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视角下的货运代理行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以厦门为例
林双娇,何娜
(闽南理工学院,福建 泉州 362700)
摘要:厦门货运代理行业发展起步较晚,近几年随着厦门港口的迅速发展,货代行业竞争无序、发展良莠不齐,主要表现在货代企业数量多而小、业务范围重复、人才短缺、缺乏核心竞争力。为提高厦门货运代理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厦门货运代理行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采用价值链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厦门货代货运代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应用价值链原理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厦门货代业货运代理行业转型升级的内、外部动因,提出适合厦门货运代理行业发展现状的转型升级路径,即走联合和整合转型路线,实现货代信息共享,厦台货代结合升级以及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转型升级路径,对厦门货运代理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货运代理行业;价值链;转型升级;路径
中图分类号:S 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5X(2015)03-0155-04
Abstract:The freight forwarding industry in Xiamen started relatively late.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Xiamen port,the forwarding industry is disorder in competition and varied.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many freight forwarding enterprises with overlap business scope,talents shortage,and lack of core competitivenes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Xiamen forwarding industry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and transformation of Xiamen forwarding industry,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Xiamen freight forwarding industr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value chain,and discusses the motiva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The suitabl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ath for Xiamen freight forwarding industry is put forward,that is union and integration,information sharing,combination and upgrading of Xiamen and Taiwan forwarding industry,and third party logistics.The study has provided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freight forwarding industry in Xiamen.
Keywords:freight forwarding industry;value chain;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path
收稿日期:2014-12-19
作者简介:第一林双娇,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经济社会系统工程。E-mail:262056193@qq.com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ath of Freight ForwardingIndustr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Chain—A Case Study in Xiamen
Lin Shuangjiao,He Na
(Min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uanzhou 362700,Fujian Province)
引文格式:林双娇,何娜.价值链视角下的货运代理行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森林工程,2015,31(3):155-158.
1价值链理论发展内涵
价值链理论最早于1985年由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波特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各种活动的集合体,这些活动都能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波特把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与服务等活动;另一类是辅助活动,包括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与采购等活动[1]。
价值链理论发展至今,已实现价值链的分解和整合。即在分析整个价值链条分析后,从企业的优势环节出发,在找出优势环节的同时摒弃冗余环节,发展优势环节以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市场寻求合作伙伴从而形成完整的价值链,即将企业内部的增值环节独立出去,融入供应链中相关的价值链,以实现价值链整合。总而言之,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即先分解企业的价值链,寻求并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环节,通过供应链达到价值链整合的目的,实现企业差异化经营[2]。
2基于价值链的厦门市货运代理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2.1.1数量多而小
