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入手探索古建筑的传承

2015-04-05 22:31
山西建筑 2015年32期
关键词:影壁精髓古建筑

邹 金 鑫

(晋城市建筑设计院,山西 晋城 048000)

从细节入手探索古建筑的传承

邹 金 鑫

(晋城市建筑设计院,山西 晋城 048000)

分析了目前国内建筑在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误区,从关注细节、营造意境两方面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传承新思路,指出建筑师应尽快走出误区,创造新的手法去传承中国建筑的精髓。

中国建筑,细节,营造意境,建筑艺术

0 引言

建筑从巢居、穴居、石砌、木构架……一路发展到现在高科技的融入,途中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在中国建筑史的长河中,现代建筑的开端受到了西方建筑风格的强烈冲击,设计师在传承和接纳的权衡中曾经走入了“拿来主义”“伪传承”等误区,本文就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视角。

1 目前国内建筑在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误区

1.1 盲目借鉴西方建筑的“拿来主义”

工业革命带来西方社会的高速发展,建筑作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代表物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成就了许多经典之作。在中国,农耕时代已经过去,代表农耕经济的木构建筑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新的经济社会需要能够代表这个时期的新型建筑形式。何去何从之际,西方建筑理论的大量涌入迅速在我国,特别是在沿海城市形成一股思潮,“中西合并”的口号曾蔓延整个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1959年,北京城著名的十大建筑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物。虽然深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但也保持了少许中国传统建筑的印记,在当时来说是成功的。但中后期建筑师一窝蜂的去和西方建筑“合璧”,将欧洲古建筑中的穹顶、拱门、壁柱、玫瑰窗等与中国古建筑中的坡屋顶、四合院、立柱、斗拱等糅合到一起,最终弄成了“四不像”。还有一些把西方建筑完完全全的照搬到中国,号称异域风情,不管地域是否合适,原封不动的抄袭最终只能是断送了中国建筑独有的文脉,失了精髓。

1.2 生搬硬套的“伪传承”

20世纪的中国建筑基本上都在高度模仿西方建筑,丧失了自己的特色,也做不出什么成绩。20世纪末期有人提出要用老祖宗自己的东西支撑未来中国建筑的发展,大家才发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建筑师又开始蜂拥而至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应用。

这种思想是好的、正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偏离了初忠。传承的不是精髓而是表面,将古建筑中特有的符号,如“大屋顶”“柱廊”等生搬硬套的嫁接到现代建筑上。例如首都北京在那个时期就出现了大量的“伪传承”建筑,即把各种古建筑符号胡乱的、粗略的拼接到一起,最终形成一个大杂烩。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倒退的,不仅不能传承精髓,更让中国建筑在世界舞台上失去自己的特色,愈发薄弱,没了竞争力。

1.3 另辟蹊径 走出误区

建筑从业者反思当代建筑存在的问题,认为究其根由是建筑师没有自己独立的设计思路,一直在照搬西方或古人。如何更好的传承中国建筑文化的精髓,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深刻反思和探讨的课题。

2 中国建筑传承新视角

从根源出发,意在发掘中国古代蕴含的传统文化,志在将这些文脉融入当代建筑设计中。

2.1 关注细节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注重群体建筑的磅礴大气之美。例如:故宫博物院、王家大院、皇城相府等。这些群体建筑往往使人忽略了它的细节。所以,从微观入手探索一种新的传承之法,从细节处感悟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寻求新的出路。

1)牌楼。古时叫“里坊之门”,与“牌坊”的区别是前者柱子上有屋顶,后者没有。材质以石、木、琉璃居多。若以用途划分,则主要有纪念、标志、装饰几种类型。纪念性是歌功颂德、记录大事件;标志性有记载地名,做“门脸”之用;装饰性多是在其上雕刻一些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再在牌头刻上“云辉玉宇”“星拱瑶枢”等有象征之意的祝福话语。

