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探究

2015-04-05 22:31
山西建筑 2015年32期
关键词:古村古村落村落

马 军 涛

(1.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2.太原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旧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探究

马 军 涛1,2

(1.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2.太原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通过对古村落保护以及利用这一课题的分析,论述了古村落保护的方式与古村落的利用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当前古村落保护需要应对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同类型古村落保护积累了经验。

古村落,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

我国古代村落无论在选址、布局上还是在景观布置上都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从中可以看出“道法自然”这一理念,即与自然和谐相处。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古村落可以了解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地区的基本情况;可以感受传统的风土民情;更可以领略传统建筑别样风采,其研究价值以及利用价值都非常高。

本文主要分析了古村落的保护以及利用,我们都知道,古村落保护以及利用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因素,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古村落的保护与文化的传承都需要应对更加激烈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当前我国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古村落进行保护和利用。

1 旧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概述

1.1 古村落保护的方式

现阶段,保护不仅仅是保存建筑文物,还需要对建筑群体、周边环境等等都进行保护,保护的内涵也更加丰富,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保护历史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从古村落角度来分析,还需要全面治理其中缺乏合理性的部分。现阶段,我国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保护古村落:1)在古村落旁边择址另建新村。部分古村落依然拥有比较完好的整体形态,内部并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但由于村落基础设施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对古村落开展保护工作的过程中,要重点在古村落周边建设全新的村落,将古村落的居民移居到新村落,避免对古村落产生较大的损坏。2)将古村落整体保护。部分古村落所处地区经济并不发达,或者该地区的旅游开发比较完善,村落中还依然有居住的居民,现阶段,主要通过发挥当地人作用的方式来对其进行保护,要尽可能确保古村落原本的形态得到保存,对村落居民传统生活进行保持。3)重点保护古村落主要界面。据此可以对古村落中保存比较完好以及拥有较大价值的部分进行保护,通过长期的发展以及蜕变,少部分村落的整体面貌保持良好,但绝大部分古村落破败严重。这类型古村落需要对其中没有被破坏的部分进行重点保护。4)化零为整的保护形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部分古村落虽然价值非常高,但是受限于多方面因素导致其破败非常严重,只剩下部分建筑残骸,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用化零为整方式来进行保护,归纳和整理遗留下的具有较高价值的物件,要建立固定展示空间来继续传承古村落中所代表的传统文化。

1.2 古村落利用的模式

1)利用的定义。所谓古村落利用即发挥相关地理优势以及地方资源,来让该地区经济水平以及生活水平提升。充分发挥相关资源作用,让资源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一方面保护古村落中的不可再生资源,要全面发挥其中古村落中可再生资源作用,实现古村落和自然之间长久稳定共处。2)利用的模式。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古村落的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来说,古村落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首先,所谓互补型发展模式,即分离古村落以及新发展区,在古村落主要建设商业中心和居民区,在新发展区则主要建设行政中心、工业区等等,典型代表有丽江、周庄等等;其次,共生型发展模式则联合了古村落以及新发展区,在新旧文化相互交错中古村落缩小,最终成为一条街或者分散的民居,绍兴市就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古村落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依赖大城市型,以周庄、同里等为典型代表;第二种以款县为代表的风景区依附型;第三种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自主发展型。

2 旧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实践分析

2.1 流坑古村概况

流坑村已经发展上千年,属于我国很少见的古建筑,在民风民俗以及文化特色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让该地区文化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和使用,结合具体史料以及实物来对我国农村宗法制度的演进历程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助于培养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对流坑古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2 流坑古村的保护

在对流坑古村落进行保护过程中要全面保护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首先要进行保护和抢救,在具体保护和利用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的保护以及使用,形成更加合理的管理,根据省、地方文化部门的相关工作要求,立足流坑古村的实际情况,开展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申报工作。

2.2.1 保护措施

1)成立机构。从1996年开始,该地区县委以及县政府都开始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古村落保护以及开发商,并且成立了诸多组织机构,包括流坑古村文化保护利用工作委员会以及文物管理局等,对该村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此外,为了更好的做好保护和管理工作,该村还专门创立了“文物保护民间理事会”。2)健全制度。根据文物法相关规定,以及流坑村在古村落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制定的一系列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以及民约等等,该地区出台了《关于加强保护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省级历史文化保区的公告》等文件,同时编制了数百份文物法规摘要,然后将其张贴到该村的各个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此外,委派专业的公安干警开展相关法律咨询和教育活动,利用电影、标语等形式将与文物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到位;为了从根本上落实保护工作,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相关部门还与村民签订了文物保护协议书,培养村民保护文物的意识。3)整治环境。不断提升该村村民文物保护意识,尽最大努力满足游客的需求,流坑村在治理该地区环境过程中,通过在水南和流坑之间建设水泥公路以及电话光缆,据此来对该地区主巷进行修补和铺设,同时在龙湖周边铺设了鹅卵石道路,挖通了暗沟,为了更好的美化环境,该村还建设了水冲式和无害化厕所各1座,此外,为了提升绿化率,在围墙周围、河边等种植了大量的毛竹、丛生竹等绿化植被。

