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方文,文荣学,陈建国,向科胜,另川平,易登国
(1.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重庆 408000;2. 重庆市涪陵区马武中心卫生院,重庆 408000)
“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出自《医古文·扁鹊传》中扁鹊为争取抢救虢太子尸厥不省人事对爱好医学的中庶子的一番话,也属医患沟通的范例。扁鹊最终说服了中庶子去报告虢君,及早成功地挽救了太子生命。现将原文句摘录如下。
(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於阴,当尚温也。”
译文一:“…如果您认为我的话不真实,试请您入内室诊察一下太子,一定听到他的耳中有声响,并且看到鼻翼在搧动,顺着他的两条大腿抚摸,直到阴部,应当还是温热的。”[1]
译文二:“…您要是认为我的话不可相信,就试一试,入宫去诊察太子,一定会听见他耳中在响,看到他的鼻翼在翕动。顺着他的两条大腿往上摸,直到阴部,会仍然是温的。”[2]
译文三:“…您认为我的话不真实,您不妨让我进去试诊太子,一定听到太子的耳朵里有鸣响声,并且鼻翼还在扇动,顺着他的两腹股沟一直抚摸到大腿根部,一定还是温热的。”[3]
译文四:“…如果你认为我说得不对,您可以诊看一下太子,将会发现他的耳朵有鸣声,鼻孔在轻轻地歙动。”[4]
……
上述医古文译文和《史记》(少年版)不论在上世纪还是本21世纪,其直译或意译都很到位。就医学专业方面看,只有个别存在难尽人意之处,从上几种译文看出,均将原文中的“耳鸣”直译成医生能够听到病人的耳鸣声音。其实,医生用听诊方法能够听到病人的任何鸣响声音,唯有耳鸣音不能听到。
耳鸣是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耳鸣可伴有耳聋。这是中医的解释。耳鸣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常常是耳聋的先兆,因听觉机能紊乱而引起。这是西医的解释。耳鸣:外界并无声音而患者自己觉得耳朵里有声音。由中耳、内耳或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此为《新华词典》[(第4版)2013年]中的解释。因此,再高明的医生都听不到病人的耳鸣,医生只能通过询问病史,听病人叙诉获知其患有耳鸣症状。
《医古文·扁鹊传》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由于古文没有标点,需要“明句读”。不然就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是不是这样呢,假设原文“当闻其耳鸣而鼻张”断句为“当闻其耳,鸣而鼻张”,能不能成立呢?试目以待吧。
“当闻其耳鸣而鼻张”中的“耳”因与“鸣”一起成主谓结构,要分开非常困难;自从有了人就有耳鸣症,自有了文字就载有耳鸣。“耳”用为虚词断句有点帮助,当作实词断,强调用耳听,无相关文献佐证。现捞点四不象的例子品品: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我害怕别人听见了会来抓我,所以要掩住我的耳朵)。后发展为成语——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出自《牟子理惑论》。后人引申出“对牛弹琴”这条成语。
成语中有“言提其耳”,意思是揪着他的耳朵讲话。指恳切地教诲。出自《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不让任何恶事来干扰他,甚至连恶事之名也无法听到。出自《地藏经·如来赞叹品第六》。
倘若断句为“当闻其耳,鸣而鼻张”成立,那么原文语意应该是“细心用耳听应当听到太子(体内发出)的鸣响声和看见他的鼻翼在翕动”。鸣而鼻张的“鸣”是呼吸道发出的声音或/和腹鸣音,与耳鸣分道扬镳。鼻张示呼吸气粗。
《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厥之为状…有涎如拽锯,声在咽喉中为痰厥,…”。《景岳全书·杂证谟·厥逆》:“…气实而厥者,其形气愤然勃然,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证治汇补·腰膝门·厥症》:“…喉中有声,为之痰厥,脉必弦滑,宜导痰顺气”。《石室秘录·厥症》:“人有忽然厥,口不能言,眼闭手撒,喉中作酣声,痰气甚盛,…”[5]
人卧奄然死去,有腹中走气如雷,名曰尸厥,用硫磺一两,焰硝五钱,分三幅,好酒煎,觉烟起即止,温灌之,片晌再服,遂醒(《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1556年)。尸厥,死,腹响如雷…(《验方新编》清·鲍相傲,1644-1911年)。尸厥,白尸鬼,丘墟(刺三分,得气则补,留三呼,腹中鸣者可治) …
兹上所述,“当闻其耳鸣而鼻张” 断句为:“当闻其耳,鸣而鼻张”,符合医学临床实际,语译于后:“…您认为我的话不诚实,试请您进入内室诊视太子,细心用耳应当听到他(体内发出)的响声和看见鼻翼翕动,顺着两大腿,触摸到阴部,应当有体温热度”。 拙文不周在所难免,诚望同仁争鸣斧正!
[1] 段逸山.医古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
[2] 黄作阵.医古文[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8.
[3] 易新民,易虹.医古文选译[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14.
[4] 张强.史记(少年版)·一代神医扁鹊[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331.
[5]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8-165.