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娟 张 宏 袁韶倩 沈婉贞
广州市中医医院乳腺专科(广州 510130)
刮痧按摩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杨泽娟 张 宏 袁韶倩 沈婉贞
广州市中医医院乳腺专科(广州 510130)
目的:观察金黄膏乳房刮痧按摩穴位透皮导入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金黄膏刮痧按摩穴位透皮导入,后者采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时间2~7d,治疗组病程2~5d,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病程5~7d,总有效率60%。结论:金黄膏乳房按摩刮痧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较好。
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乳腺急性炎症,中医为“乳痈”,多由哺乳期乳头开裂或乳汁瘀积易诱发。早期表现为患乳肿痛,大小不等结块,皮肤不红或微红,排乳不畅,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升高等。西医采用雌激素和抗生素治疗,药物副作用可能影响婴儿。若治疗不及时成脓则需要切开,患者需停止哺乳。而中药外治法治疗此症见效快且不影响哺乳。我科在临床上采用金黄膏乳房按摩刮痧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程短,经济,疗效确切,不影响哺乳,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患者年龄在20~35岁哺乳期女性, 平均年龄28. 1 岁,其中初产妇30例,经产妇6例;发病时间1~5d;白细胞升高者31例,伴有低热者30例;病变在左侧29例,病变在右侧5例,双侧2例; 肿物直径1.0~3.8cm,平均3.1cm,均已排除成脓者及已应用过抗生素治疗者。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10例,两组之间在年龄、孕产次数、患病时间、产后哺乳时间及就诊时发热程度、乳房肿物大小、疼痛、白细胞计数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相同,组间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乳予金黄膏(院内制剂)甘油均匀涂擦做为介质,采用面刮法,即刮拭时刮板的1/3边缘接触皮肤,刮板向刮拭方向倾斜45°,利用腕力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由乳房四周向乳晕区中心刮拭,重点刮肿块硬结区域,肿块处结合推揉挤通手法按摩。同时取双侧天宗、肩井、肝俞、胃俞,肩井穴由内向外刮,天宗、肝俞、胃俞均由上而下刮,结合点揉法。上述每次治疗时间为30min为1疗程,治疗时应避风寒,治疗结束饮一杯热水,3h后方可沐浴。嘱其继续按需哺乳,次日复诊,根据患者局部结块及疼痛必要时复诊可重复1~2个疗程。 对照组:经PG皮试阴性后,注射用青霉素钠(批号:H11020456)800万U用0.9%氯化钠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治疗,每日2次,治疗6d。
疗效标准 观察时间窗:初次就诊至初诊后1周为观察时间窗。症状指标:治疗前后发热、疼痛(按NRS评分表计分)、肿块直径及疗程时间。检查指标:治疗前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乳腺彩超的表现。再根据以上指标统计两组疗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痈病标准制订[1]。痊愈:无恶寒发热,乳房疼痛消失,肿块消散,白细胞计数正常;好转:无恶寒发热,乳房疼痛消失,局部肿痛减轻;未愈:治疗3次以上症状仍反复或患者成脓或自行终止治疗。
治疗结果 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24例(92.31%),好转2例(7.69%),未愈0例(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4例(40.00%),好转2例(20.00%),未愈4例(40.00%),总有效率为60%。经Fisher精确检验,F=13.9253,P=0.009,按α=0.05水准可认为两组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疗效总体优于对照组。
痊愈病程比较 治疗组患者中最短2d1个疗程治愈,最长4d3个疗程治愈;对照组患者中最短5d治愈,最长观察期7d。病程经Fisher精确检验,F=21.4667 ,P= 0.0007,按α=0.05水准可认为两组病程长短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疗程总体短于对照组。症状进一步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疼痛、肿物缩小程度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在体温恢复、白细胞计数下降方面无明显差异,即治疗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缓解、肿物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在发热及全身炎症控制上疗效相当。
不良反应及结果 两组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未愈是指肿块局限2例,成脓切开排脓2例)。