2.2.2 保护成果

1)制定《保护规划》。县政府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研究和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一起来对该地区保护进行规划,简称为《保护规划》,在1998年正式形成这一文本,同时南昌以及北京还召开了相应的论证会,分别邀请了本地的相关专家对保护规划进行讨论评价,找出不足,及时修正,最终提交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开展落实工作。2)申报省保国保。国家文物局主管张文彪通过考察流坑具体情况,明确该地区是千古村第一村,要对该地区文物建筑进行更好的保护,一方面需要对省文物专家进行鉴定,另一方面结合省级保护级别相关程序来申报该地区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该村成功加入到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行列,同时,该村现有的21处古村建筑通过审批都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抢救维修遗存。要结合具体计划来抢修流坑村古村落建筑,确保具有侧重点以及步骤性,邀请专业性省文物建筑保护专家来全面勘测需要进行保护和维修的文馆等建筑,制定了相应的维修计划,并成立相应的部门对维修方案进行落实。

2.3 流坑古村的可持续利用

要对流坑古村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则需要进行全面调查分析,让其作用得到发挥,通过其文化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该村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注重协调以下关系。

2.3.1 保护与利用并进

在对流坑古村进行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出其文化价值,具体来说,其拥有健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从格局上看,该地区拥有七横一纵格局,这意味着对其进行保护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保护单体古建筑,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整个传统村落以及建筑体系进行保护,确保其同时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要素,即历史、建筑、民俗等等,能够对其进行研究和观光,结合相关规划方案我们可以了解到,唯有将保护和利用有效的联合起来,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彰显地区特色,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才能够逐渐推动流坑文化逐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也只有坚持保护与利用并存,才能够切实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传承最深层次的文化精髓。

2.3.2 短期与长期相结合

立足当前实际情况,站在长远的高度,挖掘流坑古村文化的深刻内涵,让其拥有更高的文化品位,确保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对这一问题处理过程中,要遵循与民远并举方针,确保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不能为了经济效益,忽视了其他方面因素,要确保其保持原本的特色,重点进行文馆以及人宗祠等遗址的维修,同时还需要对状元楼、龙湖以及中巷等地区开展兴建工作;以民远为落脚点就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推动力量,通过严谨性的、全面性的规划把流坑打造成为高文化氛围、别具特色的农村新生活圈,促进流坑传统文化不断蔓延,借助该村的优势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坚持创新性的理念,推陈出新更多的旅游产品,切实带动整体区域的发展。

2.3.3 人口与环境并重

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即确保人口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发展流坑古村过程中也需要遵循这一国策,对人口增长进行管理,获得更高的人口素质,借此来避免该地区出现高密度人口,环境不能适应发展等问题出现。要让该地区村民文化素质、环保意识等等得到提升,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即爱护、保护文物和环境;结合培训以及再教育来形成更多具有较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形成高素质管理队伍来对自然、生态环境开展保护工作,注重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关系是促进流坑发展的基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来调动村民维护环境卫生的积极性;团结村民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保护树木等事业中去,坚持从自我做起,将流坑逐步打造成绿色乡村。

3 结语

传统村落产生需要依托特定的自然以及历史环境产生,现代文明会对其产生激烈的冲击,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怎样通过保护、传承以及利用等途径来发挥村落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流坑古村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村落保护以及利用成果,但其发展仍处于极为不平衡的状态,还需要不断努力,坚持创新性的思维,依托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将古村环境保护和利用落实到位,充分体现该村的文化价值,促进该村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1] 许建和,王 军,梁智尧,等.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实测与分析——以湘南地区上甘棠古村落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88-90.

[2] 林诚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其保护对策[J].古今农业,2013(2):19-21.

[3] 杨 利.古村落和谐人居环境特色分析——以湖南张谷英村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1-53.

[4] 张 哲,周 艺.基于控制与引导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策略初探[J].小城镇建设,2013(9):19-20.

[5] 范晓琳,苗 琨,吕 锐.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以河南郏县临沣寨为例[J].华中建筑,2014(2):33-36.

Exploration on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Ma Juntao1,2

(1.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2.TaiyuanFulichengRealEstateDevelopmentLimitedCompany,Taiyuan030009,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this topic,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way and ancient villages utiliz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ase, researched the matters should deal with of present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 measures, laid experiences for similar ancient villages protection.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uti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009-6825(2015)32-0009-02

2015-09-08

马军涛(1972- ),男,在读工程硕士

TU-87

A

猜你喜欢
古村古村落村落
《古村小巷》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古村——大芦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