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友 权
(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探讨
王 友 权
(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对《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山西海盛资料软件等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以梳理,并且指出问题所在、进行探讨,同时提出解决办法,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资料,问题,办法,修订,整合
自从《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山西海盛资料软件实施以来,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期间发现了一些规程本身的问题;《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局部修订,《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在2012年5月1日实施,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在2014年6月1日实施;还有人民防空工程一系列的资料,因此在具体工程的实施中,显得凌乱、不统一,理解各不相同,这就有必要对《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山西海盛资料软件,进行一次全面的整合,重新修订,使得这几个规程更加完善,更加统一规范,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1)地基与基础分部验收的工程节点问题。是在二次结构、回填土、外部防水之前,还是之后。目前通常的做法是,±0以下的结构混凝土完成,模板拆除,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报告出来后,开始进入验收程序。这样做存在的问题是,二次结构、回填土、外部防水还没有施工,验收以及评定不完整,时间上矛盾;但是如果等到全部完成再去验收,时间又过于推后,上部结构还要施工,又不符合下部结构没有验收就施工上部结构的要求。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分阶段验收,即首先按照以上通常的做法验收第一次,保证上部结构的正常进行,但不进行分部工程的评定,待二次结构、回填土、外部防水等分项工程完成后,再进行一次验收,作为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最终验收。同时还需要增加一个第一次验收的记录表格,用以证明验收的过程。
2)“砌体基础”子分部的补充。根据“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中,“砌体基础”子分部所含的分项工程,仅仅指砖混结构中的砌体基础、承重砖墙基础,而没有“填充墙砌体”,但填充墙在地下结构中是普遍存在的;目前通常的做法是,作为上部主体结构的“填充墙砌体”进行检验评定,似乎也是不合理的。应该在地基与基础的分项工程中,增加“填充墙砌体”一项,“砌体基础”子分部的名称改为“砌体结构”。将地下结构中的砌体统一进行验收评定。同时检验批的表格作相应调整。
3)主体结构分部工程验收阶段的划分。a.混凝土结构与二次结构是分开验收,还是合并验收。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分开验收,但是根据验收标准是不分开的;如果合并验收,就有一个钢筋保护层检测的问题,因为填充墙砌筑完,砌体的上部就顶住了结构梁底,导致梁底的钢筋保护层不能检测,所以合理的做法是,混凝土结构与二次结构合并验收,在二次结构施工前,将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检测完毕。b.高层建筑按楼层分段验收。由于工程进度的要求,高层建筑往往不能等到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后,再进行装修施工,而是穿插进行,但这样又不符合验收的要求,所以,高层建筑应该按楼层分段验收,按照每10层左右为一个验收段进行划分,但不进行分部工程的评定,最后一个验收段完成后,进行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评定。同时还要增加中间验收的记录表格,用以证明验收的过程。以上两点要在规程中加以明确,使其更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
4)填充墙砌体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验收评定。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构造柱、过梁、加强带、抱框等二次结构混凝土构件,仍然按照“混凝土结构”子分部里的分项工程执行,这样做的问题:一是过于繁琐,检验批的抽检数量不好确定,二是反映不出构造柱、过梁、加强带、抱框等构件的详细构造要求,主要的检验项目体现不出来,起不到检验的作用;如果使用《配筋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也只有构造柱的一部分要求,其他构件的也没有,再则严格的说,填充墙也不属于配筋砌体,所以目前的做法不合理。专门针对二次结构混凝土构件的模板、钢筋、混凝土以及构造要求等进行编制,在“砌体结构”子分部工程中,重新建立一个“二次结构混凝土构件”分项工程;相对应的检验批《××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作为表(Ⅰ),《二次结构混凝土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作为表(Ⅱ),两者整合成为一体。
5)检验批中有强度要求项目的删减。在混凝土和砌体等工程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中,有混凝土和砂浆强度等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一项,试块标准养护的时间是28 d,如果等到28 d报告出来之后,再进行评定,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强度等级这一项,应该在检验批中删减,放在分项工程中进行评定,这样既不影响检验批的时效性,又符合分项工程集中评定的要求。同时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表格,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6)配筋混凝土整体面层地面的验收评定增项。目前现有的《地面水泥混凝土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中,没有关于配筋的检验项目,因此在《地面水泥混凝土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中,增加配筋的检验项目,用以配筋混凝土整体面层地面的验收评定。同时检验批的表格要进行增项调整。
7)素土地面基层的验收评定。目前有《地面基土垫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和《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两种验收评定,都有素土地面基层,发生重复。素土地面基层常见于地下结构的室内地面,一般厚度较大,属于室内回填土,使用《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中的“地面基层”,进行验收评定更加合理。所以《地面基土垫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应该去掉,避免使用中不统一。
1)土建部分的归档资料排序。目前土建部分的排序是按照“建筑与结构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排序,但分部工程验收时是按照分部工程单独核查资料,综合在一起排序,分部工程显示的不是十分清晰,也不利于组卷。因此土建部分的归档资料排序,如同安装部分一样,按照分部工程进行排序组卷,便于实际操作,便于查找。2)商品混凝土资料的归档。作为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开盘鉴定》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应该是混凝土厂家内部所必需的工作程序,应该是作为厂家的资料存档;如果混凝土是施工单位现场搅拌,则需要施工单位存档。商品混凝土的《混凝土开盘鉴定》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厂家存档,施工单位不需要存档,这一点应该在规程中予以明确,便于执行,减少重复劳动。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增项。目前的审批表汇总后,往往分不清是什么方案,因此应该在表内增加方案名称一栏,就十分清楚了。4)人防工程的施工资料应该在规程中有所交代,从验收程序、资料管理等方面,都应该明确。
通过长期的现场施工积累和长期的研究,总结了以上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希望在即将修订的两个地标规程中,加以调整完善,与之配套的资料软件也要相应改动,使施工验收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施工资料更加清晰明了,更加贴近工程实际,可追溯性更强,从而达到记录施工、指导施工的目的。
[1] DBJ 04—214—2004,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S].
[2] DBJ 04—226—2003,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S].
[3] 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4] 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S].
[5] GB 502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6] 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
[7] 山西海盛资料软件[Z].
Inquiry on problems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data occurring in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ang Youquan
(Shanxi5thConstructionGroupCo.,Ltd,Taiyuan030013,China)
The paper describes various problems ofShanxiBuildingEngineeringConstructionDataManagementRegulations,ShanxiBuildingEngineeringConstructionQualityCheckingRegulations, and Shanxi Haisheng software occurring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explores the cause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lving methods, with a view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timely revision in future.
data, problems, methods, revision, integration
2015-04-08
王友权(1972- ),男,工程师
1009-6825(2015)17-0252-02
G27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