2)大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大门不仅起着连接和分割建筑群落的作用,更是身份的代表,等级的象征。在封建帝王统治时期,大门在建筑中的形式与建筑主人的地位息息相关。例如:广亮大门是北京四合院中的最高形式,寻常人家一般只用小门楼,等级最低。大门也叫“门脸”,足可以看出它的装饰性有多重要。门环除了起到敲门、拉门的作用,也是大门装饰中的点睛之笔。门环的基座叫“铺”,有些地区也叫“铺首”,起着固定门环的作用,多用唐朝的武将秦琼和尉迟恭。对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的,现在仍广泛使用。

3)影壁。影壁设在院落大门或建筑入口处,一般是一进门正面面对的位置,通常用砖、石材砌筑,有时也用木雕或丝绢织成。琉璃材质的影壁多用于庙宇、皇家和官宦。结构上从底到顶依次是壁座、壁身和壁顶。用途主要分为功能性和装饰性。功能性着重在视线遮挡方面,避免在室外(院外)或一进门就对内部一览无余的尴尬。装饰性对影壁同样重要。影壁的中心部位叫“影壁盒子”,是装饰的重中之重,通常利用人物、动物和植物为绘制主题。皇家多用龙凤,官宦多用仙鹤。一些重要的建筑群落会设双道影壁,如:故宫的养心门、天一门等。双道影壁无疑会加强建筑物的雄伟气势,提高建筑物主人的地位。如: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南京夫子庙等。这种影壁通常与门外的院落或广场相互配合,形成景观。

以上介绍的是古建筑中一些容易让人忽略的细节点滴,它们无一不是中华建筑文化缩影中的瑰宝和结晶,关注中国古建筑一定不能遗忘的部分。从细节入手,思考如何将这些建筑文化碎片进行二次设计后融入新建筑,成为当代中国建筑的象征。

2.2 营造意境

中国传统建筑如同中国美术、瓷器、乐曲等其他艺术一样,最重要的精髓是营造意境、传递思想和抒发情怀。意境高低直接决定了建筑艺术的优劣,特别是在园林和皇家别苑中。中国著名的苏州园林在意境的营造上被世人赞为登峰造极之作,多少年来不失其风采,反而随着年月的累积而愈久弥香。如何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精髓在建筑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是设计的最高追求。

西方建筑史的不朽之作重在“理”,以形式塑造为主,如:圣彼得大教堂、巴黎圣母院都是形式美的巅峰之作,富丽堂皇、华丽非凡。中国建筑史更看重“意”,抒发情感、营造意境。必要时还需要“留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和余地,如中国传统山水画一般,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形胜有形。这种喜好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个性和文化内涵,体现在建筑艺术中也恰恰是建筑的魅力所在。

3 结语

曾经从国外学习归来的梁思成将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引入中国建筑,中西合璧,开辟出另类的设计思路。从这之后一批优秀的建筑设计师都尝试了这一方法,其中以吕彦直最为突出。他设计的南京中山陵获奖无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上海的地标建筑金茂大厦是将中国古建的“塔”这一概念进行延伸,层层递进,不仅形似,更加传神。也有一些住宅建筑把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这些中国元素成了建筑特有的标签,是一些高端楼盘的底蕴。

如何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不让我们珍贵的文脉流失;如何让“中国创造”不沦落为“中国制造”;如何让中国建筑在世界舞台发挥出自己的独特魅力。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当代建筑从业者去思考、去尝试、去探索、去实现。再创中国建筑的辉煌,我们责无旁贷,也任重道远。

[1] 王其钧,谢 燕.图解中国古建筑丛书——风格古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 侯幼彬.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刘天华.凝固的旋律:中西建筑艺术比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 田宝江.中国现代建筑集成[M].南昌: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The inheritance of ancient building from the details

Zou Jinxin

(JinchengInstituteofArchitecturalDesign,Jincheng048000,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errors of current domestic building in cultural inheritance, introduced the inheritance new thinking of Chinese building from details, creation artistic conception two aspects, pointed out that architects should as soon as possible out of the erroneous zone, creation of new methods to inherit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building.

Chinese building, detail, creation artistic conception, architecture art

1009-6825(2015)32-0023-02

2015-09-08

邹金鑫(1985- ),男,助理工程师

TU-87

A

猜你喜欢
影壁精髓古建筑
别扭的影壁
老北京建筑里的影壁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藏在静宁“三宝”里的美食精髓
影壁
门口有道墙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中国古建筑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缝补Boro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