1处为羧基中C-OH中C-O单键的伸缩振动。美拉德反应后的衍生物c,d,e保留了低聚木糖2 923 cm-1处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032 cm-1处醇羟基的变角振动吸收峰,以及892 cm-1附近的多糖特征吸收带;而脯氨酸3 062 cm-1处的-NH2+的N-H伸缩振动峰消失,说明反应部位在此处;衍生物保留了脯氨酸的1 623 cm-1峰和1 380 cm-1峰,说明衍生物中含有羧基。

GPC法测得低聚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 879,低聚木糖衍生物XP-5h、XP-15h和XP-30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 925、4 044和4 071,衍生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有所增加,且随着反应时间增加,分子质量逐渐增大,表明低聚木糖分子中的羰基与脯氨酸的游离氨基反应,生成了更大的分子。

2.5 对DPPH·的清除

DPPH·是一种很稳定的氮中心的自由基,广泛用于定量测定生物试样和食品的抗氧化能力[20]。DPPH·在乙醇溶液中呈深紫色,在517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当有自由基清除剂存在时,其单电子被结合而使其颜色减褪,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减小,减小的程度与清除剂的清除能力及其数量呈定量关系。图5描述了低聚木糖衍生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由图5可知,XP-30h,XP-15h和XP-5h的IC50(对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所需要的自由基清除剂浓度)分别为0.046、0.080和0.085 mg/mL,衍生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强弱顺序为XP-30h>XP-15h>XP-5h,即随着反应进行,低聚木糖美拉德反应衍生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逐渐增强。茶多酚TP对照组对DPPH·的清除能力远远高于低聚木糖衍生物,浓度大于0.005 mg/mL茶多酚对DPPH·的清除能力几乎为100%。由于低聚木糖XO几乎对DPPH·无清除能力,而美拉德反应后的低聚木糖衍生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显著提升,说明美拉德反应是赋予低聚木糖强抗氧化性的有效手段,这可能与美拉德反应过程中生成羰基类物质有关,相关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2.6 对O2-·的清除

O2-·是一类较毒的活性氧自由基,由多种生物反应和光化学反应产生,它还能分解形成更强的活性氧物质,如单线态氧和羟自由基,导致脂质过氧化[21]。图6描述了低聚木糖衍生物清除O2-·的能力,XP-30h、XP-15h、XP-5h对 O2-·半抑制浓度 IC50分别为0.581、0.618和1.199 mg/mL,即对 O2-·清除能力为:XP-30h>XP-15h>XP-5h,略低于茶多酚TP对照组(IC50为0.387m g/mL),而远远高于低聚木糖(IC50为4.260 mg/mL),这与上述DPPH·清除实验结果一致。

2.7 还原能力的测定

还原能力是表示抗氧化物质提供电子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2]。如图7所示,在浓度为0.5 mg/mL时,XP-30h、XP-15h和XP-5h的吸光度分别为1.205、1.198和0.994,还原能力强弱顺序为XP-30h≈XP-15h>XP-5h;对照组茶多酚TP在浓度为0.5 mg/mL时的吸光度为1.496,高于低聚木糖衍生物。而低聚木糖几乎无还原能力,说明美拉德反应后的衍生物还原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与上述DPPH清除实验和O2-·清除实验结果相一致。

3 结论

本实验以美拉德反应为改性手段,制备低聚木糖衍生物,并考察其对DPPH·和O-2·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低聚木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性均大大提升,故可以认为美拉德反应是低聚木糖改性的有效手段,且随着美拉德反应的进行,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越来越强,但相关机理还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为运用天然多糖制备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1] Barakat A,Kadimi A,Steyer J P.et al.Impact of xylan structure and lignine xylan association on methane production from C5-sugars [J].Biomass and Bioenergy,2014,63:33-45.

[2] WU Shuping,HU Jiao,WEI Liuting,et al.Antioxidant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from xylan with chitosan/chitooligomer/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taurine model systems [J].Food Chemistry,2014,148:196-203.