讨 论 急性乳腺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 且其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并以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为主,可占90%[2-3]。金黄膏为院内纯中药制剂,根据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所载方金黄散为依据研制,由大黄、黄柏、姜黄、天南星、苍术、天花粉、白芷、厚朴、陈皮、甘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4]。李国春[5]等通过现代动物实验证明其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目前已广泛用于细菌、病毒所引起的各种感染。金黄膏中的姜黄、白芷经药理学研究证明不仅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而且有透皮作用,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浓度,产生疗效,起到全身治疗作用[6]。刘俊红[7]对金黄膏中黄柏中的的小檗碱经皮渗透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表明其可以缓慢透皮,方中天南星、陈皮、厚朴起一定的促进作用。文晓红[8]用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置管所致红肿胀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彭锦芳[9]在临床试验中也证明了金黄膏外敷后经局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不仅能发挥抗菌、消炎、镇痛、杀菌效果,而且有抑制白细胞的趋化及抑制炎性分泌物、炎性介质产生的作用,对炎性结节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中采用金黄膏外治在控制早期炎症方面达到了与抗生素相同的效果。
而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等功效,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肝经“布胁肋”,胃经“从缺盆下乳廉”,“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天宗、肩井为治疗乳痈要穴。因此,本研究中刮痧上述经穴可解除局部经络气血瘀滞症状,迅速缓解疼痛,促使肿块消散。郑晓莹等[10]用刮痧为主治疗哺乳期乳痈,有效率为93.8%。彭清[11]采用针刺联合循经按摩、中药外敷为主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临床有效率为88.0%。张红艳[12]采用冬青油进行环形按摩,实施手法单元排乳通乳法治疗郁滞期乳痈病,临床总有效率为97.5%,优于抗生素对照组的86.6%。因此,本研究采用刮痧按摩在散结通乳方面优于抗生素组。本研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金黄膏结合刮痧按摩,通过药物本身透皮作用、借助刮痧按摩穴位促进药物的吸收,药物得手法而加速渗透入病灶起到抗炎作用,手法得药物渗透抗炎而散结通乳力强,二者相需为用,从而彰显中医外治法通乳散结、缓解疼痛的功效。
目前临床上对于早期乳腺炎多采用静滴抗生素治疗,容易使肿物局限固定,虽不进一步扩大,但亦长期不消散,且用药期间不能哺乳会加重积乳可能,有一定副作用,而本研究采用具有抗炎活性的药物做为介质进行局部刮痧按摩治疗,避免了大部分患者不必要的抗生素输液治疗,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本法具有简、便、廉、效的优势,且治疗期间可以继续哺乳。但在采取本法治疗之前,一定要严格把握适应证,排除已化脓乳腺炎、乳腺肿瘤及炎性乳癌的可能,以防加重延误病情。此外,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提倡早诊早治,配合宣教正确哺乳方式以防反复。金黄膏刮痧按摩治疗早期乳腺炎效果好,但病例数尚少,随访时间较短,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 128.
[2] 甘 霖,王 婷.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乳汁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4,10(23):1912-1914.
[3] 王育瑛,杨 玮.107 例乳腺脓液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12(26):1437-1440.
[4] 白振丽,陈宝元,王 红,等.透皮吸收促渗剂的研究现状及金黄膏透皮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0):2877-2879.
[5] 李国春,黄新武.金黄膏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22 (5):32-34.
[6] 曹 颖,王 红.基于金黄膏体外透皮吸收实验探讨其透皮系统的药对配伍规律[J]. 环球中医药,2014,9(7):691-694.
[7] 刘俊红,王 红,曲鹏飞,等.金黄膏中小檗碱体外透皮吸收研究[J].中成药,2014,36(1):65-69.
[8] 文晓红.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置管所致红肿胀痛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4):43-44.
[9] 彭锦芳.自制金黄膏、拔毒生肌膏、九一丹外敷治疗粉刺性乳痈27例[J].山东医药,2014,54(11):101-102.
[10] 郑晓莹,洪鹏忠,洪瑞真.刮痧为主治疗哺乳期乳痈65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9):13-14
[11] 彭 清.针刺联合循经按摩、中药外敷为主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25例[J]. 中国针灸,2014,34(5):481-482.
[12] 张红艳.手法通乳治疗郁滞期乳痈40例[J]. 陕西中医,2013,34(11):1450-1452.
(收稿2015-07-29;修回2015-08-25)
乳腺炎/中医药疗法 刮痧疗法 @金黄膏
R737.9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1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