厦门货运代理行业自20世纪90年初起步,近年来随着厦门港口的快速发展厦门货代行业得到了较大发展。截至今日,厦门正式注册的货运代理企业虽然仅300多家,但如将各种挂靠企业以及一级代理、 二级代理企业都统计进去,厦门市实际上从事货运代理业务的企业已超过1500家[3],且其中大部分为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大部分是由民营企业裂变而来,总体实力弱小。
2.1.2业务范围重复性大
厦门市大部分货代企业的业务范围相似,其主要业务范围大多是:揽货、订舱、仓储、运输、转运、拼拆箱、结算、保险、报关及报检,业务范围局限于订舱、报关、中转等简单的环节,服务范围小,缺乏差异化经营,恶性的价格竞争时有发生。再者,厦门货运代理企业主要业务是出口货物代理服务,进口货物的代理业务几乎没有。其营业收入主要通过赚取海运运费差价获得,其中海运运费差价约占厦门货代企业收入的90%,另外10%主要通过杂项代办劳务获取。
2.1.3人才缺口大
厦门货代行业的进入门槛低,货代人才尤其是高级货代人才缺口大。据调查,以厦门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厦门建发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等为首的206家厦门市货代企业当前货代人才短缺人数为1609人,其中高级货代人才达到712人,预计未来1~3年内厦门货代人才缺口将扩大至3195人,3~5年内将扩大至6195人。根据厦门市工商局注册的货代及相关企业近2000家的数据推算,2016年厦门货代人口的缺口将达至几万人[4]。
价值链原理指出,货代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应该突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环节,使该核心竞争力环节成为同行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要对其非核心业务有所舍弃,摒弃盲目求大求全,以价格战取胜的传统经营观念。
根据价值链原理,针对厦门货代业业务范围相似这一现状,厦门市货代企业应主动分解其内部价值链,找出其核心竞争力,再通过定位自身在外部价值链的位置,与其他货代企业进行整合,从而实施差异化经营。以厦门某货代企业X为例,该企业的最初业务主要集中于一关三检代理,力图在报关环节做大做强。经海关总署批准,X公司已成为AA类报关企业。报关是X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环节,然而,随着厦门货代市场竞争的加剧,简单化的报关操作已难以产生较高的价值增值,该公司的报关业务应该转变单一的接单、申报、验货以及放行模式,开发具有X公司特色的报关服务,比如免证、免税和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的服务,联合其他货代企业,把报关环节融入其他货代企业与进出口企业的供应链中,实现报关环节市场化。整合货代行业的外部价值链,与其他货代企业合作,将X公司的特色报关服务融入其他货代企业的供应链中,从而优化X货代内部价值链,实行差异化经营,使X公司具有特色的报关服务成为同行业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专注于核心增值环节的经营策略对货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加有利。
3厦门市货运代理行业转型升级动因
首先,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众多大型的企业纷纷实施全球化战略,实现区域化经营,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国际化货代服务与之相匹配,而传统的货运代理服务范围有限,无法满足企业的国际化的货代需求,因此厦门货运代理行业需要对其经营战略、业务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达到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现代货代要求[5]。
其次,随着厦门市人工费、燃油费、运输费、土地费和过路过桥费等费用的持续上涨,尤其中人工成本与土地成本上涨尤为明显,货运代理企业经营成本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其收入的增长速度,许多货代企业的发展处境困难。面对厦门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大幅提高土地使用成本已是厦门市的现实选择,同时,由于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货代行业的人工成本迅速上涨,厦门货代行业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削弱,低成本、低技术含量、小规模的运作方式已不再适合厦门市现代货代业的发展,新一轮的升级转型迫在眉睫。
受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厦门货运代理行业面临的不再只是同行业的挑战,更多的是来自全球货运代理企业的竞争。而厦门市货运代理业本身发展较晚,大多数为中小型货运代理企业,综合实力弱小,业务重复性大,服务范围小,功能单一。随着厦门货运代理企业总数的迅速增加,外加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厦门港港口进出口货物数量大幅度减少,货运代理的需求同步减少,为争抢有限的业务,厦门货代企业纷纷掀起价格战,整个货代市场混乱无序[6]。而厦门较具规模的国有货代企业没有充分借助其本身的资源优势提高服务水平,而是也加入价格战中,欲借此消灭更多的中小型货代企业,以获取更广的市场空间,对厦门货代行业长期的发展不利[7]。因此,唯有厦门货运代理企业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综合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足。由此可见,厦门货运代理行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4厦门货运代理行业转型升级路径