[3] LI Xiaoxiu,SHI Xiaowen,WANG Miao,et al.Xylan chitosan conjugate-A potential food preservative[J].Food Chemistry,2011,126(2):520-525.

[4] 于彭伟,刘登勇,周光宏.木糖-甘氨酸美拉德反应体系光谱特性和抗化氧性能的研究[J].食品科学,2012,33(1):54-58.

[5] ZHU Kexue,LI Jie,LI Man,et al.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chitosan-xylose Maillardreactionproduc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semi-dried noodle [J].Carbohydrate Polymers,2013,92(2):1 972-1 977.

[6] Madhukumar M S,Muralikrishna S.Structural characteris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prebiotic activity of purifiedxylooligosaccharides obtained from Bengal gram husk(Cicerarietinum L.)and wheat bran(Triticumaestivum)[J].Food Chemistry,2010,118(2):215 – 223.

[7] 凌沛学,朱希强,苏移山,等.低聚木糖功能与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2007,9(9):35-39.

[8] Moure A,Gullon P,Dominguez H,et al.Advances in the manufacture,pur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xylo-oligosac-charides as food additives and nutraceuticals[J].Process Biochemistry,2006,41:1 913-1 923.

[9] Carvalho A F A,Neto P O,Silva D F,et al.Xylo-oligosaccharides from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Chemical structure,health benefits and production by chemical and enzymatic hydrolysis[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3,51(1):75-85.

[10] MA Li-shuai,CHEN Hai-xia,ZHANG Yu,et al.Chemical modific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polysaccharide from mushroom Inonotus obliquus[J].Carbohydrate Polymers,2012,89(2):371-378.

[11] Singh V,Kumar P,Sanghi R.Use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in the grafting modification of the polysaccharides-A review[J].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2012,37(2):340-364.

[12] 孙涛,陈春红,谢晶.基于与木糖进行美拉德反应的低聚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1,23(2):219-223.

[13] 王惠英,孙涛,周冬香,等.壳聚糖的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7,28(10):91-93.

[14] 许刚.红薯中黄酮提取及抗氧化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26(4):22-27.

[15] 姚倩,孙涛,徐轶霞.低聚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3):530-533.

[16] YEN G C,CHEN Hui-yin.Antioxidant activity of various tea extracts in relation to their antimutagenicity[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95,43(1):27-32.

[17] 郑文华,许旭.美拉德反应的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5,17(1):122-129.

[18] YU Xiang-ying,ZHAO Ming-yue,HU Jun,et al.Correspondence analysis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UV-Vis absorbance of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as related to reactants[J].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46(1):1-9.

[19] Bosch L,Alegria A,Farre R,et al.Fluorescence and color as markers for the Maillard reaction in milk-cereal based infant foods during storage [J].Food Chemistry,2007,105(3):1 135-1 143.

[20] Blois M S.Antioxidant determinations by the use of a stable free radical[J].Nature,2002,26(4):1 199-1 200.

[21] Virginia J F,Yuan-Hsu K,David E M,et al.Oxidative stress-induced apoptosis prevented by trolox [J].Free Radic Biol Med,1994,16(6):675-684.

[22] Duh P D,Du P C,Yen G C.Action of methanolic extract of mung bean bulls as inhibitions of lipid peroxidation and non-lipid oxidative damage [J].Food Chemial Toxicol,1999,37(11):1 055-1 059.

猜你喜欢
木糖拉德脯氨酸
国家药监局批准脯氨酸恒格列净片上市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11-21 09:40:36
一个空瓶
有心的小蘑菇
布谷鸟读信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哲学家与政治家
法律史评论(2020年2期)2020-04-13 05:56:12
拉德布鲁赫和康特洛维茨
法律史评论(2020年2期)2020-04-13 05:56:08
一口袋的吻(上)
学生天地(2019年27期)2019-11-21 08:39:22
植物体内脯氨酸的代谢与调控
简论嘎拉德玛之歌产生的思想根源
反式-4-羟基-L-脯氨酸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