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海 德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中视觉标识系统的实用性探究
刘 海 德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在对北京轨道交通地下公共空间及中关村地下商业街的调研中发现,除轨道交通地下公共空间视觉标识引导换乘明确外,其视觉标识系统还存在标识醒目度差、信息准确度低等问题,通过对视觉标识基本要素的研究及调研结果的比照分析,针对地下公共空间视觉标识系统的实用性,提出了若干设计改进建议。
地下公共空间,视觉标识,实用性
基于视觉的标识,可简称为“视觉标识”。一般认为,视觉标识是用文字和图画来表现,依据视觉来提供信息,是传达有助于理解环境和行动的信息的手段。
一般情况下,获取外界信息的大部及人体活动的主导,主要依靠视觉进行。视觉标识系统是地下公共空间中必不可少,又容易被人忽视的重要内容。设计良好的视觉标识能够起到指示方位、引导人流的作用,提升地下公共空间的使用质量和空间品质,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视觉标识系统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标识设计对使用者的行为与心理、思维等习惯的尊重方面,能够令使用者方便、舒适的使用,满足功能诉求。很大程度上,是设计人性化的体现。
由于地下空间形态封闭、缺少自然采光等特殊的环境特征,人们的视线容易受到阻断,导致空间感、方向感混乱。人们在地下空间中既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位置,也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方向,同时对距离和时间的判断的准确性也大大降低。
一个健全的标识系统,应该拥有非常准确、明确的导向性,即使人们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依靠标识系统找到目的地。由此来看,标识系统在地下空间中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它设置的实用性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地下空间的易用性和舒适性。所以,随着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而越来越广泛发展的地下空间,其标识系统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鉴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具有实用价值的健全、完整的视觉标识系统的设置,应遵循位置适当、连续性与一致性、地上信息的引入设置、安全性等基本原则。
通过对北京轨道交通地下线路车站公共空间及中关村的地下商业街的标识系统的现场调研,我们发现,前者空间中的视觉标识系统,虽存在杂乱无序、隐蔽难辨、信息滥设与误导等实用性较差等问题,但也有换乘引导明确等成功之处;而对于后者空间中的视觉标识系统,则在标识的形象整合统一、引导性与连续性及重要信息的强调等几方面,均处理得较得当,标识系统更为合理、健全,有较强的实用性。调研结果的要点归纳如下。
2.1 布局杂乱无序、隐蔽难辨
笔者调研的北京轨道交通地下线车站的标识牌,可以说是杂乱无章的典型。从楼梯口到大厅,名称、引导等各类标识牌毫无规律的散在天花上,令人眼花缭乱,很难找到有用的信息。
由于标识牌布局过于凌乱,成序列的引导性也就无从谈起。对公共卫生间等相对隐蔽的地点的引导几乎成为了一个不可能的难题。同时,诸如轨道交通线路、出口信息、周边地上信息等名称、引导及导游标识牌的放置位置也有不妥。大部分标识牌设在付费区外,即使人们发现自己走错,也很少会重新缴费走到正确的路上,这使标志牌的功能大打折扣。
2.2 信息滥设与误导
北京轨道交通地下线的车站中,有很多重名的出入口,使陌生人不知所措。如,笔者所调研的北京地铁4号线中关村站中,有三个出入口的名称标识都标以“海龙电子城”,但只有其中一个出口是通往“海龙电子城”的。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充分说明这样的标识只是为了设置而设置,完全没有考虑到使用者的实用性需求。
不同于轨道交通公共空间标识的大部分的混乱状态,换乘的视觉标识系统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换乘标识系统的名称、引导标识总能在人们需要的地点出现,不同线路赋予不同颜色的彩带,创意性的位于腰线的指引条,都成功的满足了需要。如,笔者调研的轨道交通西直门枢纽站,是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及地铁2号线、地铁4号线和地铁13号线的换乘站。其中的13号线还是线路主要位于地上的城市轻轨。但即便轨道交通线路较多、换乘空间及其关系相对复杂,换乘标识系统仍能清晰高效的引导人流,保证轨道交通车站的顺利运营。
调研表明,北京轨道交通的视觉标识系统在实用性方面确实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虽不都十分显眼,但它们不仅会给人们造成很大困扰,甚至会降低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好感。基于这些出发点,笔者提出了一些针对北京轨道交通公共空间视觉标识系统的设计改进建议。
3.1 整合标识牌
从调研中可以发现,杂乱的标识牌不仅会分散人们的视线,增加人们寻找有用信息的难度,还会使标识系统无法形成序列,从而降低标识系统的引导性和连续性。轨道交通公共空间中的视觉标识牌完全可以向地下商业街中的标识牌学习,建立一个包含名称、引导等标识在内的大而信息整合的标识牌,而不是小而分布凌乱、形式杂乱的标识牌。在整合了标识牌之后,应将相同类别的名称及引导标识信息放到每个标志牌相同的位置,便于引导。同时,标识牌系列应呈线性布置,以加强方向感。明确、统一的位置及线性排布组织关系,构成视觉标识系统的统一、连续性,增强其引导性而提高标识系统在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的实用性。
3.2 增加实用性信息
笔者在调研中还发现,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中视觉标识对反映其所对应的地上情况的信息略显不足,且这类名称、导游性标识在不同车站中的位置不固定。
一般使用者都不会在地下轨道交通设施中久留,去到地上的相应地点才是目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中这一部分的信息不足,主要表现在:有些临近,且比较重要或地标性的地点或建筑物没有提及,而另外一些相对位置关系较远的地点或建筑物却在标识牌中显示。笔者建议,这类标识牌的设计人员应事先调查一下乘客的主要流向,使视觉标识真正起到作用。
我国已建的地下公共空间中的视觉标识系统的使用状况中存在着各种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设计对此系统的不够重视造成的。
在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形势下,我国的地下空间发展迅速。而标识系统的实用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地下空间的使用质量,也决定着人们对地下建筑空间乃至整个城市的评价。设计合理、设置得当、信息准确清晰的视觉标识系统不仅能很好的引导人流,还能进一步营造出舒适的地下空间氛围,体现对使用者的人性关怀。随着城市发展的深入,地下公共空间及其视觉标识系统也将日臻完善。
田中直人,岩田三千子.标识环境通用设计——规划设计的108个视点.王宝刚,郭晓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周 锐,黄英杰,邹一了.城市标识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杨公侠.视觉与视觉环境.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visu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Liu Haide
(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College,BeijingArchitecture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
In the survey of Beijing rail transit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and Zhongguancun underground commercial street foun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visual identification clearly guided transfer of rail transit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the visu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still existed conspicuously marked difference, information accuracy low and other problem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visual identification basic elements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investigation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ity of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visu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proposed some design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visual identification, practicability
1009-6825(2015)18-0005-02
2015-04-18
刘海德(1988- ),男,在读硕士
TU92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