依据价值链原理,厦门市货代企业应从其优势环节出发,找出其高附加值和具备核心竞争力环节的最佳结合点。把价值链融入货代服务中,融入供应商、经销商、制造商、服务商和客户等缔结成的供应链中,创造出更具备竞争优势的战略联盟。为实现高附加值与具备核心竞争力环节的结合,厦门市货代企业应实行集中化战略,将货代企业的资源与力量集中于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核心环节,同时创新差异化产品服务,通过价值链分析,专注于某一差异化产品,将非核心价值环节活动外包至其他货代企业,同时将厦门货代企业的经营重点和主要资源转移至附加值高的价值环节上[8]。此外,厦门货代企业还应将市场需求作为导向,积极加强和海外代理、船舶代理、仓储、流通、配送、运输、报检及报关等多方的合作,巩固自身在市场的地位,专注培养优秀货代人才,积累技术经验,对货代市场进行细分,在创新差异化服务的基础上,提高客户的对企业的依赖度,实现其在向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环节方面的不可替代性[9]。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供应链中货物运输流程越来越透明。EDI、GPS、RTS(智能运输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是货代公司实现快捷、准确的物流信息查询和远程管理的重要支撑。完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使货代信息流通顺畅,而且有利于货代公司内部信息共享,并延伸至外部的供应链[10]。因此,厦门货代公司应主动参与到客户的价值链中,积极参与客户的生产、运输、需求等价值环节,促进生产、贸易、流通加工、储存、运输及配送的进一步融合,同时为客户提供包括物流项目解决方案、单证托管、投资咨询和金融保险等增值服务。此外,厦门货代公司可对整个物流活动实施有效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处理好人、财、物之间的关系,即时处理市场信息与商品信息,处理,进而控制厦门货代企业的成本,并提升其服务品质。
基于厦门货代行业发展历史较短,厦门市货代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不成规模、服务功能不健全、核心竞争力弱以及网络覆盖不全等现象。外加厦门市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对货代行业监管不足,致使货代企业数量多,市场秩序混乱,各自为战,厦门货代企业的地位与形象遭到重创,再加上恶劣的价格战致使厦门货代行业利润低下,大多数货代企业生存困难[11]。
对此,本文认为厦门货代企业应当走战略联盟、联合、兼并的发展道路,优化厦门货代企业的优势资源配置、扩大其经营规模与业务组成,提高厦门市货代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中小型货代企业业务简单,结构较为单一,改造容易,厦门中小货代企业可以依托拥有丰富国际货运代理经验的大中型货运代理企业的支撑,以厦门大中型货运代理企业的核心业务作为其发展重心,与资源与能力互补、业务相近的大中型货代企业组成战略联盟,进行结构优化,并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人力物力的集中,培育自身的优势项目,以此优化物流链的每一环节,减轻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最终提升整个联盟的总体竞争力。
中国台湾是中国内地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交通要道,2009年台湾政府提出以国际物流等10项重点服务业作为未来发展项目,台湾地区货代咨询、科技和通讯水平高,应用广泛,凭借其高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在现代货代业发展体系中,取得比较成功的地位,其成功经验值得厦门市货代行业借鉴。但台湾货运代理发展主要依靠其水路运输,航空货物运输发展有限,铁路货物运输发展远不及厦门,因此,走厦台结合转型升级之路,可以实现内地与台湾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两地货代发展的战略性扩展,从而推动厦门货运代理行业的发展。
厦门市货代企业可以通过创新货代增值服务,和客户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参与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借助信息系统和服务行业保持紧密联系,为客户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可以使厦门货代企业充分发挥其优势,发现客户需求,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厦门货代企业的综合竞争力[12]。
5结束语
面对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激烈竞争,厦门市货运代理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在价值链视角下,对厦门市货运代理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厦门货代行业目前发展面临着货代企业数量多而小、业务范围重复、人才短缺以及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为提高厦门货代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推进厦门货代行业的转型升级,建议厦门货代行业走联合和整合转型路线,实现货代信息共享,厦台货代结合升级以及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等适合其发展现状的转型升级路径。
【参考文献】
[1]于贺全,曹冬梅,杨耀淇.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J].市场营销,2012,12(10):127.
[2]陈丽英.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孙来福.厦门货代业发展对策探索[J].区域经济,2013,28(3):143-144.
[4]黄土荣.新形势下厦门中小货代企业转型思路研究究[J].物流科技,2011,14(6):137-138.
[5]王春娟.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港口物流整合研究[J].物流技术,2013,31(8):66-68.
[6]许世亮.金融危机下我国货代企业如何发展现代物流[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8):54-55.
[7]宋迎春.全球价值链对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的影响与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10,16(7):9-14.
[8]孔令夷,楼旭明.价值链视角下中国通信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4,35(19):94-96.
[9]骆蔚曦.厦门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14):119-121.
[10]陶春柳.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货代企业物流服务模式转型研究[J].对外经贸,2014,2(6):71-72.
[11]李学斌.新形势中小货代企业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18(5):68-69.
[12]张善京.国际货代企业与第三方物流[J].物流平台,2012,23(7):57.
[责任编辑:董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